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及预控措施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及预控措施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及预控措施(一)基本规定设计单位在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设计措施,并将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施工单位交底。

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所发生的费用应包含在合同报价内。

进场材料检查方法除有明确规定外,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材料进场须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

园林景观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二)基层回填土方质量不符合要求回填土方质量不符合要求,其中混有大量的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或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或淤泥质土,这将影响到今后地基的下陷,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1、原因分析1)回填土料主要是利用本工程的开挖料,其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2)采用含水量较高的土料或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采用含有有机质量大于5%的生活垃圾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4)工程监理及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监管工作中没有严格控制回填土方的质量,致使不符合要求的土料被回填。

2、防治措施1)避免采用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的开挖料,如使用碎石类土或建筑垃圾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回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2)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应符合压(夯)实要求,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夯)实工艺等来确定填料含水量。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3)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不符合要求时应挖出换土回填,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4)工程监理及项目工程师在监管工作中严格控制,对不合格的回填土料一律不得使用。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控制要点:1.设计管理:合理的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需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景观功能、美观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工程的施工性和后期维护要求。

2.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需做好施工管理,包括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质量的监督等。

要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资质,并配备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

3.材料质量控制:园林景观工程涉及多种材料,如土壤、植物、石材等。

在采购材料时,要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优质材料,并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和监督。

材料的质量控制要包括采样检测、试验评估等过程。

4.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基础工程、建筑结构、绿化工程、灯光工程等。

每个方面的施工都需要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检查记录、施工过程的监管等。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基础工程问题:基础工程质量问题是园林景观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基坑开挖不够规范、基础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等。

应加强基础工程的施工管理,确保基础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

2.绿化工程问题:绿化工程质量问题包括植物选择不合理、苗木质量差等。

在植物选择时要考虑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用适应性强的植物。

同时,要加强对苗木生产的监管,确保苗木质量符合标准。

3.灯光工程问题:园林景观中常包括灯光工程,如照明灯、景观灯等。

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灯光不亮、灯具损坏等。

对于灯光工程,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进行施工前的光线测试和安装调试,确保灯光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4.水系工程问题:水系工程如喷泉、人工湖等,常常存在水质问题,如水质浑浊、水体变色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水质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对水源进行适当的处理、加强水体的保洁和调养等。

景观工程质量通病解决方案

景观工程质量通病解决方案

景观工程质量通病解决方案一、绿化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绿化工程是景观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出现苗木选植不当、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工程的美观和功能。

1.苗木选植不当的问题在绿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是苗木选植不当,导致生长缓慢或者死亡。

这主要是由于苗木的选植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了不适合的苗木品种。

解决方案:首先,进行苗木的选植前,需要对工程地点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估,选取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苗木品种。

其次,在选植过程中,需要注意苗木的生长状态和品质,选择健康生长的苗木进行种植。

最后,在种植后,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保证苗木的生长和成活。

2.养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绿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是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苗木生长缓慢或者死亡。

这主要是由于对苗木的养护管理不够科学、不够及时、不够认真。

解决方案: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案,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内容,根据不同品种的苗木和不同的生长环境,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其次,要加强对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最后,要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水景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水景工程是景观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出现水质问题、水景设施损坏等问题,影响工程的美观和功能。

1.水质问题的解决方案水景工程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水质问题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

水质问题主要包括水池水质混浊、水面出现异味、水体中出现藻类等。

解决方案:首先,要加强对水体的日常保洁工作,定期清洗水池,清理水体底部的淤泥和杂物,保持水质清洁。

其次,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要加强对水质问题的防治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防止水质问题的发生。

2.水景设施损坏的解决方案在水景工程中,水景设施的损坏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例如喷泉不喷水、音乐喷泉不出音乐等。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绿化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1.景观效果不佳,不能一步到位,植后调整带来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景观品质也不能根本性地提高。

产生原因:设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此外工期紧,任务繁重,不能及时调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防治措施:加强设计力度,从源头上提高景观效果。

二、非种植季节(夏季)栽植,成活率降低。

1.产生原因:1) 工作面未及时交出,错过了最佳种植期;2) 设计景观效果差或图纸与现场不符,需要做大的调整,延误了最佳种植期。

2.防治措施:1) 加强与房产公司的沟通协调,及时交出工作面;2) 景观设计尽可能一步到位,树种尽量选择适地树种;3) 把好进苗关。

一是严格对其土球进行验收;二是苗木起苗至工地的时间不宜过长,运输时苗木要遮盖并在夜间进行,以避免苗木因风吹日晒而干枯;4) 确定好栽植时间。

经过修剪的树苗应马上栽植。

如果运输距离较远,则根蔸处要用湿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和保湿;5) 栽植前进行修剪。

