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经络养生运行图

合集下载

十四经络图解说明

十四经络图解说明

十四经络图解说明之答禄夫天创作一、肺经(手太阴肺经)在中医醫學的領域中, 认为肺不单指現代醫學的肺脏器官, 更是整个呼吸系统的统称.肺经乃以肺为中心, 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呼吸系统受到伤害时, 寻找位于此经脉的各穴位, 并利用这些穴位加以治疗便能发生疗效.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吸入体内, 并将其连送分配至五脏(内脏), 以维持生存.若此机能发生异常时, 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气等症状呈现.另外, 尚会发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随著身体机能降低, 皮肤呈现干燥、没有光泽的现象、脸色苍白、声音微弱、元气丧失, 并连带地失去耐性.精神上也常会因为小小的波折, 而招致心情昏暗.呼吸系统的疾病, 在秋冬之际会有恶化的倾向, 故请提高警觉.食物方面会偏好清淡的食物, 而不喜吃油腻的食物.当身体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 请安慰肺经上的穴位, 使气血流通顺畅, 身体便能迅速恢复轻松愉快.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二、年夜肠经(手阳明年夜肠经)年夜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 以年夜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 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 年夜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 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 以中医学而言, 年夜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 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年夜肠经发生异常时, 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呈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 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欠好, 所以皮肤会呈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 精神有不安宁、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 会发生疼痛感.身体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 使用年夜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 症状能减轻, 身体也会感到轻快.治疗年夜肠经的穴位有二十个, 脸部有迎香、水沟.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三、胃经(足阳明胃经)胃经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穴位.是从头部开始, 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等, 非常长的经脉.消化系统有障碍时, 会呈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 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 有纵形皱纹, 唇边容易溃烂.发声无力, 发音模糊.精神不振, 踌躇未定, 闷闷不乐, 经常苦恼, 因此更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喜吃甜食的倾向.另外, 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 不爱吃油腻的食物.若要长久坚持同一姿势, 则会坐立难安, 无法镇定下来.因为胃经的异常, 经常被原因不明的头痛所苦恼.呈现前头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状.脚部觉得虚弱、麻痹.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 请安慰位于胃经上的穴位, 症状就会有显著的改善.胃经是非常长的经脉, 但主要的穴位有四十五个.详细情形请参阅图解.四、脾经(足太阴脾经)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 以现代医学而言, 是指胰脏的功能;特别和胃有深厚的关系, 两者相互影响, 以完成消化机能.其主要的机能是温暖五脏, 并吸收运送胃部消化, 完成之养分入五脏六腑, 以生成身体需要的细胞.胃和脾两个脏腑, 具有内外关系, 主宰着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因此, 脾经一发生异常, 身体各种症状就会呈现出来.如心窝或胃附近会有重压感, 呈现疼痛、恶心、打嗝等现象.容易下痢或便秘, 身体消瘦下去.尿量少, 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排尿.脚部容易冰凉、浮肿、身体有倦怠感.