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对比分析
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张明强【摘要】 目的 比较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06至2018-06孝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n=45)与B组(n=45)。
A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B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充填式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关键词】 腹股沟疝;平片;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中国图书分类号】R656.2腹股沟疝是因腹壁缺损导致的腹腔器官突出腹膜外形成囊性包块隆起于体表,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疝囊嵌顿,组织坏死[1]。
传统的疝气手术是直接缝合疝缺损,因张力较大,容易复发,而无张力疝修补术近年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2]。
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分为疝环填充式及平片式两种术式[3,4]。
本文比较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0-06至2018-06孝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超声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解剖结构异常;肿瘤患者;既往存在疝气手术史者。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n=45)和B组(n=45)。
A组:男40例,女5例;年龄40~66岁,平均(64.4±1.4)岁;病程1.5~5个月,平均(2.6±0.3)个月;病变类型:直疝27例,斜疝18例;B组:男42例,女3例;年龄42~68岁,平均(67.8±1.6)岁;病程1.8~6个月,平均(3.8±0.5)个月;病变类型:直疝24例,斜疝21例。
对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

对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摘要】目的:对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对比。
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
结果:经对比实验,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与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发生概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率为0,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手术效果【中图分类号】R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051-02腹股沟疝指的是患者腹腔内的脏器利用患者在腹股沟区的缺陷逐渐向患者身体表面显现,最终形成的包块,也被人们称为“疝气”,在医学领域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修补,但是由于这一疾病具备极高的复发性与高并发症发生率的特征,长期对患者造成困扰。
所以本文将针对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这一疾病治疗的效果展开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选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2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51.23±2.32)岁;在对照组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6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54.25±2.65)岁。
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发布时间:2021-12-29T11:57:40.19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月16期作者:曾维国[导读]曾维国(湖北省监利市第三人民医院(新沟镇卫生院);湖北监利433300)【摘要】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采用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V AS评分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平片式;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普外科疾病,绞窄性疝、肠袢坏死、脓毒症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引发该疾病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性别、年龄与家族史等,其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患者有着较大的损伤,且术后会出现较高的复发率,由此治疗效果不太理想。
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弥补传统手术的缺点,通过将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1]。
本文通过11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该治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为24:21,年龄最小30岁,最大72岁,(52.32±2.13)岁为该组的平均年龄;观察组男性人数23例,女性人数22例,31岁为该组的最小年龄,72岁为最大年龄,中位数年龄为(53.12±1.24)岁。
比较腹股沟疝行平片无张力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比较腹股沟疝行平片无张力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龙其文【期刊名称】《智慧健康》【年(卷),期】2022(8)29【摘要】目的本文研究腹股沟疝行平片无张力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2021年9月。
研究对象选择广东省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填充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情况、术后生活质量、疼痛感、并发症情况、治疗满意度等数据。
结果平片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填充组(P<0.05)。
其中,平片组治疗有效率97.50%(39例);填充组治疗有效率82.50%(33例)。
平片组手术情况各项指标数据低于填充组(P<0.05)。
平片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数据优于填充组,P<0.05。
术后平片组疼痛感评分低于填充组(P<0.05)。
平片组患者的满意度数据优于填充组(P<0.05)。
平片组满意度100.00%(40例);填充组满意度87.50%(35例)。
平片组并发症数量低于填充组(P>0.05)。
平片组并发症数量1例(2.50%);填充组并发症数量3例(7.50%)。
结论在针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疼痛感更低,康复水平和术后生活质量更高,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低,建议在实际的手术治疗中予以借鉴和采纳。
【总页数】5页(P106-109)【作者】龙其文【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比较2.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3.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4.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比较5.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对比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0972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罗剑(监利县第五人民医院 外科,湖北 荆州 433300)0 引言腹股沟疝气是最常见腹外疝类型,是因腹内脏器在腹股沟处通过腹部缺损向外突出,可引起腹部肿块、疼痛,严重者可形成肠梗阻、穿孔或坏死[1]。
腹沟疝无法自愈,需通过手术治疗。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术式,本研究中通过对8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腹股沟疝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者43例为甲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者42例为乙组。