一是根苗木整剪:栽植之前,应对根部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还应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使树冠的蒸腾作用面积减小。

二是土球苗木的修剪:带土球的苗木不用进行根部修剪,只对树冠修剪即可。

修剪时,可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也可在剪掉枯枝、病虫枝以后,将全树的每一个叶片都剪截1/2—2/3,以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份蒸腾总量。

6) 掌握好栽植技术,XXX、灌木、绿篱严格按规范种植;7) 及时浇水。

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同时要经常对地面和树苗叶面喷洒清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植物蒸腾作用;8) 草绳绕树干与支撑绑扎。

对大中乔木及灌木的主干进行草绳绕树干、支撑绑扎的技术措施。

浇水时,应把草绳也浇透,起到固水、保持水分的作用,确保树木吸收与蒸腾之间的平衡;9) 搭设遮荫棚。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5
②材料合格证检查、试验复验:所有进场材料都必 须附有材料出厂合格证;砂浆、混凝土按规定制作 试块并按期试压;对于钢材、砖、水泥及防水、防 腐、绝缘、保温等材料必须按规定取样复验,对种 植土应作PH值、N.P.K的含量及有害化学品含量的 测定;植物材料必须做病虫害情况检查等。 ③测量、计量器具的校正:对于各类测量、计量器 具,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校正,严禁超过检验校正 期的测量、计量器具使用。
26
④加强操作过程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班组长、 施工员、质量员要加强过程控制手段,对于质量异 常、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覆盖、擅自变更设计图纸、 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等,均应立 即采取制止手段,并按照规范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对已完分部分项工程,必须采取可靠的成品保护措 施,确保在后续施工中不被破坏。
5
响种 游植 人位 通置 行不
当 , 影
6
路边直接起坡,灌木种到路边,无法挡土, 雨天会产生地表径流,污染路面。
7
整形树配置位置不当,和周围绿化景观极不 协调。
8
美人蕉(鸢尾、玉簪也类似)种植区块未采用 常绿地被覆盖,冬季凋谢,造成黄土朝天。
9
(2)施工过程阶段: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设计交底 和图纸答疑可以解决比较明显的设计缺陷。但鉴于 目前园林设计队伍和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年轻化, 对设计的瑕疵很难一次性发现和解决,在施工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设计与施工 的沟通并不仅仅限于开工前的图纸交底和会审,而 必须贯穿与整个施工过程。一方面,设计人员要定 期和不定期的到现场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这是坚 持因地制宜、保证设计意图再现的最有效方法;
13
④了解施工现场及附近的水准点,以及测量平面位置 的导线点,以便作为定点放线的依据,如不具备上 述条件,则需和设计单位协商,确定一些永久性的 构筑物,作为定点放线的依据。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计划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计划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作为园林施工公司,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产品与高起点、高水平、高品位的城市发展同步,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假如不过从惯例的环境绿化标准来操作城市配套的园林绿化项目,特别是为杭州这么一个世界有名的景色旅行城市作园林绿化配套,是远远不可以达到高层次的环境要求的。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要素不过是两个:设计和施工。

要使景观项目不停地提高内在质量和外在成效,一定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一些影响景观成效的问题。

而提高质量的根本是提高操作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自己综合素质,每一位公司的成员都应当拥有优秀的团队精神,有千锤百炼的追求,步伐一致才能获得项目的成功和公司的良性发展。

一、质量控制重点1、设计控制从原则上讲,施工公司关于设计并没有支配权。

但是,园林设计和土建设计是有较大区其余。

关于惯例的土建图纸,施工单位无权作任何改正,除非是不符合规范标准或严重影响功能使用要求的,才能由施工公司向业主反应,由业主和设计人员交流并作出合理的改正。

而作为园林绿化项目,我们有一个平常的说法,就是“园林施工是对园林设计的再创作过程”。

自然,这其实不是说我们能够任意地改正设计图纸,而是要求我们施工公司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对设计图纸不够完满的地方提出改正建议,使之与现场所形或环境更加协调,部署更合理,植物配置更丰富。

设计调整一般需要在两种状况下进行:1)设计交底和图纸答疑阶段:在施工前,一般需要请设计人员对图纸作交底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向施工人员传达设计思想信息,以便让施工班子更好地理解设计企图,在实质操作中充足显现设计所需表达的境界。

