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一般书信写作教案设计
书信的写作教案

书信的写作教案教案:书信的写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素;2. 掌握书信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3. 能够独立撰写各类书信。
二、教学内容:1. 书信的定义和分类;2. 书信的格式和布局;3. 书信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 不同类型书信的写作范例。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教师引入书信的概念,与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需要写信,以及为什么使用书信而不是其他通信方式。
Step 2: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素教师向学生介绍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素,包括信头、日期、称呼、正文、落款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书信的整体结构。
Step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布局教师详细介绍书信的格式和布局,包括信头中的发件人地址、收件人地址、信封的折叠和密封方式等。
通过图示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模仿正确的书信格式和布局。
Step 4:书信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1 语言表达: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书信的常用语言表达方式,如礼貌用语、感谢表达、邀请和请求等。
学生应根据写信的目的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4.2 文体特点: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书信的文体特点,如公函的正式性、感谢信的诚恳和亲切等。
通过阅读模板和范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书信写作的文体要求。
4.3 注意事项:教师向学生提供书信写作的注意事项,如注意语法和拼写、避免使用太过亲密或冷漠的措辞、合理使用标点符号等。
学生应注意这些细节,以确保书信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Step 5:不同类型书信的写作范例教师展示几种常见类型书信的范例,包括感谢信、邀请信、建议信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范例,了解并模仿相应类型书信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
四、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书信写作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要求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封书信,可以选择感谢信、邀请信或建议信等。
作业要求学生按照书信的格式和要素进行书写,并注意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书信 作文教案初中

书信作文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结尾语、署名、日期。
2. 书信的写作技巧:选择合适的话题、表达真挚的情感、注意语言的得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封书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书信有哪些基本要素?2. 新课讲解: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书信样本,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写一封书信。
5. 互动交流:学生互相交换书信,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写作书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书信的写作方法。
2. 采用互动交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信格式是否正确。
2. 评价学生的书信内容是否表达真挚的情感。
3. 评价学生的书信语言是否得体。
六、教学资源:1. 书信样本。
2. 写作指导资料。
3. 学生作文本。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书信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书信的历史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书信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4. 定期组织书信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书信写作能力。
书信写作教学设计3篇

书信写作教学设计3篇书信写作教学设计3篇篇一:书信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书信的种类,掌握一般书信和常用专用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能规范写作一般书信和常用专用书信。
【教学重点】一般书信和常用专用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教学难点】专用书信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大家都写过信吗?书信在古代作用是非常大的。
一封书信可以制止一场战争。
(例见教材P167,《左传·郑子家告赵子宣》)一封书信可抵万金。
(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腾飞猛进,电话、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疏于写信了。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信,它不仅起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作用,而且有不少书信尤其是作为传情达意的书信,通过它进行心灵的对话,其人文关怀是其他通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请大家欣赏一篇散文随笔《怀念书信》。
怀念书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为生计奔波着忙碌着。
旧的观念、情趣和联络方式,逐渐地淡化消融。
无论家居何地,人在何方,随时随地可以互通电话,问长问短,联络感情,方便极了。
电话固然方便,遗憾的是几分钟一过,留下的却只有那冰冷冰冷的电话机,呆呆地躺在一角,使人感到漠然。
此时此刻,不由得使我怀念起那被称之为鸿雁往来的“两地书”了。
去年秋天女儿考上大学去外地读书了,“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前一再叮嘱女儿,到校后马上给家打电话或写信。
结果一个月打了四次电话,每次除了开始的几句寒暄话外,剩下的就是一切都好,请放心。
一次最长的电话也就是一刻钟,当听到女儿在电话里说了生活、学习情况后,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说,激动之余,又不知说什么好,只有一句“要照顾好自己”。
电话挂断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思来想去,还是给女儿写封信吧。
夜深人静,我奋笔疾书,从生活谈到学习,从人生谈到理想,密密麻麻写了三页,字里行间渗透着关心、爱护和希望。
字字句句的情感,绝非是在电话中所能领悟到的。
《习作:写信》教案

