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的变迁
二、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

• • • 广播: 电影: 电视 : 1860年发明有线广播,1906年发明无线广播 1895 年 1936年 1965 卫星通信 1980国际电视CNN 90年代数字电视 HDTV
地球村
5、网络传播时代
几个时代的变化:
• • • •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进入人类社会 20世纪70年代,出现个人电脑 20世纪90年代,出现计算机网络 21世纪初,无线移动。以通讯技术为基础,可以脱离网,自由移动。
20世纪80年代
+网络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的传播特点 传播方式:面对面——口耳相传 传播限制:时空限制,无法存储
媒介形态与社会变迁
史前文明与早期媒介:文明的曙光
1、早期传播媒介——烽火 鼓、结绳、图腾、面具、彩陶 2、非语言传播媒介——时间语言、空间语言、物体语言、身体语言 岩画 3、语言传播媒介——口语
动物传播与人类社会传播区别
动物传播 人类传播 信息符号:身体的本能——声音、动作、发光…… 语言符号、图象、借助各种媒介…… 信息内容:简单的讯息——食物、求偶、情感…… 复杂的信息:知识、情感、信仰等
传播媒介的演变
进化时期 (始于 9万年到4万年前) 符号与信号时代 +口语传播时代
(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文字传播时代 (始于公元450年) +印刷传播时代 (始于19世纪中期) +电子传播时代
城邦文明与文字媒介:国家的崛起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的特点 克服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确切久远地保存 广泛性、普遍性,突破了口语的自然障碍 缺陷:把写作者和阅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
文字传播的两个阶段:手抄传播与印刷传播
漫谈传媒的变迁

漫谈传媒的变迁传媒,即传播媒介,是指人们用来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渠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媒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到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媒体,传媒行业不断适应和引领着社会的变化。
回顾过去,最早的传媒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信和口头传播。
而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纸质媒体开始兴起,如报纸、杂志和书籍。
这些媒体形式通过印刷技术将信息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然而,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这些媒体的传播范围仍然有限。
20世纪的电子媒体时代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广播和电视的出现,大大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范围。
人们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等媒体形式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了解。
此外,随着录音和录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重复观看和聆听他们喜欢的内容。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媒行业迎来了真正的革命。
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传播的方式彻底改变了。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博客、社交媒体和在线新闻网站等形式,迅速传播和获取信息。
这不仅使各种信息更加便捷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还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参与和互动的机会。
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发声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推特、微博和脸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媒形式使信息传播更加平等和多元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
尽管互联网给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验证,这会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
其次,传媒行业面临着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调整。
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销售下滑和广告收入减少的问题,而新兴的数字媒体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
总的来说,传媒行业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传媒行业必须不断适应和创新,以适应人们对信息传播的新需求。
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媒体还是新兴的数字媒体,传媒行业都必须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原则,为公众提供准确、多元和可信的信息。
传播媒介发展历程

传播媒介发展历程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刻、石碑和纸质媒介。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不断创新,传播媒介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变革。
在19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报纸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报纸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更加快速地传播,并且大大促进了大众媒体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各种事件、政治观点和娱乐资讯。
20世纪,电台和电视的发明带来了媒介的另一次革命。
电台使得音频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迅速传播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听众。
而电视的出现则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传媒选择。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各种新闻、电视剧和电影,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
然而,网络的出现使得传播媒介迈入了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和快速。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任何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娱乐。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播媒介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定制信息,获得更加精准和高质量的内容。
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为传媒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可能性。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和智能推荐系统获取信息和娱乐,同时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当前,传播媒介已经进入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时代。
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和行为,媒体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内容。
此外,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应用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
总的来说,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经了石刻、纸质媒介、印刷术、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多个阶段。
随着技术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媒介的形式和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未来,传播媒介将继续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3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

