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论文
有机合成的论文合成材料论文

有机合成的论文合成材料论文《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摘要:精细有机合成技术是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确定适宜的考核方案,使单元合成的专业知识融于项目化过程中,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精细有机合成技术》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承担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十多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组成的,各个单元反应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也是一系列经典反应的抽象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这些反应的规律与特点全部灌输给学生,然后安排期中、期末考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考核手段单一,实践动手与理论脱节。
如何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项目化教学具有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师的普遍认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开展了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我们在三年制高中后大专的精细化工0711、0721班的第4学期进行了项目化改革的初步尝试。
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具备,通过设立一些教学项目,以完成项目的方式,达到实践动手与理论知识的充分结合。
这些项目主要是依据现实工作项目的具体过程分析而确定的,其主要特点是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素质渗透、工学结合,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素质的培养、知识的运用全部体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之中。
教学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考核的方式,由过去传统的一份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法改为项目化的过程考核。
那么,这种项目教学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考核?项目化过程考核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改造企业案例成为适合教学的项目项目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项目载体,通过项目训练实现学生知识的渗透、能力的掌握、素质的培养,因此,项目的选择十分重要。
有机合成论文

摘要:有机合成的方法是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的基础,有机合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可为有机合成开拓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现代有机合成不只是合成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合成和怎样合成的问题。
有机合成与21 世纪的三大发展学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三大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材料的支持。
新世纪有机合成将进一步在这三大学科领域中发挥作用并开辟新的领域。
随着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尤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后,需要有机合成快速提供各种具有特定生理和材料功能的有机分子,而要获得有新结构的功能类型分子往往取决于新的合成方法,本文中通过大量的范例及实验,讲述有机合成方法的重要作用及相关解题思路。
关键词:有机合成方法解题思路Abstract:Organic synthesis is an organ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chemistry,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of organic synthesis for the developing fiel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ern synthetic organic synthesis is not only what the problems and, more importantly, how the synthesis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synthesis. Organic synthe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three major disciplines——materials science, lif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closely linked, for the three discip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support. the new century will be further in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se three areas play arole and open up new areas. With the life sciences and materials scienc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to the post-genome era, the need to organic synthesis to rapidly deliver a variety of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organic molecules, and to gain a new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molecules often depends on the type of new synthetic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and an example of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on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and related problem-solving ideas.Keywords: organic synthesis of problem-solving idea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概述 (1)1.1有机合成含义 (1)1.2有机合成的重要性 (1)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2)2.1逆合成法 (2)2.2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2)3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的设计 (3)3.1常见的含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3.1.1简单醇的切断 (3)3.1.2烯烃的合成 (3)3.1.3芳香酮的合成 (4)3.1.4简单醛酮和羧酸的合成 (5)3.2常见的二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 (7)3.2.1 β-羟基醛酮和α,β-不饱和醛酮的合成 (7)3.2.2 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8)3.2.3 α-羟基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8)3.3 含杂原子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0)3.3.1胺的合成 (10)3.3.2 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0)4 结语 (11)5 致谢 (12)6 参考文献 (13)1概述有机合成在当代社会发展得非常快,有机合成的目的主要是合成自然界已经有的但数量很少的物质或者合成自然界没有的物质。
