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 笔记 第七章 明清美术 (一)

第七章 明清美术
(一)明清山水画
1、明代浙派山水画家及作品
明早期山水代表,师承南宋院体。
戴进(浙派创始人)《风雨归舟图》《渔舟伯月图》《春山积翠图》《溪堂诗意图》等
吴伟:《踏雪寻梅图》《长江万里图》《雪景山水图》《灞桥风雪图》 等。
蓝瑛:《山水册》《秋壑霜林图》《溪山曳杖图》
2、吴门四家的作品及风格特征
明中期,吴派兴起,始创于沈周,成于"文徵zhǐ明",另有唐寅、仇英等,沈文唐仇合称“吴门四家”

沈周:早期谨细,师法王蒙,后期粗简,师法吴镇。《吴门十二景》《庐山高图》
文徵明:也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
唐寅(唐伯虎):题材处理方面更重思想性。《骑驴归思图》《春山伴侣图》
仇英:青绿水墨均有,《桃源仙境图》《停琴听阮图》
3、明代后期华亭派的代表人物
明代后期,上海松江一代。代表人物为董其昌:扭转了吴浙两派的颓风。他提倡摹古,师法董源、米芾等
4、董其昌的画风及代表作品
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的表现力。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实,追求画面的含蓄性。
画风有两种格调:一是枯笔水墨,一是没骨或浅绛
《仿米氏水墨山水图》《仿唐代扬升没骨山水图》《秋兴八景图》
5、明代其他著名的山水画家及作品
较有名的还有早期的王履《华山图》、王绂fú《山亭文会图》《凤城饯咏图》,中期的周臣《田家图》培养了唐寅和仇英。
6、清初“四王”、吴历的艺术风格
王时敏:师法董其昌,“画不在形似,而在笔墨之妙”。早期淡雅温润,工整精细,晚年作品较为粗疏,荒率苍莽之气。《夏山飞瀑图》等
王鉴: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浮岚暖翠图》等
王翚huī:对古人激发涉及面最广。作品虽多仿古,却具清丽深秀风致,功力深厚,但有时过于圆熟或刻露。晚年脱落,转有苍茫之致。《溪山渔乐图》
王原祁:王时敏孙子,自称笔端“金刚杵”。擅长枯笔焦墨,层层皴擦,不厌其烦,韵味厚重,“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
吴历:集各家之长,创立自己的面貌,创造了“阳面皴”
7、清代三画僧的艺术风格
弘仁:“敢言天地是吾师”,画布局奇兀,近景大岩壁立,远山缥渺朦胧。
髡kūn残:他的绘画分两部分,即师法前人和师法造化。传统与造化相融合,形成了自身风范。
石涛:大胆的革新与创造精神,力倡革新,打破前人巢臼,扫除当时萎靡之风。
8、“金陵八家

”的代表人物
龚贤、樊圻qí、高岑cén、邹喆、吴宏、叶欣、胡慥和谢荪
龚贤成就最高,其风格分为黑龚、白龚两种,“白龚”指其简笔无皴或少皴的作品,“黑龚”即为晚期作品,《溪山无尽图》《挂壁飞泉图》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