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 (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议论文写作学案(三)——结构模式

议论文写作学案(三)——结构模式

议论文写作学案(三)——结构模式学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式。

2.学习拟写议论文结构提纲一、全文的总分式(1)写作步骤:“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2)范文借鉴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有一个农村女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因交不起学费而苦恼。

一家生产健脑口服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条件是让这个学生为他们在电视上做广告,说是因服了他们生产的补脑液才思敏捷,考出了好成绩。

这个学生断然拒绝,因为她家庭贫困,从未喝过什么补脑液。

诚实就是财富成绩优异但交不起学费的女大学生,断然拒绝了一家生产健脑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但要为其做虚假宣传广告的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没有喝过。

“我从来没有喝过!”这句简单的话反映了这位女学生诚实洁白的内心世界。

那么,什么是诚实呢?我认为:诚实就是言行与思想的一致。

它既表现为对人的真诚,也表现在办事与求知过程中的实事求是。

(总)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分)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整体的细胞,他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孤立地存在,这就决定了一个人要在整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而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关键便是以诚待人。

我们都无法想象如何与一个满嘴假话的人共处;同样,我们付出自己真诚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友谊。

而当今,许多人在金钱的冲击下,为物欲所蔽,为达到个人目的,整日戴着虚假的面具。

当他们为日益鼓起的腰包沾沾自喜时,却不知已经失去了诚实——这做人的根本,这最宝贵的财富。

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分)解决问题的第一要素就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和理清问题的脉络。

离开了这一点,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谈不上把问题解决好。

高中议论文结构模式训练学案

高中议论文结构模式训练学案

高中议论文结构模式训练学案一、并列式结构(一)规范的并列式议论文模式之一1、引入2、中心论点3、分论点一(独立成段) 论据一4、分论点二(独立成段)论据二5、分论点三(独立成段)论据三6、结尾结构提纲示范:作文题目:谈意气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分论点1、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独立成段)论据1分论点2、现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独立成段)论据 2分论点3、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独立成段)论据3优秀范文:以“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乱花渐欲迷人眼“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

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

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鲁迅曾就《红楼梦》说过一番话:“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

而对创作者来说,内容的纷杂就更显得重要。

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到后来的建安风骨、骈体文等等,这都是形式上的杂。

试想,若只有刺秦的荆轲、舞剑的项庄之类的热血男儿,而无出塞的昭君、悲歌的虞姬之类的柔美女子,文学会显得多么枯燥乏味。

列夫·托尔斯泰沉重的道德感,歌德充满睿智的人生诗篇,拜伦呼唤奋斗的热情,以及中国现代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潇洒、徐志摩的醉情,这一切的交错,都使得文学的海洋汪洋恣肆。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君不见镂金雕彩的工笔画摄人心魄?君不见清新明快的水墨画洁人心灵?画苑的不同画风,时时让人流连忘返。

吴道子笔下的仙风道骨,以及如佩玉般娇美的仙女,宛如一阵穿堂而过的风,一阵袅袅氤氲的水汽。

议论文的结构写作指导导学案

议论文的结构写作指导导学案

议论文的结构写作指导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学写议论文。

2、指导学生准确的审题立意。

教学重点:掌握议论文结构,学写议论文教学难点:准确的审题,得出最佳立意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回忆议论文的相关常识二、教师指导议论文的写作结构模式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记叙文的题目。

题目就是论点,这样的话,很醒目,会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例如:《永不言弃》《执着是金》《拒绝空白》等第一段:开头语言要简洁,一般不超过100字。

(如果是给材料作文,一定要引材料。

但不许抄材料,要概括材料。

)例如:当你置身与都市的繁忙与喧嚣时,当你在奋力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与享受时,可曾想过,快乐是否已经离你越来越远,你的行动与你的内心的那份充实是否已经南辕北辙?如果是,你又该如何呢?第二段:摆出论点,独立占一段,这样既特别又醒目。

