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诗词选读
咏竹七绝十首

咏竹七绝十首咏竹宋王吉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
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南窗元金涓南窗不受北风寒,笔砚供吟对景安。
最喜手攀檐前竹,雪中犹胜作花看。
种竹明王向晋斫取江干老竹根,携归家去长儿孙。
他年劲节干霄起,招得丹山彩凤骞。
雨竹明刘崧沧波石面晚阴凉,翠筱娟娟过雨香。
何许鹧鸪啼不断,黄陵祠下是三湘。
新笋明王世祯绿竹畦中笋数竿,穿丛一日几回看。
呼童早起浇新水,待听风声送雨寒。
风竹明徐渭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外山竹月清王慕兰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石门竹枝词清王慕兰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咏竹”经典古诗词20首: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咏竹”经典古诗词20首: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子是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高直挺拔,中空有节,四季常青。
竹子,被人们认为是高雅、虚心、正直、有节的代表性植物,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竹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着竹子有感而发,托物言志,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诗词,是我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竹》【南北朝】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2.《咏院中丛竹》【唐】吕太一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3.《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4.《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5.《新竹》【唐】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6.《竹》【唐】李贺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7.《水调歌头·咏竹》【唐】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8.《双竹诗》【宋】司马光上苑通丹禁,脩林绕玉堂。
周阿纡镂槛,并干擢新篁。
萧洒骈瑶甃,连翩拂璧珰。
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
晓泊烟华重,晴留雨气凉。
分音成律吕,齐秀待鸾凰。
碧借云霞润,清依日月光。
物情知有谓,天造固无方。
比节群诚合,虚心至道彰。
吾君愈勤德,不敢有嘉祥。
9.《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诗词鉴赏】最是虚心留劲节,十五首咏竹的诗词,竹林清风,沁人心脾!

【诗词鉴赏】最是虚心留劲节,十五首咏竹的诗词,竹林清风,沁人心脾!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自古有“节节高升”、“宁折不屈”的象征。
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受中国人喜爱。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从不惜溢美之词,十五首咏竹的诗词,竹林清风,沁人心脾!新竹五代-刘兼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题刘秀才新竹唐-杜牧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竹唐-李贺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新竹唐-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竹唐-张蠙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
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
盩厔官舍新竹唐-薛能心觉清凉体似吹,满风轻撼叶垂垂。
无端种在幽闲地,众鸟嫌寒凤未知。
新竹宋-释德洪琅玕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夜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新竹宋-释居简嫩青霣箨未禁摇,细字何烦扈碧绡。