因为经常失眠, 故身体感觉不适, 不活跃.若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 只要安慰经上的穴道, 就能改善不适的症状.脾经上的穴位共有二十一个, 列举如下:胸、腹部份有年夜包、周荣、胸乡、天谷、食卖、腹哀、年夜横、腹结等.下肢部份有府舍、卫门、箕门、血海、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商丘、公孙、太白、年夜都、隐白等.五、心经(手少阴心经)心脏在中医医学中是属于五脏之一:位于肺之下, 横隔膜之上, 状如莲花一般, 且附著于胸椎的第五根肋骨附近.和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心脏机能年夜致相同, 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组织.心经是维持心脏功能的经脉, 假使有任何损害的话, 机能便会降低或亢进, 并呈现出各种不适的症状, 如眼睛带黄并有充血的迹象.喉咙痛.由手臂开始, 经肘部得手掌、小指为止.有疼痛、冰凉及麻痹的感觉.或者是相反地有热感.脸部发烧, 有如上火一般.讲话的声音明朗, 比力喜欢说话、笑.精力旺盛、富有同情心, 有时也会感情用事.食物则偏好辣味, 但体力却不太好.可以在位于第五胸椎附近的…心俞穴位处压看看, 会感觉到似乎有硬块.心经的穴位包括有极泉、青云、少海、灵道、进里、阴刹、神门、少府、少卫等九个穴位.心经发生异常时, 身体会有各种不舒服的感觉, 此时请安慰心经上的穴位, 症状就能减轻了.六、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现代医学而言, 是位于胃和年夜肠之间, 长七公尺以上的重要消化器官.胃部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一进入小肠, 小肠即分泌肠液并混合其他的消化液, 将食物完全融解为细小的分子, 最后由小肠壁吸收.但在中医医学中, 其所认为的小肠机能则稍有分歧.小肠连接胃, 胃部的水分和固态物会进入小肠;小肠门于肚脐以上附近的一个小洞, 水份会由此流入膀胱, 固态渣滓则进入年夜肠, 而需要养分由脾膜所吸收.小肠经在消化机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小肠经的机能衰退, 会使身体不调和, 并呈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如眼睛带黄.耳朵重听.脸颊、喉咙肿痛.上臂至肘部呈现麻痹、压迫疼痛的症状.头重、头痛的感觉.若小肠经有异常时, 压迫后背腰部的小肠俞穴位, 会感觉到似乎有硬块.压迫此处真的发现有硬块时, 可以安慰小肠经上的穴道, 以减轻不愉快的症状.小肠经主要的穴位共有十九个.七、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是十四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脉.膀胱经中的穴位都非常重要, 绝不能忽略它.现代医学中, 膀胱具有积存肾脏制造出来的尿液的功能, 当膀胱布满尿液时, 即经由尿道排出体外.而中医医学却认为, 膀胱是当小肠把无用的固态物和水份分开后, 水份流入的主要器官.膀胱经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份, 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故此经脉发生异常时, 会影响全身, 而呈现各种症状.如头痛、头重、眼睛疲劳、流鼻血、鼻塞等症状会呈现于头部.又会发生肩、背、腰、臀、胫等部的肌肉疼痛.容易发生股关节痛、痔疮等.脸部皮肤带黑, 失去光泽.容易造成耳鸣, 听力欠安.声音微弱, 不容易听到.容易疲劳, 精神欠佳.食物方面偏爱咸食.以季节而言, 冬季发病的机会较年夜.若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 是由于膀胱经的异常所引起的, 请安慰膀胱经上的穴位, 即能缓和不舒服感.膀胱经上有六十三个穴位.八、肾经(足少阴肾经)肾脏依现代医学而言, 是掌管水份的调节, 并具有将体内过剩水份和代谢废物由膀胱排出体外的功能;但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 肾脏包括着生命的原动力, 是生殖力的源泉.因此, 和现代医学中的副肾机能很相近.副肾是小型的内分泌器官, 是控制人体内脏机能的重要组织.因为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所以此一机能一旦发生异常, 便会引发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部皮肤带黑, 失去光泽.口干舌燥, 喉咙重痛.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 特别是心窝处有无力感.下痢、容易疲劳.背、脚内侧冰凉, 脚底、脚尖发热, 有倦怠感, 腰痛、精力衰退.精神衰弱, 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肾是健康、生命之源, 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衰弱.若呈现以上所述症状, 请安慰肾经上的穴位, 以谋求症状的改善.肾经共有二十七个穴位, 请参阅图解.九、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现代医学并没有心包这个名词.古时候的中国人, 视心脏为人体重要的器官, 故认为心脏外有一层膜呵护心脏, 而此膜即称为心包.因此, 心包有呵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的功能.心包经是通过分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阴交三个重要穴位的经脉.