例如:请唤醒你的灵魂,还它一份坚定与执着,让你的生命攀上未来的高峰!——《唤醒自己》第三至五段:这三段的开头均为一个分论点,然后使用论据进行论证。

但要切记:叙例不能叙述的特别详细,每一段还要加入自己的论述。

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会被认为是堆砌事例和名言而毫无说服力。

这三段是全文的核心,在字数上至少要占到500字。

主要模式:分论点——举例子——议例子例如:唤醒自己冲破命运的藩篱。

生在寻常百姓家,难道就注定终其一生只做个无所作为的寻常人吗?麻木地沉睡着享受那一份安逸吗?不,当然不能。

一代平民皇帝刘邦,论出身他比不过项羽,论武艺他也不及霸王,可他终究于乌江胜了霸王,建立了西汉。

倘若他甘于平庸,甘心做命运的臣服者,又怎会有汉高祖刘邦的留名千古?倘若他麻木地沉睡着,倘若他没有唤醒自己,又怎么会有这冲破命运藩篱的壮举?这位命运的建筑师在唤醒自己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世的丰功伟业!——《唤醒自己,做命运的建筑师》第六段:第六段为辩证段。

这一段主要体现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字数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主体段三层结构建模法导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主体段三层结构建模法导学案

议论文主体段三层结构建模法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一、学习目标掌握议论文主体段三层结构建模法。

二、基本要求通过三层结构建模法构建文章主体段。

三、具体做法主体段三层结构模式1、第一层:观点层2、第二层:引材分析层(结合命题材料和观点分析)3、第三层:例证层(1)第一部分,举例同类事例或对比型事例;(2)第二部分,围绕观点分析上面事例。

(3)总结句,可加,可不加。

四、学习过程1、范例(1)品读2021年高考优秀例证主体段落①生而为强者,当合理运用其强大,方可恒强乃至至强。

②毛主席言曰∶“生而强者若滥用其强,即使自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

”③此言妙矣,人生而有别,或有强有弱,生而强者惟合理运用其强,以强大造福他人,造福家国天下,方可恒强于世,恒强于历。

④察古之周武王以强伐商,以强大谋天下之福祉,方得建立周朝,留名于青史;察今之中国与强立世,求天下大同,为世界带来幸福。

⑤强之所以为强,在于其为大众谋利,为天下人攻坚克难。

⑥倘强者滥用其强,则将危害天下苍生之幸福,那只可谓“暴”,不可谓“强”。

⑦君不见,某超级大国自恃其强,随意干扰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为世人唾弃。

⑧故强者,当合理运用其强,造福千秋万代,方可为恒强。

(2)品读2022年高考优秀例证主体段落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想要获得成功,先得把我们的“器”磨锋利了,而这“器”便是本手,本手是妙手的基础,欲得“妙手”,必先修得本手。

③君可见,“大国工匠”王汝运把每条焊缝都做得像镯子一样美观;君可闻,“亚洲飞人”苏炳添为了那003秒的进步,付出过的无限艰辛;君可感,“国之重器”嫦娥奔月、北斗指路、蛟龙探海……是经历了多少代航天人的钻研奋斗。

④他们从最基层的做起,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将重复的事做出非凡。

⑤可见,筑牢地基方能更好地建起大厦,刻苦磨练本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找共性:两篇文章的文段都分为了个层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议论文结构写作训练导学案

议论文结构写作训练导学案

议论文结构写作训练导学案一、结构模式㈠议论文段标准模式:观点+材料+分析+小结由议论文的三要素引入议论文段常用结构模式:观点+材料+评论+小结示例一:生命的光芒,因位置而变幻。

(观点)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外孙女,曾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她高雅的举止让英王室为之自豪。

然而,当扎拉公主毅然决定成为一个马术骑手时,她生命的光芒改变了颜色。

脱去冠冕,褪去礼服,她和普通骑手一样艰苦地训练,挤在地摊上挑选别人用过的马鞍。

2006年9月,她成功地赢得了“欧洲全能骑术锦标赛”冠军,整个英伦为之振奋。

(事例)在赛场这个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宛如露珠,尽显光芒。

她那金黄色的皇室标签变成了鲜红色的勋章。

在皇宫里,她的美丽让皇室生辉;在赛场上,她的技术让众人折服。

(评论)在生命的锦缎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25岁的扎拉学习,怎样让适合锦色的繁花添到锦缎上绽放,怎样在不同的位置中找到生命光芒的方向。

(小结引申分析)优点:观点明确,层次清晰,材料典型;分析紧扣中心,鲜明贴切,小结深化主题。

观点——明确(一句话,干净利落)材料——事例典型,叙述简洁分析——紧扣中心论述,不游离小结——归纳,点破主题㈡中心论点+三联系(联系历史、联系现实、联系自我)+结尾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偏向于举例论证;第三段,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第四段从自我的角度去思考。

