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剖析

合集下载

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极地大陆气团( 极地大陆气团(西伯 利亚气团) 利亚气团) 热带海洋气团( 热带海洋气团(热带 太平洋气团、南海气 太平洋气团、 团) 北极气团
西伯利亚气团
热带太平洋气团 南海气团
14
夏季
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 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 )、热带大陆气团 (西部地
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 )、赤道气团 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 赤道气团( )、西伯利亚气团 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极地太平洋气团 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为什么要有大范围性质均一的下垫面? 为什么要有大范围性质均一的下垫面? 干燥大陆或沙漠形成干热气团
7
2.气团的形成条件 2.气团的形成条件
①大范围性质均一的下 垫面, 垫面,决定气团的性质
水汽、热量交换 水汽、
②合适的环流条件,使气团物理性质趋于均匀 合适的环流条件, 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高压) 化(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高压)
冷气团
冷气团
12
暖气团天气
所经之处气温升高, 所经之处气温升高,气 团下层变冷,层结稳定。 团下层变冷,层结稳定。
空气干燥:天气晴好, 空气干燥:天气晴好,无降水 水汽充足:产生平流雾、 水汽充足:产生平流雾、层云或毛毛雨
暖气团 暖气团
13
6.我国境内的气团 6.我国境内的气团
——变性气团 ——变性气团 冬季
31
华北静止锋、江淮静止锋、华南静止锋、 华北静止锋、江淮静止锋、华南静止锋、南海静止锋 卷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冷 北侧:偏北、东北风;南侧: 北侧:偏北、东北风;南侧:偏南风 静止锋连续性降水 连阴雨天气) 连续性降水( 静止锋连续性降水(连阴雨天气) 雨区宽600km 雨区宽600km 暖空气不稳定时,出现积雨云,形成阵性降水 暖空气不稳定时,出现积雨云,

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通过对这些系统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应对各种天气情况。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风力强、范围广、生命周期长。

这类系统通常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加强,最终成为强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温带气旋是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范围较大,生命史较长。

这类系统通常在温带地区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可能形成强风暴。

温带气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来阴雨天气,同时还会伴随着大风、冰雹等灾害。

反气旋是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气压高、风力小、范围广。

这类系统通常在温带地区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加强,最终可能形成高压系统。

反气旋的形成会带来晴好天气,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干燥气候、寒潮等灾害。

天气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灾害应对等。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情况。

例如,在热带气旋来临时,当地政府需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居民做好防台风准备;在温带气旋来临时,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反气旋来临时,需要加强气候预测,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加强防火措施。

总之,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对于我们应对各种天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这些系统的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情况,可以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暖锋和静止锋等,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态演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天气系统的理解。

主要天气系统——总结

主要天气系统——总结

主要天气系统总结1.天气:大气中的冷热、阴晴,风雨,雷电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短时间的综合状况。

特点——时间尺度小,变化性强。

2.主要天气系统:气团,锋面,气旋与反气旋,高压脊与低压槽。

3.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性质:水平范围大;垂直范围大;水平温度梯度小;天气变化小;形成条件:①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②有一个能使空气的物理性质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变化的环流场(也就是利与空气停滞或缓行的环流条件)气团变性:气团形成后,随着环流条件的变化,由源地移行到另一新的地区时,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物理过程的改变,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变化。

注意:气团的形成于变性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例子:影响我国的气团是原生的还是变性气团?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占2/3,缺乏大面积性质的均一的下垫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中纬度,而中纬度地区又是冷暖空气交汇极为频繁的地区,缺乏利于空气停滞或缓行的环流条件。

结论:活动在我国的气团大多数是境外来的变性气团,其中最主要的是变性基地大陆气团和变性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分类:①:按源地纬度位置: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

②:按下垫面:海洋气团,大陆气团③:按热力类:暖气团,冷气团4.锋:锋是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而成,由于气团占有三度空间,因而峰是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锋的宽度同气团宽度相比显得很狭窄,因而常把锋区看成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凡伸到对流层中上层者,称为对流层锋,仅限于对流层低层(1.5Km以下)者,称为近地面锋。

锋的特征:(将冷、暖气团间的过渡带,因而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风、云、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故可以吧锋看成是大气中气象要素的不连续面。

