浅析巴塞罗那德国馆
合集下载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分析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赵兰芬 2013164107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 景 特点 空间
二十世纪里程碑式的建筑,对现代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
时 间 建于1929年,拆于1930年,重建于1986年 地 点 西班牙,巴塞罗那 建 筑 师 密斯. 凡. 德. 罗 建 筑 类 型 展览建筑 结 构 体 系 钢框架、石材、玻璃
水平伸展的构图
主厅
附属 用房 水池
石墙
玻璃 隔墙 钢柱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 间
清晰的结构体系
主厅 房顶
附属 用房 房顶
水池
石墙
玻璃 隔墙 钢柱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 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 的空间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网格加强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镀铬十字钢柱
清晰的结构体系
镀铬十字钢柱
简约、自由、灵活 简单的平板 柱身上下没有变化 光光的板片
赵兰芬 2013164107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 景 特点 空间
二十世纪里程碑式的建筑,对现代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
时 间 建于1929年,拆于1930年,重建于1986年 地 点 西班牙,巴塞罗那 建 筑 师 密斯. 凡. 德. 罗 建 筑 类 型 展览建筑 结 构 体 系 钢框架、石材、玻璃
水平伸展的构图
主厅
附属 用房 水池
石墙
玻璃 隔墙 钢柱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 间
清晰的结构体系
主厅 房顶
附属 用房 房顶
水池
石墙
玻璃 隔墙 钢柱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 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 的空间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网格加强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镀铬十字钢柱
清晰的结构体系
镀铬十字钢柱
简约、自由、灵活 简单的平板 柱身上下没有变化 光光的板片
巴塞罗那德国馆构图解析

空间层次感
德国馆的景观设计通过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营造,创造出丰富的视觉 效果,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感表现产生了影响。
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简约主义风格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风格简约,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对现代室内设 计的简约主义风格产生了影响。
灵活多变的布局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打破了传统布局的限制,采用灵活多变的空间布 局,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人性化设计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注重人性化,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的行为 和心理需求,对现代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趋势产生了影响。
05 德国馆的未来展望
德国馆的修复与保护
修复受损结构
01
针对德国馆的受损结构,应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保持其原有
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
保护文物和特色
02
在修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馆内的文物和特色,避免对它
流动空间
德国馆的空间设计具有流动性,通过不同空间的穿插和交叠,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对现代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强调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德国馆的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 一,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了启示。
生态设计
德国馆的景观设计体现了生态理念,注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趋势产生了影响。
色彩与材质的结合
在德国馆中,色彩与材质的结合非常巧妙, 不同的材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增加了 建筑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04 德国馆的现代主义影响
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强调功能主义
德国馆的设计强调了功能主义的理念,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对现代建筑设 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放式平面
德国馆的景观设计通过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营造,创造出丰富的视觉 效果,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感表现产生了影响。
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简约主义风格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风格简约,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对现代室内设 计的简约主义风格产生了影响。
灵活多变的布局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打破了传统布局的限制,采用灵活多变的空间布 局,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人性化设计
德国馆的室内设计注重人性化,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的行为 和心理需求,对现代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趋势产生了影响。
05 德国馆的未来展望
德国馆的修复与保护
修复受损结构
01
针对德国馆的受损结构,应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保持其原有
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
保护文物和特色
02
在修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馆内的文物和特色,避免对它
流动空间
德国馆的空间设计具有流动性,通过不同空间的穿插和交叠,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对现代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强调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德国馆的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 一,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了启示。
生态设计
德国馆的景观设计体现了生态理念,注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趋势产生了影响。
色彩与材质的结合
在德国馆中,色彩与材质的结合非常巧妙, 不同的材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增加了 建筑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04 德国馆的现代主义影响
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强调功能主义
德国馆的设计强调了功能主义的理念,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对现代建筑设 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放式平面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密斯的作品开始摆动于 “ 非对称与对称. 现成的 技术与技术作为纪念性的形 间 . 尤其在1 9 3 9 年转向 美国发展后. 主要致力于 伊利诺理工学院 的校园规 划及其单体设计和少量住宅, 其作品规模和平面 形制均发生了改变. 为适 应工业生产的需要, 结构 设计和材料使用也产生了变 化。平面中的非古典主义开
精品课件
第三部分、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空间意图与结构关系的转变
1933年以前 空间形式的表现强调形成流动空
间的实体要素与空间本身。 结构表现只建立在空间需求的基 础上, 甚至连起结构作用的钢柱 也被作为空间要素进行装扮
1933年之后 结构和空间不再是服从和被服从关
系. 而是呈现出相互依赖的态. 结构的形式成为表现空间纪念性不 可或缺的因素, 设计中的各方面 也随空间的净化而简化, 一切设 计问题被囊括在简单纯净的方盒子 中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NO.2几何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1网格控制
2方形元素的重复.