第五段结尾。

这是议论文“化大为小”的简单高效实用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能使内容充实。

文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㈢中心论点+分论点式。

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阶梯》《说“勤”》《谈骨气》等等。

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但我们要注意几个细节。

高考语文作文模式结构导学案

高考语文作文模式结构导学案
聂老汉维护的是社会的风气。老实说,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来说,赡养父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纵容那些脱离道德无视法律的人,如小聂,那社会的风气该多么污浊?聂老汉以微薄的一己之力,为社会扫清了一些脏东西,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分论点三对聂老汉维护社会风气的说理较简单。)
反观如今社会其他人,有多少人还深陷在胆怯、亲情的泥潭里抽不出身?底层工人不敢状告拖欠工资的黑心老板,服务员不敢状告对自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大老粗,弱势儿童不敢告状索要钱财校园暴力的小霸王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他的无知与胆怯,断送了他们幸福的权利。(联系社会,用排比句进行反面论证,与前面的正面论述构成正反对比)
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引--析--联--结结构模式
学习重难点
掌握并灵活运用引--析--联--结结构模式
学习过程
引——提——析——联——结式及其变式
常用结构模式: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样做)
1、"引”就是引用材料的内容,或运用修辞手法变换句式对材料进行引述。(引)【略】
例文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联”就是“引申” “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提出独到的见解,体现出自己的思想深度。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原材料再丰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点,是“沧海一粟”,如果再联系社会现实,这就像摄影机镜头画面定格后又逐渐地放大、放远、展开更广阔的背景一样,使得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能使读者由衷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是从“小”到“大”的深化。

议论文的结构学案

议论文的结构学案

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三)-----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常见的议论文论证结构(一)并列式结构1、并列式模式(条理清晰,容易让阅卷者把握全文)引论:引用原材料,得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1+论证+论据+分析论证+总结回扣本论:主体论证分论点2+论证+ 论据+分析论证+总结回扣分论点3+论证+ 论据+分析论证+总结回扣结论:照应全文,回扣主题(注意:分论点一般为句式相似或相同的句子,从不同角度和侧面阐述中心论点)2、并列式分解角度:(1)、并列分解“是什么”(2)、并列分解“为什么”(3)、并列分解“怎么样”例1《谈勇气》一文的结构思路【提出论点】勇气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缺少它,就与成功失之交臂.【论证】分论点1:勇气是开拓进取的前提分论点2: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分论点3:勇气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结论】提出希望,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培养自己的勇气例2《细节的魅力》一文的结构思路【提出论点】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论证】分论点1:细节可定胜负。

分论点2:细节可知兴衰分论点3:细节可见精神【结论】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例3《急》一文有结构思路【提出论点】拒绝急躁【论证】分论点1:勇敢者以勇气对抗急躁;分论点2:执著者以毅力战胜急躁;分论点3:睿智者以智慧进化急躁。

【结论】只有拒绝急躁,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例4综合篇文章总体上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式【是什么】诠释勇气,提出:勇气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为什么】为什么说勇气很可贵1、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武器2、勇气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怎样做】1、努力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树立远大目标2、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发扬拼搏进取精神3、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例文】(2012广东)我爱这时代(并列式)我也偶尔会在文章里,畅想未来斑斓的图景;我也偶尔会在白日梦中,痴想如果我回到古代会有怎样的奇遇。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整理精校版)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作文辅导0525 15:07::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编写人:刘剑平审核人:张宣成使用时间分管主任签字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一、导入:一篇文章,结构是它的骨骼,语言、材料是它的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所以,虽然文章无定法,但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这节课我们学习并列式结构。

二、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

三、了解结构和结构1、何为“结构”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2、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四、并列式(一):分论点并列式1、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2、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作文辅导0525 15:07::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导学案)编写人:刘剑平审核人:张宣成使用时间分管主任签字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一、导入:一篇文章,结构是它的骨骼,语言、材料是它的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所以,虽然文章无定法,但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这节课我们学习并列式结构。

二、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

三、了解结构和结构1、何为“结构”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2、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四、并列式(一):分论点并列式1、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2、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3、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点并列式特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锦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上一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说,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杂,让城市创造奇迹。

当越来越多的人赞叹上海腾飞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是那些外来的“阿拉”为我们推波助澜。

同时,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日语、英语“和平共处”、“互相渗透”。

“人与人之间呈现不同的个性,但又彼此包容,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个新上海的奇迹!”这是余秋雨所说的话。

上海的今天,没有杂,是绝对不可能繁荣发达的。

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

文学可以酸,可以甜,但不能没有味道。

杂就成了芸芸众生的调味品。

你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当然也能“小桥流水人家”;你可以张开双臂,尝试和尼采、卡夫卡拥抱,你也可以十指紧扣,和棉棉、陈丹燕窃窃私语。