)①锋面坡度:锋在空间呈倾斜状态是锋的一个重要特征。

锋的倾斜程度称为封面坡度。

锋的一侧是冷气团,另一侧是暖气团。

8天气系统与天气过程

8天气系统与天气过程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称为冷锋。
缓行冷锋 冷锋
又称为第一型冷锋,因为其移动速度较慢, 暖空气沿锋面上升比较平稳,所以形成的云雨分 布和暖锋大体相似,只是排列次序相反(如图).
急行冷锋
又称为第二型冷锋,因为急行冷锋移动速度 很快,锋面坡度大于缓行冷锋(如图)。
雨区主要出现在锋线后面,平均宽度在200千米以 内,多为连续性降水.
锢囚锋是冷锋和暖锋,或者两条冷锋合并而成的。
天气系统
气团 锋 气旋
反气旋
高空天气系统
气 旋
定义
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占有 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气旋的强度
气旋的范围是以地面图上最外围的闭合等压线 来确定的,它的直径一般在1OOO千米左右。在低 压内气压数值最低的地方,叫做低压中心,它的数 值就是这个低气压的中心强度,一般气旋的强度在 970一1010 hPa,最低可达887 hPa。
我国切变线主要发生在江淮流域和华南地 区、西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北等地也有切变 线形成。
高空冷涡
高空冷涡系指位于高空且中心气压较四周为低, 并有冷中心相配合的涡旋天气系统,简称冷涡。 对我国天气有较大影响的冷涡有东北冷涡和西南 低涡。
1、东北冷涡
指在我国东北地区活动的高空冷涡。一般在 700hPa以上才有明显表现,300hPa高度上最清 楚。它的活动能造成东北地区的大风、降水和低 温天气。
太平洋高压的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5. 7月底至8月初,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3500 0缓慢北移到北纬0, ,其脊端已伸入 4. 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北跳,跳至北纬300附近, 1. 从2月中旬至3月下旬,副高脊线由北纬13 3.6月中旬或下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跳至北纬25—27 6. 2. 4~6月,太平洋高压逐渐加强,脊线明显地向北移到北纬 7.9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回跳,跳到北纬250附近, 这 10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回跳到北纬20 以南,其脊端显 0附近,脊端也靠近东经1200。这时,可以造成华南低温阴雨 到整个华中地区。形成华北暴雨。 其脊端已到东经1200以西。形成黄淮雨季。 15脊端可达到东经1200以西。太平洋高压西北侧的大范围雨区, 著东撤到东经1200附近。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后汛期。 200以南。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前汛期。 时大范围雨区又退回到黄河流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秋 天气或霜冻天气 。 随之北移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日本一带。这就是该地区的梅 高气爽的天气。 雨季节。

专题15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解析版)

专题15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解析版)

专题15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天气系统的考查难度大,焦点主要集中在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上,因此,大家对这部分内容学习需要再深入,并从考查的角度解读新情境、探索新问题、感悟新高考、培养新能力。

一、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低)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冷(暖)气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

要想对天气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必须清楚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

静态特征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固定时空)的气象要素(温、压、湿、风)状况。

(一)锋锋的考察很少是在剖面图中,而是在气压分布图中判读,因此重点要理解锋的成因,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

【冷锋和暖锋控制下的天气】(二)气旋和反气旋(三)气压场的天气判读1.气压场的基本形式2.锋面气旋的判读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①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①处为偏南风,①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3.锋面反气旋生成和活动于中高纬、温带地区的高气压系统。

在合适的大气环流引导下,向南或东南移动(图示为:强高压南下前缘有一条冷锋作为引导)。

影响中、低纬地区,成为一次冷空气活动。

有时可达到寒潮强度。

所以,也称冷性反气旋。

1.(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内容解读】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天气系统是产生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天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气温、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不同组合。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发展和演变着的,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

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

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材主要介绍常见的天气系统:锋和气旋反气旋系统。

教材中的两个题目“锋与天气”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编排上没有逻辑关系,各自独立描述,实际情况是锋、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往往相伴而生。

教材注重某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忽略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现象。

注重了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的时间变化,忽略了其空间变化。

【课堂目标】1.知道气团的分类、变化及其在锋系统中的分布2.掌握锋的类型、结构及其控制下的天气(时间)变化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天气及其分布4.掌握气压场中不同气压(天气)系统的解读,解读不同空间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变化一、气团和锋(一)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3.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的交界地带锋是温带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

第八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79)

