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讲解书籍
国学经典 - 古代经典书籍介绍与阅读指南

国学经典 - 古代经典书籍介绍与阅读指南简介古代经典书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这些经典著作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你介绍几部著名的国学经典,并提供阅读指南。
1. 《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录,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徒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塑造中国人民优秀品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阅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儒家思想,并从中汲取智慧。
阅读指南:•在阅读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孔子的背景和生平;•阅读时,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翻译进行对比,并注重注释部分的阅读。
2.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民歌总集,也被誉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以五言句式写成,内容涵盖了起源神话、政治抱负、生活百态等各种主题。
阅读《诗经》,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情感与智慧。
阅读指南:•在阅读前,可以简要了解一下《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风格;•阅读时,可以关注每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注意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3. 《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预测和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六十四卦象来推演人事、天地变化,并将其归纳为六个爻位。
阅读《周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并提供人生的思考与决策方法。
阅读指南:•在阅读前,可以简单了解一下卦象和卦辞的含义;•阅读时,注意理解卦象和卦辞所代表的意义;•学习《易经》的基本阐释方法,如概率计算和辩证思考。
结语以上介绍了几部重要的国学经典著作,并提供了相应的阅读指南。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古代经典书籍。
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启发。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书籍内容请以原著为准。
国学读书书目推荐国学经典书目推荐

国学读书书目推荐国学经典书目推荐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2.《史记》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3.《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4.《洛阳伽蓝记》后魏"杨衒之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5.《贞观政要》唐"吴兢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6.《史通》唐"刘知几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7.《文史通义》清"章学诚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8.《书目答问》清"张之洞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9.《山海经》战国"佚名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10.《穆天子传》战国"佚名我国最早的游记。
11.《国语》战国"佚名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1.《淮南子》西汉"刘安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2.《公孙龙子》战国"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3.《墨子》战国"墨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4.《荀子》战国"荀况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5.《孙子兵法》春秋"孙武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6.《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
杂家学说代表作。
7.《尹文子》战国"尹文“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8.《新书》西汉"贾谊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9.《法言》西汉"扬雄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10.《老子》春秋"李耳“道家最精要之书。
”(梁启超语)11.《庄子》战国"庄周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12.《列子》战国"列御寇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13.《韩非子》战国"韩非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14.《鬼谷子》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教人如何做人的国学经典书籍

教人如何做人的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教人如何做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几部值得推荐的国学经典书籍:
1. 《大学》:这是《四书五经》之一,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修养之道。
2. 《中庸》:这也是《四书五经》之一,讲述了“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应当恪守中庸之道,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3. 《道德经》: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讲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应当遵循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4. 《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之道”,强调人应当以仁爱为中心,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这些国学经典书籍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成为有修养、有智慧、有品德的人。
- 1 -。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的先祖是宋人。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四书》《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
《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驱。
2《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
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最好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3《传习录》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
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
《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特别是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使儒家思想脱离了朱熹理学的繁琐禁锢,变得简单、唯美、实用。
《传习录》后来风靡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4《菜根谭》《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
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达出来。
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
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五种遗规》。
国学知识大全书籍

国学知识大全书籍如果想学习国学知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国学书籍:《大学》:这本书规定了古人读书、做学问、为官应从哪里开始,遵循什么步骤,秉持何种心态,达到何种境界,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初步的治学基础。
其中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字经》:这本书是一本浓缩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全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读《三字经》可以了解传统国学常识。
《千字文》:这本书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让人在王羲之碑文中拓下了1000个字,由周兴嗣编撰成文,供皇子读书,就是流传千古的千字文,读千字文,最基本可认识1000个汉字。
《论语》:这本书20章15900字,《论语》价值只有亲身读过才能体会。
推荐学习方法当成故事看,比如孔子弟子子路性情刚直,一生追随、保护孔子,一次孔子对社会现状不满,提到去海边隐居,说谁能跟我去呢,估计只有子路。
子路听完特别高兴,立刻开始扎木筏,给孔子弄得哭笑不得。
《道德经》:这本书八十一章,八十一段话,每天读一章,如此往复,理解越来越深。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易经》:这本书作为群经之首,要一辈子研读,被很多人忽视的阅读方法,看六十四卦之前先读后面的系辞。
关于解读,可以结合生活经验。
分享一个我初学易经时用的方法,家里亲戚考学,等成绩时摇出兑卦,兑是喜悦之意。
有朋友感情问题,给她测了一卦,是山风蛊卦,说明感情有危机。
这种方法虽然粗暴,却能勾起学下去的兴趣。
入门之后在深研。
《黄帝内经》:这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医学典籍,认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年纪越大越需要读。
《六祖坛经》:这本书被称为禅宗心学。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最重要就是了解自己、“明心见性”。
《了凡四训》:这本书的核心是告诉人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人的一生不能被命运束缚,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要先懂立命、再改过、积善。
《曾国藩家书》:这本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书信,里面有其一生经验总结,从中能学到很多少走弯路办法。
中国国学文化书籍