乘月露梢须点滴,少留墨色到明朝。
墙外竹宋-施枢森森新竹亚墙屏,箨解余斑粉泪零。
幸入诗家穷相眼,可能不为此君青。
新竹新韵宋-王柏瞻彼依依竹,来依夫子墙。
密含千亩势,清閟一窗凉。
直指生来瘦。
贞标静里香。
缅怀仪凤意,不记岁年长。
莫莫堂新竹宋-谢薖僻寂漏茅屋,萧梢新竹枝。
径迷人不到,荫密鸟还知。
绿色葱葱换,薰风细细吹。
即看柯叶老,不受岁寒欺。
咏新竹清-际智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十首咏竹诗七绝

十首咏竹诗七绝
1.竹影摇曳迎微风,翠叶含烟秀丽融。
似箭直上凌云去,霜枝雪叶寒中动。
2. 青竹掩映翠山间,风吹叶响似潺潺。
晴空万里间翠色,满目清新任流连。
3. 竹色苍翠披霞光,叶韵轻盈舞风香。
竹林幽静逸清气,自有世外桃源情。
4. 竹叶婆娑迎雨飘,枝条回旋融无疆。
莫道矮小无奇趣,独自风韵自成章。
5. 竹林幽静风吹过,叶声瑟瑟雨缤纷。
世事纷扰何须问,春风细雨自清新。
6. 竹影斑驳凉风来,绿荫婆娑动人心。
风雨憔悴亦无恨,唯愿长存翠色深。
7. 竹林深处听叶声,翠影婆娑似仙境。
不问尘世烦恼事,唯留一片清凉情。
8. 竹影摇曳徐徐风,翠色婆娑生动中。
莫言无情山寂寞,竹林绿荫自有情。
9. 竹林清凉伴晨曦,朝霞斜照翠枝齐。
洒下一片阳光色,清风拂面心情佳。
10. 竹林幽静远离尘,翠叶轻摇唤轻身。
世事纷扰何须问,一片绿意自成神。
- 1 -。
咏竹诗词精选二十六首宜烟宜雨又宜风,一日才无,便觉生尘态

咏竹诗词精选二十六首宜烟宜雨又宜风,一日才无,便觉生尘态-1-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南北朝:刘孝先《咏竹》-2-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
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唐代:卢照邻《临阶竹》-3-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唐代: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4-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唐代: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5-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唐代:李贺《竹》-6-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唐代: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7-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唐代:陈陶《竹》-8-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代:郑谷《竹》-9-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
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
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
此君引凤为龙日,耸节稍云直上看。
——唐代:王睿《竹》-10-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
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唐代:张文姬《池上竹》-11-窗户尽萧森,空阶凝碧阴。
不缘冰雪里,为识岁寒心。
——唐代:殷尧藩《竹》-12-背岭断崖下,老竹生扶疏。
孤根石上引,劲节松不如。
莫言霜雪多,终见绿有馀。
——宋代:梅尧臣《阴崖竹》-13-传神疑有月,著色淡无烟。
此是诗人笔,胸中有渭川。
——宋代:陆文圭《写竹》-14-出槛亦不剪,从教长旧丛。
年年到朱夏,叶叶是清风。
——宋代:陈亚《惜竹》-15-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古代咏竹诗系列选读与赏析

古代咏竹诗系列选读与赏析——古人咏竹诗赏析古往今来,不仅普通人喜欢竹子,更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青睐竹子,赞赏竹子。
他们或以竹作画吟诗,感赋情怀;或赞赏竹子的品格和精神,以作自喻,以作自勉。
在我国,竹子与人们有着不解之缘。
人们爱竹、画竹、吟竹、赞竹,不仅仅是因为它“绿竹青青”、“郁郁葱葱”,可供观赏,使人心旷神怡,更主要的似乎是在赞赏它的品格,推崇它的精神。
古人曾把孤松、傲竹、腊梅称为“岁寒三友”,是蕴含着深刻道理的。
人们把“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足见竹的高风亮节已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千百年来,竹子坚忍不拔、高风亮节、修直挺拔的形象,高雅清幽、蓬勃洒脱的品格让历代文人墨客不知倾注了多少情感。