通过胸部后, 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直连续下来.心包经包围心脏, 有呵护作用, 若有受损其所呈现的症状和心脏受伤害时一样.如脸部上火、发红.心悸、目黄.沿着心包经的经脉, 由胸到侧腹, 会发生疼痛、麻痹感.并伴发抽筋、手掌发热等症状.心包经有异常时, 压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 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阴俞穴位感觉有硬块.心包经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年夜陵、劳宫、中卫等.心包经异常时, 请利用以上列举的穴道加以治疗, 症状就能获得改善.十、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现代医学并没有三焦这个名词.中医医学则言:[司掌后天元气之源].肾是人天赋[先天之气]的发源地, 而三焦乃是人出身后, 将经由食物而获得的[后天之气]吸收体内, 并让其循环内脏的机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所成立的.上焦由脖子根部开始直通心窝处, 包括主要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中焦由心窝开始至肚脐为止, 包括消化系统.下焦由肚脐至耻骨终止, 包括泌尿排泄系统.坚持胸部及腹部的机能运转正常是三焦经的主要任务.三焦经的穴道于心包经中已有提及, 而上焦的膻中、中焦的中脘、下焦的阴交都是调节机能的重要穴位.三焦经的经脉发生异常时, 身体会呈现各种症状, 如重听、眼角痛、喉咙或脸颊痛.脖子、下巴、肩膀、手臂疼痛.又, 中焦部份的心窝至肚脐的肌肉发硬, 则是生殖器、泌尿器异常的征兆.三焦经的主要穴位有二十三个.十一、胆经(足少阳胆经)[肝胆相照]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 也透露出肝、胆同一体的深厚关系, 而胆其实更居于辅助肝机能的重要位置.胆经是由头部绕往身体正面, 并到达脚尖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胆经发生异常时, 会呈现眼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食物方面比力偏好油腻的食品.感情虽容易兴奋, 却比力有耐心, 做任何事能长期继续.容易头痛, 并有沿着经脉呈现侧头部至脖子、腋下至侧腹、足外侧等部位疼痛有症状.脸部皮肤没有光泽, 缺乏元气.怀疑胆经有异常时, 可以压迫胸部第九肋骨前真个日月穴、或背部第十胸椎的胆俞穴, 若呈现僵硬、疼痛感, 就可以判定胆经确实有异常.胆经的穴道分布于头部、脸、身体侧部、下腹侧部等, 因此, 头部和侧部是呈现症状的主要地带.胆经发生异常时, 会对肝经有不良的影响, 故身体呈现不适的症状时, 请早期治疗胆经的穴位, 以便谋求症状的改善.属于胆经的穴位有四十三个.十二、肝经(足厥阴但经)肝脏经现代医学而言, 具有解毒和蕴藏养份的作用, 而且是维持生命不成或缺的脏器之一.然而, 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 肝和肾一样, 担当着维持人的生命机能的重要任务.肝属木, 可称之为人体的将军.将军率领着抵挡外敌的军队, 肩负排除体内、体外不竭拢击的毒素的任务, 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肝经发生异常时, 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煞费苦色欠安、喉干、恶心等.下痢.阴部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肝经的经脉是由拇趾开始, 和肾经、脾经交叉后往上行, 经过性器而来到脐下约三寸之处.然后再由此地经过第九肘骨的前端, 通过肝、胆等外脏.肝经由此继续往上行, 并在眼下分为左右两条, 一条直通头上的肾脉, 一条绕往唇部终止.肝经在第九肋骨处虽然有一个分叉, 可是和十二经脉的起始肺经相衔接.因此, 又因到十二经脉的最初经脉, 形成生命永远的循环通道.十三、督脉以上介绍从肺经开始至肝经为止的十二经脉, 除此之外, 还有称为奇经的经脉, 它是连接十二经脉的经脉.奇经不单将十二经脉连接起来, 且有调节能量, 使其流通顺畅的功能.奇经八脉中, 最主要有从人体前头部至臀部, 贯穿前身的任脉, 和从后头部至臀部, 贯穿后身的督脉两条经脉.督脉是运行人体后部的脉, 取其在后面监督的意思.从头部往背部正中线纵行.通达牙齿、鼻、脊椎、肛门、性器等部位, 只要督脉一发生异常, 身体各部位就会有症状发生.如:从下腹至心窝有疼痛感.喉咙痛.痔疮、夜尿症、不孕症等也与此有关.发生此类疾病或症状时, 请利用督脉的穴位加以治疗, 必能减轻疾病的症状.对患有变形性脊椎症的患者而言, 督脉的穴位具有很好的疗效.特别头部的疾病, 督脉的穴位实饰演举足轻重的位置.督脉的穴位共有二十七个, 请参阅图解.十四、任脉任脉是位于身体前面纵走的经脉.取其身体前面任你医疗的意思.脸—前颈—胸—腹, 如此运行, 并以耻内为终点站.又, 中医医学的古籍中有[任为妊也]此话, 足见任脉和妊娠的关系亦非常密切.因此, 经常使用以治疗女性身体方面的疾患.由会阴部的会阴穴开始, 往上经曲骨、中极、中脘、鸠尾、膻中等穴位, 最后以下巴的承桨穴为终点.会阴、曲骨、中极穴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具有疗效.如不孕症、生理痛、肠内胀气等,或对男性的前列腺肥年夜的患者, 都能改善其症状.另外, 任脉的穴位更具有调节全身机能的重要功能.任脉的二十四穴都非常重要, 最好能默记下来, 以便临时要用时能派上用场.以下列举任脉二十四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等.。