中国国学文化书籍“汉学”、“中学”所指仅仅代表中国学术,是一种知识形态。
而“国学”,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国学文化书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国学文化书籍1.《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3.《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阅读无障碍版》(适合年龄:9岁以上)央视推荐,岳麓书社出版历时五年,耗资千万打磨,内容权威,经典,在业界口碑超好; 原著版本无删减、无改编,加入专家导读、难字注音、注解,扫清阅读障碍; 结合AR科计,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实景人文;随书附赠国宝级艺术家录制音频故事,北师大博导录制视频课; 随书附赠人物关系图+四大名著考点分析习题册。
国学必读书目《诗经》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而《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始,中国第一部诗歌的集合,也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道德经》《对于国学经典书籍推荐《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经典的国学书籍有哪些5本

经典的国学书籍有哪些5本最近几年,国学越来越热。
国学热的背后,其实彰显的是当前国人精神世界的空虚。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经典的国学书籍有哪些5本,以供大家参考!经典的国学书籍有哪些一、《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是中国古老、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才智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道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盼望可以从中得到才智的启迪。
孔子说:“始作《易》,其有忧患乎者?”人生是离不开忧患的。
《周易》时代的先民,面临着极其险恶的生存环境,他们要有足够的才智生存和进展。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忧患也并不少,科技的发达、经济的进展虽然增添了人对自然的掌握,但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基本问题却依旧如故。
人们还面临着诸如气我国0-13岁的儿童2亿多,目前有4000万以上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
经过近年的试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转变。
从开头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
很多儿童不到一年就把二万多字的《易经》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语文、历史等文科学问将会特别的轻松,不但如此,由于大脑得以开发,记忆力好,理解力量强,规律思维也强,学习数理化、外语都特别轻松简单。
二、《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涵万物,本身却特别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
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由于它优美、滋润。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讲解书籍
篇一:图书馆中的国学书籍推荐目录
篇二: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
蒙学
《三字经》《幼学琼林》
经部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周易》《诗经》《尚书》《尔雅》史部
《史记》《汉书》《战国策》《三国志》《资治通鉴》
子部
《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孙子兵法》集部·文学《楚辞》《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全唐诗》《宋词三百首》《窦娥冤》《西厢记》《桃花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红楼梦》《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古文观止》《人间词话》自然科学《山海经》《黄帝内经》《水经注》《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艺术生活《茶经》《园治》
百科
《水乐大典》《四库全书》
篇三:南怀瑾推荐的国学入门书籍
南怀瑾推荐的国学入门书籍
(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二)《文字画研究》(吕佛庭)《御定康熙字典》《新修康熙字典》《远东国语词典》
(三)《幼学琼林》《古文观止》《龙文鞭影》
(四)《增广诗韵合璧》《古诗源》《宋元诗评注》《清诗评注》《随园诗话》
(五)《古文辞类纂》《续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
(六)《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儿童西方文化导读》(老古文化公司编辑)
(七)《古今图书集成》
(八)《纲鉴易知录》
1、“三百千千”。
台湾老古出版的《国学初基入门》,收录有:四体三字经、四体百家姓、四体千字文、千家诗注释、增广昔时贤文、二十四孝、日记故事。
《国学初基入门》应为影印本。
2、《龙文鞭影》。