文人墨客以竹咏志,留下了无数的华彩乐章。
《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南北朝时期的谢脁在他的《咏竹》诗中这样写道:“床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柱长相离。
”谢脁的诗绘影绘形,将一个虚拟的竹子的意象活灵活现地用语言表达了出来。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南北朝时梁代诗人刘孝先的《咏竹》诗高度赞美了竹子的高洁清雅、耿介不随的品质。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诗人以百寻之竹为题咏对象,借物言志,寄托遥深,咏物而不滞于物,算是咏物诗中的上乘之作。
此诗紧扣竹的特征,而又不刻意求其形似,既有题中之精蕴,更有题外的远致。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更是有无数吟咏竹子的精美诗篇。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 以欣喜的心情,细腻地描绘对竹的喜好,歌颂春天的新竹,出土不久“半含箨”,新梢刚刚过墙,是嫩竹。
和风细雨中,新竹摇曳生姿,怎能不让杜甫情不自禁生出怜爱之心?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古人咏竹七言绝句

古人咏竹七言绝句竹,那是一种多么独特的存在啊!在古人的眼里,竹就像是一位高雅的君子,静静地伫立在天地之间,引得无数诗人为它挥洒笔墨,留下了一首首精彩的七言绝句。
我就像一个寻宝者,在古人的诗词世界里探寻着那些关于竹的宝藏。
郑燮,那个画竹画得出神入化的人,他写竹的诗也是一绝。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几句诗就像一幅画,一下子就把竹子坚韧不拔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你看啊,那竹子紧紧咬住青山,就像一个固执的战士,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破岩之中,不管有多少磨难,多少打击,它都毫不动摇。
这竹子不就像那些在困境中坚守自己信念的人吗?我常常想,要是我能有竹子这般坚韧,那该多好啊!生活中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想放弃,看看竹子,真该感到惭愧。
还有王维的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在竹林里是多么惬意啊!一个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着琴,大声地呼啸。
那竹林就像是他的小天地,外面的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只有明月像个知心朋友一样,静静地照着他。
我仿佛能看到王维那悠然自得的样子,他把竹林当成了自己的世外桃源。
我就想啊,要是我能找到这么一个地方,像王维一样与竹林为伴,远离尘嚣,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儿。
竹林在这里就像是一个避风港,给人宁静,给人安慰。
再看看刘兼的“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这几句诗写得真是妙啊!那两三丛竹子靠近窗户,沿着台阶生长,它们给这周围增添了不少幽静的氛围。
竹子的影子就像碎金一样,月光透过竹叶洒下来,风吹过竹子发出的声音就像寒玉相敲。
这竹子就像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和画家,用它的身影和声音为这世界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美。
我要是能住在这样的地方,每天听着竹子的声音,看着竹子的影子,那可比住在高楼大厦里有趣多了。
这竹子难道不比那些冰冷的建筑更有韵味吗?在古代,那些文人墨客为什么这么喜欢咏竹呢?我觉得啊,这竹子就像是他们心中的一个理想形象。
咏竹诗词辑赏析

竹诗词辑【咏竹诗】怀风枝转弱。
防露影逾浓。
既来丹穴凤。
还作葛陂龙。
【咏竹诗】竹生荒野外。
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
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
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
当为吐龙吟。
宋.徐庭筠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竹枝词】李涉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竹里】李涉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竹】戴叔伦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
