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祭无忘告乃翁。

(1) 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死去元知万事空, ________ O _____ ,家祭无忘告乃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同“原S 是 _____________ 的意思;“翁”在字典中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诗中“翁”指(3)《示儿》是南宋诗人 __________ 临终时的作品,他逝世前最牵挂的事是 ____ O 我还知道“ _______ , _______ ”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把诗句补充完整。

(1) _____ ,春风花草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黄鹏鸣翠柳, o(3) 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流直下三千尺, O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4.我会背诵我会填。

(1) _______ 蚂蚁搬家蛇过道,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_(3) 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 o(4) _______ 春江潮水连海平, o(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人者,人恒爱之; ,—5•补写句子。

(1) _______________ 书读百遍, O(2) _________________ 路遥知马力, o(3) _________________ 大漠孤烟直, 。

(4) 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人长久, o(5) 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水送无穷树, o花花花花梅梨荷桃• ••• ABCD6.课文加油站。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阅读。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①,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

A. 雄奇阔达B. 苍凉悲壮C. 落寞凄清D. 清新飘逸[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

A. 高洁B. 卑微C. 畏惧风雪D. 不畏酷暑[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B. 拟人C. 对偶D. 夸张[4]“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思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与“思念”有何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节“蓓蕾”、“夕阳”两个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节表达了什么意思?其诗意表达形式与一、二节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1. 古诗文积累,请把符合要求的选项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下面哪句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______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②______,秋收万颗子。

A.四海无闲田B.春种一粒粟C.粒粒皆辛苦③杜牧的《山行》的最后一句是______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下面不是出自杨万里的诗句是______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中的“四海”指______A.四个海B.五洲C.全国各处2. 填空题。

(1)童真童趣:______,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

(2)真挚友情: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3)正直做人: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______。

(4)古今贤文:______,乐以忘忧;从善如流,______。

3.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______。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元日”是农历______,即______。

(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______:一年已尽。

②______:药酒名。

③______: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判断对错。

“屠苏”是一种糕点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5)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4. 下列诗句中,最符合下边图画内容的一项是()A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古诗专项训练一、填空1、写诗题(1)李白的诗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4)陆游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5)苏轼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6)白居易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作者及诗题(1)送别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战争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写诗句(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综合训练。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①,千朵万朵压枝低②。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④娇莺⑤恰恰⑥啼。

[注释] 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

蹊,小路。

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很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

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

⑥恰恰:黄莺的鸣叫声。

[1]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绝句D.七言律诗。

[2]本首诗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押韵,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二二三”式的朗读节奏在第三、四句诗上做出停顿标记。

[4]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读几遍,我们会找到诗中表现花开得繁盛的两个字: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句诗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想象诗中的景物,补充下面的文段。

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千万朵的花连枝条都压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蝴蝶飞来了,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久久不肯离去。

花枝间传来“恰恰”的啼叫声,仿佛是可爱的黄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2. 古诗词理解运用。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景色。

(2)“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中“妻子”的意思是______。

(3)读书不觉已春深,______。

(4)“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人们常引用诗句“______”来感叹夕阳纵好,可惜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6)同学们即将毕业,你送别你的好朋友时,会对他说:______。

(7)同桌把脏东西扔在你的位置上,你没有怨恨,而是默默地打扫干净,因为你记得孔子的话:______。

(8)班长总是手不释卷,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______”是其真实写照。

3. 照样子,写句子。

(1)例:即使我们只是一只春蚕,也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

仿写: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______”;即使我们只是一片落叶,也应该“______”。

(2)例: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的阳光。

仿写:如果你是小鸟,那快乐就是______;如果你是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

4.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名句积累我能行。

①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③______,偏听则暗。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2)至美之景在自然。

你看,三亚落日______(填成语):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______,______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

______笔下的夹竹桃______(填特点):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______。

古诗词专项(试题)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专项(试题)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一、古诗积累1、经典名句填空。

(1)写出带有“春”字的诗句,要求“春”字在诗句中的位置都不同。

①_____ 。

②____ __。

③____ 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 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 ___。

(3),清风半夜鸣蝉。

(4)_____ _,路转溪桥忽现。

(5)__ ____,日暮客愁新,江清月近人。

(6),望湖楼下水如天。

(7),青山郭外斜,,把酒话桑麻(8),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 ____,铁索寒3、照样子,写诗句春:鸟语花香草色遥看近却无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词描写的是()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五岭”指的是()()()()()。

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E庐山7、“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指的是()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9、“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赞美了杨家庭院的()。

10、翻译诗句(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积累填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2. 课内阅读。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原:______子规:______了:______(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间就像______ ,只要______,总______。

(2)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 。

(3)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4)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______。

