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化学第6章 溶剂

合集下载

油漆的主要成分和化学名称

油漆的主要成分和化学名称

油漆的主要成分和化学名称油漆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它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每种成分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

下面将介绍油漆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的化学名称和功能。

1.基料基料是油漆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占据总体积的大部分。

不同类型的油漆使用不同类型的基料。

以下是常见的基料及其化学名称:石蜡:石蜡是一种固体烷烃混合物,其化学名称为石蜡。

酚醛树脂:酚醛树脂是一种合成树脂,其化学名称为聚醛。

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是一种聚合物树脂,其化学名称为聚丙烯酸酯。

聚氨酯:聚氨酯是一种聚合物,其化学名称为聚氨基甲酸酯。

基料在油漆中起到稀释和增稠的作用,同时也为颜料提供了载体。

2.颜料颜料是油漆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赋予油漆颜色和遮盖力。

以下是常见的颜料及其化学名称:钛白粉:钛白粉是一种氧化钛,其化学名称为二氧化钛。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金属氧化物,根据颜色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名称,如红色的是三氧化二铁、黄色的是二氧化铁。

铬绿:铬绿是一种铬酸盐,其化学名称为铬酸铜(II)。

群青:群青是一种硫代蓝素染料,其化学名称为铜铝合成羟基硫代蓝。

颜料通过吸收或反射光线来产生特定的颜色。

3.溶剂溶剂是将油漆中的其他成分溶解在一起的介质。

它们有助于稀释油漆并使其更易涂抹。

以下是常见的溶剂及其化学名称:丙酮:丙酮是一种有机溶剂,其化学名称为丙酮。

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其化学名称为二甲基苯。

醇类:醇类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如乙醇(酒精)、丁醇等。

溶剂的选择取决于油漆类型和应用需求,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挥发性和溶解性能。

4.助剂助剂是用于改善油漆性能和施工特性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常见的助剂及其功能:防腐剂:防腐剂用于保护油漆涂层免受微生物、霉菌和腐蚀等因素的影响。

稳定剂:稳定剂可以增强油漆的耐候性和抗氧化性。

干燥剂:干燥剂加速油漆的干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

流平剂:流平剂有助于使油漆均匀地铺展在表面上,减少涂装时的纹理和气泡。

涂料化学名词解释

涂料化学名词解释

1、涂料:涂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涂覆在各种材料表面的高分子材料。

2、良溶剂:所谓良溶剂是值溶剂分子与聚合物分子链段见得吸引作用大于聚合物链段间的吸引作用的溶剂。

3、θ溶剂:当溶剂分子与聚合物链段间的吸引力与聚合物链段自身的吸引力相同时,这是的溶剂称为θ溶剂。

4、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用冰点降低、渗透压法等依数性方法册数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5、玻璃化温度:到某一温度后,比容增加比较明显,但聚合物尚未熔融,只是质地变软呈高弹性,此点称为玻璃化温度。

6、化学成膜:化学成膜是指先将可溶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涂覆在基材表面以后,在加温或其他条件下,分子间发生反应而使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增加或发生交联而成坚韧的薄膜的过程。

7、颜料的吸油量:在100 克重量的颜料中,把精制亚麻油一滴一滴地加入,并随用调墨刀(刮铲)捏合,初加油时,颜料仍保持松散状态,随着加油量的增加松散粒状相互连接,一直到最后加入的一滴油,使全部颜料粘连成一团。

这样试验所用油,就是颜料的吸油量。

8、遮盖力:遮盖力是指涂料摄于基材上,由于光的吸收、散射和反射而不能见到基材表观的能力,遮盖力是涂料赋予被涂物的装饰性的一项重要性质。

9、镜面光泽:一般为是该膜表面把投射其上的光线向镜而反射出去的能力,反射光量越大,则光泽越高,称为镜面光泽。

10、可见光:光的频率不同,使人感觉到各种不同的颜色。

能使人看到的光波,只是光中的一部分,叫做可见光。

11、颜料的彩度:又称饱和度或纯度。

它代表颜色的纯粹度,最接近光谱色的是最纯粹的光,称纯色或高彩度或饱和度高。

12、丹尼尔点: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树脂溶液,取一定的颜料,然后滴加配好的溶液,同时进行研磨,以达到一规定的黏度,测出规定黏度下液液与颜料之比值,作图,所得的曲线之最低点为丹尼尔点。