全身14经络全套示范图

全身14经络全套示范图

.~1.保心护主的安脉.心包经天池穴:按天池远离亚健康..天泉:腋下横纹两寸。

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

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调治心血的供应。

保肝护肝的重要穴位郗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 5 寸处。

急救穴,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

按这个穴必然要用大拇指按住,尔后手段转动,才能揉到。

内关:治疗因心理压力大惹起的失眠等症状等,可调治心率。

大凌:在腕横纹的中间。

可治压力惹起的头痛,预防由于心血管淤阻产生的口臭等。

胃部不适找内关 .劳宫:是一个大补穴。

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中指甲内侧。

可用指甲掐或用指节咯。

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疮1.手少阴心经:调神理智的心脉..2.极泉穴:快乐生活,近离抑郁症的困扰.,在腋窝终点。

可以探查可否存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疗两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尔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痛3.青灵穴:今后远离止痛药.4.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

是心经的合穴。

合治内腑对心脏的调治很好。

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扎实不下来。

可调治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

5、灵道穴 : 腕横纹下 1.5 寸贴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速、心烦躁上火、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宁静心神。

对慢性心脏病的人特别重要。

6、阴郗穴:腕横纹上 0.5 寸。

手脚心发热、出汗,中医讲五心烦热,睡不扎实、起夜,其实尿也不多(小便頻数)穴位在骨缝中间,点按要往里掐。

7.神门穴:在掌横纹上凹陷处。

穴位深。

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

就是安放心神的门户。

增强睡眠。

是原穴属土,火(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

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时也把心火泻掉了。

还可防范老年痴呆。

一安放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

二增强胃动力。

三防老年痴呆。

四治疗晕车。

陈玉琴人体十二经络养生法——图文并茂,值得收藏

陈玉琴人体十二经络养生法——图文并茂,值得收藏

陈玉琴人体十二经络养生法——图文并茂,值得收藏任脉循行图[全屏欣赏]督脉循行图[全屏欣赏]膀胱经可以减肥、排毒,所以我先看这个经络。

1、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全屏欣赏]督脉旁开1.5到3寸都是膀胱经。

中医认为,身体臃肿肥胖与气郁不舒有密切关系。

大腿到臀部这段由两条经络来管理——膀胱经和胆经,膀胱经主管代谢水分,胆经负责代谢油脂,如果这两条经络阻塞不通了,体内的水液和油脂代谢不出去,堆积此处便形成赘肉,显得臃肿。

经常按摩从臀部到脚外侧这段膀胱经线路,从上到下,按摩时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时痛感越小。

当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

膀胱经重点在臀下殷门穴(大腿后侧正中间位置)至委中穴这段。

有两条膀胱经通路在此经过,此处聚毒最多。

若聚毒难散,体内必生瘀积肿物;若此处常通,则癌症不生,恶疾难成。

重点穴位:委中,可泄而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

为刺血首选。

经络上的穴位:睛明:使眼睛明亮,消除眼疲劳。

按穴位的方法是把指甲剪平,用右手按住头,利用中指奔手按的头的方向按穴位。

也可以两边同时按。

肺俞、厥阴俞、心腧:用点按,哪个穴位敏感就多刺激哪个穴位。

按摩,拔罐,针灸,刮痧均可。

厥阴俞:治疗胸闷,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

肾俞:治疗腰痛的要穴。

用身体的感觉去量,当你肾腰酸的时候,肾脏虚弱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会有些反应。

委中***:膝盖弯曲的中间。

右手用大拇指点按,左手拽住脚脖子,往上弯,这样穴位才敏感。

腰背委中求,治疗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排除毒素。

承山:小腿肚子边沿的位置。

可治疗腰腿痛,痔疾。

飞扬:承山穴往外旁开三指再往下俩指。

治疗慢性腰痛的要穴。

昆仑:外踝后侧有个凹陷,这个穴很深,用手可以拨到里边有筋,你可以拨动这个筋,经常拨动昆仑穴可以降低血压。

经常拨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

对治疗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申脉:外踝边沿。

治疗腰痛的要穴。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经络畅通全身轻松《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体有12条正经,外加任督二脉,一共14条经络。

人体的经络必须保持畅通,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换句话说,经络既是人体的总控系统,又是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系统。

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阳光,空气,水,电,磁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当人体加以按摩,温灸,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刺激时,这些功能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体,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调整,使人体达到一种经络畅通,阴平阳秘的核心状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是累了休息,而是有规律休息,大自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的,如一年的节候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而人体的经络运行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每天的12个不同时辰,分别对应着12条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运作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经络子午流注。