传播变革导致社会结构的变革。出现特定阶 层来使用文字及媒介,教育、文化积累及宗教成 为行业;
大规模社会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
•
三、印刷传播时代
•
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相当长的手抄传播阶段。
•
手抄传播效率低,成本高,加上教育普及程度低,文字
的使用成为权贵、僧侣的特权,文化及其传播被垄断。
•
印刷时代到来,传播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 印刷技术的进步使报纸、书籍、杂志迅速普及 。C·H·库利:这些新媒介在四个方面比以前更有 效:
• 表达性:能传送范围广泛的思想和感情。 • 记录永久性:超越时间。 • 迅速性:超越空间。 • 分布性:可以达到所有阶层的人们。 • “新的大众传播体现了生活方面的变革,包括
商业、政治、教育以及单纯送交行为和闲谈……。” (库利)
二、文字传播时代 公元前4000年,埃及出现最早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1200年,希腊产生了完整的字母表音 文字系统。
公元前13世纪左右,殷商时期甲骨文,10万 多片,单字近5000个,有指事字、象形字、形声 字,还有形声字,标志着汉字符号体系的基本形 成。
水中之鱼
钓鱼
抓鱼
甲 骨 文 动 物 名 称 表
• 模拟信号(analogue):信号以与 时间相对应、连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 表示;易受噪音干扰,信息易衰减;
• 数字信号(digital):信号以电 压的有或无(即0或1)来表示;信息保 真度高;数字压缩技术使相同的电缆、 光缆或频道传输更多信息。
信息时代与网络传播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 价值而得到发展。
• 1609年,德国《报道与新闻报》是现存最早的 印刷报纸,每周一张。
传播媒介发展历程

传播媒介发展历程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使用原始的交流方法,如口头传播和手写文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发展出越来越多的传播媒介来满足信息交流的需求。
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来传递信息。
他们通过口头语言和故事来传承知识和文化。
然而,这种传播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信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
随着文字的发明和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文字来传递信息。
最早的文字出现在约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并随后出现在整个世界各地。
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能够更远地传递,而不再受口头传播的限制。
印刷术的发明是传播媒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5世纪的德国发明家古腾堡首次使用活字印刷机制造书籍。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书籍成为可能,并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19世纪末,电报的发明引领了传播媒介的新时代。
电报可以通过电线传输消息,使得信息可以几乎实时地跨越国家和大洋传播。
电报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覆盖范围。
20世纪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进一步革命了传播媒介。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输音频信息,电视则通过电视信号传输图像和声音。
广播和电视的广泛普及使得信息传递成为大众化的现象,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和电视机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现代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传播媒介进一步演变和发展。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
通过电脑和移动设备,人们可以使用互联网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发送电子邮件等,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将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分享和获取信息,加强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口头传播、手写文字、印刷术、电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个重要阶段。
每个阶段的出现都推动了信息传递的进步,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和联系。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传播媒介将继续演变和进化,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和丰富的信息交流方式。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演变情况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演变情况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
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此也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
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
唐人孙樵《经维集。
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文书成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是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
(“敦煌进奏院状”: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意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
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
变成了中央报纸。
(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
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新闻传播的历史与演变

新闻传播的历史与演变新闻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它经历了许多变革。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的历史与演变,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以及对现代传媒产业的影响。
一、朝代时期的新闻传播在古代,新闻传播主要通过口头交流和书信传递。
在中国,亭子和牌坊上常常张贴着重要的告示,它们起到了新闻传播的作用。
此外,民间故事、戏曲等也成为了一种新闻传播的方式。
在古罗马帝国,运送军情的马车充当了新闻传播的角色。
二、印刷术的发明与新闻传播的变革15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印刷术的发明,这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大突破。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新闻可以通过印刷品的形式迅速传播。
报纸、杂志等印刷品开始成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这一时期,新闻报道开始呈现出较高的客观性和准确度。
三、电报、电话与无线电的出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电报的发明使得新闻可以通过电信网络传输,大大加快了新闻的传递速度。
而电话则使得新闻可以进行即时的声音传播。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新闻广播开始兴起,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收听最新的新闻。
四、电视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中叶,电视开始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电视以其音像并茂的特点,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和直观。
同时,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格局。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实时的新闻资讯,各种数字媒体也涌现出来,如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
这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多样化和民主化。
五、多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现代媒体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新闻阅读体验。
然而,面临着信息泛滥、虚假新闻等问题,如何保持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挑战。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始终在不断变革与演进中。
从朝代时期的口耳相传,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传播的方式不断更新。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变迁ppt课件