13、应变: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它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它的几何形态和尺寸将产生变化,而几何尺寸变化的难易又与材料原有的尺寸有关,用原有尺寸除以受力后的形变尺寸就称为应变。

第六章 聚氨酯涂料

第六章 聚氨酯涂料

第六章聚氨酯涂料第一节概述一、聚氨酯涂料聚氨酯涂料是聚氨基甲酸酯涂料的简称,它是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其分子中含有-NH-COO-(氨基甲酸酯)和-N=C=O(异氢酸酯)特征键节的高分子物。

聚氨酯树脂是由各种异氰酸酯和含羟基化合物如聚酯多元醇以及聚醚多元醇等化合而成。

聚氨酯树脂与其他树脂不同,如在聚酯树脂中除了烃基外只有酯键,在聚醚中只有醚键。

而在聚氨酯树脂中,除了氨酯键以外,尚可含有许多酯键、醚键、脲键、脲基甲酸酯键、三聚异氢酸酯或油脂的不饱和双键等,然而在习惯上仍称为聚氨酯涂料。

聚氨酯涂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涂料,尤其是耐磨性好,适宜于列车的涂装。

聚氨酯涂料也被广泛地用于地板、舰船甲板、纺织工业用纱管、尿素造粒塔的内壁以及飞机外壳,其耐化学腐蚀性,不仅可与氯丁橡胶涂料、环氧树脂涂料等优良抗腐蚀涂料相媲美,而且装饰性也大大优于它们。

聚氨酯涂料的附着力接近环氧树脂涂料。

人们还可以通过配比的不同,有效的调节聚氨酯涂料的软性,可制得很硬的涂膜,或者是很柔软的涂膜。

而弹性体聚氨酯涂膜,其伸长率可达300—600%的高弹性,这几乎是一般涂料所望尘莫及的。

由于聚氨酯涂料具有很多优点,使用范围广泛,所以发展很快,新品种不断涌现,致可分以下几类:1.潮气固化型聚氨酯料这类涂料要特点是能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施工,自干较快,涂膜耐化学腐蚀,抗污及耐润滑油,耐水等。

