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文学概论系列课件PPT)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PPT课件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PPT课件

弗莱Northrop Frye 2020/10/17 (1912—1991)
➢文论家弗莱的“原型”概念
➢“原型” :指一种在文学中 反复运用并因此而成为约定性 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
➢约定性的历史起源,可以上 溯到古代仪式中去,但其更为 深远的源头则永远是潜在的, 不仅存在于文学中,而且也存 在于生活中。
鲁迅《且介亭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门外文谈》
*
4
• 《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 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 歌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 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 秋·弹歌》
2020/10/17
*
5
游戏说——
• 席勒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 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 卡西尔:《人论》
17
屈原《九歌·国殇》
•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懟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020/10/17
*
18
三、文学的早期形态
从前文学向文学的过渡
文字的发明
口头有声语言
2020/10/17
*
仓颉造字
19
文学的早期形态
早期文学具有杂文学性、多功能性,教化、识 别自然与社会、交往(与天地、神灵)、表情达 意等功能往往交织在一起。
原始口头神话、传说、记事,在流传中不断被 加工,逐渐成为书面形式。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文学活动是指一系列与文学相关的创作、传播和研究的活动。

它涵盖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等方面。

在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社会环境的变迁对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在传统社会中,文学活动主要以民间文学为主,表现出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文化特色。

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文学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得到了发展。

加上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文学的传播速度和方式的变革,使得文学活动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也与文学创作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核心,而激励机制和环境条件对于作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空间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文学奖项的设立、版税和版权机制的健全等都能够为作家提供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保障,有利于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

同时,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还与文学批评和评论有着密切联系。

文学批评和评论是文学活动中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指导和启发。

它能够帮助作家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并且为作品的改进提供方案和思路。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批评和评论也在不断演变和壮大,形成了多元的流派和理论体系,为文学活动的繁荣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最后,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还与文学研究的深入推进密不可分。

文学研究对于文学的理论建构和文学史的撰写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和梳理,可以为文学活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同时,还可以促进文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和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总结起来,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受到社会环境、文学创作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条件、文学批评和评论以及文学研究的影响。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文学活动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学概论-至四章PPT课件

文学概论-至四章PPT课件

诗歌
总结词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要特点的文学体裁,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和意象来表达 情感和思想。
详细描述
诗歌可以是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关 注和批判。诗歌在文学史上源远流长,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散文
总结词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不受韵律和形式的限制, 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为主要目的。
文学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文学作品将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人性和 生态保护等议题,发挥其社会责任和使命。
03
文学的类型
小说
总结词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详细描述
小说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 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性百态。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 形式之一。
文学概论-至四章ppt课件
• 文学的本质 • 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 文学的类型 • 文学的阅读与欣赏
01
文学பைடு நூலகம்本质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功能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 形式,通过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思 想,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
文学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 功能,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 人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
02
文学起源于宗教、神话和民间故事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人们通过神话、民间故事等形式,传递着对世界的
理解和价值观,这些形式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重要源头。
03
文学起源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学逐渐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通过文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文学概论系列课件PPT)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文学概论系列课件PPT)

在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
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纪。
赫尔德认为:诗产生于由感觉所经
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诗不是靠深思
熟虑,而是靠对事件的无意识反映来完
成。诗是诗人意识不自觉的自然流露 。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
1744—1803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各民族的早期的文学体裁大多是诗,而诗在当 时是可以吟唱的,诗、乐、舞三位一体。这与原 始人的劳动形式有关。原始人的劳动伴随着劳动 号子和舞蹈动作,诗也具有类似的情况。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文学发展问题与发生问题密切相关,推动文学产生的生产劳动这一基本 力量同样会推动文学的发展,但这一推动力更为隐蔽,也更为间接,因而有了更 多的制约因素。
(二)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
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最 为基本的活动――劳动。人类劳动是文学发生的 起点。将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如 下方面的原因:
(二)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
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最为基本的 活动――劳动。人类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将劳动作为 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原因: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 与
文学的关系问题。
巫术原理
“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
“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
于乙可影响甲
弗雷泽J.G.Frazer
1854—1941
巫术的特点,是总要采用一定仪式,使巫师由 人过渡为神或具有神性的人的表征。巫术说倒还 不是说文学直接来源于巫术,而是认为巫术意义 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甚至, 巫术活动的仪式化还为某些文学类型提供了直接 的借鉴,比如在金枝传说中,杀“国王”的仪式 就已经有了戏剧艺术的胚芽。