一、媒体的发展变迁
1、原始传播时代 身体、口头语言、简单工具。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口语传播的局限:易受社会、阶层、地域、场合、传播对象等 因素 的影响。信息易走形变样失真。 2、手抄传播时代 文字书写、信息传递较为准确、保存时间长 。 3、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术发明、批量生产、内容丰富。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传输便捷、多媒体传播。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二、五种主要的媒介: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
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被称为“四大媒介”。互联网出现后, 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与巨大的影响力后来居上,成为影响大众的重 要媒介,被称为“第五媒介”即“网络媒介”。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媒介的功能
1、告知功能:使大众获取信息 2、 娱乐功能:提供各种娱乐形式,借助娱乐使整个社会获得休
息以保持活力 3、培养能力功能:传播知识,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人的品格,
教授各种技能与能力 4、 监视功能:用信息不断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监
视政府腐败、社会及自然危机 5、 协调与动员功能:以宣传聚合社会各团体和个人对环境采取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发生了哪些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媒介传播载体鉴赏
从古至今,传播文学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
传播媒介在文学传播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播史上每一次传播媒介技术的革新,都引起了文学传播飞跃式的发展。
在此期间,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据专家分析,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五个阶段。
(一)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以口头语言形式实现人际传播的语言媒介。
据专家推测,距今4万年到9万年前,人类逐渐形成了说话的能力。
口语作为家族或部落内部的人际沟通的手段,出现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的相当早期阶段。
简便快捷、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真切生动是口语媒介的特点。
中国原始文学孕育而生,往往以歌谣形式存在,但其文本规模较小,文本传播空间范围有限,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且不易保存。
(二)文字媒介是一种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
中国是最早发明和运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先后发明和应用了这些汉字媒介:石头、青铜器、兽骨、竹简、木牍、缣帛和纸张等,使文学创造的方式可由原来的口传转为书面笔传。
古代智慧的先人们运用汉字媒介及相应的手工书写方式,创造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
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楚辞》中屈原“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再到魏晋南北朝陶渊明写下一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
”抒发自由淋漓的情怀。
唐五代李白杜甫大放异彩,体会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的自由浪漫,也感受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悲伤惆怅。
宋金时代,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诉说离愁之哭。
元代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旅人的哀伤。
明清小说通过文字媒介大放异彩……这一切的文学形式都是通过文字媒介得以传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汉语各方言区之间的口语传播的障碍。
使得诗歌、散文、史传文学流芳百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
(三)印刷媒介是一种把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复制在纸张上的媒介技术。
手工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历史悠久。
大约到晚唐至北宋时期,以雕版印刷为主体的印刷逐渐地应用于文学传播,成为文学的一种新的普遍性传播媒介。
印刷术的发明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了起来,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
唐代刻印的书籍,只有《金刚经》保存了下来,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刻书籍。
到了五代,封建官僚冯道曾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经历了四个朝代,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
诸多古代的经典文学,诸子百家,诗词歌赋都通过印刷媒介加快了其的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使后人得以保留欣赏。
(四)大众媒介是一种现代信息传播渠道,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都是其传播形式。
在中国人普及手工印刷术并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数百年,德国美因茨的普通金工古登堡在15世纪40年代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
由于有了印刷机,大大促进了书籍的生产、传送与阅读。
鸦片战争之后,机械印刷媒介传入中国。
为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崭新的大众传播方式,至此,文学从手工传播演变成为大众传播。
文学得以从数量有限的手工业生产变成了数量巨大的工业生产。
(五)电子媒介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形态,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四种形态。
广播能够传送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及说唱文学,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
诗歌朗诵,广播经典小说等等,又使得古代文学更加渗入现代人们的生活。
电影,是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媒介技术。
电影是在1895年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不久后传入中国。
1905年出现第一部记录影片《定军山》。
90年代初以来的中国,征服和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对于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
电视在中国诞生于1958年,到80年代出现飞速发展局面。
从90年代初起。
从电视连续剧《渴望》《围城》开始,电视与电影一起上升到中国社会大众媒介中的“第一媒介”或“中心媒介”的地位,也正是在此时,电视对于文学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网络媒介是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技术。
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网络媒介大大促进了文学的传播、储存和复制。
使得人们在网上的文学对话有可能更具有个人化和个性化特征,带来新的文学体验。
“杜甫很忙”、“李白的诗能预见未来”都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娱乐了大众,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传媒的发展。
总的来说,上述五种媒介无论兴衰都在今天的文学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为载体,尤其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众媒介和电子媒介则是在加强古代文学传承的同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意义,使之更适应现代文学传播的需求。
文学媒介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化和实现技术创新。
在日后的生活中,媒介传播的载体会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创新化,使人们更便捷高效的学习古代文学,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文学色彩!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刘雨菂20130221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