体现在模数上
精品课件
第二部第二分部、分设、设计计要要素素分分析析之之材质几何
水平方向
1 、网格控制
严格的网格
精确实现
几何控制
网格的尺寸与框架结构的跨度有关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网格控制:墙体与网格的关系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空间形态
等级
按空间开放程 度划分
室内休闲空间 室内开放空间
室外空间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空间形态
限定
主厅与巴西利卡式教堂平面 布局的对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密斯的作品开始摆动于 “ 非对称与对称. 现成的 技术与技术作为纪念性的形 间 . 尤其在1 9 3 9 年转向 美国发展后. 主要致力于 伊利诺理工学院 的校园规 划及其单体设计和少量住宅, 其作品规模和平面 形制均发生了改变. 为适 应工业生产的需要, 结构 设计和材料使用也产生了变 化。平面中的非古典主义开
精品课件
第三部分、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空间意图与结构关系的转变
1933年以前 空间形式的表现强调形成流动空
间的实体要素与空间本身。 结构表现只建立在空间需求的基 础上, 甚至连起结构作用的钢柱 也被作为空间要素进行装扮
1933年之后 结构和空间不再是服从和被服从关
系. 而是呈现出相互依赖的态. 结构的形式成为表现空间纪念性不 可或缺的因素, 设计中的各方面 也随空间的净化而简化, 一切设 计问题被囊括在简单纯净的方盒子 中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NO.2几何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1网格控制
2方形元素的重复.
体现在模数上
精品课件
第二部第二分部、分设、设计计要要素素分分析析之之材质几何
水平方向
1 、网格控制
严格的网格
精确实现
几何控制
网格的尺寸与框架结构的跨度有关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网格控制:墙体与网格的关系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空间形态
等级
按空间开放程 度划分
室内休闲空间 室内开放空间
室外空间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空间形态
限定
主厅与巴西利卡式教堂平面 布局的对比
精品课件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1921-1933)
密斯的作品开始摆动于 “ 非对称与对称. 现成的 技术与技术作为纪念性的形 间 . 尤其在1 9 3 9 年转向美 国发展后. 主要致力于伊 利诺理工学院 的校园规划 及其单体设计和少量住宅, 其作品规模和平面 形制均发生了改变. 为适 应工业生产的需要, 结构 设计和材料使用也产生了变 化。平面中的非古典主义开
建筑以视平线为轴水平对称
水平面与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无限延伸
a
13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结构
NO.3结构
梁柱框架结构
工字钢梁骨架 泰罗尼亚拱枝
附加钢梁 十字立柱析之空间形态
N0.5空间形态
轴线 等级
限定
a
15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空间形态
轴线
主厅与水池轴线平行 主厅与辅房轴线相交于水池上方
a
24
a
25
材质间的对比关系
虚实对比
冷暖对比
明暗对比
玻璃与实墙: 模糊空间界面
围合空间
冷色:空间的沉静 暖色:特殊空间提
示
a
根据空间收放的变化 选择不同明暗对比的
材质
20
第三部分、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其作品的平面形制发 生了变化, 发展了 流动空间的组织原 型. 探讨结构与表 皮的关系、平面的可 能性和材质运用的潜 能. 作品强调非对 称的自由平面, 渐 渐摆脱早期作品中新 古典主义的影响口
巴塞罗那德国馆
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
密斯·凡·德·罗
Barcelona,German Pavilion
a
1
分析提纲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历史与背景 设计要素分析 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密斯的作品开始摆动于 “ 非对称与对称. 现成的 技术与技术作为纪念性的形 间 . 尤其在1 9 3 9 年转向美 国发展后. 主要致力于伊 利诺理工学院 的校园规划 及其单体设计和少量住宅, 其作品规模和平面 形制均发生了改变. 为适 应工业生产的需要, 结构 设计和材料使用也产生了变 化。平面中的非古典主义开
建筑以视平线为轴水平对称
水平面与垂直面在水平方向上无限延伸
a
13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结构
NO.3结构
梁柱框架结构
工字钢梁骨架 泰罗尼亚拱枝
附加钢梁 十字立柱析之空间形态
N0.5空间形态
轴线 等级
限定
a
15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空间形态
轴线
主厅与水池轴线平行 主厅与辅房轴线相交于水池上方
a
24
a
25
材质间的对比关系
虚实对比
冷暖对比
明暗对比
玻璃与实墙: 模糊空间界面
围合空间
冷色:空间的沉静 暖色:特殊空间提
示
a
根据空间收放的变化 选择不同明暗对比的
材质
20
第三部分、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其作品的平面形制发 生了变化, 发展了 流动空间的组织原 型. 探讨结构与表 皮的关系、平面的可 能性和材质运用的潜 能. 作品强调非对 称的自由平面, 渐 渐摆脱早期作品中新 古典主义的影响口
巴塞罗那德国馆
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
密斯·凡·德·罗
Barcelona,German Pavilion
a
1
分析提纲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历史与背景 设计要素分析 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巴塞罗那德国馆解读

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 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涯深那些精美的古建 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 无论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 彼得·贝伦斯手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 自己的事务所 .....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 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 十世纪的建筑思想体系。直至现在,在美国和世界各 地包括中国的密斯风格追随者还在引申和发展这套理 论