有机合成论文【最新】

肉桂酸合成方法简介【摘要】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合成中间体,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六种合成肉桂酸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改进与优缺点。
【关键词】肉桂酸;合成;生产肉桂酸(C6H5-CH=CH-COOH),又名β-苯丙烯酸、3-苯基-2-丙烯酸。
分子量为148.17,呈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状态,微有桂皮香气。
是从肉桂皮或安息香分离出的有机酸。
可溶于乙醇、甲醇、石油醚、氯仿,易溶于苯、乙醚、丙酮、冰醋酸、二硫化碳及油类,微溶于水。
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农药、塑料、感光树脂、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等有广泛应用。
可作为水果香精、花香香精调和使用,并且肉桂酸的各种酯(如甲、乙、丙、丁等)都可用作定香剂,用于饮料、冷饮、糖果、酒类等食品。
在食品添加剂方面,肉桂酸可用微生物酶法合成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甜味阿斯巴甜(Aspartame)的主要原料L-苯丙氨酸。
医药工业中,可用于合成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药物乳酸可心定和心痛平,及合成氯苯氨丁酸和肉桂苯哌嗪,用来制造“心可安”、局部麻醉剂、止血药等。
在有机化工合成方面,肉桂酸可作为镀锌板的缓释剂,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乙内酰和聚己内酰胺的阻燃剂。
它还是负片型感光树脂的最主要合成原料,主要合成桂酸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聚乙烯氧肉桂酸乙酯和侧基为肉桂酸酯的环氧树脂。
合成肉桂酸的方法众多,主要合成方法如下: Perkin 合成法、苯乙烯-四氯化碳法、苯甲醛-丙二酸法、苯甲醛-乙烯酮法、肉桂醛氧化法以及刚开发出的氯代芳烃和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生产肉桂酸等方法。
一、以苯甲醛与乙酸酐为原料的Perkin法Perkin法[1]是国内外生产肉桂酸的主要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条件温和、分离简单,同时副产物少且纯度较高等优点。
但其肉桂酸收率低、成本相对较高等因素的存在也制约了此法的发展,许多厂家因此已经停止了肉桂酸的生产。
苯甲醛与乙酸酐进行的反应,以无水乙酸盐作催化剂是最早实现的肉桂酸工业化生产的途径,但该工艺路线反应时间较长,产率最高为55 %~60 %,苯甲醛需用水蒸气蒸馏法回收。
关于有机合成的毕业论文

关于有机合成的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 前言 .......................................................................................................................................... (22) (22)1.1 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概述 ......................................................................................1.2 国内外有关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研究进展 (4)1.3 选题意义 ....................................................................................................................................... (55)第二章 实验部分 .................................................................................................................................. (66)2.1仪器和试剂 ................................................................................................................................... (66) (66)2.1.1实验仪器实验仪器 ................................................................................................................................. (66)2.1.2实验试剂实验试剂 .................................................................................................................................2.2 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合成与研究 (7)2.2.1合成原理 (77)合成原理 ................................................................................................................................. (77)2.2.2合成方法合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010) (10)103.1 溴化反应 ..................................................................................................................................... (10)103.2 偶联反应 .....................................................................................................................................3.2.1 反应温度对偶联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11) (1212)3.2.2 原料配比对偶联反应的影响原料配比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12 (12)3.3 溴化产物的表征图谱 .................................................................................................................第四章 结论 ........................................................................................................................................ (1313)参考文献 ................................................................................................................................................ (1414)致 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药物研发中有机合成发展论文