翛翛月下闻,褭褭林际出。
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咏竹诗】窗前一丛行。
青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
新笋离故枝。
月光疏已密。
风来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
黄口得相窥。
但恨从风箨。
根株长别离。
【咏檐前竹诗】萌开箨已垂。
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
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
月照影参差。
得生郡户牖。
不愿夹华池。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张九龄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严郑公宅同咏竹(得香字)】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咏竹】唐彦谦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
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和度支兄咏竹】宋-陈宓园竹今逾盛,壶山与逊青。
锦绷千稚子,雷甲万夫丁。
声入秋风远,凉生午日亭。
栽培从此力,雨露正沾零。
【陈氏园咏竹】宋-黄庭坚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
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
截竿可举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
【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咎人字韵咏竹】十字供笼饼,一水试茗粥。
忽忆故人来,壁间风动竹。
舍前粲戎葵,舍後荒苜蓿。
此郎如竹瘦,十饭九不肉。
【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咎人字韵咏竹】地下文夫子,风流绝此人。
能和晚烟色,幻出岁寒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竹诗词选读咏竹诗词选读黄庭坚.宋(1045-1105)。
鲁直,山谷道人。
江西修水人。
题竹石牧牛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
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和甫得竹数轩周翰喜而作诗和之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
翩翩佳公子,当致一窗碧。
黄庭坚和师厚栽竹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须辰日劚,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食笋十韵洛下斑竹笋,花时压鲑菜。
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
我来白下聚,此族富疱宰。
玺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
觳觫人中厨,如偿食竹债。
甘俎和菌耳,辛膳肠姜芥。
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
小儿哇不美,鼠壤有余嘬。
可贵生於少,古来食共噫。
尚想高将军,五溪无人采。
肖异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北馔厌羊酷,南疱丰笋菜。
自北初落南,几为儿所卖。
习知价廉平,百态事烹宰。
盐衡枯腊瘦,蜜渍真味坏。
就根煨茁美,岂念炮烙债。
咀吞千亩余,胸次不堇芥。
二妙各能诗,才名动江芥。
论诗多佳句。
脍灸甘我嘬。
思君思养竹,万籁听秋噫。
从此缮藩篱,下令禁渔采。
次韵斌老新画横竹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骞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睛窗影落石泓外,松梅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姨母李夫人墨竹三首深闺净几试笔墨,白头腕中百斛力。
荣荣枯文皆本色,悬之高堂风动壁。
漫沼春笋诗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题予瞻墨竹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觉范师种竹颂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两岁三来访。
听风听雨看成龙,牛羊折角入朝饷。
