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论文1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1000

有机化学与生活论文1000随着一些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结构新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有机功能物质的发现、制备和利用使得有机化学在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有机化学发展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了便于保存,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食品添加剂应用到了食品领域。
例如:酶制剂一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质,主要是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增味剂一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原有口味的物质;防腐剂能一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f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
其中防腐剂用的最普遍。
2有机化学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针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处理白色污染?如何处理废物并实现废物再利用?甚至实现零排放?都可以利用有机知识来初步的解决。
例如:Fenton氧化法深度降解HM 生产废水――HA具有爆速强、能量大、热安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混合炸药、火箭助推剂和高能发射药等,然而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多种有毒物质。
因此,Fenton氧化法被发明出来后,立即被广泛利用,它由过氧化氢和亚铁离子组成氧化体系,通过催化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进攻有机物分子,并使其氧化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从而实现对难降解物质的深度氧化。
[2]Np的环境化学研究进展一_Np作为长寿命、高毒性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在乏燃料所包含的核素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若这类核素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构成很大的威胁。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有核的国家将Np作为高放废物进行深地质处理。
但是,还是会污染地下水,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现在根据它的溶解行为和迁徙行为进行研究来减少Np的污染。
[3] 3有机化学发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被应用到了药物研究领域。
早在中国的古代,酿酒技术和。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钠和体液潴留,降低血容量而使血压下降。
此类药可单独使用降低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有机化学实验中常遇到需要对液态有机物进行干燥处理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常有一些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如乙醚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溴乙烷的制备以及环己烯的制备等,在这些合成实验中,产物常常要经过洗涤、干燥,并最终通过蒸馏才能达到一定的纯度。
干燥剂的使用能够体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所以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1干燥的意义和作用在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中,为了得到较纯的产物,往往需要进行蒸馏操作,但液体中的水分有可能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产物的严重损失,最终导致产率严重降低。
在许多合成反应中,需要严格的无水条件,但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
有些化学反应是通过分析产生的水来判断反应进程的,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反应进程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液态有机化合物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萃取、洗涤等操作带入的,反应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另外,反应溶剂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
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也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反应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也是很重要的,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
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往往加入水分,但最好还是进行脱水后再使用。
上面所述所有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
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干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燥剂选择不好,则除杂效果不好;干燥剂用量少,除杂效率就会降低;干燥剂用量偏多,则可能吸附部分液态化合物,使产物的最终产率降低。
有机化学论文范文大全

有机化学论文范文大全篇一:有机化学论文模板²研究论文²中文题目作者1a 作者2a,b 作者3a 通讯作者*,a,b(a单位1 合肥230031)(b单位2 大连116023)摘要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
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
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3~8个) Title in English(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且每一个实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Authora,d LI, Yi-Lina,b LI, Yinga LI, Yang*,a,b(a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pectroscopy, 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fei 230031)(b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Abstract Content of abstract (英文摘要应符合英文语法,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Keywords 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 Keyword4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正文(以1.5倍行距、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单面打印在A4纸上,稿件还应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
有机化学论文六篇

