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配制岗位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硫酸配置操作规程

硫酸配置操作规程

硫酸配置操作规程
硫酸为强腐蚀性液体,起溶度高、腐蚀性强、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属剧毒、强腐蚀性易灼伤溶液。

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溶解操作。

1.搬运密封的浓硫酸时,应由两人同时搬运一个硫酸桶;在车上搬运时,应捆绑禁止用肩扛,背驮或抱住的方法搬运。

2.搬运的道路应畅通,并在必要的地点设有水源和急救站。

3.在加酸工作地点,应备有水源,毛巾和5%碳酸氢钠清洗剂。

4.加酸工作应由二人以上同时操作,一人以上监护,工作人员应熟知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

5.应将防护面罩紧固于头部,无松动;防酸服应系紧袖口,胶皮手套应带于内部;领口立领后,用毛巾为住颈部;裤角须放在长筒胶靴的靴外
6.稀释硫酸时,应分多次缓慢的引流至水中,放上飞溅。

7.如果硫酸溅到衣服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5%碳酸氢钠冲洗剂冲洗,再用清水冲洗,切不可直接用水冲洗,以免造成更大的灼伤。

8.加完规定量硫酸后,应将桶塞旋紧,并站于3米以外用清水冲洗酸桶,以保证酸桶外无参硫酸液。

9.溶酸过程应在上风口操作,下雨等恶劣天气禁止操作。

10.操作结束后应清洗面部,如有条件应进行全身淋浴。

11.如果发生灼伤以后,应先做应急处理,并及时送医务所急救。

硫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硫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硫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的:制订硫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范围:硫酸滴定液(0.5、0.25、0.1或0.05 mol/L)的配制和标定。

责任:检验室⼈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1.仪器及⽤具⼗万分之⼀分析天平、⼲燥箱、电炉、容量瓶、锥形瓶、刻度吸管、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及试液硫酸、蒸馏⽔、基准⽆⽔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液。

3.配制3.1硫液滴定液(0.5 mol/L):取硫酸液30ml,缓缓注⼊适量⽔中,冷却⾄室温,加⽔稀释⾄1000ml,摇匀。

3.2硫酸滴定液(0.25 mol/L)、(0.1 mol/L或0.05 mol/L)照上法配制,但硫酸的取⽤量分别为15ml、6ml及3ml。

4.标定4.1硫酸滴定液(0.5 mol/L):取在270-300℃⼲燥⾄恒重的基准⽆⽔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液 10滴⽤本液滴定⾄溶液由绿⾊转变紫红⾊时,煮沸2分钟,冷却⾄室温,继续滴定⾄溶液由绿⾊变为暗紫⾊。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53.00mg的⽆⽔碳酸钠的取⽤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2硫酸滴定液(0.25 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碳酸钠的取⽤量改为0.8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26.50mg的⽆⽔碳酸钠。

4.3硫酸滴定液(0.1 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碳酸钠的取⽤量改为0.3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10.60mg的⽆⽔碳酸钠。

4.4硫酸滴定液(0.05 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碳酸钠的取⽤量改为0.15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 mol/L)相当于5.30mg的⽆⽔碳酸钠。

4.5如需⽤硫酸滴定液(0.01 mol/L)时,可取硫酸滴定液(0.5、0.1或0.05 mol/L),加⽔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配制硫酸溶液操作方法

配制硫酸溶液操作方法

配制硫酸溶液操作方法硫酸(H2SO4)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应用广泛。

它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硫酸溶液可以用于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如酸碱中和、金属清洗、石油精炼等。

下面是硫酸溶液的配制操作方法。

实验室中配制硫酸溶液的一般步骤如下:1. 安全措施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鞋。

同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便排除产生的有毒气体。

2. 原料准备硫酸通常以浓硫酸或稀硫酸的形式购买。

如果使用浓硫酸,应先用蒸馏水将其稀释到所需浓度。

如果使用稀硫酸,可以直接开始下一步。

3. 加水冷却将适量的蒸馏水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再将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

此时应该务必小心,因为在加入水时会产生热量,有可能造成水溅出或者溶液猛烈沸腾,引起危险。

所以一定要缓慢地倒入硫酸,并用玻璃棒或搅拌棒缓慢搅拌以加快稀释和降低温度。

同时还可以将容器放入冰水中以帮助冷却。

4. 酸碱滴定测定在加入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和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测定。