简州城东刮地寒,手种檀乐三两竿。
竹成要作无孔笛,若有灵龟一任钻。
陈氏园咏竹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必番笋,百与行人百亩阴。
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拭斤寻。
截竿可比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
从斌老乞苦笋南园苦笋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
烦君致苍玉束,明日风雨吹成竹。
和宣叔乞笋颂笋充疱,日百尾。
千角鹿,九首虺。
心生窍,浑沌死。
搜中林,撅稚子。
腹便便,老饕耳。
苦笋赋棘道甘笋,冠冕二川。
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
温润缜密。
多啖而不疾人。
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
多而不害。
如举士而皆得贤。
是其钟江山之秀气。
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
食肴以之开道。
酒客为之流涎,彼桂斑之梦永。
对青竹赋会稽之奇。
材任矢石。
蕲春之泽。
夏簟箫笛。
沅湘泪血。
邛崃高节。
慈竹相守。
孝竹冬茁。
慈老懈谷。
笙竿笆篁。
长石之山。
一节可航。
犹未极其瑰怪不常也。
故吴楚无竹工。
非无竹工。
妇能织缉之器。
儿能鸡鹜之笼也。
今夫莒筐笄。
榱棂翰藩。
巴船百丈。
下汉为笪。
惠洪.宋(1017-1128)。
觉范。
江西高安人。
次韵超然竹阴秋夕谁知墙外千竿竹,分我窗西一亩阴。
崇胜寺独尊竹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曾巩.宋(1019-1083)。
子固,南丰先生。
江西南丰人。
南轩竹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环色转明。
刘洗.元(1268-1350)。
桂翁。
江西吉安。
竹外梅梢谁家修竹千万竿,短墙流水朱阑干。
孤芳托根得春早,一枝斜出行路看。
遥凝青林炯初霁,一点两点雪未残。
小窗月落霜角动,谁与伴此空山寒。
题浓淡竹远看如淡近看浓,双立亭亭傲晚风。
俗眼未应轻拣择,此君清致本来同。
登金竹峰一峰岿起何奇哉,太古削成苍壁堆。
西野云开墟井见,半天钟动鬼来。
山前戴景全消歇,洞口朱陈自往回。
谁画先生心似铁,秋风千丈崔嵬。
杨徯图.元(1274-1344)。
曼硕。
江西丰城人。
雪竹初霁图已旧尚离破,连朝被压欺。
虚心与真节,惟有太阳知。
范椁.元(1274-1330)。
德机。
江西清江人。
看东亭新笋问竹何年有,亲曾共岁寒。
昨传新笋发。
扶杖绕林看。
万林亭谁能买山种万竹,残年请老住巴蜀。
结亭更在竹中间,四面云溪写山麓。
风敲最觉夜眠清,雨洗誉延秋望绿。
日吟不限三千字,日饮定须过百斛。
陇西仙翁持斧客,散马凉城行新菊。
为言令弟隐伧江,如此风流天下独。
乃家正在蚕茨野,束束琅玕绕茅屋。
傅若金.元(1304-1343)。
与砺。
江西新余人。
寒竹篇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藉玄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病。
邃悲凛节变,但恐惊尘浼。
寒燠既异宜,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懈谷音犹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靡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金竹道中征南万里使,行道畏蹉跎。
平壤逾淮少,青山入楚多。
田依深谷转,路迫断崖过。
后夜南楼月,羁离奈尔何。
金竹道中书所见日上清雾开,山虚翠烟集。
纷纷群木中,时见孤松立。
危素.明(1303-1372)。
太朴。
江西金溪人。
题宋好古墨竹我忆东曹粉署郎,琅玕写就拂云长。
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题赵子昂竹石丛篁偏听映寒云,古石犹疑碧藓痕。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竹坡诗五云坊下暮烟斜,夹道疏槐照碧波。
却忆江南风景好,修修纤竹翠连坡陈,明(1350-1390)。
一德,心吾。
江西泰和人。
萧氏公孙竹图孝竹参差写,光辉八叶萧。
岩岩商皓节,楚楚阮郎标。
挂壁红芳映,迎风彩凤飘。
五君来往熟,得醉不烦招。
次王竹逸韵闲听爆竹知新岁,坐对瓶花亿舞筵。
隔屋马蹄归醉客,中宵环佩起群仙。
道存竹简韦编里,诗在茶瓯雪乳边。
送故迎新君莫笑,旅中别自一壶天。
题孙竹图金华仙客此幽寻,为爱潇湘云气深。
醉骑白石还山去,一个苍龙伴独吟。
题画竹一径清风两玉人,画图疑在谓川滨。
石根细长濂溪草,寒翠满庭长是春。
题曾秋月提点寿竹图羽葆霓旌翳石根,蓬莱云气伴朝昏。
仙人细酌长生酒,闲看苍龙子又孙。
题竹赠石城主簿倪仲威越王台下送飞湟,折赠琅玕百尺长。
归到石城官舍冷,月明四壁动龙光。
詹同,明(1305-?)。
江西婺源人。
题李息斋墨竹洞雨山风老此君,满轩翠玉许平分。
道人拟撰瑶台曲,裁作鸾箫吹潮声。