药物研发中有机合成发展论文摘要:十九世纪末,在钢铁与冶金业的废料中,研究者们发现了具有治疗作用的有机合成药物,从而开始了通过有机合成的渠道来研发新药物,并且取得惊人的进展,所以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降低合成成本,研发出药效更佳的新药物。
随后将会有副作用更小的更多新药物被逐一研发出来。
若要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为百姓提供更加有效的合成药物,制药企业必须运用有机合成技术,实现不对称反应、高效率反应以及绿色反应等创新的反应模式,运用自动化手段实现制药材料的纯化与分离;同时应采用最简洁的步骤、最直接的路线和最经济的成本来实施创新合成策略,进而实现有机合成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有效运用。
现有药物的基本功能是维持目前的基础医疗水平,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些很难治愈的疑难杂症与一些新出现的疾病亟需研发创新药物,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患者对药物疗效的认可度,企业也必须不断对新药实现创新研发。
现代药物研发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有机合成,伴随此项技术的成熟,其在创新药物的研发中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一、有机合成的概念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状况1.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有机合成是从比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在光照、加热、加催化剂或者加压的条件下合成复杂有机物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从复杂的原料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过程。
鉴于有机物当中碳原子具有极强的结合能力,能够结合成碳链或者碳环,所以有机物具有复杂的性质与结构。
2.有机合成的获取途径首先,可以从天然产物中获得。
天然产物是药物研发的主要源泉,例如水杨酸就是柳树皮的提取物,属于天然的消炎药;其衍生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药物也广泛应用于研发药物的实践当中。
另外,还可以直接合成新药物。
除了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或对现有的药物进行改造以外,还可以通过有机化合物直接合成来研发新药。
比如氯霉素,即是通过对硝基苯乙酮或苯乙烯直接合成的。
二、有机合成药物的研发现状近几年来,由于有机合成技术的进展,有机合成药物在药品市场中的占有率在逐渐升高,世界药品市场每年都会有几百种有机合成药物上市,而各国为了提高本国医疗卫生的技术和水平,每年均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合成新药。
有机论文—Combes 喹啉合成法

Combes 喹啉合成法***(2012012***)(**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级,shengfen chengshi)摘要综述了Combes喹啉合成法的定义,机理,以及该反应的范围和限制。
同时也叙述了喹啉的一些重要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
关键词 Combes喹啉合成催化剂合成法衍生物Make the Quinolines by the way of Combes*** ***(2012012***)( Faculty of Chemistry ,the *** Normal University,shengfen chengshi )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something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Quinolines ,the mechanism of it and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Meanwhile, the appl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some important derivatives of quinoline are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Keywords quinoline and Combes catalyst synthesis derivative 喹啉最早是Runge从煤焦油中分离得到的(1834年)[1]。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喹啉不久,人们用碱干馏抗疟药物奎宁(Qulnine)也得到了喹啉,喹啉又称苯并吡啶, 其结构相当于萘上有一个CH 为 N所取代, 故又称氮杂萘[2]。
在有机合成中,喹啉环的形成理论上可以有三条途径:1.苯环和吡啶环同时形成;2.先有吡啶环后合成苯环;3.先有苯环后合成吡啶环。
但是在实际合成中,只有第三条途径是普遍使用的目前喹啉的合成主要有Combes法、Conrad-Limpach法、Knorr法、Skraup 法、Friedlander法、Povaov法、Doebner法[3]等。
化工行业中固相有机合成技术的运用论文

化工行业中固相有机合成技术的运用论文化工行业中固相有机合成技术的运用论文在以前的化工业发展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采用传统的有机合成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物质的研究和利用,但是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有机合成方式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缺点逐渐暴露。
人们又在不断尝试和研究其他的合成方式,尽管对于固相有机合成方式的利用时间不长但是它已经成为化工、医疗等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合成技术和方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给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带来了新的辉煌。
1.固相有机合成的定义固相有机合成就是将要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者是催化剂与固相高分子这一载体进行化学反应,将生成出来的中间产物再与其他的试剂进行一步或者多步的化学反应,把生成的化学物和其他的载体共同过滤和冲洗,与试剂和其他的一些产物进行分离。
这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多次进行重复,可以将多个重复单元或者是不同的单元联系起来最后将目标产物通过试剂从固相高分子这一载体中解脱出来。
它的工作原理就如下图所示:【1】2.固相有机合成的优点2.1 处理方式的简易化固相有机合成可以通过过滤和冲洗等简单易于操作的形式就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每一步和其他的组成部分分离出来。
处理方式的简易化,对于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自动化程度高固相有机合成可以对重复性的化学操作步骤实现自动化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对于化工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2.3 绿色环保催化剂与固相高分子这一载体进行化学反应和连接,可以达到回收和重复再利用的目的,十分的绿色环保,对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4 转化率高在进行固相有机合成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加大试剂的量来实现快速完成化学反应增强转化率而不会造成分离困难的局面。
大大提高了化工工人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化工企业的增收。
2.5 控制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固相有机合成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在一些情况是可以利用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为高分子提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环境,可以自由地控制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实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精细有机合成论文