有机化学论文六篇有机化学论文范文1备课时需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确定讲课内容和重点。
例如,在给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讲授有机化学时,需向同学阐述有机化学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在药物合成过程中所用到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特殊是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以削减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讲到乙烯聚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向同学介绍聚合物在生活中的详细应用。
比如说,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聚乙烯,常用药物纯化分别、污水治理领域的膜分别技术,其核心部件膜组件也大多是高分子聚合物,比如聚醚砜超滤膜、聚偏氟乙烯超滤膜、聚氯乙烯微滤膜等。
而在膜技术领域,膜污染问题是制约膜技术进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对膜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这些都要用到有机化学相关学问。
通过这些事例,进行专业引导,可以提高同学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忱。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有机化学中涉及到大量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
在讲解相关反应机理时,对于化学反应过程最好做成动画演示,关心同学理解并且加深印象。
例如,在讲解碳原子杂化轨道形成过程中,电子跃迁,轨道的杂化过程可通过flas 演示,老师应结合每一步动画讲解相应的机理,从而让同学对抽象的过程有宏观的熟悉。
同时,在采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留意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对于一些反应过程必需利用板书进行具体的讲解,过分依靠课件有可能造成细节讲解不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生活化。
例如,在讲授蛋白质化学这一章内容时,可先布置一个有关蛋白质的小课题,让同学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中进行讲解。
例如,在生活中,假如误服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食物,如何采纳急救措施,其解毒原理又是什么?儿童重金属中毒会对其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同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查阅,搞清晰相关问题的原理,同时又增加了生活常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优质】有机化学实验论文-word范文模板 (2页)

【优质】有机化学实验论文-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有机化学实验论文1有机化学实验预习是重要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中间忘了加某个药品,中间漏了一个实验步骤或把某一个实验步骤被提前了,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实验不顺学生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也就谈不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钟对这种情况,加强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但预习方法不当也影响实验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许多学生都是照搬了实验书上的内容。
实验书上的实验内容为了保持理解的完整性,通常都是用一段话或两段话来描述整个实验过程,在这一两段内容里面包含了几个甚至十几个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预习较好的学生对整体实验过程把握较好,在实验操作过程出现问题较少;预习不充分的学生,经常是边看书边操作,这样由于对内容理解不充分遗漏步骤或前后弄混操作步骤是常有的情况。
钟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要对实验内容进行加工和细化,根据实验过程的前后顺序,把实验内容分解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实验步骤。
如果书上的实验内容不具体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定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而不允许照搬书上内容。
2实验课前的讲解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对实验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老师实验课前的讲解可以起到复习和加深印象的作用,让学生对实验有整体印象。
老师只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流程,只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安全问题和提示实验过程中一些比较容易出错导致实验失败的关键点,而不花过多时间讲解每一步的具体操作,其他的一些细节留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和领悟。
这样避免了保姆式或照方抓药式的教学方式,留出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空间。
3有机化学实验过程控制目前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分组以2人一组居多,一名指导老师一次需要指导20多名学生,难以在同一时间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情况,遇到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只是旁观或应付了事,往往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有机化学论文1000字

有机化学论文1000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正以越来越快的脚步迈向现代化,各行各业都在大步向前。
有机化学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有机化学己经在科学领域、经济建设、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人类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能、反应以及合成方面将有更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另一方面,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新的要求,都给有机化学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
它提升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得到有效发展。
在今天的物质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
例如,医药、有机肥料、食品、炸药、香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
对于征服疾病如癌症、控制遗传、延长寿命将起到巨大作用。
有机化学的简介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含碳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含碳物质的化学。
分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颜色艳丽的染料化学工艺的发展使得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几乎离不开有机化合物。
一百多年前,染料来自动植物,自从发现煤焦油以后,鲜艳的合成染料代替了天然染料。