甲组中男33例,女10例;患者年龄45-85岁,平均(65.3±6.5)岁;其中斜疝30例,直疝13例,Rutkow 改良Gilbert 分型:Ⅰ型5例、Ⅱ型25例、Ⅲ型8例、Ⅳ型5例;乙组中男32例,女10例;患者年龄45-86岁,平均(65.0±6.8)岁,其中斜疝30例,直疝12例,Rutkow 改良Gilbert 分型:Ⅰ型4例、Ⅱ型25例、Ⅲ型8例、Ⅳ型5例。
两组的上述治疗比较具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甲组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予以持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腹股沟管体表投影处做4-5 cm 的斜切口,依次切开分离,暴露腹股沟管,游离精索后获取术野,将疝囊结扎,根据病灶的情况将修剪大小合适的补片覆盖于腹横筋上,大小应盖过腹壁缺损口周围2 cm ,并使其内上缘与修补处腹肌、腹内肌下缘吻合,外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下缘吻合,于腱膜组织上缝合,在补片上缘做一精索开口,将精索引出,逐层缝合,固定。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目的比较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作为填充组,12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作为平片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用止痛药次数、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填充组的住院总费用显著高于平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相当,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患者实际情况进行。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comparison of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and plain film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Methods 31 patients received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filling group and 12 patients received plain film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were selected as the plain film group.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duration of pain,painkillers taken times and recovery time (P>0.05).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fill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plain film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P>0.05). Conclusion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and plain film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have comparative clinical results.Two choice of surgical approa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surgeon and the patients′situation.[Key words]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Plain film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Application effect腹股溝疝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13·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许 剑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200摘 要:目的…探讨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4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研究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
结果…两组间平均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时间,相较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有治疗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疝囊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造成组织坏死、疝囊嵌顿。
腹股沟疝是囊性包块隆起于体表,由腹壁缺损导致,直接缝合疝缺损是传统的疝气手术,但该术式张力较大,患者术后极易复发。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被广泛应用临床,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生物合成技术的诞生,使无张力疝修补术获得更为良好的效果,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
本次研究,对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平片式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探讨两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44例腹股沟疝患者,患者均有手术指征,均经超声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均为首次疝气手术者,无合并肿瘤,无解剖结构异常情况,无精神病史,无其他并疾病。
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6±7.5)岁,平均病程(1.4±0.2)年,其中,男60例,女12例;Nyhus分型:IV型20例,III型38例,II型14例;股疝7例,直疝13例,斜疝52例。
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比较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年12月第20卷第18期• 71•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比较肖宇旺(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人民医院抚州335300)摘要:目的:对比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平片组40例(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环填充组46例(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结果:疝环填充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平片组(P C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具有较好效果,且 复发率均较低,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
关键词:腹股沟疝;平片式;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B 腹股沟疝属于普外科患病人数较多的一类疾 病,以男性较多见,主要是由于腹内压升高导致腹腔 内组织位置异常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可能 出现肠梗阻、穿孔,严重者甚至死亡[1〜3]。
手术是目前 治疗腹股沟疝的主流手段,传统疝修补术虽然能有 效缓解病情,但患者需承受较大痛苦,且术后恢复周 期较长,故逐渐被平片式、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 术替代[4~5]。
本研究旨在对比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 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 为平片组40例、疝环填充组46例,均为男性。
平片 组年龄30~65岁,平均(45.69±2.47)岁;病程2个 月~12年,平均(4.36±0.25)年;疾病类型:斜疝25例,直疝15例;合并病:高血压12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7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吴波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19期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063-02
腹股沟疝气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男性患者群体中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腹壁受到损伤从而引发腹腔内部的器官突出腹膜而在患者的腹股沟表面形成隆起的包块。