文学正因为有了“杂”这面三棱镜,才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梅兰竹菊,蜂蝶雁莺,不一样的生物带来不一样的神采。

脱尘、修长、卓然、轻盈、栩栩如生的词汇传递给我们美的享受,人类的胸怀也因这道不尽、说不完的大自然而博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恬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雅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豪放;“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悟中,竟有那么多“最难将息”的表达,冥冥间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奇迹,不但映红了大自然中的枫叶,更映红了生命的旌旗。

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生活在城市之中,不免有单调之感,那么就让我们静静地放松身心,倾听一下窗外的声音——是什么?你听见什么?是车水马龙?是鸟语花香?还是那首:“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的广告歌?不论是什么,你已经会发现,我们触及大东西,任何东西,都不是单一的。

正因为有杂,才让万国建筑、山上春花、爵士鼓点、苏杭花茶、城市、文学、自然……一切的一切,显得如此生机盎然,如此风姿绰约,如此妙不可言!朋友,让我们感叹吧,感叹杂,感叹生命的奇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思路:参考:首先运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引出论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接着将三个分论点进行并列论证:杂,让城市创造奇迹;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最后总论“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二):分论据并列式1、写作基本要求: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2、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据并列式特点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

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

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

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

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

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

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思路:参考:首先运用对比引出话题,然后列举了李白、与康熙相伴31年的臣子纳兰容若和萧红,最后对三个例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三)学以致用:按照要求习作。

题目:1、站直了做人(分论点并列)2、笑对人生(分论据并列式)。

要求:1、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完成作文。

2、文体:议论文。

3、结构模式:并列式。

4、800字左右。

范文1:站直了做人我赏菊,品菊,爱菊,试看那秋风飒起,“荷尽已无擎雨盖”,而“菊残犹有傲霜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被称为花中君子,因为它的色彩艳丽,因为它的不畏寒冷,更因为它挺直腰杆的骨气。

花既如此,人更应如此。

我们要挺起胸,抬起头,站直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站直了是一种意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顺境中,我们要站直了,不要乐得弯了腰,不要被功名利禄绚丽的外表所迷惑而俯身去拾,因为那很可能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你要站直了,眼里只有远方,心中只有目标,踏着大步直奔终点。

逆境中,我们也要站直了,不要因为一些挫折而使你低下高贵的头颅。

逆境是一种磨练,而逆境也更能造就英雄。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古人告诉我们,逆境中站直了依旧能够站出飒爽的风姿。

站直了是一种气度。

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种豪气,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种洒脱,是“试玉要烧三月满,辨材需待七年期”的一种坚韧。

检阅军队,当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挺直腰板高昂的从我们眼前走过时,我看到了一种气度,是飒爽英姿,是威风凛凛,是笔直的腰板震撼出的魄力。

站直了还是风格,是信念……也许诸葛亮觉得站直了做人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因三顾茅庐而出身仕蜀,然后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以至最后六出祁山,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依然是站直了的楷模。

也许孔子觉得站直了做人就是“克己复礼,礼乐文明”,于是周游列国,编纂六经,开堂讲学,门人三千,贤者七十二,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和谐社会。

也许文天祥认为站直了做人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是才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才有被俘却爱国之志不改。

站直了做人,只为更好的人生。

范文2:笑对人生人生,是一场旅行,而且是单程的旅行。

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品尝千百种滋味。

在不幸面前,我们要积极乐观,直面苦难,笑对人生。

[亮出观点]一壶浊酒歌遍了山河八百里,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

历史长河中,李白曾满怀兼济天下的宏志,却无奈满腹飞扬的文采却成为帝王妃子的鹦歌燕舞的唱和,壮志难酬,纵然万千华贵又如何?于是他笑对人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载一叶轻舟,邀明月剑气美酒相伴,攒得一江秋水,月朗风清。

在不得志的仕途面前,他没有垂头丧气,颓唐消沉,而是豁达地看到了不幸的另一面——坚持一份傲骨,一颗炽热而又旷达之心,永存于世,活出另一种洒脱的人生。

在他的口中吐出了半个盛唐.柳宗元“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永贞革新”却使她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碾碎了他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也未能将他击倒。

他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

他打了井,放了奴婢,筑了愚溪,在这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会有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她——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卫国家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见难。

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她仍能笑对人生,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似乎玉般的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