1856年Perkin发明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20世纪50年代。
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
染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
广泛应用的洗洁精洗洁精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部可以看到洗洁精的踪迹。
有机立体化学论文

手性磷酸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不对称催化在现代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合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当今化学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寻求高效的催化剂一直是有机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发展解决了许多不对称合成中的难题,成为有机反应催化剂的主流。
但是金属络合物大多不容易制备,反应所需条件通常比较苛刻,成本也普遍较高,本身又比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寻求新的催化剂一直是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研究重点,有机小分子与高污染、难制备、高成本的金属络合催化剂相比更加稳定、毒性低、容易制备,催化的反应大多有很高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逐渐成为研究的又一热门领域。
手性磷酸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手性催化剂,能催化许多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和其他有机催化剂所无法催化的反应。
而且相比其他的有机催化剂,手性磷酸对底物结构的依赖性更小,反应适用的范围更广,更以其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成为关注的热点。
1.Mannich类型反应Gong小组用手性磷酸和催化三组分反应,仅用0.5-2%的催化剂“一锅法”三组分合成了anti-β-氨基酮衍生物ee值可达98%,dr值达98:2。
但该反应的不足是环状酮底物可得到较优秀的对映选择性,链状酮相对较差,这可能是由于环状酮具有更大的空间位阻的原因。
Akiyama等报道了手性磷酸催化的邻羟基苯亚胺与呋喃衍生物间的Mannich型反应,也得到了较好的立体选择性和优异的反式非对映选择性(Eq.20).实验还发现6,6’.位上的不同的取代基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也有显著影响,当X为碘时,对映选择性最好.Yamanaka M等人通过化学计算研究了手性磷酸催化的Mannich反应可能的机理【1】Guo Q.X,Uu H,Gong L Z,Z.Chiral BronsteA Acid-Catalyzed Direct Asymmetric Mannich Reaction.J.Am.Chem.Soc.,2007,129:3790一3791【2】Aldyama T,Honma Y,Itoh J,Fuehibe K,Adv.Symth.Catal.2008,350,399.【3】Yamanaka M,Itoh J,Akiyama T,eta1.J.Am.Chem.Soc.,2007,129:6756—67。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10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10篇论文1:化学实验设计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论文将探讨化学实验设计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实验的目的、步骤、材料和仪器的选择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科学精神。
论文2: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难以掌握的一部分。
本论文将研究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课堂互动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
论文3: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论文将研究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地考察和科研活动等方面。
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化学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论文4:高中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能够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相互关联。
本论文将研究高中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教学,探讨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
通过跨学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论文5: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实验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论文将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包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索等方面。
通过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论文6:高中化学知识的创学方法研究创学方法是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本论文将研究高中化学知识的创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验探究等方面。
通过创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文7: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示范实验研究示范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4成苯甲酸甲酯
2.实验装置图
第 4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5成苯甲酸甲酯
3.结果与讨论
1 氧化反应
表 1. 氧化产率对比
项目
反应时间(h)
高锰酸钾溶于 100mL 水的溶液和 1 g 洗衣粉。加热回流 1 h,趁热抽滤,滤液加
入 NaHSO3 粉末至滤液澄清。用盐酸调节酸度至刚果红试纸变蓝,冷却抽滤的
粗品。热水重结晶,干燥后的苯甲酸晶体。
B 酯化反应
1 不除水
在 50mL 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放入 3g(0.05 mol)苯甲酸和 8 mL(0.525 mol) 甲
第 11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12成苯甲酸甲酯
第 12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实验感想
通过四次的实验,我们收获很多。这是我们第一次自己去研究一个实验。不 再像以前那样听着老师说的。而是自己查找文献、设计方案、研究实验的每个环 节,对于实验操作的各个方面也是相当有考验。就说在氧化反应中,高锰酸钾一 不小心就弄得满手都是,还有加入洗衣粉之后,一旦没有控制好温度,洗衣粉就 会全部冒出来。经验不足,只凭书本上的理论,想当然的觉得可行,但实际却发 现是不可行的。我相信对我们以后的实验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
第 5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6成苯甲酸甲酯
产率还很低。而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在两相间转移负离子,一般存在相转移催化的 反应,都存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两相,离子型反应物往往可溶于水相,不溶于有 机相,而有机底物则可溶于有机溶剂之中。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可以与水相中 的离子所结合,并利用自身对有机溶剂的亲和性,将水相中的反应物转移到有机 相中,促使反应发生。
