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梧州骑楼规划设计说明

梧州“骑楼城”规划设计说明一、导言随着广西旅游大省地位的确立,广西东大门梧州市的旅游业将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002年8月,自治区主席李兆焯、副主席袁凤兰经过深入的调研考察,提出梧州的城市建设、旅游发展要以山、水、城为三大核心内容,尤其是要在建设河东防洪堤的同时全面改造河东区,将其建成富有特色的“骑楼城”,并以此作为梧州旅游的“品牌”和“亮点”。
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23°18'~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
市区东西长33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312.2平方公里。
梧州市地处浔江和桂江的交汇处,两江交汇后称西江,由西向东横贯梧州市区。
桂江由西北蜿蜒流入,将市区分为河东、河西两个城区。
梧州“骑楼城”的规划用地位于河东区,紧靠桂江、西江,面积约2平方公里。
历史上梧州市曾是广西的第一大商贸城市,而河东区正是梧州市的商业经济中心。
曾经存在有大量的商行、洋行,广泛分布着具有历史意义、本土特色的骑楼建筑。
时至今日,骑楼建筑已经日益破旧、衰落,曾经记载着梧州市辉煌历史的骑楼商行及老字号商铺,大量湮没在民居之间。
骑楼建筑的风格特点、所形成的空间环境,是梧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骑楼建筑、骑楼街区,保持其建筑风貌和空间形态,使本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我们根据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房地产、旅游、商贸开发、提高市民居住质量、改善商业条件等规划目标,把梧州骑楼城建设成为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二、骑楼发展概况1.骑楼建筑的概念及特点所谓骑楼建筑,即建筑临街而建,二层沿街挑出,底层架空形成柱廊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
骑楼建筑多为2~4层。
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二层以上为住宅;临街立面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
骑楼建筑并排联立,形成连续的骑楼步行通廊和沿街立面,即成为骑楼街。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6.12•【字号】梧政办发〔2024〕50号•【施行日期】2024.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梧州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4年6月12日梧州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桂发〔2024〕4号)和《中共梧州市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梧发〔2024〕1号)精神,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粮蔬果畜茶药桑等资源优势,统筹实施产业提升“八大行动”,打好扩面增量“八大攻坚战”,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农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5%,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77%以上,主要指标增速力争进入全区前列,第一产业增加值超25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4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
当代广西梧州城市形态的演化

当代广西梧州城市形态的演化摘要:对当代梧州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梳理其历史脉络,探讨其规划与建设模式,探寻其演化机制,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城市形态当代梧州演化机制新中国成立后,梧州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建设模式和动力机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地区演化过程的整理和考察,剖析当代梧州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形态特征,探寻城市形态演化的内在机制,这无疑会加强和整合新时期梧州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基础。
城市形态特征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广东交界,地处珠江流域中游,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
1897年辟为通商口岸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
20世纪20年代,梧州商埠局拆古城墙、拓宽街道,原来的坊式房逐渐被骑楼取代,在河东老城区留下连绵成片的骑楼群,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
之后由于局势动荡、经济滞后等原因,梧州的城市建设缓步进行甚至停滞。
直至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才有了新的动力和指引。
尤其在90年代初提出城市西移的战略目标后,开始形成多种空间形态并存的城市格局,旧城区延续原有骑楼群的格局进行修缮,以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为主,兼顾居住,新城区则主要承担政治、商业、物流、工业、居住等功能,由此在市域范围内形成行政中心、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几大功能区,串起了城市发展的东西轴和南北轴,并逐步扩大为组团式发展。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满足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梧州开始修编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9年对总规进行局部修改。
对于梧州城市性质,确定为:具有岭南山水特色、以外向型工业为主导的桂东地区中心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与粤港澳联系的交通枢纽。
梧州市平浪防洪堤总体设计方案选择