精细有机合成论文不对称合成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不对称合成是指手性分子或前手性分子在形成新的手性中心的反应过程中,优势地生成某一立体构型产物,而其非对映异构体的生成量却很少的合成方法。
如果在完全没有手性因素存在的场合,虽能进行引入手性中心的反应,但所得产物通常为消旋体。
不对称合成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利用反应物本身存在的手性结构的不对称诱导进行不对称合成。
1.利用手性试剂前手性物质的分子在手性试剂的作用下进行不对称合成,能优势的生成一种手性化合物。
此类前手性物质很多,主要有醛、酮、烯烃、不饱和羧酸、席夫碱、环己酮和羧酸等。
手性试剂种类亦很多,如手性醇、手性胺、手性酯、手性格氏试剂、手性醇铝、手性醇氢化锂铝、氨基酸、手性肼化物、微生物试剂等。
选择手性试剂时,应先了解其性质和作用,以便选择河湖要求者,切不可滥用,因为手性试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影响和不对称诱导的作用不尽相同,且同一个手性试剂对构型不同的前手性分子的不对称诱导作用也有显著差异。
现分两种情况说明。
(1)利用手性化学试剂例如,在天然前列腺素的不对称合成中,可以利用手性丙烯酸苯基薄荷醇酯合成光学纯的前列腺素中间体。
又如利用手性噁啉试剂能够合成光学活性羧酸、醇类等。
手性噁啉试剂在国外已有商品出售,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手性试剂。
(2)利用微生物的不对称合成在药物合成的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利用微生物的高度选择性,采用生物合成方法实现用化学方法较难做到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例如在甲基炔诺酮的不对称合成中,可以应用卡尔伯斯酵母或啤酒酵母进行不对称还原。
2.利用手性催化剂利用手性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合成近年来有了显著进展,主要是因为手性催化剂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消耗少量的手性催化剂,就能获得相当高的光学收率。
它对于药物以及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用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膦化物为配位体的络合物进行催化氢化,最后可得()(+)-氨基酸,其光学收率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常用方法及解题思路的研究摘要:有机合成的方法是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的基础,有机合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可为有机合成开拓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现代有机合成不只是合成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合成和怎样合成的问题。
有机合成与21 世纪的三大发展学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三大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材料的支持。
新世纪有机合成将进一步在这三大学科领域中发挥作用并开辟新的领域。
随着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尤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后,需要有机合成快速提供各种具有特定生理和材料功能的有机分子,而要获得有新结构的功能类型分子往往取决于新的合成方法,本文中通过大量的范例及实验,讲述有机合成方法的重要作用及相关解题思路。
关键词:有机合成方法解题思路- IAbstract:Organic synthesis is an organ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chemistry,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organic synthesis for the developing fiel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ern synthetic organic synthesis is not only what the problems and, more importantly, how the synthesis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synthesis. Organic synthe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three major disciplines——materials science, lif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closely linked, for the three discip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support. the new century will be further in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se three areas play a role and open up new areas. With the life sciences and materials scienc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to the post-genome era, the need to organic synthesis to rapidly deliver a variety of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organic molecules, and to gain a new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molecules often depends on the type of new synthetic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and an example of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on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and related problem-solving ideas.Keywords:organic synthesis of problem-solving ideas有机合成常用方法及解题思路的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概述 (1)1.1有机合成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有机合成的重要性 (1)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2)2.1逆合成法 (2)2.2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2)3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的设计 (3)3.1常见的含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3.1.1简单醇的切断 (3)3.1.2烯烃的合成 (3)3.1.3芳香酮的合成 (4)3.1.4简单醛酮和羧酸的合成 (5)3.2常见的二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 (7)3.2.1 β-羟基醛酮和α,β-不饱和醛酮的合成 (7)3.2.2 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8)3.2.3 α-羟基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8)3.3 含杂原子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0)3.3.1胺的合成 (10)3.3.2 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0)4 结语 (11)5 致谢 (12)6 参考文献 (13)有机合成常用方法及解题思路的研究11概述有机合成在当代社会发展得非常快,有机合成的目的主要是合成自然界已经有的但数量很少的物质或者合成自然界没有的物质。