关于重要的交底内容,施工管理人员应作详尽记录,以作为此后向班组人员技术交底的基本资料。

在设计交底前,施工管理的有关人员应认真阅读图纸,对图纸不明确或不合理的内容作出系统整理,特别是小品设计的节点办理、资料选择、园路标高和地形标高的关系办理、水景工程的防水资料选择及绿化植物配置的实质成效及合理性(品种选择、栽种地点、配置成效、覆盖能力等)作出分析,而后分项列出问题清单,早先交给设计人员。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绿化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1、景观效果不佳,不能一步到位,植后调整带来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景观品质也不能根本性地提高。

产生原因:设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此外工期紧,任务任,不能及时调整也是一重要原因。

防治措施:加强设计力度,真正从源头上提高景观效果。

二、非种植季节(夏季)栽植,成活率大大降低。

1、产生原因:(1)工作面未及时交出,错过了最佳种植期;(2)设计景观效果差或图纸与现场不符,需要做大的调整,延误了最佳种植期。

2、防治措施:(1)加强与房产公司的沟通协调,及时交出工作面。

(2)景观设计尽可能一步到位,树种尽量选择适地树种。

(3)把好进苗关。

一是严格对其土球进行验收;二是苗木起苗至工地的时间不宜过长,运输时苗木要遮盖并在夜间进行,以避免苗木因风吹日晒而干枯。

(4)确定好栽植时间。

经过修剪的树苗应马上栽植。

如果运输距离较远,则根蔸处要用湿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和保湿。

(5)栽植前进行修剪。

一是根苗木整剪:栽植之前,应对根部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还应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使树冠的蒸腾作用面积大大减小。

二是土球苗木的修剪:带土球的苗木不用进行根部修剪,只对树冠修剪即可。

修剪时,可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也可在剪掉枯枝、病虫枝以后,将全树的每一个叶片都剪截1/2—2/3,以大大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份蒸腾总量。

(6)掌握好栽植技术,乔、灌木、绿篱严格按规范种植。

(7)及时浇水。

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同时要经常对地面和树苗叶面喷洒清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8)草绳绕树干与支撑绑扎。

对大中乔木及灌木的主干进行草绳绕树干、支撑绑扎的技术措施。

浇水时,应把草绳也浇透,起到固水、保持水分的作用,确保树木吸收与蒸腾之间的平衡。

(9)搭设遮荫棚。

为避免夏日太阳灼照,对大树、片植的花灌木等搭设荫棚,防止太阳光线的直接照射,并对荫棚及周边进行浇水喷水,保持荫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苗木枝杆和叶面的水分。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介绍如何选取适应本地气 候和环境的植物,并提供 养护技巧。
3 施工材料的使用方法
强调正确使用施工材料的 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使 用方法和建议。
4 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列举并解决常见的施工问题,如施工误差、 不合格材料等。
5 施工工期和Leabharlann 工质量的控制介绍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并保证施工 质量的全面控制。
施工过程的管理
介绍有效的施工过程管理方法,如进度控制、 工艺监督和质量检验等。
原材料的质量
强调使用优质原材料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并 提供质量控制的建议。
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详细描述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对工程质量的影 响,并提供使用指南。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土壤问题的解决方案 2 植物的选择和养护
阐述如何解决土壤类型、 质地和水分等方面的问题, 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
总结与展望
对整个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 势。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 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项目背景
介绍园林景观工程的起源和发展,并强调其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解释为什么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包括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用 户满意度和社会价值的因素。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详细说明合理的施工方案如何确保工程的高质 量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作为园林施工企业,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与高起点、高水准、高档次的城市发展同步,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果仅仅从常规的环境绿化标准来操作城市配套的园林绿化项目,特别是为杭州这么一个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作园林绿化配套,是远远不能达到高层次的环境要求的。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无非是两个:设计和施工。

要使景观项目不断地提高内在质量和外在效果,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一些影响景观效果的问题。

而提高质量的根本是提高操作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自身综合素质,每一位企业的成员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有精益求精的追求,步调一致才能取得项目的成功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质量控制要点1、设计控制从原则上讲,施工企业对于设计并无支配权。

但是,园林设计和土建设计是有较大区别的。

对于常规的土建图纸,施工单位无权作任何修改,除非是不符合规范标准或严重影响功能使用要求的,才能由施工企业向业主反映,由业主和设计人员沟通并作出合理的修改。

而作为园林绿化项目,我们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园林施工是对园林设计的再创作过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地修改设计图纸,而是要求我们施工企业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对设计图纸不够完美的地方提出更改建议,使之与现场地形或环境更为协调,布置更合理,植物配置更丰富。