梧州市平浪防洪堤总体设计方案选择陈桂斌【摘要】An introduction was made on the design of Pinglang Flood Dike in Wuzhou City,including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concept of dike-line and dike type,the general design scheme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The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uman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were followed in the overall design process.%介绍了梧州市平浪防洪堤堤线、堤型的选择原则、思路,总体设计方案等基本情况。
该设计方案融入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水利的理念,将环保、人文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贯彻于设计的全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防洪堤;城市防洪;设计方案;梧州市【作者】陈桂斌【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1梧州市地处西江中下游浔江、桂江、西江交汇处,平浪防洪堤是梧州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体系中的一部分,位于梧州市长洲区平浪村桂江下游右岸,距离桂江汇合口约20 km。
根据《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平浪片区为梧州市重要经济带之一,将发展成为一类、二类工业用地以及仓储用地,片区地位将日益凸显。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章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TRANBBS城市TRANBBS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件。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开发区)内的⼀切规划、TRANBBS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规划期限:近期 2003~2007年中期 2008~2012年远期 2013—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本中粗体字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本规划⾃浙江省⼈民政府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城市发展⽬标总⽬标:将温州建设成为国际性轻⼯城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业、商贸、⾦融、港⼝、旅游城市,实施“⼀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加强⽣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到规划期末国内⽣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接近国内⼀流⼤城市的相应⽔平。
形成具有现代化⽔平的温州都市区,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业化⽔平达到国内先进⽔平,确⽴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城市地位。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形成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向资源配置市场化、合理化,经济运⾏规范化、法制化⽅向发展。
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TRANBBS 交通、公⽤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民⽣活的需要。
形成以促进⼈的全⾯发展为核⼼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与⾃然和谐共存的⽣态环境,社会风⽓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活环境优美为重要标志的城乡⽂明程度显著提⾼。
梧州经济概况

目录一,地方经济概况 (2)〔一〕综合情况 (2)〔二〕工业 (2)〔三〕固定资产投资 (3)〔四〕国内贸易 (3)〔五〕对外经济 (4)〔六〕人民生活与财政收支 (5)二,产业开展概况 (6)〔一〕当前产业开展情况 (6)1,第一产业及优势产业简要分析 (7)2,第二产业及优势产业简要分析 (8)3,第三产业及优势产业简要分析 (8)〔二〕未来产业开展规划 (9)1,优先梯次开展特色产业集群 (9)2,开展商贸物流业 (10)3,开展旅游效劳业 (11)4,开展金融效劳业 (11)〔三〕招商引资 (12)三,工业资源概况 (14)〔一〕梧州优势资源分布情况 (14)〔二〕重要资源—矿业资源状况介绍 (14)1,矿产资源种类 (14)2,矿产资源规划 (15)四,地方融资平台情况 (16)〔一〕梧州工业园区投资开发管理〔组织机构代码667021870;平台风险定性:全覆盖〕 (16)〔二〕梧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组织机构代码554742807;平台风险定性:无覆盖〕 (17)〔三〕梧州市富民投资开发〔组织机构代码554742807;平台风险:全覆盖〕 (17)〔四〕梧州市土地储藏交易管理中心〔组织机构代码747971024;平台风险:全覆盖〕 (17)〔五〕梧州市东泰国有资产经营〔组织机构代码735179793;平台风险:全覆盖〕 18 〔六〕广西梧州安澜防洪排涝工程投资〔组织机构代码:715120890;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19)〔七〕广西梧州根底设施投资管理〔组织机构代码:715118520;平台风险:无覆盖〕 (20)〔八〕广西梧州市沧海建设投资〔组织机构代码:579438115;平台风险:全覆盖〕 (20)〔九〕梧州市交通投资开发〔组织机构代码:680126917;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 20(十)苍梧县龙城工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代码:775956163;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1)〔十一〕梧州进出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投资管理〔组织机构代码:672453061;平台风险:全覆盖〕 (21)〔十二〕梧州市沧海建设开发〔组织机构代码:695370787;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1)〔十三〕广西藤县县城防洪提工程建设开发〔组织机构代码:708625401;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2)〔十四〕藤县建业城市根底设施投资〔组织机构代码:677736167;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2)〔十五〕藤县龙源国有资产营运〔组织机构代码:74797150X;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2)〔十六〕蒙山县工业集中区泰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代码:672470080;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2)〔十七〕蒙山县泰晖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代码:768914547;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3)〔十八〕蒙山县土地储藏中心〔组织机构代码:799705916;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3)〔十九〕蒙山县永安新城建设开发〔组织机构代码:756523688;平台风险:全覆盖〕 (23)〔二十〕岑溪市城市建设开发〔组织机构代码:739981660;平台风险:根本覆盖〕 (23)五,梧州开展展望 (23)〔一〕培育壮大工业产业 (24)〔二〕完善现代综合交通格局 (25)〔三〕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25)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是广西东大门。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4.24•【字号】梧政规〔2018〕6号•【施行日期】2018.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梧政规〔2018〕6号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为加强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40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桂发〔2016〕24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2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放管服”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7〕167号)要求,我市对2017年12月31日前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结果已经市十四届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以公布,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于2017年12月31日前制定的,未列入《继续有效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附件1)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各部门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列入《决定修改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附件2)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原起草或实施部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23号)规定的程序修改,修改工作必须于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逾期未完成修改的,该行政规范性文件停止执行。
在修改期间,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规定相抵触的条款停止执行。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梧政发[2011]1号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梧政发[2011]1号](https://img.taocdn.com/s3/m/b989c11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49.png)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正文:----------------------------------------------------------------------------------------------------------------------------------------------------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梧政发〔2011〕1号)各县(市、区)政府,梧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中直、区直驻梧各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09〕34号)和《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营造良好政策制度环境的通知》(梧政发〔2009〕40号)的部署、要求,市政府对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2008年12月31日以前制定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下称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根据清理结果拟定的《决定继续有效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决定修改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决定废止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已经2010年12月31日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09〕34号)的规定,未列入《决定继续有效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二、对列入《决定修改的梧州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由原起草单位或主要实施单位负责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修改。
