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流感防控知识培训课程-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学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后,侵入上皮细胞,繁殖并破坏细胞,引起炎症反应。
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炎症介质,导致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四、临床表现流感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涕、肌肉酸痛、疲劳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腹泻等症状。
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五、诊断流感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等。
六、治疗流感治疗应及早、及时、个体化。
轻型患者通常采用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应及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兰州流感疫苗等。
同时,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处理并给予支持治疗。
七、预防流感的预防主要包括个人防护和群体防控。
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污染物、佩戴口罩等。
群体防控包括加强流感疫苗接种、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例等。
八、特殊人群的诊疗对于老年人、孕妇、儿童、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其流感的诊疗和管理。
对于重症患者应及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并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流感病毒通过HA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启动感染。
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形成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
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出现ARDS、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儿童可能会出现急性坏死性脑病。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化生、固有层粘膜细胞充血、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重症肺炎可能会出现弥漫性肺泡损害。
合并脑病时,可能会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水肿、坏死。
(完整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 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二)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9年版)

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9年版)一、概述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易发展成重症流感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在流感流行季节,对临床考虑为流感,特别是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或重症流感患者,应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我国流感防治的现状是,一方面流感疫苗接种率低,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对流感危害及疾病负担缺乏足够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做到对流感的早期识别和早期抗病毒治疗。
为进一步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对《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8 年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9 年版)》,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流感的认识。
对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对重症病例要由 ICU、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组成多学科救治小组,集中力量进行救治,达到减少重症发生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二、流感的疾病负担(一)疾病负担1.全人群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根据一项对全球 32 个流感疫苗接种随机对照队列中未接种疫苗人群的流感罹患率统计,有症状流感在成年人中的罹患率为 4.4%,65 岁以上人群为 7.2%;所有流感(包括无症状感染)在成年人中的罹患率为 10.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 300 万~500 万重症病例,29 万~65 万人死于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版)》教(学)案新版方案修订内容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2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二)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流行性感冒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解读PPT参考幻灯片

2020/2/6
5
病因病机
•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感受疫疠毒邪,四时不正之气所致,即“非其 时而有其气”的“异气”,又称“杂气”、“疠气”,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 节,起居失常、寒温失调、过度疲劳后容易发病。
• 病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肺卫,卫气失宣,皮毛开阖失司,则出现恶寒、发热 、头痛、身体酸痛等症。肺失宣肃,则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肺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3.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2020/2/6
11
中医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14
中医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热毒袭肺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 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
通腑泄肺 先证用药 截断病势
2.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疲劳皆 使肌腠不密,肺卫失调。
病机关键
1、“非其时有其气” 。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020/2/6
8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1~7日,多为2 ~ 4天( 数小时至数日)。 多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 (体温可达39˚~40˚C )、畏 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 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 部分病人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 症状。
流感知识培训

•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 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 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 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 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 儿童流感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与成人 相似。儿童感染乙型流感,部分以呕 吐、腹痛、腹泻为特点;
流感相关住院和死亡主要发生在65 岁及以上老人、5 岁以下 (尤其是2 岁以下)儿童,以及具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
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2019.11.13
流感的疾病负担
一项研究显示,1-5岁的儿童占总住院治疗比例的30%,而 年龄≥65岁(65.8%)住院患者流感相关死亡比例最高。
异性IgG 抗体水平呈4 倍或以上升高。
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阳性=确定诊断
重视流感样病例的重要性
流感样病例(ILI)是指急性起病(10天之内),发热(体温
1 ≥38℃),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判断依据
2 研究显示,流感流行季节,以流感样病例作为临床拟
诊的准确率可达70-80%
症状不典型患者的诊断
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2019.11.13
诊断
2018版 临床诊断
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 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 感样症状的疾病。
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证据/抗原检测阳 性=临床诊断
修改理由和依据:虽然抗原诊断试 剂敏感性低,但特异性高,结果阳 性可以确诊为流感感染患者。
甲型
流感 病毒分型
丁型
• 主要感染猪、牛 等,尚未发现感染 人
•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乙 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 和Yamagata 系
流行性感冒培训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流感病毒的类型和传播途径:
1.1流感病毒的分类和特点
1.2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感染途径
1.3流感病毒在不同季节和地区的传播情况
1.4流感病毒的变异和抗药性
二、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和并发症:
2.1流感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2.2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特征
2.3流感的并发症及严重后果
2.4感染流感后需注意的事项
三、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
3.1注重个人卫生与手部清洁
3.2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3.3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
3.4流感疫苗的接种策略和效果
3.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
四、针对流感疫苗的介绍:
4.1流感疫苗的种类和成分
4.2流感疫苗的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4.3流感疫苗的功效与风险
4.4流感疫苗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4.5流感疫苗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五、应对流感爆发的策略:
5.1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调度
5.2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能力
5.3发布流感疫情信息和提供及时指导5.4高风险群体的关注和保护
5.5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总结:。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1.流行性感冒的定义是什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2.流感病毒分为哪几型?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H1N1、H3N2等多个亚型。
3.流感的潜伏期是多少?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平均2天。
4.流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
5.如何诊断流感?诊断流感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
6.流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流感的治疗原则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7.哪些药物可以用于流感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8.流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二、答案部分1.流行性感冒的定义: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2.流感病毒类型: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H1N1、H3N2等多个亚型。
3.流感的潜伏期: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平均2天。
4.流感的典型症状: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
5.诊断流感:诊断流感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
6.流感的治疗原则: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7.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三、方案部分1.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流感的诊疗方法,提高对流感的防控能力。
2.培训内容: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
3.培训方式: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互动讨论等。
4.培训对象:全体医护人员。
5.培训时间:2022年10月1日-10月31日。
6.培训地点:医院会议室。
7.培训师资:具有丰富经验的感染科、呼吸科专家。
8.培训效果评价:通过培训前后的知识测试,评估医护人员对流感的诊疗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并发症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2.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等,其中 急性坏死性脑病多见于儿童。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并发症
3.心脏损伤 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 常需较长时间。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并发症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 毒性休克等。 1.肺炎 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细菌、真菌等其他 病原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ARDS。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二、流行病学│(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 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 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 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并发症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5.脓毒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疾病概述
流感的基本情况
流感诊疗方案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 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 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 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 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二、流行病学│ (二)传播途径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 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 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 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 和Yamagata系。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 可灭活。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HA)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启动感染。 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大 量新的子代病毒并感染其他细胞。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 反应,从而导致ARDS、休克、脑病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2020年最新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在线课堂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主治医师 龙殿法
疾病概述
什么是流感?
流感诊疗方案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 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 10 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 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 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并发症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和急性肾损伤等。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二)病理改变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化生、固有层黏膜细胞充血、水肿伴单 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的改变;危重症者可合并弥漫性肺泡损害;合并 脑病时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水肿、坏死,急性坏死性脑病表现为丘脑为主的对称性坏死性 病变;合并心脏损害时出现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和坏死等心肌炎的表现。
疾病概述
参考文件-国卫办医函〔2019〕819号
流感诊疗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 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 制定本诊疗方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二、流行病学│(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 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 能抑制等;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大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