文学概论课件

文学概论课件
认识价值:文学作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描绘社会生活场景等手法,反映时代风貌、社会变迁 和人生百态,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
教育价值:文学作品通过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手段,对读者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引导和文化 传承,培养读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娱乐价值:文学作品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吸引读者 并带给读者娱乐和放松的感受。
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学
起源:古代神话、传说 早期文学形式:诗歌、歌谣 文学发展:《诗经》、《楚辞》等 古代文学特点:注重韵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背景:中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经济、 宗教的变化
中世纪文学
特点:宗教色彩浓厚,世俗文学逐 渐兴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代表作品:《神曲》、《骑士传奇》
代表作家:鲁 迅、郭沫若、 茅盾、巴金、 老舍等,他们 的作品对中国 现代文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文学特点:现 当代文学具有 跨时代的意义, 作品内容丰富 多样,形式新 颖,具有强烈 的时代感和批
判精神
文学创作的过程
构思与灵感
文学创作前的思 考与酝酿
灵感的来源与获 取
创作过程中的思 维活动
构思与灵感在文 学创作中的重要 性
文学的影响与启迪
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
启示人生,引导价值观塑造
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明交流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文学与音乐
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 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 文学与音乐的相互影响 音乐与文学的异同点
文学与绘画
两者关系:相互 影响、相互渗透
表现形式:绘画 通过色彩、线条 等视觉元素呈现, 文学通过语言、 文字等手段表达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文学理论第九章: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文学活动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的表达形式,自古以来便存在并发展。

其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递思想、情感和体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本章将探讨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并从历史、社会和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文学活动的历史背景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早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原始社会的成员通过口头语言传递经验和知识,以满足交流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发明使得文学活动得以记录和传承,古代文学如诗歌、传说、史书等在各个文明古国中充分展现了人的智慧和情感。

二、文学活动与社会的关系文学活动与社会息息相关,彼此影响。

首先,文学活动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思潮。

文学作品可以揭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探讨社会进步的方向,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文学活动为社会提供了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了人们的心灵世界,提供了艺术享受和身心愉悦。

最后,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也会对文学活动产生影响,创作和表达的主题、风格往往与时代特点密切相关。

三、文学活动对个体的意义和作用文学活动不仅对社会有重要意义,对个体来说也具有深远的作用。

首先,文学活动为个体提供了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途径。

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与读者的个体经历进行共鸣,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其次,文学活动培养了个体的审美能力与情感体验,提高了个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拓宽了个体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最后,文学活动也对个体的人格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创作、阅读中获取的心灵愉悦有助于个体提升情绪和塑造积极的个性。

四、文学活动的现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学活动也进入了新的时代。

传统的纸质书籍越来越多地被电子书、网络文学等新形式替代。

同时,社交媒体、博客等网络平台也成为了人们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

文学与科技的结合催生了新的文学形式,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学体验。

总之,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文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导言
2021
1
一、文学理论的对象、方法和性质
2021
2
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夜 牛汉 关死门窗 觉得黑暗不会再进来 我点起了灯 但黑暗是一群狼 还伏在我的门口 听见有千万只爪子 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
灯在颤抖
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
诗不颤抖!
1997
从这首诗中读出什么? 文学指向人的心灵。
用语言行为寻找到一个 精神空间并得到满足
文学的性质—追问文学是什么—第三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追问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章
文学创作—追问文学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第五章
2021
34
文学作品―追问文学作品构成有哪些要素―第六章
文学接受―追问读者是如何接受文学作品的―第七章
文学批评―追问文学批评家如何评论文学作品―第八章
文学的历史演变―追问文学自古至今是如何演变的―第九章
➢ 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 科知识。
➢ 广义的“人文”是指对于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基 本关怀,即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 义。
➢ 人文性还反映阶级性。
2021
16
2.文学理论的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揭示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 的本质和规律,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2021
17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2021
18
文艺哲学