德国馆的设计将贸易展览排除在外——除了 一座雕塑和几件专门设计的家具(称作“巴 塞罗那椅”或者“密斯椅”)之外,展馆内 没有任何展品。这样一来,密斯可以将展馆 设计为连续的空间,使得展馆内外没有明确 的界限。“这座建筑的设计将结构和围护完 全分开——自由排布的平面隔断穿插于十字 形的钢材组成的矩形框架中。”但是,实际 上这座建筑的隔断也是承重的,所以它更接 近于混合结构。展馆的平面图非常简单。展 馆的基础是由洞石建造的,从平面图上看接 近“U”型,主展馆、一个辅助用房和一个 大型水池都坐落其上。地板从馆内一直延伸 到水池,和隔断一样,起到了连接内外的作 用。展馆相对大水池的另一侧,围墙也组成 了“U”型,“U”型中间则是一个较小的水 池,水池中竖立着格奥尔格·科尔贝所作的雕 塑。屋顶由镀铬的十字形钢柱撑起,给人以 悬在空中的感觉。罗宾·埃文斯说,闪闪发亮 的柱子更像是在把“悬浮”的屋顶向下拉, 而非向上支撑其重量。
——密斯· 凡德罗——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 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 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 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 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 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密斯从事建 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 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 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 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 运用。密斯·范·德·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 格进行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 而定。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 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法 进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 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计。
德国馆的设计将贸易展览排除在外——除了 一座雕塑和几件专门设计的家具(称作“巴 塞罗那椅”或者“密斯椅”)之外,展馆内 没有任何展品。这样一来,密斯可以将展馆 设计为连续的空间,使得展馆内外没有明确 的界限。“这座建筑的设计将结构和围护完 全分开——自由排布的平面隔断穿插于十字 形的钢材组成的矩形框架中。”但是,实际 上这座建筑的隔断也是承重的,所以它更接 近于混合结构。展馆的平面图非常简单。展 馆的基础是由洞石建造的,从平面图上看接 近“U”型,主展馆、一个辅助用房和一个 大型水池都坐落其上。地板从馆内一直延伸 到水池,和隔断一样,起到了连接内外的作 用。展馆相对大水池的另一侧,围墙也组成 了“U”型,“U”型中间则是一个较小的水 池,水池中竖立着格奥尔格·科尔贝所作的雕 塑。屋顶由镀铬的十字形钢柱撑起,给人以 悬在空中的感觉。罗宾·埃文斯说,闪闪发亮 的柱子更像是在把“悬浮”的屋顶向下拉, 而非向上支撑其重量。
——密斯· 凡德罗——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 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 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 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 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 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密斯从事建 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 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 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 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 运用。密斯·范·德·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 格进行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 而定。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 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法 进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 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计。
巴塞罗那德国馆分析

巴塞罗那德国馆分析
目 录
• 历史背景 • 建筑特点 • 设计理念 • 文化影响 • 当前状况与保护 •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01 历史背景
西班牙内战与二战时期
西班牙内战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发生了一 场由共和党和法西斯势力之间的内战 ,德国馆的建设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 景紧密相关。
二战时期
设计师还通过种植室内植物、设置水景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室内与室外的联系和 互动。这些设计元素不仅美化了展馆内部的环境,还有助于缓解视觉疲劳和提高 参展者的舒适度。
对未来的展望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体现了对未来 的展望。设计师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 和材料,如大面积的玻璃窗、钢结构 等,展示了现代建筑的魅力和潜力。
设计师利用光影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例如,利用自然光在室内形成的阴影和光斑,以及通过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光影效果,使展馆内部的空间更加生动 和有趣。
人与自然的关系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和大面 积的玻璃窗,将室外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使参展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美 景。
价值评估