由 甲 苯 出 发 合 成 苯 甲 酸 甲 酯
大连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班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1成苯甲酸甲酯
由甲苯出发合成苯甲酸甲酯
胡鹏 朱宁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环化学院 指导老师:姜岚
摘要:实验研究了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再甲酯化合成苯甲酸甲酯的方法。苯甲 酸以甲苯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的氧化反应而得到。传统方法制苯甲酸的产 率仅 50.0%。而用廉价洗衣粉为相转移催化剂,操作简单易行,反应时间大大缩 短,可使苯甲酸的产率提高到 74.0%。而制苯甲酸甲酯时可利用带水剂和分水器, 省略蒸馏甲醇这一步,也操作简便,且提高了产率。在最后提纯方面采用常规蒸 馏和减压蒸馏方法,提高了产率。 关键词:苯甲酸甲酯;洗衣粉;分水器;相转移催化
高锰酸钾溶于 100mL 水的溶液。加热回流 1h,趁热抽滤,滤液加入 NaHSO3 粉
末至滤液澄清。用盐酸调节酸 0 度左右至石蕊试纸变红,冷却抽滤的粗品。热水
重结晶,干燥后的苯甲酸晶体。
2 加入洗衣粉相转移催化
向配有回流冷凝管的 250mL 烧瓶中,加入 6mL(0.07mol)甲苯、9 g(0.11mol)
苯甲酸甲酯又名安息酸甲酯、尼哦油,是一种重要的酯类化合物,具有果香 味。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可以用于配制菠萝、草莓、樱桃等香料,或 作为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胶、橡胶等的溶剂。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甲酯主要是 用浓硫酸作催化剂,通过苯甲酸与甲醇反应制得。但传统的操作方法麻烦,频繁 改变装置。对此,我们改进装置,利用分水器使操作简单易行。
在 50 mL 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放入 3g(0.05 mol)苯甲酸、8 mL(0.525 mol) 甲 醇和 10ml 甲苯(0.22mol),在摇动下加入 1 mL 浓硫酸,加入几粒沸石,装配上 加有分水器的回流冷凝管,用大火加热回流 2h,放出分水器中的水,继续加热, 期间不断减少分水器中的液体,直至蒸馏瓶中水性液体全部蒸出,停止加热。残 留液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 20 mL 水洗涤 2 次、然后用 10%碳酸钠溶液每 次 10 mL 洗涤 2 次、再每次用 20 mL 水洗涤 2 次得到粗苯甲酸甲酯。将之用无 水硫酸镁干燥后,倒入 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减压蒸馏,收集 100 ℃的馏分。
3.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方法通过由甲苯出发,先合成苯甲酸,再由苯甲酸合成苯甲酸甲酯。 苯甲酸通过以甲苯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反应得到。采用传统的方法,由于 甲苯与高锰酸钾互不相溶,反应很难进行,产率很低。而使用廉价的洗衣粉作为 相转移催化剂,既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率又提高了 18%,而且成本又比其他相转 移催化剂低,一举多得。而在制苯甲酸甲酯时,有改进了传统方案由苯甲酸直接 与甲醇反应,在此反应中加入了带水剂甲苯,利用分水器,直接把反应生成的水 分离出来,而且还能蒸馏出多余的甲醇,使用蒸馏装置还使得产物更纯,所得的 产率也提高了 24%。
1.实验部分
第 1 页பைடு நூலகம்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2成苯甲酸甲酯
实验药品与仪器
甲苯(AR),高锰酸钾(AR),NaHSO3,盐酸(AR),苯甲酸(AR),
甲醇(AR),浓硫酸(AR),无水硫酸镁(AR),10%碳酸钠溶液,洗衣粉,
石蕊试纸
加热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铁架台(天津市东丽教学仪器厂),
球形冷凝管、分水器、直形冷凝管、烧瓶、分液漏斗(天波仪器厂)
实验原理
甲苯先氧化成苯甲酸 (催化剂)
苯甲酸酰化生成苯甲酰氯
苯甲酰氯和甲醇反应得到苯甲酸甲酯(是否分水)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生成的水可能使反应逆向移动。
实验步骤
A 氧化反应
1 一般氧化
向配有回流冷凝管的 250mL 烧瓶中,加入 6mL(0.07mol)甲苯、9g(0.11mol)
第 8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9成苯甲酸甲酯
附录
第 9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10成苯甲酸甲酯
第 10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11成苯甲酸甲酯
第 7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8成苯甲酸甲酯
参考文献:
[1]/Read/Read.aspx?id=9314149 [2]/Read/Read.aspx?id=31170193 [3] /view/2f5ace29915f804d2b16c19f.html [4]/view/cb52773710661ed9ad51f37b.html [5]/view/1730380.htm [6]/Read/Read.aspx?id=6607220
醇,在摇动下加入 1mL 浓硫酸,加入几粒沸石,装配上回流冷凝管,用小火加
第 2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3成苯甲酸甲酯
热回流 1 h。将回流装置改为蒸馏装置,加热,蒸馏出尽可能多的甲醇。残留液 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 20 mL 水洗涤 2 次、然后用 10%碳酸钠溶液每次 10 mL 洗涤 2 次、再每次用 20 mL 水洗涤 2 次得到粗苯甲酸甲酯。将之用无水硫酸 镁干燥后,倒入 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正常蒸馏。 2 使用分水器
苯甲酸俗名安息香酸,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易升华,其钠盐是一种 温和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现已禁用)。甲苯的高锰酸钾氧化,是合 成苯甲酸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此方法往往需要小心分批加入高锰酸钾,接着反 应长达 3 个小时以上。为了解决反应过程中时间长、操作不便、产率低等问题, 我们加入了廉价的洗衣粉,使反应时间缩短,产率提高。
第 6 页 共 13 页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31 胡鹏 朱宁
由甲苯发出合7成苯甲酸甲酯
反应向正向移动。而带水剂能与水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将水及时带出反应体 系,打破了反应的热力学平衡,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按化学动力 学理论,及时将生成的水量减少,使反应物浓度提高,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而 且加入带水剂降低了酯化反应体系的温度,抑制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原料的利用 率。
一般情况下,相转移催化剂的价格都比较昂贵,难以购得。所以我们选择了 用洗衣粉来代替,这样既提高了产率,有降低了成本。 2 酯化反应
表 2. 酯化产率比较
项目
反应时间(h)
不分水
1
分水
2
产量(g) 2.07 3.7
产率(%) 30.46 54.45
图 2. 是否分水产率对比
在第二步改进方案中,我们加入了甲苯作为带水剂,产率提高了 24%。 原因在于酯化反应中,可逆反应生成水,为了提高转化率,要把水分离出去,使
一般氧化
1
洗衣粉催化
1
产量(g) 2.07 2.8
产率(%) 51.75 70.00
图 1. 氧化产率对比
在氧化反应中加入了洗衣粉,所得的产率提高了 18%。原因在于洗衣粉中的
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由于甲苯不溶于水,在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时,只是在两个液面层接触的地方反应,所以通常反应速度很慢,花费时间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