第八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79)
我国各地的雨季
华南沿海 长江流域 华北、东北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北部
新疆
4月~10月中旬 6月上旬~9月初 7月中旬~8月底 5月下旬~10月下旬 6月中旬~10月下旬 全年分配较均匀
我国雨带
3月下旬~5月上旬 5月中旬~6月上旬 (25天) 6月中旬~7月上旬 (20天)
7月中旬~8月下旬 (40天)
9月中旬~10月上旬
江南地区 华南地区
江南春雨期 华南前汛期
江淮地区
江淮梅雨
华北、东北地 区
华南地区
墨西哥高压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 冬→夏 位置北移西伸,强度增强 夏→冬 位置南辙东退,强度减弱 冬季在南海形成独立的南海高压
范围:500hPa等压面588位势什米线 位置:500hPa等压面120°E副高脊线
G
副高脊线
纬度
东南风
120°E
500hPa等压面
✓ 副高的天气
水平尺度:以最外围的一条闭合的等压线的直径
表示
长度来表示。
强 度:以中心气压值表示。
气旋的发展(加深) 气旋的减弱(填塞)
天气:多阴雨天气 气旋的分类
地理区域
温带气旋 中高纬地区 热带气旋 热带海洋
锋面气旋 地方性气旋 锋前热低压
地形低压 热低压
热力结构
锋面气旋 无锋气旋 热带气旋
地方性气旋
温带气旋(锋面气旋)
天气:多晴朗天气 反气旋的分类
地理区域
极地反气旋(极地高压) 极地
温带反气旋(冷高压)
中高纬地区
副热带高压(副高)
对流层中下层海洋上
副热带反气旋
副热带
大陆高压(高原高压)

第五章 天气系统解析

第五章 天气系统解析

卷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北侧:偏北、东北风;南侧:偏南风 静止锋北侧连续性降水(连阴雨天气)
雨区宽600km
不稳定时,出现积雨云,形成阵性降水
锢囚锋 暖
Meteorology

云层加厚 降水加强 降水区扩大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Meteorology
第二节 气旋与反气旋
一、气旋
定义 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占有三度空
锋面气旋 地方性气旋 锋前热低压
地形低压 热低压
热力结构
锋面气旋 无锋气旋 热带气旋
地方性气旋
Meteorology
锋面气旋
①锋面气旋的生命史
大体分为波动、成熟、锢囚和消亡等4个阶段。
②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③影响我国的锋面气旋
北方气旋:45°~55°N从蒙古到我国东北地带,有蒙古气 旋、黄河气旋、东北气旋等。
温带反气旋(冷高压)
天气状况
冷性反气旋内 盛行下沉气流,空 气比较干燥,有逆 温层形成。在冷性 反气旋控制下,天 气晴朗少云。
Meteorology
副热带高压
Meteorology
定义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存在着一条由于动力作用而形成的高压带。
天气特征
西、北侧:多锋面阴雨天气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活动低
气旋(流场) 气流逆时针旋转(北半球)
气流顺时针旋转(南半球)
水平尺度:以最外围的一条闭合的等压线的直径
表示
长度来表示。
强 度:以中心气压值表示。
气旋的发展(加深) 气旋的减弱(填塞)
天气:多阴雨天气
Meteorolog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锢囚锋是冷锋和暖锋,或者两条冷锋合并而成的。
天气系统
气团 锋 气旋
反气旋
高空天气系统
气 旋
定义
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占有 三度空间的在尺度涡旋。
气旋的强度
气旋的范围是以地面图上最外围的闭合等压线 来确定的,它的直径一般在1OOO千米左右。在低 压内气压数值最低的地方,叫做低压中心,它的数 值就是这个低气压的中心强度,一般气旋的强度在 970一1010毫巴,最低可达887毫巴。
第八章
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天气系统
天气过程 气象业务与气象服务
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是指在风、气压、温度、湿度等主 气团 要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结构 锋 特征并能产生一定天气的大气运动系统,如 锋、气旋、槽、切变线等。 气旋
反气旋
高空天气系统
气 团
1.气团的概念 气团就是占据着广大空间的一大块空气,它的物理 属性(如温度、湿度、稳定度等)在水平方向比较均匀, 在垂直方向变化也比较一致。 2.气团的形成和变性 气团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 的下垫面和适合的环流条件。 气团离开源地后,温度、湿度都会发生改变,这 种变化是由于气团所经地区的地理纬度和地面性质不 同而引起的。气团的这种变化,称为气团变性。
天气系统
气团 锋 气旋
反气旋
高空天气系统
反气旋
定义
所谓反气旋通常指地面高压。反气旋的范围是以最 外围一条闭合等压线来表示的,直径常超过2000千米, 反气旋中心的气压值代表它的强度。
根据地理分布划分为极地反气旋、温带反 分类 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根据热力结构划分 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主要是指活动在中高纬度 地区的冷性反气旋,一般称为冷高压。 温带反气旋 影响我国的冷高压主要是西伯利亚高 压或蒙古高压。
暖锋
1.暖锋的定义
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称为暖锋。
2.暖锋天气
在暖锋附近多云雨。从离锋线最远的地方看,其云序 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等层状云。靠近地面 锋线附近处,云最低、最厚,离锋线越远,云就越薄越 高。雨区在锋线前,常为连续性降水,宽度在200千米以 上(图6-7)
冷锋
冷锋的定义

