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1洁净的燃料_氢气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合集下载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5.1洁净的燃料-氢气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5.1洁净的燃料-氢气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化学概念基本掌握,但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是太强。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训练描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表达,危险性小的实验让学生去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
( 2)、知道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了解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结合实验、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整理和总结)
对照氧气的物理性质,注意二者的区别和相似的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2、0℃、101.3kPa下,ρ=0.090g/L,
(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3、极难溶于水。
4、沸点为-252℃,熔点为-259℃。
101.3kPa,-252℃时氢气变为无色液体;
设问:学习了氢气的 性质,推测氢气有哪些用途?
氢气充气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用什么可以代替氢气吗?
氢气作为燃料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为什么氢能源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氢气的验纯及氢能源的优点
四、练习与作业
课后习题。
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故,引起 学生注意,生产、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过程与
方法
(1)、初步学习氢气性质的探究;
(2)、知道遵守实验规程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
(3)、初步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初步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氢气的可燃性
教学难点
氢气的验纯
五、教法学法

九上科粤版5.1洁净的燃料——氢气教案

九上科粤版5.1洁净的燃料——氢气教案

度。
过程和方法: 结合演示实验,对氢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遵守
实验规程, 让学生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知道化学变化伴随
有能量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
1 / 10
九上 科粤版 5.1 洁净的燃料 —— 氢气 教案
【重点】 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 【难点】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用具】 多媒体电脑一台;实验室氢气肥皂泡仪器一套;尖 嘴和长玻璃管各一个;酒精灯;纸杯;烧杯;火柴;试管。
[总结 ]
横放形如工:元素符号: H
思考,回答
气体它最轻: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点燃即来水:燃烧后的产物是水
不纯会爆鸣: 点燃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

(检验纯度)
[作业 ]《学习之友》
【板书设计】
培养学生 总结的能 力
培养学生 总结的能 力
8 / 10
九上 科粤版 5.1 洁净的燃料 —— 氢气 教案
洁净的燃料——氢气
②不纯:尖锐爆鸣声
并伴随有 ‘噗’的响声, 实验现象
[ 解释 ]如果氢气时纯的,只能在试管口处燃 如果不纯,则会伴随 的能力
烧,无限的空间内。如果是不纯的,将在试 有尖锐的爆鸣声。
管内燃烧,有限的空间内。
完成学案
【实验 5-4】氢气的燃烧
在带尖嘴的金属导管口点燃 纯净的氢气,观
察火焰的颜色。 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置在
倾听,思考 完成学案
总结实验 的能力
[ 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35 页内容,谈谈
自己对氢能源的一些认识。
回答:氢气燃烧的热
教师播放视频总结。(氢能源应用前景广阔, 值高,产物是水,它

九上 科粤版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教案

九上 科粤版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教案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氢气的性质及用途。

燃料为人类提供能量,本章介绍了洁净的燃料氢气,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及化石燃料三节内容,突出了燃料、能量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教材编排特色。

燃料的燃烧是人类祖先的认知成果,学习燃料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燃料的燃料即为人类提供能量,又会环境造成污染或产生火灾,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过程和方法:结合演示实验,对氢气的性质进行探究;遵守实验规程,让学生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

【难点】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用具】多媒体电脑一台;实验室氢气肥皂泡仪器一套;尖嘴和长玻璃管各一个;酒精灯;纸杯;烧杯;火柴;试管。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观察分析,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化,学生为主体。

【教学流程】二、课堂教学那么,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还有吗?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阅读课本132页内容,同学们能用最简短的文字来总结一下氢气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氢气与空气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呢?、检验纯度:①纯净:轻微的“噗”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

、氢气的燃烧:①现象:火焰淡蓝色,放出热量,烧【板书设计】三、课后小结5.1洁净的燃料——氢气学案【实验5—1】用氢气流吹肥皂泡(用洗涤剂),然后用然着的木条点燃空中的氢气泡。

用简短的文字概括氢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5—2】取一个无盖、底部钻一小孔的纸杯,开口一端朝下,通入一会儿氢气,使杯里的气体为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

5.1洁净的燃料——氢气-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5.1洁净的燃料——氢气-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应用;2.掌握氢气的制取方法及其反应特点;3.理解氢气的环境保护作用;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能够进行氢气的制取实验;3.能够探究氢气的环保作用;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确氢气是一种洁净清洁的燃料;2.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热情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氢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掌握氢气的制取方法及其反应特点;3.理解氢气的环境保护作用;教学难点1.剖析氢气环保作用的机理;2.解答学生在实验操作或课堂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氢气与水以及空气反应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对氢气产生好奇和疑惑,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知识讲解(30分钟)1)氢气的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不可见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得多,既不支持燃烧也不支持呼吸。