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机合成的新领域迅速发展,如一些有一定立体构象的天然复杂分子的合成,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如反应机理、构象分析、光化学,各种物理方法分析手段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提出,对有机合成化学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1 有机合成含义有机合成(organic synthesis)是使原理按一定次序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具有指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亦即,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根据有机分子的结构,利用价廉易得的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得到所需有机化合物的工作,称为有机合成。
欲待合成的分子称为目标分子(Target Molecular, TM).每一个独立的化学反应称为一个单元反应(Unit Reaction)[1]。
按一定次序进行的一系列单元反应,就构成了所谓的合成路线(Synthetic Route)。
1.2 有机合成的重要性有机合成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它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合成预期有重大意义的目标化合物,从而研究其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或用于研究反应机理,证实新的理论。
可见,没有有机合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就难以深入。
再者有机合成是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武器之一。
有机化学工作者通过合成从自然界不断发现的新的有机化合物,以达到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之目的[2]。
同时,改进某些天然产物的结构,以寻找比天然产物性能更好的化合物,实现改造自然的目的。
最后有机合成对于国计民生都是不可缺少的。
有机合成工业可分为基本有机合成工业和精细有机合成工业两大类。
这两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精细有机合成工业,就没有丰富多彩、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各种产品。
没有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精细有机合成工业也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2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求进行有机合成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进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现在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逆推的思维方式进行合成路线的设计。
也称“逆合成法”2.1 逆合成法逆合成法首先是由科里(E.J.Corey,美国哈佛大学)在1964年创立的(J.A.C.S,1964,84,478),随后引起有机化学家的极大兴趣和重视,并正在继续丰富和发展中[3]。
所谓逆合成法就是从需要合成的目标分子出发,由后往前推,推导出目标分子的前体(Precursers),并同样地找出前体的前体,如此继续直至到达较简单的起始原料(或所给的原料)为止[4]。
这就是说,逆合成法是采取“以退为进”的手段来实验合成的目标。
逆合成法是大多数有机合成工作者所使用的方法[5]。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所知道的仅仅是目标分子的结构,除了由产物回推到原料外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可采用。
2.2 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要求如何选择合成路线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与原料的来源、产率的高低、成本的贵贱都有关系,而且还受生产条件、产品用途和纯度要求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场合和具体条件作出合理的选择[6]。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所考虑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如下三点[7]:(1)采用尽可能有效(产率高)的反应和方便的步骤。
尽可能地避免和控制副反应的发生。
(2)总收率要高:①要求每个单元反应的收率高(无异构体生成);②单元反应要尽可能少。
(3)原料是价廉易得的。
3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合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本课题就介绍一下常见的含单官能团、二官能团及含简单杂原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的设计方法,首先来介绍常见的含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1 常见的含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含单官能团的化合物有很多,本文有选择性地对常见的重要的单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论述。
3.1.1 简单醇的切断对于简单醇的合成,我们首先进行合理的切断,得到合理的合成子。
亦即是逆推法的应用。
例如下例的合成是通过切断α,β键(通过异裂的方式),得到两个合成子[8]:C R'RYOHCR'ROH++Y-对分子进行合理推断是逆推合成法的最基本的手段,通常将分子切断成正、负离子两部分。
正离子部分的合成等效剂为醛酮,负离子部分的情况有下列三种:①Y - 为良好的负离子,如-CN 、R-C ≡C - 等;②Y - 为R -, 较通常的情况下,R - 的合成等效剂是RMgX 和Rli ;③Y - 为H -,其合成等效剂是NaBH 4或LiAlH 4。
亦即用NaBH 4或LiAlH 4还原羰基化合物。
C CH 3H 3CCNOHTM5的合成是利用这种切断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分析]C CH 3H 3C CNOHC H 3C CH 3O +CN-[合成]CH 3CCH 3OH C CH 3H 3CCNOH3.1.2 烯烃的合成烯烃的合成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3.1.2.1 烯烃脱水烯烃通常在酸性条件下由醇脱水而得[9]。
例如:合成[分析]PhOHPhO+ P hMg BrabPh OHb 为无用的切断,因此是不合理的。
[合成]3.1.2.2 卤代烃脱卤化氢在战略上,此法与醇脱水基本相同,因为烷基卤通常是由醇制备的。
3.1.2.3 借助Wittg 反应合成烯烃例如+H 3CH 3CCH 2CH 2PhPH 3P-CH 2CH 2PhBr+-PH 3P-CHCH 2Ph+-PhCH 2CH 2Br Ph 33.1.3 芳香酮的合成芳香酮的合成主要通过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10]。
对该合成路线有以下几点说明:(1)如果X 为硝基、氰基、酰基、酯基、磺酸基,则无反应 (2)该反应可用于制备芳环上具有烷基侧链的化合物,并可由此生成的酮,再经Clemensen 还原反应或Kishner-Wolff-Huang Minglong 还原反应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