当溶液变色并保持稳定时,滴定即可停止。

滴定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所需的滴定体积,以便计算所得溶液的浓度。

5. 标签和储存准备好的硫酸溶液应用标签标明溶液浓度、配制日期和安全警示信息。

硫酸溶液应储存在有标示的容器中,并保存在通风良好、避光和干燥的地方。

请务必将硫酸溶液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意外发生。

6. 清洗操作区域硫酸是一种强酸,配制完硫酸溶液后,绝对不要直接将残余的硫酸倒入水槽中,以防止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蒸汽引起溅射。

可以用大量的蒸馏水冲洗操作区域,最好使用碱性溶液清洗以中和任何残余的硫酸。

总之,配制硫酸溶液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实验任务。

要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正确配制所需浓度的硫酸溶液。

此外,应将配制好的硫酸溶液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在储存和处理废液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硫酸生产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硫酸生产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硫酸生产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
1. 严格遵守职工安全规程。

2. 严格执行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 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则。

4. 进入车间,首先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如耐酸雨鞋、防酸手套、耐酸碱防护服、防护面罩。

5. 检查各部件系统是否完好畅通。

6. 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酸。

二、操作步骤
1.加除杂剂时,按规定控制参数要求。

2.有负压注入高位槽中,检查水、电、酸路是否畅通。

3.待设备正常出酸后,再打开进酸阀门,补充原料,保持其液面平衡。

硫酸化验室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硫酸化验室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硫酸化验室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硫酸化验室是一种高危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的任务就是提取、分离及检测出来的化合物。

因此,在工作中要秉持高度的关注和技术操作的安全。

本文将会详细地讲述硫酸化验室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安全规定1.硫酸化验实验室不应在贮存燃烧物品或者其他可燃物品的地方。

2.实验室一般不得存储各种可燃物品,保持室内空气干燥,进行日常扫除消毒。

3.实验中应注意动作的轻缓,不要把试剂抖散到空气中,也不要把试剂打撒。

4.制定化验计划与方案,按时完成作业,避免延误。

5.海量试验过程中,应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对燃烧品或其他测定过程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6.严格执行化学品的分类管理,所有的化学品都必须拥有清晰明确的标签。

化学品的储存应用标签标示包含名称、浓度、容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的信息。

7.科学合理利用仪器设备,避免过多的使用和浪费,节约资源。

8.定期保养维护实验室设备,对于使用时间过长或性能不佳的仪器设备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修缮或召回。

二、试剂使用规定1.试剂使用前必须检查,查看是否在质检期限内,避免使用过期试剂。

2.试剂的称量和分装必须使用专用的计量器具,不得改变器具的精度。

3.试剂进入电子天平时,必须先找平,保证称量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误差。

4.弃置废品时需要先将其淋湿,随后分类统一处理,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三、实验操作安全规定1.实验过程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必要时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化学品的误入口中,必须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洗涤,在情况严重时及时就医。

3.在进行反应物配制时需特别注意防止化学灼伤。

4.实验员操作时,必须站在试验台内,不得脱离试验台范围进行操作。

5.实验操作时必须注意使用身体不稳定的试管、烧杯等,尽量少碰撞。

6.当实验操作属于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任务时,必须先通过各项评估后,再予以开展。

四、应急处理规定1.如实验中出现险情,应各岗位之间密切配合,协助进行紧急处置。

2.紧急告警并通报相关管理人员,保持冷静,决策必须科学合理,并尽量避免损失。

配制稀硫酸操作规程

配制稀硫酸操作规程

1 目的为了正确执行6-APA生产工艺规程,确保BA萃取岗位配制稀硫酸操作规范化,确保持续正常生产并始终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适合于BA萃取岗位配制稀硫酸操作。

3 责任102车间组织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4 操作描述4.1 配制注意事项4.1.1 本操作因使用危险品浓硫酸,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浓硫酸操作规程规定穿好防护服及其他特殊规定。

4.1.2 由于浓硫酸的比重较大,且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反应,配制时必须先加水,后加浓硫酸,使浓硫酸遇水后迅速分散开。

