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2020秋九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课堂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课件 第10章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习题课件,16张)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课件 第10章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习题课件,16张)

课堂导练
2.
202X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由空间段、地面段和
用户段构成。在空间段向地面段传送信息的过程中,主
要依靠(D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激光 D.电磁波
课堂导练
3.光缆通讯的原理:光携带信息从光导纤维(简称 “__光___纤___”)的一端射入后,在其内壁上反复___反__射___ ,直至从另一端射出,从而实现在光能损耗__非__常__少__ 的情况下完成信息的传递。光缆中的光纤具有 _传__输__距__离__长_、__高__抗__干__扰____等特性。
课堂导练
8.庞大、快捷的计算机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实现 即时可视通话,人类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
课堂导练
9.计算机最大的优点是( A ) A.共享资源 B.增大容量 C.加快计算 D.节省人力
课后训练
10.【202X·凉山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手机5G通讯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光纤通讯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传递信息 C.“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是一颗地 球同步通讯卫星,它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 转化为电能
课后训练
11.(1)在中国武汉的某家庭正通过电视机收看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若用来传输信号的卫 星离地面高度为3.6×104 km,则信号送到这个家庭的 电视机中约需要多长时间? 【思路点拨】卫星电视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电视台 发射信号→卫星接收并转发→电视接收。可见,卫 星通讯时信号传递的路程是卫星离地面高度的2倍。
课堂导练
6.【新题】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传递信息,实现在线 教育、视频会议、无线对讲等办公服务,从而避免 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病毒感染, 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了( B )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新版)教科版

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

③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④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教学准备
光纤小灯具、演示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装有水和有小孔的塑料瓶、不透光的纸、水、光的全反射演示仪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影视图片、能上网的计算机一台(有条件的话让学生人手一台)。

教学过程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

感谢您的选用。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案: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一、教学内容1. 信息与信息技术:介绍信息的定义、分类和传递方式,以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互联网技术: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如电子邮件、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2.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认识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3. 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掌握基本的上网技能。

5.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

2. 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介绍信息的定义、分类和传递方式,解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3.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4. 讲解互联网技术: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如电子邮件、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6. 例题讲解:选用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例题,如计算机编程、网络通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3.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并列举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

2. 请介绍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3. 请谈谈你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包括其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

5.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并说明其中所用到的信息技术。

教科初中物理九下《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word教案 (1)

教科初中物理九下《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word教案 (1)

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习目标:1、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3、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4、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教学媒体运用:课前发动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包括一些多媒体的信息,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引课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场足球比赛片段,学生观看视频,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景,学生学习兴致高涨。

在学到为什么用卫星来做微波中继站、而致少要用三颗卫星,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互联网发电子邮件的过程采用了Flah 动画把微观、抽象的通信过程变成形象、直观、生动的动画描述出来,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难点和重点内容。

顺利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场足球比赛片段。

教师引出新课:刚才我们欣赏的足球比赛片段,是我从卫视频道节目中截取的。

现在电视台正在热播的欧锦赛和奥运圣火传递节目也都是由卫星转播来的。

为什么要用卫星来转播电视节目呢?除了卫星通信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通信方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本章的最后一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学生回答:卫星传递信息多;卫星传递的信息量大;卫星传递时间快二、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做铺垫,引出新知识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传输信息的途径也越多,像报纸、电视、收音机、电脑等都能传输信息,但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是否相同呢?以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为例,在相同时间内谁传输的信息更多一些呢?学生回答:不一定相同,电视广播传输的信息更多一些。

无线电广播只能传递声音信号,电视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而且也能传递图像信号。

教师引进新知识:为什么电视广播要比无线电广播能传输更多的信息呢?这是因为它们用来传输电信号的电磁波(也叫载波)的频率不同。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中,电信号不能直接发射到空中,(不能),需要把它们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第三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卫星通信和光缆通信;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2.通过用激光笔和玻璃棒做小实验,知道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的理解。

3.通过信息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学好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意识。

4.通过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了解,认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移动通信原理及数字蜂窝系统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代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在太空,有数以百计的通信卫星环绕着地球;在高山之巅,有数不清的通信发射塔;在高楼大厦的天台,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在地下和海底有密如蛛网的通信线缆。

这就形成了一个从空中、陆地到海底的立体通信网络结构。

现代通信网络连接了亿万部电话,电脑和大型数据库,将整个世界从国家,地区到家庭,个人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地球村”。

现代通信网络包括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移动通信等主要方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研互学(一)卫星通信自主阅读教材P30-31,回答下列问题:1.“中继站”的作用是什么?它有什么优点?答:作为空中中继站的通信卫星本身并不产生无线电波,它只是将来自地面的无线电波进行处理和放大。

利用卫星通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信息发送到世界各地。

(二)光缆通信自主阅读教材P31-32,回答下列问题: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光可从任意弯曲的光纤一端传向另一端,似乎光在其中能随意“转弯”,其实这是光在光纤内不断反射而实现的,利用光纤来传递电磁波信号,使人类迈上信息高速公路,是华裔科学家高锟的重大贡献,人们能将光和电磁波联系起来,是因为光也是电磁波。

3.什么是光纤?用光纤传送信息具有什么优点?答:传输光信号的器件叫光纤,光纤传送信息的优点: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且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2.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深刻的认识。

1.4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3.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它对于他们个人生活的影响等话题。

1.5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种类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3.信息技术的应用4.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6 教学流程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时间教学活动5分钟上课铃响,学生入座10分钟讲授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种类10分钟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15分钟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2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10分钟老师进行课堂总结,适当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分钟下课铃响,学生散场二、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组织学生讨论等。

这些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时间较短,只有一个课时的时间。

因此,在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需要简化讲解,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基本知识。

其次,学生在讨论环节时,有的同学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老师适时地引导,从而形成富有深度的讨论。

九年级物理下册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新版)教科版
3. 多元评价:我在教学评价中采用了多元化的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还注重他们的小组讨论成果和随堂测试成绩。未来,我会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管理: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进一步强化课堂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科学思维: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
2. 科学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 科学态度: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对个人的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讨论信息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
1.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关键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
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影响。

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教案: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知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3.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如计算机、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2)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展示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在线学习、电子商务等;3) 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改变,如提高工作效率、丰富生活体验、改变学习方式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等。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信息技术的影响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信息技术定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手段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技术发展历程:计算机、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应用:在线学习、电子商务等影响:提高工作效率、丰富生活体验、改变学习方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健康,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得到的分是我努力的,扣掉的分是你遗传的! 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学习进步!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须的。——赵娜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 不要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直接抱着锅吃多省心。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痛苦源于欲望。 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该当如何?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 不必有。 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强大起来。 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