让学生亲身感受氢气的密度并体验氢气燃烧的效果。

2)氢气的制取方法介绍生产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夏比涅斯制氢法、氢化铝结构氢法、太阳能分解水法。

3)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能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水。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氢气的火焰颜色和燃烧特点。

4)氢气的环境保护作用氢气能够替代传统的燃料,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具有环保的高度意义。

3.实验探究(40分钟)实验1:氢气的制取材料:锌粉、硫酸、漏斗、烧杯、试管、加热设备。

步骤:1.将硫酸倒入烧杯中,用漏斗加入锌粉;2.用试管捕集制得氢气,并用氢气使金属的氧化物还原。

实验2:氢气燃烧实验材料:氢气瓶、U型管、点火设备。

步骤:1.用U型管捕集氢气,并将氢气导入氢气瓶中;2.浸泡草木灰的棒子点燃氢气,观察氢气的燃烧和火焰的特点。

4.小结提高(10分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梳理氢气的重要性及其在环保中的作用,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上册教案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上册教案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一、主要内容①氢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氢气的可燃性及用途;③检验氢气(可燃性气体)纯度的意义及方法二、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是密度、色、态、味、溶解性)(了解)(能自己设计证明氢气密度小的实验)。

2.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及现象、产物(理解)。

3.知道点燃氢气(或其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了解),初步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4.能大致说明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会发生爆炸的原因(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氢气性质有关实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氢气性质的实验观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安全使用氢气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意识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三、教学设计思路重点:氢气的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的安全使用。

难点:点燃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的原因、验纯的方法关键:氢气性质实验的观察活动教学的基本思路:氢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教学思路基本是“观察活动→学生交流现象→学生归纳氢气的性质”。

氢气的安全使用问题,教学思路是可是“通过观察活动质疑→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结论”;也可设计成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猜想→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收集证据→结论→解释→拓展、迁移”。

本课时是本章的开章课时,所以需引出章课题,建议教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燃料:氢气、木炭、天然气,汽油、酒精、柴油等。

问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之处——可燃性,可用做燃料,引出章课题,然后直接给出本节题目,再直接过渡到氢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直接进行实验——H2泡,再出示一瓶氢气,让某学生闻一下气味。

然后阅读教材122页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实验和阅读及他们对氢气的了解(电解水时已接触),归纳概括氢气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处理完后教师提出:根据你对氢气的了解,你认为氢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有电解水实验的经验,学生能容易说出氢气可以燃烧,这时,教师提出,如何证明氢气可燃及产物,让学生说出方法。

(新)粤教版化学九上《洁净的燃料—氢气》公开课教案(word版) (12)

(新)粤教版化学九上《洁净的燃料—氢气》公开课教案(word版) (12)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目标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5.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平安操作的重要性。

6.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7.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燃烧反响的热值。

教学难点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教具准备氢气发生装置一套,铁架台,导管,铜制尖嘴导管,枯燥的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底部有孔的小塑料杯,肥皂液。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氢气的复原性及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2.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3.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教学重点1. 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

2. 氢气的复原性及实验室制取原理。

教学难点氢气的复原性。

教学用具氢气发生装置、试管、铁架台、长直导管、酒精灯、火柴。

氧化铜。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讲到氢气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是什么?点燃纯洁的氢气和不纯的氢气时现象一样吗?发生什么反响?写出反响方程式。

点燃氢气前必须做什么?如何操作?[讲述]人类使用燃料进行燃烧,是为了通过燃烧反响产生的热量。

那么,是否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化学反响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人量的变化。

可燃物质的燃烧反响产生热量,许多化学反响都有放热现象,也有些化学反响是吸热的。

燃料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阅读]课本P.135 理想的高能燃料计算:氢气的热值为汽油的多少倍?(143×103kJ/kg)÷(46×103kJ/kg)=3.1[小结]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燃料。

[阅读]课本P.135 知识视窗[讨论]课本P.136 讨论与交流 2.[板书]三.氢气的复原性[演示]氢气复原氧化铜现象:〔1〕黑色氧化铜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2〕试管口出现水珠[讨论]1.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2.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板书]操作中注意:〔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1洁净的燃料_氢气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1洁净的燃料_氢气教案新版粤教版

