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甲胎蛋白的胃癌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临床观察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临床观察

性肝癌的患者 中升高,但部分胃癌患者 癌 1例 。AFP 12.2~ 28 016.8 ̄g/L(其 3.59,P<0.05);其中手术前后<10 g几 分
中,AFP也呈阳性 ,称之 为 AFP阳性 胃 中 12.2~ 1 000 ̄g/L16例,~ 2 000 Pg/ 别 为 0例 和 2例 ,10~ 1000 g/L分 别 为
他 防控 措 施 较少 。
参 考 文献 :
测 样 本 地 区设 计 研 究 [J].中国 卫 生 统计 , 2002,19(3):151-154.
综 上所 述 ,还 应 加 强健 康教 育 及健 [1] 邵永强,陈仁裕,张孝和,等.温州市 2006 rA1 陈 仁 华 ,金 达 丰,刘 庆 敏,等 .杭州 市 居 民 高
年 1月浙江省丽水市人 民医院确诊的 27 1.2 治疗及生存期 12例手术治疗 (其 平(5_3~ 22 315.8 3.9~ 2059-3 g/L)
例 AFP阳性 胃癌病例进行分析 总结 ,以 中全 胃切除 8例 ,胃大部切 除 4例),15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Z_ -一4.372,P<0.01);
学杂 志 ,2005,26(12):934—938.
甲胎 蛋 白阳性 胃癌 临床观察
李廷,徐益元 ,於伟民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甲胎 蛋 白(AFP)阳性 胃癌 的 临床 和病 理 特 点 ,以及 手 术 和 化 疗对 AFP的影 响 。方 法 27例 AFP阳性 胃癌患者,l2例接受 了手术治疗 ;25例接受了化疗 ,观 察手术前后及化疗前后 AFP的变 化 。结 果 12例 手 术 治疗 患者 AFP手 术 前 后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25例 化 疗 患 者 化疗 前 后 AF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FP阳性 胃癌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 ,易发生肝脏和淋 巴结转 移, 生存期较短 ,手术和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胃肿瘤 ;癌 ;甲胎 蛋白类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0.07.040 【中图 分 类 号】 R735.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671.0800(2010)07—0798—02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论文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论文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1例【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63-01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胎肝及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

血清afp水平升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有部分胃癌患者中血清afp也可以升高,称为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 positive gastric cancer,afpgc)。

我科收治1例afpgc,现报告如下,同时结合文献就afpgc 的特点和afp在胃癌中的意义加以探讨。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反酸、恶心3年余,加重1周”于2012.2.6入院。

既往无肝炎病史。

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下腹部可触及约5*5cm大小包块,无压痛,活动度差,肠鸣音正常,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2012.1.30 当地医院胃镜示:胃窦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胃窦部印戒细胞癌,2012.2.21我院复阅病理片,诊断:胃窦印戒细胞癌。

我院2012.2.17 血清afp 1904.3ng/ml,cea 26.6ng/ml,ca199 1755.2u/ml,ca125 169.5u/ml;hbsag 阴性。

腹部b超示:胃壁明显增厚伴胰腺体尾部周边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未见占位性病变。

阴超示:右附件区不均质包块(库肯搏氏瘤首先考虑),盆腔积液。

全腹ct平扫+增强示:胃窦部占位伴周围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盆腔内软组织肿块,胃窦癌伴盆腔转移,首先考虑为krukenberg 氏病,腹水。

住院期间先后于2012.2.23、2012.3.15、2012.4.5行三次eox 方案化疗(表阿霉素?+奥沙利铂?+希罗达),2012.3.31复查全腹ct,与老片对比提示:右附件区包快较前明显缩小。

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

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

系统医学 2022 年 10 月第 7 卷第 19期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许晖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200[摘要]目的探讨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以及评估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胃癌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诊治胃良性肿瘤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EA、AFP、CA242阳性检出率,分析该3项指标对胃癌的诊断效能以及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CEA、AFP、CA24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00%、46.67%、7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33%、1.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6、33.149、57.982,P<0.05)。

CEA、AFP、CA242诊断胃癌与病理检查比较,一致性一般(Kappa=0.67、0.45、0.68)。

胃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组CEA、AFP、CA24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00%、76.00%、100.00%,均高于无瘤生存组的51.43%、25.71%、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96、14.816、14.286,P<0.05)。

结论 CEA、AFP、CA242均属于诊断胃癌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

[关键词]胃癌;病理诊断;预后评估;CEA;AFP;CA242[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2)10(a)-0041-04The Role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Gastric CancerXU HuiDepartment of Pathology, 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s well as the assessment of prognosi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diagnosed from June 2019 to December 2021 admitted to Yangzhou 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60 cases with benign gastric tumors diagnos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CEA, AFP and CA242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ese three indicators for gastric cancer and the value of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70.00%, 46.67% and 75.00%, respec⁃tively, all of them were higher than 3.33%, 1.67% and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416, 33.149, 57.982, P<0.05). The consistency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diagnosing gastric cancer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general (Kappa=0.67, 0.45, 0.68).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recurrence group were 96.00%, 76.00%, and 100.00%, respectivel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all of them were higher than 51.43%, 25.71%, and 57.14% in the tumor-free surviv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3.796, 14.816, 14.286, P<0.05). Conclusion CEA, AFP and CA242 are all sensitive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Prognostic assessment; CEA; AFP; CA242DOI:10.19368/ki.2096-1782.2022.19.041[作者简介] 许晖(1981-),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病理细胞专业。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临床应用价值解析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临床应用价值解析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临床应用价值解析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辅助诊断血清标志物。

AFP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60%~70%,但在肝脏良性疾病,特别是肝癌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肝硬化中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AFP升高。