原名《蒙养故事》,编撰者萧良有,湖北汉阳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
最高学府的校长亲自撰写蒙书,古代对教育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
后来,杨臣铮认为《蒙养故事》比较简略,
于是加以补充订正,书名改为《龙文鞭影》。
“龙文”是指古代良马,
良马无须鞭打,见到鞭影就会疾驰。
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
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
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龙文鞭影》原文/view/99108.htm
3、《文字画研究》,吕佛庭著。
台湾华正书局1975年出版。
该书的简介和目录可看:
.tw/book_show.asp?seq=188
4、《远东国语辞典》,张北海主编,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
1259页,有13x18.5公分和10.5x15公分两种开本。
单字与词语的解释划分清楚,收录单字最多。
单字下另加英语拼音和中文解释,常用字汇酌附英译,藉供参考。
5、《增广诗韵合璧》。
《诗韵合璧》为清朝人汤文璐所编,《增广诗韵合璧》应为后人的增补本。
作诗的工具书(关于押韵的)。
作诗需要选韵时,可在这部书中查考。
《增广诗韵合璧》似乎只有台湾出版,而《诗韵合璧》大陆版本甚多,百度一下即可查到。
6、《古诗源》。
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清人沈德潜选编。
《古诗源》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民歌谣谚,共七
百
余首,分十四卷。
其中古逸一卷,汉诗三卷,晋诗三卷,宋诗二卷,齐梁诗二卷,陈、北魏、北齐、北周、隋诗各一卷。
唐以前的诗歌中,比较著名的篇章(除《诗经》《楚辞》外)基本都已选录在内。
(当当网有售)
7、《宋元诗评注》。
书名少了一字,应为《宋元明诗评注》。
王文濡(1867-1935)评选。
此书建国后没有再版。
8、《清诗评注》。
王文濡评选。
建国后没有再版。
现能见到的只有民国版本和台湾老古的版本。
9、《随园诗话》。
清人袁枚专门论诗的著作。
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
(当当网有售)
10、《古文辞类纂》,中国古文总集。
编者清代姚鼐。
此集是桐城派散文观点的代表选本,一度颇为流行。
所选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作品为主,其前后亦选有各朝代知名作家的文章。
全书文体分类达13种,收作品700多篇,共74卷。
(当当网有售)
11、《续古文辞类纂》,近代文总集。
有王先谦编、黎庶昌编两种。
王先谦的编本,续选了清乾隆至咸丰间诸家各类文辞,以补姚书不足
(《古文辞类纂》一书,清代文章收录较少,只有清早期方苞等桐城派代表人物的文章)。
黎庶昌的编本,重点不在续,而在扩,实为“广古文辞类纂”。
姚书自《战国策》始,不及六经;黎书乃补经、子为上编,分11类,又据《经史百家杂钞》之目,补列“叙记”、“典志”两类。
姚书不录史传;黎书乃补史为中编,采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章,共分9类。
下编选清文,但亦限于“方(苞)姚(鼐)前后”,分类同上编。
可见此书主要在拓展选文领域,改善纂编体例等方面,匡补姚书之不足。
12、《经史百家杂钞》。
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
《经史百家杂钞》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
全书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
同《古文辞类纂》相比,《经史百家杂钞》对文体有所增删,最重要的特色,是注重经世致用,力避空泛。
选文与政事结合,使读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历代的治乱兴衰、典章文物、学术思想和经国济民之道。
也就是说,《杂钞》里不仅有“文”,而且有“道”,是“文”与“道”结合的一部书。
比之主要是注重辞章的《类纂》来,《杂钞》具有鲜明的实用特点。
《杂钞》将义理、词章、考据大体都归宿于“经济”;在内容上,减去了《类纂》中内容较空泛的一些应酬文字,并新增了
经、史、子三类文章,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的分量。
其所选文章多为具有代表性的
作品,选择精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体裁兼备,故可作为研读经、史、哲学等方面的基础读物,各种文体的示范读物。
毛泽东对《杂钞》的这一优点评价很高,他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说:“国学者,统道与文也。
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
”又说“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高度肯定了曾国藩的编选功力。
毛泽东之所以说《杂钞》比《类纂》好,也是因为他不仅仅着眼于辞章,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政治家的眼光来评论和取舍二书。
毛泽东给萧子升的信(节录):“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
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
今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耳。
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
干振则枝披,将麾则卒舞。
如是之书,曾氏《杂钞》其庶几焉。
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刊载于好古学报第10期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