洁净燃料—氢气二、教学过程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实验活动一实验活动二探究活动三三、小结四、练习阅读教材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吗?师生共同探究:氢气吹肥皂泡并点燃,表述观察现象和结论。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那么氢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你的依据是什么?讨论一下,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总结归纳。

通过氢气燃烧实验,还能获得那些结论?我们刚才观察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那么点燃不纯的氢气会产生什么现象,同学们猜一猜。

师生共同验证:点燃不纯氢气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形成结论: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提出问题,怎么验纯,学生阅读教材演示探究氢气球中充填的气体,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实验、验证、获得结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归纳氢气有物理性质设计和表述实验方案辅助实验学生观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组内、组间交流。

得出氢气燃烧产物是水。

书写化学方程式。

拓展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氢气不纯净,点燃会爆炸自主学习讨论,设计方案小结,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自学氢气物理性质再次认识氢气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师生的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猜想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学生理解点燃不纯净的氢气会发生爆炸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板书设计第五章燃料第5.1洁净的燃料氢气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1、通常无色无味气体 1、可燃性2、密度是最轻的气体现象:3、难溶于水4、熔点、沸点低 2、验纯方法教学反思。

2019-2020年粤教版化学九年5.1《洁净的燃料-氢气》word教案

2019-2020年粤教版化学九年5.1《洁净的燃料-氢气》word教案

2019-2020年粤教版化学九年5.1《洁净的燃料-氢气》word教案一、主要内容①氢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氢气的可燃性及用途;③检验氢气(可燃性气体)纯度的意义及方法二、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是密度、色、态、味、溶解性)(了解)(能自己设计证明氢气密度小的实验)。

2.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及现象、产物(理解)。

3.知道点燃氢气(或其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了解),初步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4.能大致说明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会发生爆炸的原因(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氢气性质有关实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氢气性质的实验观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安全使用氢气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意识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三、教学设计思路重点:氢气的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的安全使用。

难点:点燃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的原因、验纯的方法关键:氢气性质实验的观察活动教学的基本思路:氢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教学思路基本是“观察活动→学生交流现象→学生归纳氢气的性质”。

氢气的安全使用问题,教学思路是可是“通过观察活动质疑→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结论”;也可设计成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猜想→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收集证据→结论→解释→拓展、迁移”。

本课时是本章的开章课时,所以需引出章课题,建议教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燃料:氢气、木炭、天然气,汽油、酒精、柴油等。

问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之处——可燃性,可用做燃料,引出章课题,然后直接给出本节题目,再直接过渡到氢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直接进行实验——H2泡,再出示一瓶氢气,让某学生闻一下气味。

然后阅读教材122页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实验和阅读及他们对氢气的了解(电解水时已接触),归纳概括氢气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处理完后教师提出:根据你对氢气的了解,你认为氢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有电解水实验的经验,学生能容易说出氢气可以燃烧,这时,教师提出,如何证明氢气可燃及产物,让学生说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燃料—氢气
二、教学
过程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二实验活动一
实验活动二探究活动三
三、小结
四、练习阅读教材
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
小吗?
师生共同探究:氢气吹肥皂泡并点燃,
表述观察现象和结论。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了解氢气具有可
燃性,那么氢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讨论一下,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和总结归纳。

通过氢气燃烧实验,还能获得那些结
论?
我们刚才观察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
燃烧,那么点燃不纯的氢气会产生什么
现象,同学们猜一猜。

师生共同验证:点燃不纯氢气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形成结论: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提出问题,怎么验纯,学生阅读教材
演示
探究氢气球中充填的气体,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实验、验证、获得结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归纳氢气有
物理性质
设计和表述
实验方案
辅助实验
学生观察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
案进行组内、
组间交流。

得出氢气燃
烧产物是水。

书写化学方
程式。

拓展所学知

提出问题,激
发学习兴趣
观察现象,得
出结论
氢气不纯净,
点燃会爆炸
自主学习
讨论,设计方

小结,谈学习
的收获。

学生自学氢气物理性质
再次认识氢气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

培养师生的归纳能力和
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猜想和设计
实验方案的能力及合作
交流的能力。

给学生展
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
生敢于表现自我。

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
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
法,关注知识获得的过
程。

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

学生理解点燃不纯净的
氢气会发生爆炸的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

板书设计第五章燃料
第5.1洁净的燃料氢气
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
1、通常无色无味气体 1、可燃性
2、密度是最轻的气体现象:
3、难溶于水
4、熔点、沸点低 2、验纯方法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