《习作:写信》教案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是亲人、朋友相隔很远,你们会怎么与他们联系呢?(打电话,发视频,发语音)这些方式的确都很便捷,那如果有的同学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这方面的条件,该怎么办呢?那么就可以通过写信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告诉父母、亲人、朋友。
今天的习作课,咱们就来学习书信的写法。
(板书:写信)【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调动学生认真听讲的积极性。
二、了解格式1.我们要写一封信,首先必须要明确信该怎么写,也就是要明确写信有什么格式。
课件出示:信的六要素: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2.这封信的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我们”搬进了新校园,“我”每天去踢足球,并表达了家里人对叔叔的想念。
)3.教师小结:(1)称呼要顶格写,问候语开头要空两格,并且问候语要根据写信的对象来写,如果收信人是同辈,问候语可以是“你好”,如果收信人是长辈,问候语要写“您好”。
(2)书信的正文部分比较详细,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一件事要写成一段。
具体写什么,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自己写信的目的来确定自己书信的话题。
书信不强求使用华丽的辞藻,但不能言不由衷,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3)正文结束,要另起一行写上祝福的话,也就是祝福语。
(4)最后要在右下角署名,写上日期。
4.学习到现在,相信大家对书信的格式一定有所了解了,那么我们要如何快速、巧妙地牢记书信的格式呢?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书信格式儿歌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
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5.写好了信,我们就要贴上邮票,写好信封,到邮局把它寄出去。
信封该怎么写呢?课件出示:信封左上角的六个格子中填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上面的横线上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
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下面一行写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在右下角六个格子中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习作:写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包括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
2. 培养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学会用书信这种方式与他人沟通。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书信的基本格式。
2. 学会通过书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3. 挑选合适的信封和邮票,了解邮寄信件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学会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2. 难点:如何将内心的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信件具有感染力。
四、教学准备:1. 信纸、信封、邮票等写作材料。
2. 范文示例。
3. 邮寄信件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教师出示一封真实的信件,让学生观察信件的格式。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件格式,教师总结并板书。
2. 学习书信格式2.1 教师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包括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一封信,边写边体会书信格式的重要性。
3. 学会表达情感3.1 教师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阅读并分析范文中的情感表达。
3.2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书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感激或建议。
4. 交流与反馈4.1 学生互相交换信件,阅读并评价对方的表达。
4.2 教师选取几封有代表性的信件,进行点评和指导。
5. 邮寄信件5.1 教师讲解邮寄信件的相关知识,如挑选信封、邮票和填写地址。
5.2 学生动手制作信封,贴上邮票,了解邮寄过程。
6. 总结与拓展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书信格式和情感表达。
6.2 学生课后尝试给亲朋好友写信,运用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亲朋好友,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书信格式和情感表达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并在写作中正确运用。
2. 学生能够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具体、真实、有感染力。
3. 学生了解邮寄信件的过程,能够独立完成信件的书写和邮寄。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全面讲解了书信格式,学生是否充分理解并掌握。
书信习作教学设计

书信习作教学设计第一篇:书信习作教学设计书信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教学:①懂得写信的格式,写各部分应注意的事项。
②注意用语的得体。
2.过程和方法训练:①学会写信,格式正确。
②注意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叙事清楚。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①了解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
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②培养学生在小伙伴的交往中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教学重难点:1.学会写信,格式正确。
2.注意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叙事清楚。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
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建立相关的联系的。
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分组讨论确定内容。
1.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
2.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况。
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方案。
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并希望活动开展成功及建立永久联系。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首先,介绍自己。
(略)然后,说出想法。
(略)最后,提出建议。
(详)3.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策划,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
三、重温格式,尝试习作。
1.重温书信的格式与写法。
首先,重温书信的常识和基本要求。
一封信一般由称呼、正文、祝语、署名和时间五部分组成。
称谓应该顶格写,后面要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这次“手拉手”活动的对象是同龄人,可以写××同学。
多次通信熟悉之后,可以用亲密的称呼。
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
《写书信》作文教案

《写书信》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表达情感、沟通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信的基本格式:信头、称呼、、结尾、署名、日期。
2. 书信的种类:问候信、感谢信、道歉信、投诉信、求职信等。
3. 书信写作技巧:选择合适的开头和结尾,运用恰当的过渡语句,表达真挚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书信的特点。
2. 讲解实例:分析范文,让学生了解各种书信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书信写作的心得体会。
4. 练习写作: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编写书信。
5. 讲评与修改: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提出修改意见,促进学生的写作进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书信写作。
3. 学生的书信作品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五、教学资源1. 书信范文:提供各种类型的书信范文,供学生参考。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书信内容。
3. 写作指导:提供书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写作。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书信交流的场景,增强书信写作的实践性。
2. 书信比赛:举办书信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写作积极性。
3. 优秀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书信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写作成果,相互学习。
七、教学拓展1. 电子书信: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书信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2. 书信文化:讲解书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书信的尊重和热爱。
3. 书信收藏:引导学生关注书信收藏,了解书信的历史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般书信写作指导教案