2.聚氨酯改性的涂料这类聚氨酯涂料依靠空气中氧的作用而干燥成膜,由于涂料中不含游离的异氰酸根,贮存稳定好,耐油、耐溶剂性好,但流平性差,易变黄。

目前品种尚少,主要品种有聚氨酯清漆。

3.催化固化型聚氨酯涂料这类涂料品种不多,常用的有S01—5等。

由于使用了催化固化助剂,所以干燥快,使用方便,涂膜附着力也比较好,多用于木材、水泥等物面的地板漆、甲板漆等。

4.封闭型聚氨酯涂料由于异氰酸根被苯酚封闭,免除了毒性,贮存时也不怕潮气影响。

它需要烘烤成膜,其机械性能及绝缘性能均比较好。

第六章 有机涂层

第六章  有机涂层

结构腐蚀控制与表面保护
第六章 有机涂层
6.2 有机涂层的保护原理
屏蔽作用:涂层作为屏障有效的将物体表面与外界环境隔离, ★ 屏蔽作用:涂层作为屏障有效的将物体表面与外界环境隔离, 阻止腐蚀介质(如水、水蒸气、盐雾、腐蚀性气体等) 阻止腐蚀介质(如水、水蒸气、盐雾、腐蚀性气体等)对金 属的作用。 属的作用。 缓蚀作用:涂料内部的化学组份与金属反应, ★ 缓蚀作用:涂料内部的化学组份与金属反应,使金属钝化或 形成保护膜,阻止渗透的外界介质引起腐蚀。 形成保护膜,阻止渗透的外界介质引起腐蚀。 电化学作用:利用涂料组份的某些金属比基体金属电位更负, ★ 电化学作用:利用涂料组份的某些金属比基体金属电位更负, 起牺牲阳极保护作用。 起牺牲阳极保护作用。 涂料中某些组份能与铁锈发生化学反应, ★ 转化作用 :涂料中某些组份能与铁锈发生化学反应,使铁锈 转化为无害或同时还有保护作用的物质。 转化为无害或同时还有保护作用的物质。 结构腐蚀控制与表面保护
结构腐蚀控制与表面保护
第六章 有机涂层
国外飞机蒙皮防护涂层系统 涂层系统
阳极氧化处理 环氧型底漆 聚氨酯面漆 铬酸阳极氧化处理 磷化底漆 中间底漆 聚氨酯面漆 阿洛丁氧化处理 环氧型底漆 聚氨酯面漆 磷化底漆 聚氨酯中间底漆 聚氨酯面漆
应用机种
美国F-15,F-16等飞机 美国F 15,F-16等飞机
结构腐蚀控制与表面保护
第六章 有机涂层
6.1 有机涂层的组份与分类
6.1.1 主要组份 主要成膜物质: 主要成膜物质:树脂是有机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树脂形成漆 膜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类形式: 第一类仅借溶剂挥发而形成漆膜,这类漆一般只需要一个 包装(又称单组份); 第二类除借溶剂挥发外,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变化过程而 形成漆膜。

涂料习题

涂料习题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导论部分1.从组成上看,涂料一般包含哪四大组分?(成膜物质、分散介质、颜填料和各类涂料助剂)2.颜料按用途可分为哪三种?(体质颜料(也称为填料)、着色颜料、防锈颜料)3.现代涂料助剂主要有哪四大类?各举两例。

[(1)对涂料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消泡剂、润湿剂(或分散剂、乳化剂);(2)对涂料储存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防沉剂、稳定剂(或防结皮剂);(3)对涂料施工过程起作用的助剂,如流平剂、消泡剂(或催干剂、防流挂剂);(4)对涂膜性能产生作用的助剂,如增塑剂、消光剂(或阻燃剂、防霉剂)] 4.涂料的作用一般包括哪三个方面?[(1)保护作用;(2)装饰作用;(3)其它作用]5.涂料的分类方法很多:(1)按照涂料形态分为:,。

(粉末涂料、液体液体)(2)按成膜机理分:,。

(热塑性涂料、热固性涂料)(3)按施工方法分:,,,,,。

(刷涂涂料、辊涂涂料、喷涂涂料、浸涂涂料、淋涂涂料、电泳涂涂料)(4)按干燥方式分:,,,,。

(常温干燥涂料、烘干涂料、湿气固化涂料、光固化涂料、电子束固化涂料)(5)按涂布层次分:,,,。

(腻子、底漆、中涂漆、面漆)(6)按涂膜外观分:,,,。

(清漆、色漆;平光漆、亚光漆、高光漆)6.涂料的发展史一般可分为哪三个阶段?[(1)天然成膜物质的使用;(2)涂料工业的形成;(3)合成树脂涂料的生产] 7.今后十年,涂料工业的技术发展将主要体现在哪“四化”?(水性化、粉末化、高固体份化和光固化)第二章聚合反应原理部分1.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特点?[(1)高的分子量;(2)存在结构单元;(3)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连接形式有线形、分支形或网络状结构]2.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按聚合前后组成是否变化可分为:,。

(加聚反应,缩聚反应)3.连锁聚合通常包括:,,和等基元反应。

(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4.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依组成分可分为:,,和。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概述涂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具等领域的涂覆材料,它不仅能够提供保护和装饰效果,还能改善表面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涂料的性能与质量直接相关于其化学成分和工艺技术。

因此,涂料化学与工艺学成为涂料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涂料化学涂料化学主要研究涂料的成分和反应机理,以及涂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涂料化学成分包括树脂、颜料、溶剂和助剂。

树脂树脂是涂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决定了涂料的基本性能。

树脂可以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

天然树脂主要来源于树木和植物,如松香、桐油等。

合成树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广泛应用于涂料行业中。

常见的合成树脂有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

颜料颜料是涂料中提供颜色和遮盖力的重要成分。

根据颜料的来源和性质,颜料可以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通常具有耐光、耐候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适用于户外环境。