《文学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文学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论模仿:西方文学中所再现的现实》
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
《周易》
❖“观物取象”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 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 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
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
荆浩
➢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 而取其真。”
不平衡关系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 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 呈正比例的,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 的俄国
➢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 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案例:唐代、魏晋、晚清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人类活动系统: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 动
叶燮
➢《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 之情状也。”
2、表现说——“诗言志”、“诗缘情”和浪漫主 义
(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 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为对象,但是,诗并 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 家、诗人的“心境”或者“心理状态”中。
1926—1984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 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 作背景
➢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 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 规律
3、实用说——“教化”说和“寓教于乐”
俄狄浦斯杀死 狮身人面兽斯 芬克斯
俄狄浦斯=肿痛的脚(?)
文学活动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nzhou University
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Fra bibliotek主要内容: 文学活动的发生 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一)关于文学发生问题的几种学说 1.巫术发生说 2.宗教发生说 3.游戏发生说
1.巫术发生说
这一派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的发生起点是巫术仪式。 巫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
在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
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纪。
赫尔德认为:诗产生于由感觉所经
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诗不是靠深思
熟虑,而是靠对事件的无意识反映来完
成。诗是诗人意识不自觉的自然流露 。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
1744—1803
这一表述形象地说明了劳动中的需要直接促成了文学的产生。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 内容。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它写出了早期农耕生活逐 水草而居、随遇而安的历史状况。《吴越春秋》记载的 《弹歌》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但生 动地勾画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普列汉诺夫在《没有 地址的信》中考证,在原始民族中,狩猎部落大多以动物 作图腾,而且其舞蹈也大多数与模仿动物有关。种植部落 则主要与植物有关。
(一)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及前人的认识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人类生产劳动是一切其它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可 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语)。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人的活动都伴随着自觉的目的,目的又源于需要。需要是在劳动过程中 产生的。鲁迅指出:
“我们的祚的原始人,原来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 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 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 作……是‘杭育杭育派’。”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 与
文学的关系问题。
巫术原理
“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
“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
于乙可影响甲
弗雷泽J.G.Frazer
1854—1941
巫术的特点,是总要采用一定仪式,使巫师由 人过渡为神或具有神性的人的表征。巫术说倒还 不是说文学直接来源于巫术,而是认为巫术意义 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甚至, 巫术活动的仪式化还为某些文学类型提供了直接 的借鉴,比如在金枝传说中,杀“国王”的仪式 就已经有了戏剧艺术的胚芽。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席勒
▪ “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 同生理基础。
▪ 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 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
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 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 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 活的形象。
1759—1805
巫术说并不能回答巫术仪式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2.宗教发生说 宗教与巫术都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二者也常常混
杂,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 从产生时间看,巫术在史前社会就有了,宗教则是人
类已 进入文明阶段才产生; 从世界观上看,巫术认为人能控制自然,具体手段是 采用 相应仪式,宗教则多认为这种控制是不行的; 从表现形态看,巫术包含了许多技术操作问题,宗教 更多 地包含的是人生价值探讨和道德训诫问题。
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 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显得快些, 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艺 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
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 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但是,最终的支配作用的因素并不等于惟一的因素,影响文学发展的除了经 济以外,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发展的制 度、政策、设施也会对文学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往往是更直接的影响。
的。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追求情感表达就 是艺术的目的。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 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 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3.游戏发生说
这一派观点认为,文学源于游戏或本质上就是游戏。
康德 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 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 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 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人类生产劳动是一切其它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致我 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 斯语)。
(二)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
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活动――劳动。人类 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将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如下方面 的原因:
(二)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
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最 为基本的活动――劳动。人类劳动是文学发生的 起点。将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如 下方面的原因:
(二)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
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最为基本的 活动――劳动。人类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将劳动作为 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原因: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各民族的早期的文学体裁大多是诗,而诗在当 时是可以吟唱的,诗、乐、舞三位一体。这与原 始人的劳动形式有关。原始人的劳动伴随着劳动 号子和舞蹈动作,诗也具有类似的情况。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文学发展问题与发生问题密切相关,推动文学产生的生产劳动这一基本 力量同样会推动文学的发展,但这一推动力更为隐蔽,也更为间接,因而有了更 多的制约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