一般书信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书信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书信的常用表达和语言要求。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以及书信的常用表达和语言要求。
2. 示范法: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书信的正确书写格式。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书写书信,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讲解:详细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以及书信的常用表达和语言要求。
3. 示范: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书信的正确书写格式。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书写书信,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学生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 学生的书信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书信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书写书信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3. 互相评改:让学生互相交换书信作品,进行评改和反馈,提高写作质量。
七、教学资源1. 书信写作指导书籍:提供相关书籍,供学生查阅和学习。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书信写作参考和素材。
3. 书信模板:提供一些常见的书信模板,帮助学生快速上手。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嘉宾讲座:邀请专业的书信写作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书信写作的心得和经验。
2. 书信写作比赛:组织书信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写信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定期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展,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一般书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一般书信的格式、信封的正确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与现代交流方式(如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文化内涵,让学生爱上写信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信表情达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范文赏析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书信的文体知识与写作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般书信的格式与写法
三、教学方法:案例赏析、小组探讨法
四、课前准备:上网查找一般书信范文进行分析。
多媒体课件准备。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让学生听后用书信的格式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根据学生在书信格式上的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亲爱的爸爸妈妈:(称呼:第一行顶格写)
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
我现在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写到这吧(正文:每段提行、空两格写)
此致
敬礼!(问候语)
李春波(署名)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号(日期)
现代人的交流方式有哪些?
最方便的交流方式?
最快捷的交流方式?
最简洁的交流方式?
最令人回味无穷的交流方式?——书信
③竞赛导入
学生抢答:书信的别称(雅称)有哪些?关于书信的古典诗歌有哪些?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书信的别称(雅称):鸿雁、玉札、玉函、华翰、华简、华札、手札、尺牍、尺素等
关于书信的古典诗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青鸟不传云外信,白云空锁岭头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客从远方来,赠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等
3.一般书信的写作
格式:一般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写作时条理要清楚,要符合事情本身的顺序,符合收信者的阅读心理,这样才能表述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达到写信的目的写作时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信封写作要规范,避免投递困难
要求:准确称呼、恰当问候;内容条理要清楚,要符合事情本身的顺序,符合收信者的阅读心理;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
4、课堂拓展:关于书信的典故
飞鸽传书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
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古代称信鸽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鸿雁传书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另一种更为人所知所喜欢的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前者是对国的忠心,后者
是对感情的忠贞,这两个故事的流传,让“鸿雁”成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让这两个故事本身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青鸟传书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北京(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缘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青鸟传书”究竟来自什么典故?追溯源头,我们还需到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去寻找答案
据《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大黧,一名少黧,一名青鸟居三危之山,为西王母取食”这三只赤首黑目,名字分别叫大黧、少黧、青鸟的神鸟,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具三足,居住在三危山上,乃力大健飞之猛禽,它们不但为住在紧靠昆仑山的玉山上的西王母觅取食物,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五》云:“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
传说西王母驾临之前,总有青鸟先来传书报信据说,西王母前往汉宫时,青鸟前去传书,青鸟一直飞到了承华殿前汉武帝看到这只美丽可爱的鸟儿,甚为惊奇,便问大臣东方朔这鸟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飞来的?东方朔告诉他说这只鸟叫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现在是专门为报信而来的,西王母很快就要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西王母就由大黧、少黧两只美丽的鸟儿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与群臣赶忙迎接西王母,热情款待
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了美丽无比的百鸟之王——凤凰美丽的青鸟,美好的传说,引得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吟颂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李商隐有诗“青鸟西飞意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韦应物有诗“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曹唐有诗“歌听紫鸾犹缥缈,语来青鸟许从容”,胡曾有诗“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曾士毅有诗“幡影不随青鸟下,洞门空闭紫霞微”,郭崇嗣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白云空锁岭头碑”,姚孟昱有诗“穆王驭骏旧时游,青鸟书传信久幽”,杨巍有诗“青鸟已无白鸟来,汉皇空筑集灵台”,张帮教有诗“黄竹歌堪听,青鸾信可通”,练国士有诗“蟠桃难定朝天曰,青鸟依然入汉时”,万象春有诗“一双青鸟归何处?千载桃花空自疑”,梅询有诗“青鸾消息沉桑海,目新金鳌第一峰”以上这些诗作,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青鸟已不像《山海经》中所描述的那样是猛禽了,而是变成了三只善通人意、温和良善、体态轻盈、小巧玲珑的可爱“信使”了
确实,在古时候,人们要想与远行的亲人通信,真是万难,普通百姓几乎没有专门的通信设备“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烽火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些诗句,诉说着古人音信难通的惆怅与无奈,因此也只有将真情寄托给青鸟,让青鸟帮自己传递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思乡和思亲之情了
5、学生抢答:书信的别称(雅称)有哪些?关于书信的古典诗歌有哪些?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书信的别称(雅称):鸿雁、玉札、玉函、华翰、华简、华札、手札、尺牍、尺素等
关于书信的古典诗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青鸟不传云外信,白云空锁岭头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客从远方来,赠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等
七、作业布置:端午节快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请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