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详细(正在修订)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基本乐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基础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授课对象是该专业全体一年级学生。
该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实践和理论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
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标1、总目标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2)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3)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4)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5)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科际联系学习模式在其他课程中所要求的综合内容;(6)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7)形成学校教育所要求的基本乐理的教学能力。
3、教学时数:总学时: 72学时周学时:2学时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4、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熟练掌握乐音体系、音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标记、音程、和弦、调及调关系、调式、调与调式、调式中的音程等方面内容。
第一章:乐音体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并掌握音、音名、音组、标准音与中央C,掌握乐音体系、音名、音组、标准音与中央C的内容。
教学难点和重点
音、音的性质、乐音与噪音。
第十二章 调式中的和弦
教学目的和要求
判断各调式中的和弦,在各调式中构成各种和弦;通过和弦找到所属调式调性;和弦的解决。
教学难点和重点
调式中的和弦构成、通过和弦找到所属调式调性;和弦的解决。
教学内容
1、什么是调式中的和弦;2、大、小调式中的三和弦;3、大小调中的七和弦;4、通过和弦找到其所属的调式调性;5、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
教学内容
1.什么是"调";2.升号调与降号调;3.调的五度循环;4.等音调。
第九章 调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大、小调式,民族五声调式的调式特征;能熟练的书写调式音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大、小调式,民族五声调式的调式特征;能熟练的书写调式音阶。
教学内容
1、大调式;2、小调式;3、五种五声调式。
2.记谱法
五线谱、谱号、谱表、音符、休止符、节奏、节拍、拍子、拍号、小节、小节线、拍子种类、节奏特殊划分、连音符、音值组合法、节奏型。
3.音程
旋律音程、和声音程、音程名称、音程种类、自然音程、变化音程、音程的扩大与缩小及变化规律、音程的性质、单音程、复音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执笔人: 审定人:
《基本乐理》课程考试大纲
(适用于音乐学专业)
1《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6122002 )一、课程说明(一)适用专业:音乐学专业(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三)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属于本专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理论,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巩固的专业基础。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自学能力,懂得乐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五)先修课程:无(六)学时、学分数:72 学时、 4 学分(七)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以课堂讲述为主,其他实践性环节为辅;配备钢琴(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本课程于大学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第一学期考核方式为考查,第二学期考核方式为考试,均属闭卷考核。
2.对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采用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成绩记入平时表现成绩。
3.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 30%。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时分配表章节次数章节名称学时数 72总学时理论其他1(一)音高431 2(二)五线谱431 3(三)节奏节拍642 4(四)音程1064 5(五)和弦1064 6(六)调大调式小调式1064 7(七)五声性调式(民族调式)862 8(八)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642 9(九)转调422 10(十)移调2211(十一)调式变音半音音阶全音音阶2212(十二)常用记号1113(十三)装饰音1114(十四)音乐的速度与力度1115(十五)旋律曲式11(二)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音高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律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基本乐理》3.英文名称:《The basic theory of music》4.课程简介:基本乐理十学前教育专业必修专业技能课,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都必须学习。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为音乐技能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理论修养。
(2)能力目标——强调理论必须能应用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的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理论层面完善并指导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化成长。
(3)情感价值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2.与相关课程衔接:《基础和声》等。
3.学时、学分:总62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28学时,第二学期34学时。
4.开课学期:2017——2018(1)(2);授课班级:17音乐学5.教学方法:讲授、键盘练习、作业实践练习6.考核方式:闭卷7.教材:《基本乐理》.贾方爵.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038.教学参考资料:《基本乐理通用教程》、《乐理基础教程》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音的高度与记谱法(10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谱的一般规律,并能正确的记写乐谱,增强学生的识谱与记谱能力。
了解不同的律制与生律法,一般的演奏记号等内容。
【重点难点】音符时值特殊划分、谱号、调号与常用记号的写法。
音符及其时值的划分;调号、拍号与记谱中的常用记号等。
第二章节奏及节拍(6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种拍子及其音值组合法,使同学们充分认识节拍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一学年,64学时总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一、第二学期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学习音乐专业理论课程的前提与基础,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奠基石。
通过对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的加以运用到器乐学习、声乐学习、作曲学习当中,并为后续理论课程打好专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全面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学会将其与其他音乐理论课程融会贯通,并将其运用到声乐与器乐学习当中。
在乐理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音乐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讲多练”的原则。
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
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与其他相关理论课的密切配合,并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以保证学生在音乐发展上的协调一致。
三、教学时数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一章音高1、音的产生与类别2、音的性质3、乐音体系音列音级4、基本音级、音名唱名5、音的分组6、变音记号7、自然半音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全音8、等音、泛音列9、国际标准音、音律本章重点、难点——自然半音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全音第二章记谱法1、五线谱谱号谱表2、音符3、休止符4、音符时值的特殊划分本章重点、难点——音符时值的特殊划分第三章节奏与节拍1、节奏节拍节奏型2、重音拍子3、拍子的分类4、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板眼5、连音符6、弱起小结、切分音7、音值的组合法8、几种常见的挥拍基本图示本章重点、难点——音值组合法第四章音程1、音程及组成形式2、基本音程、音数、级数3、增减、单复音程;协和、不协和音程4、音程的转位与等音程本章重点、难点——增减音程、单复音程、等音程第五章和弦1、三和弦、七和弦2、等和弦3、非三度结构和弦本章重点、难点——等和弦第六章速度、力度及感情术语1、各种记号2、在使用中的意义第七章装饰音、略写记号及其他记号1、装饰音2、略写记号3、其他记号本章重点、难点——各种记号的正确记忆与书写第八章调1、大调音阶及音阶中各音级的名称2、调、调号、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本章重点、难点——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第九章调式1、调式概论2、大小调式3、平行调、同主音大小调4、五、六、七声调式5、其他调式6、同宫系统调、同主音调本章重点、难点——平行调、同主音大小调、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系统调、同主音调第十章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1、大小、民族调式中的音程2、音程所属调性的识别3、稳定、不稳定音程4、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5、大小、民族调式中的和弦6、属七、导七和弦的解决7、和弦的应用本章重点、难点——和弦的应用第十一章调性关系、调性变换1、调的远近关系、调性变换、调式交替2、转调本章重点、难点——调式变换、调式交替、转调第十二章调式变音及半音阶第十三章移调1、移调的目的2、移调的方法本章重点、难点——移调的方法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基本乐理课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设的音乐理论课,与同时开设的视唱练耳课联系紧密,并为后续的和声课,配器课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基本乐理英文名称:Elemental