有机颜料则具有丰富的颜色变化和艳丽的色彩效果,适用于室内装饰。

溶剂溶剂在涂料中起到稀释和调节粘度的作用。

常见的溶剂有水、有机溶剂和稀释剂。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影响涂料的干燥速度、流平性和涂膜性能。

助剂助剂是涂料中的功能性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和加工过程。

常见的助剂包括分散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等。

涂料工艺涂料工艺是指涂料的加工和施工过程。

涂料加工的目的是将原料进行混合、分散和调整,获得符合要求的涂料配方。

涂料施工则是将涂料涂覆在被保护或装饰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均匀、牢固的涂膜。

涂料加工涂料加工的关键是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和分散,以获得稳定的涂料体系。

常用的涂料加工设备包括搅拌机、研磨机、分散机等。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涂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涂料施工涂料施工的方式和工具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刷涂、喷涂、滚涂等。

不同的施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涂料和表面材料。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涂料的厚度、涂布速度和干燥时间等因素,以确保涂膜的质量和效果。

《涂料》课程教学大纲

《涂料》课程教学大纲

《涂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24
学分:1.5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30%
中文简介:涂料是高等工科院校高分子材料等专业的一门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涂料化学的相关知识的基本理论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任务学习必要的涂料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通过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使学生掌握有关涂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反应和基本实验技术,为毕业生在工作上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课程的教育内容是专业教育,隶属于专业特色课,定位于专业基础知识领域的一般知识单元。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涂料的概况,掌握涂料树脂的种类和合成方法,熟悉涂料的应用领域,使学生能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具有初步开发涂料产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解和实验相结合,尤其在实习工厂中进行生产体验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姜英涛.涂料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强.涂料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洪啸吟.涂料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涂料常用溶剂的特性

涂料常用溶剂的特性

涂料常用溶剂的特性(表格)一、涂料行业常见溶剂缩略语对照表二、溶剂的沸点及挥发速率表三、涂料工业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及氢键值表四、常见溶剂的表面张力表五、常见溶剂的电阻率表二、溶剂的沸点及挥发速率以醋酸正丁酯挥发速率=1.0名称石油醍分子式低级烧烧混合物分子量沸点©30-120挥发速率200号油漆溶剂油主要成分为戊、己、庚、辛烷—145-200 -0.18 正庚烧C7H16 100.21 98.4 之0.2 正辛烷C8H18 114.23 125.6 之0.2 苯C6C6 78.11 79.6 5.0 甲苯C6H5CH3 92.13 111.0 1.95 二甲苯C6H4(CH3)2 106.13 135.0 0.68 SolvessolOO C6H3(CH3)3 —157-174.0 0.19 Solvessol50 C6H3(CH3)3 —18S.0-210.0 0.04Solvesso200 C10H6(CH3)2主要成分为甲苯、二甲苯、乙苯及异丙—226.0-279.0 0.04溶剂石脑油苯—120-200—松节油Illa-源烯及。