修改工作必须在1年内完成,1年内不完成修改的,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不得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第一部分: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总述“十五”期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时期。
河东、河西防洪堤的建设,全面提升了梧州市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护屏障。
长洲水利枢纽的建设,除提供电力供应外,还巩固了梧州市“水上门户”的地位,大大加强了河道的推行能力。
北部地区随着旺甫外向型工业园区建设启动,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北部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周边物流产业的发展。
洛湛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往西、往南的发展。
桂梧、南梧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加强了梧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交通联系。
水路、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将充分发挥梧州市作为桂东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的重要职能。
为了适应梧州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满足梧州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梧州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12月邀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梧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共同组织编制了《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至2020年)》(以下简程《总规》),编制历时四年。
四年来,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指导下,《总规》几易其稿,不断深化完善。
2002年8月,国内知名规划专家对《总规》纲要提出了全面的咨询意见;2002年10月,《总规》纲要获市人民政府批复;2003年2月至5月,《总规》成果(初稿)公开征询市民和这个各部门意见,并组织专家审核,报请市人大、自治区建设厅指导;2003年6月,修改后的《总规》成果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审查;2003年11 月自治区建设厅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在南宁组织区政府各部门及知明规划专家对《总规》进行咨询审查,原则通过评审;2004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总规》。
与上一轮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相比较,《总规》的编制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内容上更为翔实,并增加了总规修编策略,珠三角经济与城市发展、人口论证等专题研究,同时突出了地方特色及生态保护;规划的现实操作更强。
1、在“城市性质”上明确梧州市作为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强调了岭南山水城市特色及工业的作用。
2、在“城市规模”上,根据城市化水平,十五计划目标及预测,由上一轮总体规划中的100万人调整为75——80万人。
3、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由原“向西江两岸发展为主,适当向北扩展”调整为“南拓、西联、东优、北控”,即以南为主,重点发展三龙片区、苍梧片区、优化发展长洲片区,加强河西与三龙、长洲、苍梧等联系。
4、城市总体布局:由上一轮总规的七大大区和三个小区,调整为六大组团六个片区,其中原保德安不作为建设用地,增加旺甫、社学作工业园区。
《总规》是指导梧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具法律效力。
在城市规划区(市区、近郊区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建设需要申请用地、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临时建设等)必须符合《总规》。
凡因城市建设需要而编制的专项规划、开发区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总规》的要求。
修编《总规》的指导思想是突出山是城市的规划理念,注重展现梧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协调城市布局与重大基础设施的关系,强调生态和保护的原则。
《总规》抓住梧州“三江交汇、群山环绕”的特征,在城市建设上要突出“小而俏”的特色,从优化城市空间、改善居住环境、治山理水和营造标志性建筑四个方面入手,展现山水城市的风貌。
在城市景观轴线和生态走廊建设中,充分考虑到梧州是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历史古城,保护历史文物,在旧城规划中充分体现历史的延伸,让建筑形式多样并存,突出梧州百年商埠的传统特色,重振梧州商贸城市的声威;在新区规划中则体现现代建筑的特色。
规划期限:2002-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2-2005年;远期为2006-2020年;远景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叶。
规划区范围:梧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梧州市三个区(万秀、蝶山、长洲区)及苍梧县的龙圩、大坡、新地、人和等四个乡镇的行政范围,面积1924平方公里。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2020年梧州市城市总人口350万,城镇化水平预计达50%-55%,城乡居民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并进入富裕阶段。
梧州市的区域定位为:两广地区的结合部,是承接粤、港、澳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发挥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乡镇工业和外向型加工贸易基地,以及西南地区东向出海的门户和通道;梧州是桂东地区最重要的区域,与玉林、贵港、贺州互为邻居,资源相系,文化相通,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等方面应加强协调。
第二部分: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实施规划,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区域城镇协调有序发展。