巴塞罗那德国馆不仅具有建筑美学价值,还是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重要见证。该馆对于 理解20世纪初期的建筑思潮、艺术风格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德国馆被视为巴塞罗那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之一。
06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相关链接
巴塞罗那德国馆官方网站链接 巴塞罗那德国馆图片集 巴塞罗那德国馆历史背景介绍
保存状况评估
德国馆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在长时间内 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维护。尽管存在 一些自然磨损和环境因素导致的细微 损害,但整体而言,该建筑仍保持着 相当完整的原始状态。
目 录
• 历史背景 • 建筑特点 • 设计理念 • 文化影响 • 当前状况与保护 •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01 历史背景
西班牙内战与二战时期
西班牙内战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发生了一 场由共和党和法西斯势力之间的内战 ,德国馆的建设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 景紧密相关。
二战时期
设计师还通过种植室内植物、设置水景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室内与室外的联系和 互动。这些设计元素不仅美化了展馆内部的环境,还有助于缓解视觉疲劳和提高 参展者的舒适度。
对未来的展望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体现了对未来 的展望。设计师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 和材料,如大面积的玻璃窗、钢结构 等,展示了现代建筑的魅力和潜力。
设计师利用光影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例如,利用自然光在室内形成的阴影和光斑,以及通过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光影效果,使展馆内部的空间更加生动 和有趣。
人与自然的关系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和大面 积的玻璃窗,将室外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使参展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美 景。
价值评估
巴塞罗那德国馆不仅具有建筑美学价值,还是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重要见证。该馆对于 理解20世纪初期的建筑思潮、艺术风格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德国馆被视为巴塞罗那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之一。
06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相关链接
巴塞罗那德国馆官方网站链接 巴塞罗那德国馆图片集 巴塞罗那德国馆历史背景介绍
保存状况评估
德国馆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在长时间内 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维护。尽管存在 一些自然磨损和环境因素导致的细微 损害,但整体而言,该建筑仍保持着 相当完整的原始状态。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分析

密斯采用板片构件来组织流动空 间,它们之间的连与断是组织空 间的关键,而它们的隔与透则进 一步影响空间的质量及空间之间 的关系
流动开放的空间
仅属于水平流动
H
18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流动开放的空间
“流动空间”的两套基本系统 (1)规则的钢框架 (2)自由布置的隔墙
有选择的隐藏部分结构,为了更 多的服从于空间的处理。
H
19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流动空间的视觉中心
凭借毛玻璃的漫反射效 果,让内部空间更有意 境,并且与其他大理石、 透明玻璃等建筑材料形 成对比
H
20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梁柱框架体系
屋盖 附加钢梁 工字形钢梁构架 合金十字钢柱
角钢支柱 工字型钢构架基础
金属饰面
H
21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空间分隔
H
15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流动开放的空间
仅属于水平流动
H
18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流动开放的空间
“流动空间”的两套基本系统 (1)规则的钢框架 (2)自由布置的隔墙
有选择的隐藏部分结构,为了更 多的服从于空间的处理。
H
19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流动空间的视觉中心
凭借毛玻璃的漫反射效 果,让内部空间更有意 境,并且与其他大理石、 透明玻璃等建筑材料形 成对比
H
20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梁柱框架体系
屋盖 附加钢梁 工字形钢梁构架 合金十字钢柱
角钢支柱 工字型钢构架基础
金属饰面
H
21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空间分隔
H
15 巴塞罗那博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03
历史意义
该馆是密斯凡德罗的成名之作,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对后来的
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塞罗那住宅区
设计理念
巴塞罗那住宅区是密斯凡德罗为 了解决城市住房问题而设计的项 目,其理念是将住宅与自然环境 相结合,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空 间。
建筑特点
住宅区内的建筑采用了开放式结 构和简单的几何形状,注重采光 和通风,同时与周围的绿化景观 相融合。
运用水景元素,如水池、喷泉等, 增加室内湿度,提供视觉享受。
室外景观设计
01
02
03
室外绿化
大面积的绿化带和植被覆 盖,提供自然生态的室外 环境。
室外空间布局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营 造出开放、私密、半私密 等多样化的室外空间。
室外景观小品
设置雕塑、座椅、照明等 小品,提升室外景观的品 质和观赏性。
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密斯凡德罗运用了现代主义的 设计理念,如开放式空间、流动的线条和简洁的外观,同时融入了传统的建筑元 素,如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的使用,以及西班牙传统建筑的拱形结构。
这种设计手法使德国馆既具有现代感,又与周围的历史建筑相协调,成为巴塞罗 那城市历史与现代发展的见证。