-流烯组成—150-170 0.45 双戊烯C10H16 —160-190 —甲醇CH3OH 32.04 64.65 6.0 乙醇C2H5OH 46.07 783 2.6 正丙醇CH3(CH2)2OH 60.10 97.2 1.0 异丙醇(CH3)2CHOH 60.09 82.5 2.05 正丁醇C2H5CH2CH2OH 74.12 117.1 0.45 异丁醇(CH3)2CHCH2OH 74.12 107.0 0.83 仲丁醇CH3CHOHC2H5 74.12 99.5 1.15 醋酸甲酯CH3CO2CH3 74.08 59〜60 10.4 醋酸乙酯CH3CO2C2H5 S8.10 77.0 5.25 醋酸正丁酯CH3CO2C4H9 116.15 126.5 1.0 醋酸异丁酯CH3CO2CH2(CH3)2 116.15 118.3 1.52 乳酸丁酯CH3CHOHCO2C4H9 146.18 1S8.0 0.06 乙二醇乙酸C2H5OC2H4OH 90.12 135.0 0.4乙二醇丁雄C4H9OC2H4OH 118.17 170.6 0.1 乙二醇乙醛醋酸酯CH3COOCH2CH20C2H5 132.16 156.3 0.2 丙酮CH3COCH3 58.08 56.1 7.2 环己酮CH2(CH2)4CO 98.14 155.0 0.25 二丙阳醇(CH3)2COHCH2COCH3 116.15 166.0 0.15 丁酮CH3COC2H5 72.10 79.6 4.65 甲基异丁基阳CH3COC4H9 100.15 118.0 1.45 异佛尔酮C9H14O 138.21 215.2 0.03 二乙基酮C2H5COC2H5 86.10 102.0 2.S 甲基丙基酮CH3COC3H7 96.08 103.0 2.5 二氯甲烷H2CC12 84.94 39.8 29.0 1.1.1-三氯甲烷CH3-CH2-Cl3 133.41 74.0 1.52-硝基丙烷CH3CHNO2CH3 89.1 120.3 1.2三、涂料工业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及氢键值依靠溶解度参数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并不能准确预测高聚物在某溶剂内是否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溶剂的分类
主要有工业甲苯和二甲苯。 甲苯常用于混合溶剂,用于气干乙烯基涂料、氯化橡 胶涂料的溶剂以及硝基漆的稀释剂。 二甲苯是涂料中最重要的溶剂之一,它的溶解力强, 挥发速度适中,广泛用于醇酸树脂,氯化橡胶,聚氨酯以及乙 烯基树脂的溶剂。10-20%丁醇的加入还可以增加其溶解力, 是用于烘漆、快干气干漆的溶剂,具有很好的抗流挂性能。
极性相似原则:相似者易共溶(定性)
对于高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
天然橡胶(非极性):溶于汽油,苯,己烷,石油醚(非极性溶剂) PS(弱极性):溶于甲苯,氯仿,苯胺(弱极性)和苯(非极性) PMMA(极性):溶于丙酮(极性) PVA(极性):溶于水(极性) PAN(强极性):溶于DMF,乙腈(强极性)
第六章
本章要求:
溶剂
1、了解溶剂的不同种类,溶剂与环境的关系; 2、理解溶剂的挥发特性、溶剂与黏度的关系; 3、掌握溶剂的溶解力; 4、了解混合溶剂、水溶剂的特点。
本章重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溶剂的挥发特性、溶剂与黏度的关系、溶剂的溶解力
本章难点:
溶剂的溶解力
溶剂概述
涂料中的溶剂除水外都是可挥发的有机物。它们用于溶解或
6.1 溶剂的分类
酮类溶剂主要有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酮。
丙酮挥发很快,溶解力很强,可用于烯类聚合物和硝基 纤维素的溶剂,它常和其它溶剂合用。 丁酮或称甲乙酮也是挥发快和溶解力强的溶剂,可用于 烯类共聚物、环氧树脂、聚氨酯涂料中作溶剂,它也常和一些溶 解力差的溶剂混用以改进涂料的成膜性和涂布性能。 甲基异丁基酮用途和丁酮类似,但其挥发速度较慢。环 己酮也是一种优良的溶剂,挥发速度较慢,但有难闻的味道。
6.3 溶剂的溶解力
溶剂的选择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定量)
溶解过程热力学 溶解过程是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相互混合的过程,这个 过程在恒温恒压下自发进行的条件是∆GM<0。 混合是一个熵增过程∆SM >0 ,所以∆GM的大小主要取 决于∆HM的正负与大小。