设计调整一般需要在两种情况下进行:(1)设计交底和图纸答疑阶段:在施工前,一般需要请设计人员对图纸作交底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向施工人员传递设计思想信息,以便让施工班子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展现设计所需表达的意境。

对于重要的交底内容,施工管理人员应作详细记录,以作为今后向班组人员技术交底的基本资料。

在设计交底前,施工管理的相关人员应仔细阅读图纸,对图纸不明确或不合理的内容作出系统整理,特别是小品设计的节点处理、材料选择、园路标高和地形标高的关系处理、水景工程的防水材料选择及绿化植物配置的实际效果及合理性(品种选择、种植位置、配置效果、覆盖能力等)作出分析,然后分项列出问题清单,预先交给设计人员。

在交底完成后,设计人员可按照问题清单作图纸答疑,通过答疑,能进一步促进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沟通,为提升工程实施效果打好基础。

路边直接起坡,灌木种到路边,无法挡土,雨天会产生地表径流,污染路面。

整形树配置位置不当,和周围绿化景观极不协调。

美人蕉(鸢尾、玉簪也类似)种植区块未采用常绿地被覆盖,冬季凋谢,造成黄土朝天。

(2)施工过程阶段: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设计交底和图纸答疑可以解决比较明显的设计缺陷。

但鉴于目前园林设计队伍和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年轻化,对设计的瑕疵很难一次性发现和解决,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设计与施工的沟通并不仅仅限于开工前的图纸交底和会审,而必须贯穿与整个施工过程。

一方面,设计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到现场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这是坚持因地制宜、保证设计意图再现的最有效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动和业主、设计进行信息互通,在某些园林特殊材料采购困难、绿化材料达不到设计规格、品种要求、设计地形与现场实际情况冲突等情况发生时,一般应该由施工企业按照造景的需要,提出几个备选方案,书面提交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经审批后转交给设计单位,最后由设计确定。

变更内容应满足比原设计有提高、造价适宜、材料采购有保证等要求,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变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造价,大量采用一些贵重材料,对造景效果的提升并无很明显的作用。

这种手段不应提倡。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景观效果的提高幅度超过造价的提高幅度,让业主认为物超所值。

这才能体现施工现场管理班子的业务、技术和对外关系协调水平。

事实证明,业主、设计和施工配合得越好,设计意图就越能得到充分表达,而且,在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不断接触和沟通中,可以使双方逐渐形成一种默契,使双方都学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窝工、返工等现象发生,节约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施工控制(1)了解熟悉施工项目概况:在正式开工以前,必须对项目概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如:①全部工程及单项工程的范围(如亭、桥、花架、水系、园路、植树、草坪、花坛等范围)、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以及相应的园林设施及附属工程任务(如土方、给排水、园灯、园椅、山石的位置、数量及质量要求)。

②掌握工程投标报价,以便于编制施工预算计划。

③向有关部门了解地上物处理要求;地下管线分布现状;设计单位与管线管理部门的配合情况。

④了解施工现场及附近的水准点,以及测量平面位置的导线点,以便作为定点放线的依据,如不具备上述条件,则需和设计单位协商,确定一些永久性的构筑物,作为定点放线的依据。

⑤了解各项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其中主要是铺装材料、木材、喷头、园林灯具及苗木的采购地点、时间及数量和质量要求。

⑥了解施工所需要的、适应现场道路行驶的车辆和机械设备等,并做好准备工作。

(2)对现场进行踏勘,了解施工现场的位置、现状、施工条件,以及影响施工进展的各种因素。

①了解当地土壤性质,确定是否需要换土,估算换土量,了解好土来源和渣土的处理去向。

确定土壤改良方案。

②了解现场内外能否通行车辆、机械,如果交通不便则需确定开通道路的具体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布置场内临时道路,以满足材料运输进场的需要。

③水源、水质、供水压力等,确定绿化种植和养护的灌溉方法。

④了解接电地点,现场电压及负荷能力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⑤了解房屋、树木、农田、市政设施等各种地上物的情况,明确地上物如何处理,办理原有树木的移栽、保护或砍伐手续。

⑥安排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设施:如办公、宿舍、食堂、厕所、料场、囤苗地点等位置。

将生产、生活设施的位置清晰标明在施工现场平面图上。

(3)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园林绿化工程开工之前,由施工单位制定的组织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是对此项工程的全面计划安排。