要点一
总结词
“少即是多”的理念是密斯凡德罗设计哲学中的核心思想 ,在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通过最 简单的材料和结构,实现了建筑的功能性和美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密斯凡德罗运用了大量的钢架和玻 璃结构,这些材料不仅质地坚固、耐久性好,而且能够充 分展现建筑的结构美。同时,他通过精确的计算和设计, 使得这些材料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建筑 的形式美。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简洁、 明快,也使得建筑的造价更加经济、实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
建筑物采用了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 等,显出华贵的气派。
突破
巴塞罗那德国馆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
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 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 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 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第一次确定了
示着简洁高雅的气氛。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世界各地工业技术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迅速,这
种飞速的工业技术发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现代主义逐渐发展,设计逐渐具有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技 术随着工业革命有着巨大的进步,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 材大量运用;反对任何装饰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
密斯·凡·德·罗 巴塞罗那
德国馆—浅析
131434106 陈浩文
密斯 ·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德国建筑师,( 1886 年 3 月 27 日- 1969 年 8 月 17 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 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 4大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 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 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 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 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 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结构特征
巴塞罗那德国馆占地长约 50米,宽约25米,由三个展示空间、两部
分水域组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 错,隔而不断,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半封 闭半开敞的空间,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 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质感,显
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
件和要求的崭新建筑
展示
展示
突破
德国馆在建筑立面形式处理上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 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 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 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
Thanks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Barcelona Pavilion)
简介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品,建成于1929 年,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 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这座展馆内部并不陈列很多展品,而是以
一种建筑艺术的成就代表当时的德国,它是一座供人观赏的亭榭,本
石相结合。大片的透明玻璃墙,轻盈的结构体系,似开似闭的空间印
象。。。让我们一下子从复杂的装饰建筑中解脱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
了设计人密斯的名言——“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
富的艺术效果。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 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这座展馆在博览会结束 后随即拆除。这座建筑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建筑艺术 品质,从而有力地扩展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半个世纪以后,在密斯诞 生100周年之际,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重建这个对建筑界有深刻影响的展 览馆,人们才又获得了这些有色彩的德国馆的图像
身就是展览品。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 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 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 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流动空间的概念;馆中设置的双层玻璃光箱造成了视觉对比,它与赖特
设计的芝加哥罗比住宅( 1909 )所呈现的空间构成与比例具有惊人的 一致性和因果关系。
材料
密斯早期提倡现代建筑,主张建筑必须具有时代性,他认为建造方法必 须工业化,而这是一个材料问题,他找到了他认可的工业化新材料,即 钢和玻璃。在设计巴萨罗那德国馆的时候,他大量运用新材料来与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