Theory of Music课程编号:B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6学分:4适用专业:音乐表演开课系部:音乐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基本乐理》是音乐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的概念及原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艺术实践和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音及音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产生的原理,明确音的性质、音的分类、音名、音组体系和音律。
对于名词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第一讲音及音名1、音的产生2、音的性质(重点)3、乐音与噪音4、乐音体系(难点)5、音名6、音组(难点)7、标准音和中央C8、音域、音区第二讲音律1、复合音与分音列(难点)2、十二平均律(重点)3、五度相生律(了解)4、纯律(了解)5、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习题:练习一、练习二。
第二章音高、音值、音强及记谱法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记谱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记记谱法中的各种常用记号,深入理解节奏、节拍的相互关系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及意义。
尤其在第八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反复唱读谱例来体会各种拍子的特征。
在第九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广泛做题练习来提高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第三讲记谱法(一)1、记谱法的概念2、简谱、五线谱记录音的长短(重点)3、简谱记录音的高低第四讲记谱法(二)1、五线谱记录音的高低2、变音记号(重点)3、休止符第五讲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1、演奏法方面的记号2、省略记号(重点)3、其它记号第六讲乐谱的正确写法1、书写五线谱2、书写简谱3、音符排列的横列式与纵列式4、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格式第七讲节奏、节拍节奏、节拍、拍子、小节第八讲各种拍子1、单拍子(重点)2、复拍子3、混合拍子(难点)4、变换拍子5、交错拍子(了解)6、散拍子7、一拍子第九讲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1、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重点)2、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3、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难点)4、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了解)第十讲节奏中的强弱关系1、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2、切分音3、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重点、难点)第十一讲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第十二讲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1、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2、速度标记3、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4、力度标记习题:练习三至练习十第三章音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音程命名的原理和音程分类的方法,掌握音程转位、音程识别和构成的规律,从而达到熟练、准确识别和构成音程。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本乐理英文名称:Musictheory课程编号:x2120042学时数:64其中实践学时数:16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4.0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一、课程简介《基本乐理》是一门阐述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的基础性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声音的性质、律制记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的基本规律等。
通过《基本乐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将音乐基础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习其他相关音乐基础课:例如《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提高表演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音及音高1.教学内容音的性质、音名、音组、音区并且熟悉键盘。
2.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音的四种性质;(2)理解部分:音的分组、等音;(3)掌握部分:基本音级(音名与唱名);变音记号;(4)熟练掌握:变化音级、自然半音与自然全音、变化半音与变化全音。
3.重点和难点(1)重点:乐音体系;音级;音列。
(2)难点:自然半音与自然全音、变化半音与变化全音。
(二)音律1.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个音级,了解西方十二平均律和中国传统十二律的区别2.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中国的传统律制;(2)理解部分:十二平均律;(3)掌握部分:中国传统律名;(4)熟练掌握:十二音;等音;半音;全音。
3.重点和难点(1)重点:十二音;半音;全音。
(2)难点:中国传统律名。
(三)记谱法1.教学内容掌握五线谱的记谱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音符和休止符2.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常用音符与休止符的名称、写法、意义与相互关系;(2)理解部分:连音符中的三、五、六、七、二、四这些连音记号与音值关系等(3)掌握部分: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4)熟练掌握:音符时值的特殊划分。
3.重点和难点(1)重点:音符与休止符写法;五线谱以及谱号;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反复记号。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详细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详细(正在修订)(共2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基本乐理》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开设的必修课之一。
无论学习声乐、器乐或是作曲,没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就无法透彻地达到学习的目的,也就不能进一步学习和声等更深一层的理论和技法,更不能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乐曲。
它是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和技能的主要基础。
1、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教学,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巩固的理论基础。
(3)能熟练地运用理论基础知识,以适应各种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需要。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难点乐理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各门音乐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乐理学习的重点内容是记谱法、音程、和弦、调式、调性。
记谱法是音乐学习的起步;音程及和弦是学习和声的准备,也是理解乐曲结构的必备知识;调式调性是分析、理解乐曲重要环节之一,这部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的综合,各种调式的特点首先是要由感性去体验(通过唱、奏或听赏),然后在理性上理顺出它们的脉络和规律。
乐理教学的难点是真正学懂和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与原理。
并能够将上述内容运用于歌唱和演奏、音乐学习与创作的音乐实践中去。
3、教学的质量标准作为音乐学科的一门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课,基本乐理教学要做到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掌握,熟能生巧,学以致用。
应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理论性的知识一定要使学生弄清其概念。
模糊的概念,决不可能有明确的理解,而一知半解更无法有目的地去指导实践。
因此理论的阐述一定要与具体的实例分析、与作品的理解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概念明确,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其二,理论学习与做题实践同步进行,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乐理学习在基本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关键在于做题,而且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要与做题实践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