一、城镇体系现状:2001年,梧州市城内城镇61个(包括城市、建制镇、乡驻地集镇),其中地级市1个,辖万秀区(包括旺甫镇)、蝶山区(包括夏郢镇)、长洲区(包括倒水镇),县级市驻地镇一个(岑城),县城驻地镇三个(龙圩、藤城、蒙山),其他建制镇52个,乡驻地集镇7个,城镇人口86万人,城镇化水平30.23%,梧州市域的城镇职能结构可以分为四级。
第一级城市:梧州市区,桂东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联结两广的“门户城市”,扼西江水路运输咽喉,G207、G321、S20133等国道、省道汇集于此,是广西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对外贸易和内河港口中心城市。
梧州市2000年底城镇人口37。
73万人(包括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属中等城市。
第二级城镇是县(市)城中心城镇,包括岑城、龙圩、藤城、蒙山等四个城镇,是各县(市)农业经济的集散地,工业发展均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第三级城镇是县城片区中心城镇,主要是藤县太平镇,已经逐渐成为藤县北部片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中心,为藤县第二大工业镇。
第四级城镇是地方小城镇,这些小城镇的基本职能是农务管理和镇城集市、贸易中心。
二、城镇体系现状特点1、城镇发展有利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区域交通逐步改善,丰富的资源优势、西碧大开发带来的契机。
2、城镇发展制约因素: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花程度较低;城镇职能趋同,城镇特色不明显;快速、量大的现代化路上运输的缺位,制约着梧州城镇的发展,技术人才缺乏。
三、城镇发展策略针对各城镇现状特点,结合区域发展战略,确定各城镇的性质、特色、地位,每个城镇具有明确合理的分工,使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基本设想一是建立城镇职能分工体系;城镇合理分工,建构梧州城镇职能分工体系的基础。
二是培养中心镇的发展;选择地方基础设施较好、地理位置较优越的城镇作为中心镇来重点建设。
三是适时调整行政区域,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规划建议把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大坡镇合并到梧州市区。
四、城镇职能结构规划针对梧州市域城镇指南的现状特点,按照城镇发展总体发展方针,对梧州城镇指南进行规划调整;1、提升梧州在桂东地区的地位强化梧州在桂东单位的经济、交通等综合想中心地位,使之成为桂东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根据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梧州市区2020年城镇总人口约为75-80万人左右。
2、提升岑城的地位,由原来的县(市)域提高到市域副中心的地位。
岑城位于市域南部,是桂东南至梧州的主要通道,随着G207国道等级的提高和洛湛铁路建设,岑城将成为两广交界的交通枢纽。
预测年岑溪市区(岑城-樟木)的城镇人口为20-25万人。
3、藤县太平发展为新的县域县城副中心规划太平镇发展成为藤县的县域副中心,成为梧州市域西北部一个支撑点。
预测到2020年人口规模为8-10万左右。
4、市(县)城分片中心:规划一定数量的县城分片区中心,以培育能带动片域发展的增长极点。
规划金鸡、南渡、水汶、糯洞、石桥等作为各县(市)的分片中心城镇。
5、规划梧州市区外围的人和、倒水、夏郢、大坡、新地、南安、赤水为梧州市区的卫星城镇。
五、城镇空间结构规划1、城镇空间发展总体格局根据城镇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梧州市域城镇分布的现状特点,城镇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为:“一主、一副、三节点、五轴”一主:市域主中心——梧州市区(包括苍梧县城)一副:市域副中心——岑溪市区(岑城-樟木)三节点:藤城、太平、蒙山县城(蒙山镇)五轴:五条城镇发展轴(①岑溪-苍梧-梧州城镇发展轴;②梧州-太平-蒙山城镇发展轴;③梧州-苍梧-藤城城镇发展轴④岑城-藤城-太平城镇发展轴⑤岑溪市域中部城镇发展轴)2、城镇布局规划为三大经济区在进行经济区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城镇发展轴的联系问题,把梧州大致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南部经济区为岑溪市域。
产业发展导向是建立脓林产业发展基地、打造规模经济;提高技术层次,逐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档次;积极引进外向型加工业;中部经济区为西江以南,岑溪以北,包括藤城南部、苍梧。
产业发展导向是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农林产业发展基地,打造规模经济,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资源型加工业,适当发展重化工业。
北部经济区为梧州、蒙山、藤县北部片区。
产业发展导向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加工业、商贸旅游业;建立“三高”农业基地,积极发展郊区农业、经济林生产基地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
六、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1、区域性交通设施规划期内,经过梧州市区的公路全部升格为一级公路,梧州成为水、陆、空交通枢纽。
梧州城区成为市域一级交通枢纽,岑溪为二级交通枢纽,加强太平与藤县、藤县和岑溪之间的交通联系,使道路发展为网络状布局。
(1)、公路:公路规划以梧州、岑溪、太平、藤县为节点,形成环状高等级公路(一级以上)骨架,辅以二级和三级公路构成网络。
①南宁至梧州高速公路②广州至梧州高速公路③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④规划建设梧州至柳州的高速公路,可选址梧州-太平-蒙山-荔浦-柳州,也可选址沿西江接到柳州。
⑤梧州至贵港二级公路扩建为高速公路,梧州至藤县二级公路扩建为高速公路。
⑥梧州至信都公路:规划为一级公路,近期建为二级公路。
⑦207国道梧州至岑溪段;近期建为一级公路,岑溪至信宜段规划为一级,近期建二级。
⑧岑溪-藤城-太平规划为一级公路,近期建成二级公路。
此外,在规划期内,藤县至容县、太平至平南、梧州至桂林沿江公路、黄村至昭平,建成二级公路,所有乡镇对外公路建成三级公路。
(2)铁路:洛湛铁路成为近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梧州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在梧州市西北侧通过,途经竹溪、德安、宝安、平浪、龙华、龙新、龙平、石良角,其中在梧州市区玫瑰湖公园西北处设梧州站(区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