空气搅拌开关及浓硫酸的进料阀一定要缓慢开启,防止激烈搅拌或加料过快产生爆沸致硫酸液溅出伤人!稀硫酸的配制量应控制在小于配制罐体积的80%处。

4.2 配制过程4.2.1 检查罐底阀、液位计是否完全关闭,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配制。

4.2.2 打开稀硫酸配制罐的排气阀,打开饮用水进水阀,加入定量的饮用水。

4.2.3 缓慢开启空气搅拌(阀门半开),缓慢打开浓硫酸进料阀,严格控制加入速度(浓硫酸控制在10分钟以上加完),使配制罐内呈均匀稀释状态。

4.2.4 加入定量的浓硫酸后(每1 M3水加浓硫酸45~60L),关闭浓硫酸储罐出料阀及配制罐浓硫酸进料阀。

继续搅拌30-60分钟,使配制液均匀。

停止搅拌。

4.2.5 取样送车间化验室测定稀硫酸含量,应为9%-11%。

//参考:执行日期:2008-02-01 SOP-P02005.00 (1)102车间工艺规程 PS-P02101(2)稀硫酸破乳剂配制准备记录 REC-P02002(3)稀硫酸破乳剂配制使用记录 REC-P02003。

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硫酸滴定液(0.5mol/L、0.25mol/L、0.1mol/L、0.05mol/L)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硫酸滴定液(0.5mol/L、0.25mol/L、0.1mol/L、0.05mol/L)的配制、标定与复标工作。

四、职责:质量检验主任、滴定液配制人、复标人、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五、操作程序:1、试剂:①蒸馏水②硫酸③基准碳酸钠④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六、仪器和用具①三角瓶100ml ②量筒20ml ③酸式滴定管50ml ④称量瓶⑤铁架台⑥电炉⑦天平⑧ 1000mL的容量瓶2、分子式和分子量: H2SO498.083、配制浓度所需溶质量及体积:49.04g→1000ml; 24.52g→1000ml; 9.81g→1000ml; 4.904g→1000ml硫酸滴定液(0.5mol/L)取硫酸30ml,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硫酸滴定液(0.25mol/L、0.1mol/L、0.05mol/L)照上法配制,但硫酸的取用量分别为15ml、6.0ml、3.0ml。

4、反应原理: H2SO4+Na2CO3→Na2SO4+H2O+CO25、标定:硫酸滴定液(0.5mol/L)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暗紫色。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硫酸滴定液(0.25mol/L) 照上法标定,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8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26.50mg的无水碳酸钠。

稀硫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稀硫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稀硫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岗位生产任务或目的1、AR(工业)浓硫酸和纯水(工业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冷却换热、循环、浓度微调节得到合格的产品。

2、岗位员工负责设备日常点检和维护保养;3、员工是岗位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操作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负责。

二、岗位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1、储罐来98%浓硫酸送至酸高位槽后,按一定比例进入稀硫酸配制器(酸、水混合冷却),之后进入接收液槽打循环,再抽到成品循环槽进行取样分析(浓度调节),合格后即可打去分装桶和装车。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三、岗位危险源辨识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硫酸灼伤、触电、机械伤害等四、工艺控制指标(参数)1、配制70%硫酸物料比:水300公升/H ,浓硫酸0.4m ³/H ;2、配制50%硫酸物料比:水500公升/H ,浓硫酸0.35m ³/H 。

五、安全操作程序(方法)储罐硫酸高位槽 受液槽循环 泵稀硫酸配制器 泵 成品槽 循环调节 AR (工业)槽车 储罐纯水/工业水 泵 高位槽 回流装车、装桶 回流(一)开机1、检查各相应管道、法兰阀门是否完好,校对调节应开应关的阀门。

2、确认系统各进出阀门正确后,启动凉水塔循环泵和凉水塔风机,送水至水位均衡正常。

3、启动纯水循环泵送水至高位槽,启动浓硫酸循环泵送酸至高位槽(保持溢流正常);4、调节运行设备的正常后,才能进行配酸操作;5、微开配制器进水阀,在小开硫酸进酸阀(成连续细线),配制酸充满换热器并正常流出去受液槽时继续预热10min左右(若不能正常流出则需要多次调节排酸阀直至正常),进行慢调大进酸阀和进水阀(须要5min左右调节好对应流量)。