锋的概念
当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时,两气团之间有一交接过渡 区,称它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锋线,锋线简 称为锋(图6-6)
锋的分类和锋面天气 暖锋 锋 冷锋 准静止锋 锢囚锋
锢囚锋
• 概念
• 天气
它的天气也必然会保留原来冷锋和暖锋的一些特征。 但由于锢囚后,暖空气被抬升到很高的高度,因此,云 层增厚,降水增强,雨区扩大,风力界于冷锋与暖锋之 间 (见图6—11)。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称为冷锋。
缓行冷锋 冷锋
又称为第一型冷锋,因为其移动速度较慢, 暖空气沿锋面上升比较平稳,所以形成的云雨分 布和暖锋大体相似,只是排列次序相反(如图).
急行冷锋
又称为第二型冷锋,因为急行冷锋移动速度 很快,锋面坡度大于缓行冷锋(如图)。
雨区主要出现在锋线后面,平均宽度在200千米以 内,多为连续性降水.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太平洋高压控制下的天气
太平洋高压的西北侧,盛行西南暖湿气流,同时,它与西 太平洋高压的南侧,盛行东风,常有台风、热带低压、东 风带系统相邻,多冷空气活动。因此,副高的北侧.水气充 太平洋高压脊内部有很强的辐散下沉气流,同时.副高脊线 风波等天气系统活动,造成雷暴、大风大雨天气。 沛,上升运动强烈,故多阴雨天气。 附近的气压梯度又很小。所以为晴朗少云、炎热微风的天气。
3.气团的分类
气团按形成源地不同,可分为北极气团、极地气团、 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
按气团的稳定度,还可以将气团区分为稳定气团和不稳 定气团 。
气团按热力条件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4.我国境内气团的活动及其天气特征形 (1)冬季的气团活动 活动于我国的气团主要有极地大陆气 团和热带海洋气团两种。 (2)夏季的气团活动 影响我国的气团主要有热带太平洋气 团、西伯利亚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
太平洋高压的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0,其脊端已伸入 0缓慢北移到北纬 0附近, 0, 5. 7 月底至 8 月初,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 35 1. 4. 从 7 3.6 月上、中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北跳,跳至北纬 2 月中旬或下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跳至北纬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副高脊线由北纬 13 30 25 — 27 0 0 6. 7.9 2. 10 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回跳,跳到北纬 4~6 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回跳到北纬 月,太平洋高压逐渐加强,脊线明显地向北移到北纬 20 以南,其脊端显 25 附近, 这 0 0 0 0 到整个华中地区。形成华北暴雨。 15 其脊端已到东经 脊端可达到东经 附近,脊端也靠近东经 120 以西。形成黄淮雨季。 以西。太平洋高压西北侧的大范围雨区, 120 。这时,可以造成华南低温阴雨 0以南。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前汛期。 0120 著东撤到东经 20 120 附近。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后汛期。 时大范围雨区又退回到黄河流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秋 天气或霜冻天气 。 随之北移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日本一带。这就是该地区的梅 高气爽的天气。 雨季节。
主要形成浓积云和积雨云,在积雨云前常有卷积云和高积 云。积雨云区很窄,只有几十公里,云区、雨区都比暖锋更宽些.降水强度虽比暖锋小,但 降水持续时间比暖锋长,往往是连绵细雨不断.准静止锋 附近风力很小 (图6-10) 它与这个地区的寒露 • 分类 华南准静止锋 风、低温霜冻、早春 的低温阴雨、 4-6月 经常出现在贵阳和昆 份的锋面暴雨等灾害 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明之间。这种锋在冬 性天气都有直接联系。 半年出现最多,持续 时间也较长,经常可 天山准静止锋 达10一15天,
气旋的加深与填塞
气旋中心气压变低,称之为气旋加深;反之, 中心气压增加,常称之为气旋减弱或填塞。
气旋的分类
气旋按热力结构来分类,分为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两类,其中无锋面气旋包括暖性气旋(热低压、台风)和冷 性气旋(高空冷涡)。
温带气旋
1. 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 发展成熟的锋面气旋内部,可分为冷、暖两个区。通 常东、北、西三面为冷区,南面为暖区。暖区和冷区之间, 存在着暖锋和冷锋。暖锋与冷锋相接的一点,即锋线向高 纬度突出的一点,气压最低,即为气旋中心(图6-12)。 2. 东亚气旋 东亚地区的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带。一个位于25º ~35º N 之间(南方气旋) ;另一个位于45º ~55º N之间(北方气旋)。
(3)过渡季节的气团活动 春秋两季,控制我国的主要 气团是变性西伯利亚气团和热带太平洋气团。
天气系统
气团 锋 气旋
反气旋
高空天气系统

锋的概念
当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时,两气团之间有一交接过渡 区,称它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锋线,锋线简 称为锋(图6-6)
锋的分类和锋面天气 暖锋 锋 冷锋 准静止锋 锢囚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