它们大声鸣叫着,______,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身来……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常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来歌颂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2)李白在《秋夜洛城闻笛》中用诗句“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3)《老子》中的名言“______”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6.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句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书法迷娜娜很勤奋,只有练起字来,才特别投入,即使手腕酸痛,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

B .小乔到西湖游玩,春风和煦,景色宜人,沉醉其中的他由衷赞叹道:“太美了!这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 .上个星期,体育老师谋划已久的两校足球友谊赛终于在体育馆成功举行。

D .“奶奶,天晴了,请您把花生拿出去晒晒,别让它发霉了。

”婷婷再三吩咐。

2. 连线题。

(1)作者我知道。

吴承恩______ 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______ “学界泰斗”莫泊桑______ 明代小说家季羡林______ 法国著名作家(2)诗句我会连赤日炎炎______ 春露似真珠月似弓鸟语花香______ 夏草色遥看近却无粉妆玉砌______ 秋映日荷花别样红枫叶似火______ 冬北风吹雁雪纷纷3. 课外阅读。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4. 经典名句填空。

(1)写出带有“春”字的诗句,要求“春”字在诗句中的位置都不同。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中国乃礼仪之邦。

《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传不习乎?”《弟子规》言道:“或饮食,或坐走,______,______。

”《三字经》也提及“融四岁,能让梨。

______,宜先知”。

让我们牢记先人的教诲,做个彬彬有礼的文明人。

5. 积累与运用。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启发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鼓励我们“锲而不舍,______”;告诉我们“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1)请写出这首小诗给你的启示。

(2)即将毕业,老师们也已送你“一把远飞的伞”。

仔细回想,老师的那一句话镌刻在你的心底,写在下面横线上。

7. 课文加油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______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______,______。

有的还有花骨朵儿,______。

(4)______,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

“这些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学习了这一课,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______。

8. “青箬笠,绿蓑衣”的下一句是()A .斜风细雨不许归B .斜风细雨不许回C .斜风细雨不须归9.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____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______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____,____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_____了。

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_____。

(歇后语)(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

”10. 填空。

(1)“______,______海流。

”这是诗人______写的《______》中的诗句。

(2)“飞流______,疑是______。

”这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______》中的诗句。

(3)“墙角______,凌寒______。

遥知不是雪,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写的《______》。

11. 读一读《我家住在大海边》,想一想。

我家住在大海边,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

海边有个月亮湾,湾里有条打鱼船。

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

(1)小朋友,大海美不美啊?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大海是这个颜色吗?(2)你喜欢大海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大海。

(3)你知道大海里都有什么吗?(4)把你心中的大海画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12. 照样子,把诗题、作者和对应的诗句用线连起来。

《望天门山》______ 刘禹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乌衣巷》______ 龚自珍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己亥杂诗》______ 李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13. 课外阅读。

从小爱祖国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

我们好娃娃,从小爱祖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爱——______好——______(2)儿歌中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他们分别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填空题。

(1)童真童趣:______,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

(2)真挚友情: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3)正直做人: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______。

(4)古今贤文:______,乐以忘忧;从善如流,______。

15. 按照课文内容回答。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除了开头描写“悼念鲁迅”之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3)詹天佑是我国______,他修铁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4)《穷人》一课中,采取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等,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出桑娜是一个______人。

16. 课内阅读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特点,并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字好吗?请简要分析。

17.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正如《师说》中所言:______,孰能无惑?(2)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

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3)叶挺在《囚歌》运用象征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为人进出的门______,为狗爬出的洞______。

(4)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放弃抗争,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打败的。

______,______。

(5)燕子去了,______;杨柳枯了,______;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8. 课外阅读。

最后一分钟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1)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作者联想到了什么?(2)作者在这一小节中表达了什么感情?19. 语言积累与运用。

(1)【以诗言志】古人常以诗言志,于谦借石灰言志:“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借竹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大声高呼“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曾借落花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2)【智者之声】古人告诫我们,少年是做学问最好的时光,切勿荒废:“少壮不努力,______。

”做学问不懂就要多问,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学本领要多实践,不要空谈,正如《文心雕龙》中说的“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他说:“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

”(3)【阅读感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应对,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本,举例说说其中的某个人物是怎么应对困难的。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B.《鲁滨逊漂流记》C.《汤姆索亚历险记》D.《童年》2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_____和_____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_____之情。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____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

(3)人们常用“______ ,_____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_____”和“_____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

(5)最后两句用______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21. 阅读课文《黄鹤楼送别》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名誉满天下。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

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在李白眼里,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并说说你读出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怎样的感情?2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3. 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

(1)______,不亦说乎!(2)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

(3)写两联带“清”字的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夹竹桃》)(5)它歪着______的脸蛋,______,潇潇洒洒地从身上______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______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三亚落日》)24.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春风花草香。

(2)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25. 诗文积累。

(1)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