可怜风叶无人听,尽上山窗扫月明。
题吕宗望钩勒墨竹谁学黄荃写此君,不挥楚雨洒湘云。
一竿老铁相盘屈,尽是千年篆籀文。
送李竹友远闻竹友住三江,杏满幽林雨满窗。
昨夜玉楼春雨里,与君焊醉酒盈缸。
索王贵德写竹数尺湘缣如白雪,携寻公子写琅玕。
只愁笔底秋风直,华发萧萧不耐寒。
寄灵竹寺岩上人苔生石瓦杂青红,封藓残埤老焚宫。
塔下禅僧方入定,只教铃语答秋风。
题程玉泉竹我欲得此一竿三十尺,钓向碣石海水渍。
不然截作黄钟九寸管,东上泰山吹白云。
空山昨夜飞霹雳,蛟龙尽随江水出。
暂将头角化筼筜,影落吴笺二三尺。
杨家堂上雪色壁,挂之转觉如金石。
海边拾得青珊瑚,篆籀奇文见遗迹。
太阴苍茫何杳冥,画师运意嗟神极。
题程玉泉竹万玉林中玉笋斑,清风冷冷吹碧环。
白雨西来翠衣湿,潇湘水深云满山。
昔日辋川王摩诘,后来吴兴赵子昂。
古今名笔两奇绝,玉泉欲与争辉光。
安得置我竹林下,手把丹书卧石床。
石床寒竹阴寂寂,修竹长梢净如拭。
更待绿实圆如珠,凤凰白昼飞来食。
然后杀轻作简编,相与题诗寄口忆。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潇湘之上多竹林,千个万个如玉金。
赤日行空大火烈,十里五里皆清阴。
我昔潇湘为竹侣,萧然六月不知署。
云气有时如凤凰,秋声夜半作风雨。
爱竹成病不可医,世间可数医者谁。
人言独有李竹友,与竹交久能医之。
朝行竹林中,夕坐竹林下,史鱼之直伯夷清。
此心欲与竹俱化。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月用倚竹读医经,满林飞出笙箫声。
石床晒药翻绛雪,丹炉移火蒸黄精。
乞我水苍佩,借我绿玉杖,何必潇湘远相访,往寻竹友应无恙。
酬之不种杏数株,题诗刻遍琅上。
涂斯瀍清.宜振。
江西新城人。
听竹阉修篁摇翠影,小筑回清幽。
虫语团庭绿,蝉声带水秋。
寒云依石涧,独树表荒邱。
坐卧欲忘返,萧然何所求。
方志敏.现(1910-1935).江西弋阳人。
颂竹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爱竹.为农家写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金竹道中书所见日上清雾开,山虚翠烟集。
纷纷群木中,时见孤松立。
危素.明(1303-1372)。
太朴。
江西金溪人。
题宋好古墨竹我忆东曹粉署郎,琅玕写就拂云长。
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题赵子昂竹石丛篁偏听映寒云,古石犹疑碧藓痕。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竹坡诗五云坊下暮烟斜,夹道疏槐照碧波。
却忆江南风景好,修修纤竹翠连坡。
陈谟.明(1350-1390)。
一德,心吾。
江西泰和人。
萧氏公孙竹图孝竹参差写,光辉八叶萧。
岩岩商皓节,楚楚阮郎标。
挂壁红芳映,迎风彩凤飘。
五君来往熟,得醉不烦招。
次王竹逸韵闲听爆竹知新岁,坐对瓶花亿舞筵。
隔屋马蹄归醉客,中宵环佩起群仙。
道存竹简韦编里,诗在茶瓯雪乳边。
送故迎新君莫笑,旅中别自一壶天。
题孙竹图金华仙客此幽寻,为爱潇湘云气深。
醉骑白石还山去,一个苍龙伴独吟。
题画竹一径清风两玉人,画图疑在谓川滨。
石根细长濂溪草,寒翠满庭长是春。
题曾秋月提点寿竹图羽葆霓旌翳石根,蓬莱云气伴朝昏。
仙人细酌长生酒,闲看苍龙子又孙。
题竹赠石城主簿倪仲威越王台下送飞湟,折赠琅玕百尺长。
归到石城官舍冷,月明四壁动龙光。
詹同.明(1305-?)。
江西婺源人。
题李息斋墨竹洞雨山风老此君,满轩翠玉许平分。
道人拟撰瑶台曲,裁作鸾箫吹潮声。
可怜风叶无人听,尽上山窗扫月明。
题吕宗望钩勒墨竹谁学黄荃写此君,不挥楚雨洒湘云。
一竿老铁相盘屈,尽是千年篆籀文。
送李竹友远闻竹友住三江,杏满幽林雨满窗。
昨夜玉楼春雨里,与君焊醉索王贵德写竹数尺湘缣如白雪,携寻公子写琅玕。
只愁笔底秋风直,华发萧萧不耐寒。
寄灵竹寺岩上人苔生石瓦杂青红,封藓残埤老焚宫。
塔下禅僧方入定,只教铃语答秋风。
题程玉泉竹我欲得此一竿三十尺,钓向碣石海水渍。
不然截作黄钟九寸管,东上泰山吹白云。
空山昨夜飞霹雳,蛟龙尽随江水出。
暂将头角化筼筜,影落吴笺二三尺。
杨家堂上雪色壁,挂之转觉如金石。
海边拾得青珊瑚,篆籀奇文见遗迹。
太阴苍茫何杳冥,画师运意嗟神极。
题程玉泉竹万玉林中玉笋斑,清风冷冷吹碧环。
白雨西来翠衣湿,潇湘水深云满山。
昔日辋川王摩诘,后来吴兴赵子昂。
古今名笔两奇绝,玉泉欲与争辉光。
安得置我竹林下,手把丹书卧石床。
石床寒竹阴寂寂,修竹长梢净如拭。
更待绿实圆如珠,凤凰白昼飞来食。
然后杀轻作简编,相与题诗寄口忆。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潇湘之上多竹林,千个万个如玉金。
赤日行空大火烈,十里五里皆清阴。
我昔潇湘为竹侣,萧然六月不知署。
云气有时如凤凰,秋声夜半作风雨。
爱竹成病不可医,世间可数医者谁。
人言独有李竹友,与竹交久能医之。
朝行竹林中,夕坐竹林下,史鱼之直伯夷清。
此心欲与竹俱化。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月用倚竹读医经,满林飞出笙箫声。
石床晒药翻绛雪,丹炉移火蒸黄精。
乞我水苍佩,借我绿玉杖,何必潇湘远相访,往寻竹友应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