6.3 溶剂的溶解力
溶剂的选择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定量)
正丁醇挥发速度较慢。可和烃类溶剂及亚麻油等混溶, 可用做油基漆,氨基漆和丙烯酸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的溶剂。也 可用于硝基漆的混和溶剂中。 二丙酮醇是一种无味的高沸点(167℃)溶剂。它是硝基漆 的良溶剂,溶解性很高。它在受热时可分解出丙酮。
6.1 溶剂的分类
醚类一般在涂料中较少使用,但乙二醇的单醚和醚酯, 如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乙二醇单丁醚等都 曾是涂料中的重要溶剂,它们可和烃类溶剂混溶。常用于水 性涂料中作为共溶剂和乳胶涂料中作为助成膜剂。但是,近 来发现乙二醇的这类衍生物毒性太大,因此不宜继续使用, 它们的代用品是丙二醇的单醚或醚酯。
①极性高聚物在极性溶剂中,高分子与溶剂分子强烈作用,
溶解时放热,∆HM <0 ,使∆GM<0 ,所以溶解能自发进行。
②非极性高聚物,其溶解过程一般吸热, ∆HM >0,所以只 有在|∆HM| <T|∆SM | 时,才能满足∆GM<0 。也就是说只增大T
或∆HM减小时才能使体系自发溶解,那么∆HM又如何得知呢?
是指用蒸馏或热裂石油的方法得到的溶剂,前者得到的主 要是烷烃类化合物,但含有部分芳香族化合物,后者得到的是 芳香族含量高的溶剂。
石油醚是指低沸点的只含1-5%芳烃的石油馏分,一般分为三个馏 分,40~60℃、60~80 ℃和80~100 ℃ ,它们的比重为0.645~0.676。 漆用溶剂汽油或称白油或松香水,一般含15~18%的芳烃,沸点范 围为150~190 ℃ ,挥发较慢,可以溶解大部分天然树脂,以及含 油量高的醇酸树脂,但对合成树脂一般溶解力较差。 高芳烃含量的石油溶剂,芳烃含量可高达80~93%、主要是各种 二甲苯的混合物,沸点在100~210 ℃间,它有很高的溶解力。
分散成膜物(主要是聚合物),调节由成膜物和颜料组成的复合体
系的粘度和流变特性,使其成为易于涂布的流体,即涂料。涂料 在涂布于基材上之后,溶剂应从漆膜中挥发掉使漆膜具有较好的
物理机械性能。
溶剂的溶解能力,挥发性,闪点,毒性及价格。
增塑剂也是一种溶剂,但在成膜后基本保留于漆膜中不易挥发。
6.1 溶剂的分类
6.1 溶剂的分类
主要有松节油、二戊烯和松油等。
松节油是从松树等针叶树及其分泌物中提取的清亮、无色而 有刺激味的液体,主要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和二戊烯等。
松油具有更高的沸点200~230℃,它通过分馏得到,上要成 分为萜烯醇。
6.1 溶剂的分类
醇类主要有乙醇和丁醇。
乙醇中常加入少量甲醇成为变性乙醇,它是挥发快的溶剂。 常用做聚乙酸乙烯酯、虫胶、聚乙烯醇缩丁醛等的溶剂,也可以用 于硝基纤维素的混合溶剂。
乙烯、四氯乙烷、硝基甲烷等等,但毒性太大,不宜在涂料中 使用.由于高的极性,可用于调节静电喷涂涂料的电阻。
6.2 溶剂的挥发性
正丁醇比醋酸丁酯
挥发速度慢得很多,是 氢键的故。温度的高低
有时很难确定,因为溶
剂挥发时,要吸热,留 下的溶剂温度就要下降。
6.2 溶剂的挥发性
溶剂的挥发速度与沸点
6.2 溶剂的挥发性
非极性高聚物与溶剂相互混合时的混合热可以借助小分子
的溶度公式来计算。
6.3 溶剂的溶解力
溶剂的选择
Hildebrand溶度公式: 溶剂
1/ 2
溶质
1/ 2
H M
Total volume
6.1 溶剂的分类
酯类主要有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它们以前都主要用
于硝基漆,现在使用更为广泛,可用于多种合成树脂,特
别是挥发速度较慢的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和丁酯的溶解力 都低于酮类溶剂,酮类溶剂也较便宜,所以有被取代的趋
势,但乙酸乙酯和丁酯的味道比酮容易为人所接受。
6.1 溶剂的分类
它们都有很好的溶解性能,如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
6.2 溶剂的挥发性
各种溶剂的相对挥发速度
当用滤纸和平底铂池作为实验容器时,数据相差很大。其
原因在于二者的表面积/体积比的不同。滤纸的表面积大,挥
发快,但导热性差,冷却得快,因此挥发慢。
6.3 溶剂的溶解力
溶剂的选择
溶剂选择有三个原则:
注意三者相结合进行溶剂的选择。
6.3 溶剂的溶解力
溶剂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