6、观察混合接受器液位并调节进酸阀、进水阀,接受器液位必须不能满过进酸口。

(二)运行待系统正常运行后,检查各管道阀门是否漏酸(若有漏酸,应及时停机检修),检查并一小时记录一次运行数据,运行后进行以下调节。

进酸阀门不能全开以免超负荷运行,按照物料配比进行调节1、配制70%硫酸物料比:水300公斤/H,浓硫酸0.4m³/H;2、配制50%硫酸物料比:水500公斤/H,浓硫酸0.35m³/H;3、配制60%硫酸物料比:水400公斤/H,浓硫酸0.35m³/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配制岗位操作规程
(试用版)
一、目的
将70%H2SO4与92.5%H2SO4按照一定体积比例充分混合均匀,配制为≥88%H2SO4(以下称为“配酸”)。

二、技术条件
1、配混酸体积比
70%H2SO4:93%H2SO4=1:(4~10)。

根据70%硫酸实际产量而定,遵照“配酸浓度最高”原则。

1)以70%硫酸实际产量为基准,控制93%硫酸体积比例。

2)根据70%H2SO4实际产出体积、H2SO4含量、93%中H2SO4含量实际浮动调整。

2、酸量
1#、2#窑24小时耗酸量为105t左右,故酸配制岗位需结合酸储槽余量进行配制,保证配制后储罐内H2SO4不小于150t。

3、体系温度控制
温度≤50℃,含量≥90%)。

4、70%硫酸、93%硫酸体积配比一览表(见表二)
三、主要设备
70%H2SO4储罐2台(30m3),配酸槽65m3(标为119吨),酸循环泵1台。

四、操作规程
1、操作准备
按该岗位安全生产要求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必须穿戴乳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检查混合罐、70%H2SO4储罐,罐体及底阀、管路是否良好,并检查混合酸罐(约90%H2SO4)余量,做好相应的记录。

保证岗位卫生干净,地面无积水、无杂物。

向交班人员询问生产状况及设备运行情况。

2、确定“配酸”量
待检查完毕,根据实际投矿量,计算所需混合硫酸量(配酸量),确认本班需配酸量(参照附后表二)。

3、配酸配置操作过程
打开H2SO4混合罐配制阀并开启循环泵。

待1#、2#混合罐余酸循环正常,根据配制比例及70%H2SO4实际含量,计算所需92.5%H2SO4量。

1)、打开70%H2SO4储罐底阀并开启70%H2SO4返酸泵,结合本班用量将一定70%H2SO4(以进8m3,体积配比为1:6为例)供入混合罐。

2)、开启混合罐循环泵。

3)、开启92.5%H2SO4返酸泵,将按体积比例将93%H2SO4(共48m3,此时罐内共有混酸体积为56m3)泵入混合罐。

4)、每20min测量混合罐内H2SO4温度,待温度无上升趋势时,保证循环泵2h后关闭循环泵及泵进口阀。

5)、取混合后H2SO4样送分析检测(或检测比重,参照“表一”)并做好记录。

6)、如“配酸”检测不合格可根据检测结果配入一定量92.5% H2SO4,操作过程按上述“ 1)”~“5)”过程操作,直至检测合格。

7)根据实际需要量,每班配制1~3次,集中在白班及小夜实施。

五、作业过程中注意事项
1、本岗位接触浓H2SO4,有很强的烧伤、腐蚀作用,应严格佩戴劳保用品。

2、该配制过程会放出大量热,并伴随局部H2SO4飞溅、应密切关注,同时防止溅出液烧伤。

3、混合过程H2SO4腐蚀性加剧,应加强循环泵及管路的检查、防护工作。

防止大量H2SO4泄露。

六、作业后应检查的项目
1、及时和焙烧岗位取得联系,随时观察或询问物料情况。

2、通过测温、送检确认H2SO4是否已混合均匀。

(取样应具代表性)
3、如配制过程有部分H2SO4不慎溢出或溅出应及时回收至混合罐内,并保持现场清洁、无积液。

4、按照润滑“5定”、设备“十字”方针、“三好四会”等要求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5、按照本岗位的卫生区域的现场操作标准,清扫卫生,用具摆放整齐。

6、认真填写生产运行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表一、20℃时硫酸的密度与浓度对照表
表二、70%硫酸、93%硫酸体积配比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