1、手阳明大肠经(养生时间:早05~07点,最宜排便)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大肠经不通常见症状:牙痛、头痛、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缓解头痛。

生理功能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疾病可以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把多余火气祛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主治疾病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头面部疾病的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疾病的神经性皮肤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主要穴位及作用商阳:位置食指指甲跟外侧作用便秘合谷:位置拇指、食指掌纹端作用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温溜(牙痛):位置拇指侧,腕横纹上四寸作用骨外旁此为聚阳气穴,可补阳气(如果虚寒体质可多灸,燥热时可刮痧泻火)急起的痘痘曲池:位置肘横纹外端点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秘的效果,脏腑病。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人体经络穴位循行动画图,后面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

看图说明:按⊙为重播按⊙为播放按⊙为暂停按⊙为动画说明手太阴肺经循行图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足阳明胃经循行图足太阳脾经循行图手少阴心经循行图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足少阴肾经循行图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足少阳胆经循行图足厥阴肝经循行图督脉循行图任脉循行图冲脉循行图带脉循行图阴跷脉循行图阳跷脉循行图阴维脉循行图阳维脉循行图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四白:在眼袋下。

十四条经络高清详解图(果断收藏)

十四条经络高清详解图(果断收藏)

十四条经络高清详解图(果断收藏)一、膀胱经中医讲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每次帮您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您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寒、署、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竿见影。

排毒通道畅通无堵,它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

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

人体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体内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

第二条:通过大便把内体脏东西排出体外,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三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条: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这条经络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膀胱经是从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

膀胱经上的穴位:晴明穴:治疗眼疾的第一大穴位。

攒竹穴:对热症效果很好,比如,眼睛红肿,按摩此穴位,立刻见效。

小技巧:1、用10个小手指肚每天疏理头上的膀胱经50次,可通鼻,治疗眼疾,头痛,癫痫,2、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的后侧,可以减肥,还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二、胃经天天培育我们的后天之本。

胃经畅通无堵,让人睡的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可以让人返老还童。

胃经是管理肠胃功能的,肠胃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

太阳高高照,胃经送福到,足阳明胃经起于面部的承泣穴止于足部的食指历兑穴,走向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腿足部,经络上共有43个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则胃经经络不通会整个经络的部位感觉不舒服,胃经循环在辰时,7点到9点,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进食早餐哦,如果你已是胃经不通的症状者,可用甜橙、柠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精油等来按摩。

史上最全人体十二经络动态运行图(养生达人珍藏版)!

史上最全人体十二经络动态运行图(养生达人珍藏版)!

史上最全人体十二经络动态运行图(养生达人珍藏版)!1、十二经络之一——肾经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

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

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2、十二经络之一——胆经主要证候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

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3、十二经络之一——心经本经自胸中起始,出来属于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

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

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

脉气由此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甲乙经》卷二及《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4、十二经络之一——小肠经经脉分布于手小指的尺侧、上肢外侧后缘、肩后及肩胛部、颈部、面颊、目外眦、耳中、目内眦。

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图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图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图中一天分成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时。

子医将个并学午流注时是中的主要时成部分~是究人血行的时刻表。

中学医学研体气运医与体时时~自然界人是时一的整~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时化~影响脉着人时的生理、病理相时的周期时化~如人的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时化多半是早晨时、中午重、夜时更重~时些情和人况体气运气运体血行有时~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血行到不同的时时~时人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恰如时代科提出的生物时效时相似。

子午响学流注时时时~人血的行是按照一定的时时循时无端~时成一大的循学体气运个时通道~十二时时的时接时序时,即其歌时,寅时血注于肺~卯时大时辰时胃~巳脾心未小时~膀胱申注酉气时注~戌时包时亥三焦~子丑肝各定位。

胆了解人时时,日之中循行时时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呼吸做体运从起~以时时时据~洞悉太之理~尊时之时时~时十二时者~皆系于生极阳脉气之原~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气献体上十二时辰和人时时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时健康之时:手太时肺时寅时;3点至5点,肺时旺。

寅时睡得熟~色时精足~—气“肺朝百。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时出新之后~新时血液提供时肺~脉将通时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晨面色时时~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清反映最时强烈~如时咳或哮喘而醒。