临床治疗疝气的传统方法通常是直接通过手术将腹壁的损伤处缝合起来,但是由于直接缝合导致手術部位的张力较大,术后很容易复发,因此传统手术方法以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
本研究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分别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以探究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上效果的区别,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三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5 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顺序编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入院序号为单数的48 例患者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入院治疗序号为双数的47 例患者接设定为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年龄46~68 岁,均值(63.45±
2.41)岁;男性42 例,女性6 例;疝气类型为直疝的患者29 例,类型为斜疝的患者19 例;病程1~5 个月,均值(2.6±0.4)个月。
研究组患者年龄47~68 岁,均值(6
3.61±2.53)岁;男性41 例,女性7 例;疝气类型为直疝的患者27 例,类型为斜疝的患者21 例;病程1~6 个月,均值(2.7±0.5)个月。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经诊断符合腹股沟疝气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不存在精神或沟通方面的障碍,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③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部并无严重的功能障碍;④所有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及过程,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1)研究组患者接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接受联系硬膜外麻醉后,将患者的皮肤延顺这腹部外斜肌肉纤维的方向行切口,随后将患者的精索分离,分离范围从患者的腹膜外脂肪到耻骨结节处停止,随后高位结扎疝囊,把平片放入到精索的下部,补片的下端圆角缝合3针,上端则开口穿过精索,当平片固定到腱膜后,将补片的上端开口、上侧叶缘以及腹内斜肌腱膜进行缝合,随后将开口的皮肤缝合后未完成手术。
(2)对照组患者接受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接受联系硬膜外麻醉后,将患者的皮肤延顺这腹部外斜肌肉纤维的方向行切口,随后将患者的精索分离,分离范围从患者的腹膜外脂肪到耻骨结节处停止,随后将疝囊缝合扎紧后将其分离,随后将伞状填充物的尖端部位和所分离的疝囊缝合,然后塞入填充物,要注意将内环口的底部和边缘保持对齐,在对伤口进行缝合后将其固定,随后使用与研究组相同的方式将平片放入其中。
1.3观察指标(1)手术各项指标。
具体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出院时间。
(2)临床治疗有效率。
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依据《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 年修订稿)》:①显效: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手术部位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感觉,腹股沟的疝气完全消失,伤口得到了有效的愈合,未出现感染等意外;②有效:患者虽然手术创口部位存在轻度疼痛感或红肿,但并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睡眠等,同时腹股沟疝气也完全消失;③无效:患者腹股沟的疝气相关症状仍未消失,手术创口出有明显的疼痛感或红肿情况,疝囊并没有消失。
(3)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SF-36 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评分范围分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个大类,其中又细分为8 个小类,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以及精神健康。
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 分,且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4)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阴囊血肿、尿潴留、静脉血栓、手术创口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使用(%)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用t检验,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时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出院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
( 35.12±5.24)分、手术出血量(24.56±6.44)ml、出院时间(3.11±0.77)d 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42.36±4.23)分、手术出血量(41.36±6.87)ml、出院时间(5.63±0.87)d,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明显具有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所示。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3讨论
腹股沟疝气是由各种原因引发患者腹部内的压力异常升高以及腹壁肌肉变得软弱,从而出现腹壁受损而出现的隆起包块。
腹股沟疝气的患者大多是中年和老年的男性,一方面中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下降,肌肉的绷劲程度和强度都有所下降,使得腹壁出现异常,另一方面男性患者腹股沟部位有精索穿过,且存在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可能会有便秘,进一步增加腹内压力,所以更容易患上腹股沟疝气。
疝气的首选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将患者腹壁损伤的部位缝合起来以达到消除疝气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手术方法由于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创口,很容易在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在术后难以快速康复,因此在临床上逐渐遭到了淘汰。
目前临床上大多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来治疗腹股沟疝气,先比与传统手术法,其具有创口小、操作过程简便以及患者术后康复快等特点。
无张力疝修补术一般有两种术式,分别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这两种手术方案在腹股沟疝气患者治疗的应用中效果的区别。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无张力手术的最早应用的术式,由于填充式手术现对于传统手术具有手术用时短、网片相容性强以及不复杂的手术过程使得其得到了快速的推广。
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是相对较新的手术模式,这种手术方式继承了填充式手术的优点,在手术中患者出血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改良。
翟奉杰等对86例腹股沟疝气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
术法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研究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VAS评分、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均有显著的优势(P<0.05),说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气上具有非常优秀的效果。
李佃刚将94 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实施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手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以及手术流血量也少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与上述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对腹股沟疝气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相比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同时降低患者手术受到的损害,此外还能够降低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