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重要指导文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使整个工程中每个施工项目相互衔接合理、互不影响,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劳力、最节省的材料、机械、车辆、投资和最好的质量顺利完成工程任务。

不少园林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出现窝工、停工、道路堵塞、工程质量低劣、工期拖延、材料浪费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都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严重脱离实际有直接关系。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①施工组织:确定项目部以及下属的职能人员,如生产、技术负责人、劳动力安排、材料采购供应、成本控制、后勤供应、文明施工、安全、质量检验等。

②确定施工程序,并安排具体进度计划:项目比较复杂的园林绿化工程,最理想的施工程序应当是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安装、后绿化种植:征收土地→拆迁→整理地形→安装给排水管线→建造园林小品→铺设道路、广场等→种植树木→铺栽草坪→布置花坛。

如有需用吊车的大树移栽任务,应安排在铺设道路广场以前,将大树栽好,以免移植过程中损伤路面(交叉施工例外)。

在许多情况下,不可能完全按上述程序施工,但必须注意,前后工程项目不要互相影响。

③安排劳动计划:根据工程任务量和劳动定额,计算出每道工序所需用的劳动力和总劳动力数量及需用时间。

确定劳动力来源及劳动组织形式。

④安排材料供应计划: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提出土建材料和苗木的供应计划,包括规格、型号、用量、进场时间等。

⑤机械运输计划:根据工程的需要,提出所需用的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型号、使用的台班数及具体进退场日期。

⑥制定技术措施:按照工程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情况、阶段气候情况,制定具体的进度保证,质量保証,安全保证、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⑦绘制施工平面图:一般要求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附绘一张施工现场布置图,图上需标明测量基点、临时工棚、苗木假植地点、水源及交通路线等;对于比较复杂或大型的园林绿化工程,必要时还应分别绘制基础施工和主体(含绿化)施工时不同的施工现场布置图。

⑧编制资金使用和成本控制计划:以投标报价(或承包价)为依据,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质量要求和当时市场价格,编制合理的施工资金使用及成本控制计划。

⑨做好员工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开工前应对参加施工的全部劳动人员,进行每个工种的工前交底工作,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工法、技术、艺术、工期、安全、质量标准、环境保护和操作规程的交底。

我们的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有人谑称为“多国部队”。

如何使来自不同地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工人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施工,这就要依靠工前交底工作。

交底要清楚,口头书面缺一不可。

交底内容必须和施工规范和规程相一致。

交底越明确,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就越轻松。

⑩提高对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视度: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可见养护管理是何等的重要。

可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是相反的,种植施工时抓得紧、管得严,种植完成后则把养护工作交给几个民工去管,既不做养护管理计划、也不做养护管理记录,造成随意性养护。

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种得好好的苗木,养护了几个月却死了,这就是无政府状态养护的后果。

在养护阶段,首先要做好养护管理计划,计划中把浇水、排涝、松土、除草、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恶劣气候和季节性养护方案等一系列内容全部列入,然后对养护人员作养护管理交底,明确养护管理责任,按时对养护情况做好记录,做到有情况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确有苗木死亡的,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更换,避免苗木复壮不统一形成的景观效果缺陷。

(4)施工现场的准备清理障碍物是开工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其中拆迁是清理施工现场的第一步,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内有碍施工的市政设施及房屋等进行拆除和迁移,然后即可按设计图纸进行地形整理。

城市街道绿化的地形比公园简单些,主要是与四周的道路、广场合理的衔接,使绿地内排水畅通。

如果机械整理地形,还必须事先了解是否有地下电缆或给排水管线,以免发生事故。

(5)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施工阶段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

因此,要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应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①做好工序质量检查:例如做好施工方格网测设、放样的复核;建筑小品钢、木预制件的安装前规格尺寸检查复核;砖石砌体的平整度、灰缝厚度;栽植工程中的掘苗、吊运、栽苗和养护管理;园路工程的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假山工程的基础、主体等各项工序的检查。

②材料合格证检查、试验复验:所有进场材料都必须附有材料出厂合格证;砂浆、混凝土按规定制作试块并按期试压;对于钢材、砖、水泥及防水、防腐、绝缘、保温等材料必须按规定取样复验,对种植土应作PH值、N.P.K的含量及有害化学品含量的测定;植物材料必须做病虫害情况检查等。

③测量、计量器具的校正:对于各类测量、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校正,严禁超过检验校正期的测量、计量器具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