时生之道,此刻人需要大量呼吸~时行深呼吸~所以要求时深体氧气的睡眠。

在时时候~如果咳醒的时~最好是喝杯时水~能时时解一下个您温~时可以去肺燥。

建时时食多时时,白菜、梨子、豆腐、豆时、牛。

奶虚冰痹症,皮时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冷、麻、咽喉干、咳嗽等。

时时,呼吸不时、咽喉常、胸时、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异气患痔时等。

---------------------------------------------------------------- 手明大时时卯时;阳5点到7点,大时时旺。

卯时大时~排毒渣滓出~—蠕“肺大时相表与将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经络养生运行图
一,经络概述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主干,是气血运行和信息传导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全身。

在经络中运行的气称为经络之气,简称经气。

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与脏腑之气相通。

经气是信息的载体,有感应和传导信息的作用,是经络沟通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中介。

也是我们平常按摩,针灸起作用的关键。

二,经络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1,经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左右共二十四条),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2,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别洛是络脉中较大者,可加强十二经脉相表里的两经之间的体表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

一般认为别洛有十五支,即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

3,连属部分十二经脉对内连属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而分别称为经筋,皮部。

三,十二经脉分类及流注次序
四,主要经络的作用和循行路线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手太阴肺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胸痛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咽痛、鼻炎、流鼻血等
其他:经脉所经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痛等
GIF
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此时排便最好。

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手阳明大肠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咳嗽
头面疾病:头疼,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面瘫,牙疼,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鼻炎鼻塞
其他:颈椎病,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经脉所经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GIF
3.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此时吃早餐最好。

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关注:艾灸经络穴位图解,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足阳明胃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胀胃疼、胃下垂,急性胃痉挛、胃炎、
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泄泻、痢疾、胃肠蠕动过慢。

头面疾患:痤疮黄褐斑、头痛咽痛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咽炎
其他:中风偏瘫后遗症、慢性阑尾炎,乳腺增生,白细泡减少症,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病。

GIF
4.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此时消化最旺。

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足太阴脾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月经提前或错后、附件炎、盆腔炎
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水肿
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经脉所经过的肌肉软组织疾病。

GIF
5.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此时全身血液循环最好。

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

手少阴心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慢或过速,心肌缺血,心慌
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癫病,神经官能症
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肋间神经痛。

GIF
6.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丙辛化水开始。

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

手太阳小肠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疾病:咽痛,眼痛,耳鸣耳聋中耳炎,腮腺炎,扁桃体炎,角膜炎,头痛
其他:腰扭伤,肩痛,落枕,失眠,癫病,经脉所经过的关节肌肉痛。

GIF
7.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16点此时不适宜坐着,最好走动,利于太阳之气下降归肾。

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阳痿,睾丸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
其他: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经过的肌肉痛。

GIF
8.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足少阴肾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急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遗精,术后尿潴留,睾丸炎,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胎位不正,各种肾炎,水肿
头面疾病:头痛,牙痛
其他:消化不良,泄泻,耳鸣耳聋,腰痛,中风,休克,经脉所经过的各种关节肌肉软组织疾病。

GIF
9.手阙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晚饭其实在此时吃最好。

胸到中指心包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

手阙阴心包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慌,心跳过缓或过速,心绞痛,心肌缺血,胸闷
其他:恶心呕吐,抑郁症,中暑休克,小儿惊风,胃痛胃胀,经脉所经过的各种关节肌肉痛。

GIF
10.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手少阳三焦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疾病:耳鸣耳聋,腮腺炎,偏头痛,面神经炎,面部痉挛
其他:肋间神经痛,便秘感冒,中风后遗症,肘关节屈伸不利,经脉所经过的各种关节肌肉软组织疾病。

GIF
11.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必须休息。

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

足少阳胆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肝胆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各种慢性肝病
头面五官病:头昏、偏头痛、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耳鸣、耳聋、近视
其他: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胁下疼痛、经脉所过处的肌肉痛。

GIF
12.足阙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此时肝起到解毒作用,必须休息。

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足阙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气
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其他:头顶痛、头晕眼花、各种眩晕、癫病、胃痛等。

GIF
13.督脉
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督脉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脊柱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
其他:小儿消化不良、头痛、发烧、中风、脱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退行性关节炎、胆囊炎。

GIF
14.任脉
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任脉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盆腔炎,附件炎,白带病消化系统:胃痛、消化不良、胃溃疡病
其他:失眠、胸闷气短、腰痛GIF
另:还有一种十四经循行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