妇女孕期及某些生殖系统疾病AFP也会升高。

AFP是一种单链糖蛋白,根据其与小扁豆凝集素(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LCA)的亲和力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FP-L1、AFP-L2和AFP-L3。

AFP-L1主要见于良性肝病,AFP-L2主要由卵黄囊产生并多见于孕妇,而AFP-L3主要来源于肝癌细胞,也被称为甲胎蛋白异质体。

中国、日本及亚太肝癌诊疗指南中均将AFP作为肝癌的监测指标。

日本肝病学会(Japan Society of Hepatology,JSH)制定的肝癌诊疗指南中建议将AFP、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脱γ羧基凝血酶原(des-gammacarboxyprothrombin,DCP),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同时作为肝癌筛查的标志物,并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做一次超声检查及AFP/AFP-L3/DCP检测以筛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超高危人群及预后随访则建议每3~4个月进行1次AFP/AFP-L3/DCP及影像学检查。

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中指出:血清AFP及其异质体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国内常用于肝癌的普查、早期诊断、术后疗效监测和随访,且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来源。

尽管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并未将血液标志物纳入临床肝癌诊疗指南,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于2005年批准AFP-L3检测试剂和方法用于临床肝癌预警。

胃肝样腺癌血清甲胎蛋白阳性的临床意义

胃肝样腺癌血清甲胎蛋白阳性的临床意义

n g tv .AF p stv —HAS icu e wo p e oy e , n sh p ti t ih sr m P n h te se tr i e aie P— o i e i n l d d t h n tp s o ewa e aod wih hg e u AF ,a d te oh rwa neod
22 2 第 卷 6 0年 月 9第 期 1
・临床 研 究 ・
胃肝样腺癌血清 甲胎蛋 白阳性 的临床意义
李 晨 夏 绍 友 张 勇
解放 军 总 医 院普外 科 . 京 北
10 5 083
[ 摘要 】目的 探讨 胃肝 样 腺 癌 ( e aoda e oacn mao o c HA ) h p ti d n crio fs mah, S 甲胎 蛋 白 (【ftpoen AF ) t 0 e rt , P 阳性 的 临床 意 一 o i 义 。 方 法 分 析 经病 理 确诊 为 胃肝样 腺 癌 患 者 1 5例 的 A P水平 ,包 括 术 前 测定 其 血 清 A P浓 度 改 变及 术 后 免疫 F 一 F 组化 测 定 的肝 样腺 癌 组织 A P的表 达 , 价 A P水 平在 诊 断 胃肝 样腺 癌 时 的 价值 。 结 果 1 患者 术 前血 清 A P F 评 F 5例 F 浓度 范 围为 15 ~ 00 0 gL; 后 癌 组织 甲胎 蛋 白表 达 , P染 色 1 .1 2 0 / 术 AF 2例呈 阳性 , 中 , 其 3例呈 强 阳性 ( + , 呈 + +)4例 阳性 ( + , 呈弱 阳性 ( ) + ) 5例 + 。AF P表 达 3例呈 阴性 ( ) 一 。AF P阳性 胃癌分 为 肝样 化 和肠 化两 种 类 型 。 者血 清 A P 前 F 较高 ( H )后 者 AF 即 AS , P滴度 较 低 。 结 论 胃肝 样腺 癌 A P水 平 波 动范 围大 , 清 A P升高是 HA F 血 F S重要 的临 床病 理特 点 , F A P水平 在 H AS诊 治 中具 有 重要 价值 , 可作 为 早期 诊 断 的条 件之 一 , 胃癌 患者 术前 应 列为 常规 检查 。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2例报告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2例报告
产 甲胎蛋 白胃癌 ( F G 是指患 者血 清和癌组 织 中含 A P C) 有大量 甲胎 蛋白的 胃癌。报道最多 的是 胃的肝样腺 癌 , 并 但
非产 甲胎蛋 白的 胃癌均为肝样腺 癌 , 甲胎 蛋 白( F ) A P 是一 种
D I1.99jin17 — 922 1.26 O : 36/. s.62 49.011.8 0 s
【 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献 】
[ ] Wog C , h Y, a F e proel cw no a 1 n S C u T T m K .R t e t a sh an m :a m in cm o m u i a no m n se J .H n ogM dJ o m n t or n n u c o i [ ] og K n e , u m t
C T提示 : 肝实 质弥 漫性 病变 肝硬 化 , 右 叶 占 位 , 排 除 肝 不 转 移 。肿 瘤 标 志 物 示 : 胎 蛋 白 ( F 甲 A P)>20 0 ̄/ 、 0 0 1 L g
C 2 2 . 6 L、 A1 5: 3 7 U/ CA1 —9: 6. 9 / C 5 1 . 7 /L、 9 2 8 U L、 A1 3: 6 9 U
占位穿刺活检 , 病理 示 : 肝右 前叶上 段 ) 维组织 中见低 分 ( 纤
癌、 胰腺癌 、 胆囊 癌 、 腺癌 , 中 胃癌 相对 多见 乳 其
。原 发
化腺癌浸润 。穿 刺未 见 明确 肝组 织。诊断 肝转 移癌 。疗 效 评价进展 , 并采用伊 立替 康 +奥沙利 铂化 疗 4周期 , 化疗 后 血清 A P逐渐下降 , F 停止 化疗 2月后 患者 A P及 C 15再 F A2 次升高 , 复查腹部 C T提示腹膜及腹部淋 巴结转移 , 后患者 放 弃治疗出院 , 已去 世。 现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胃癌的临床分析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胃癌的临床分析
s C ne H si Z N n n 10 .C i acr o t , af g 2 0 9 hn pa i a
【 btat 0bet eT xl eci cl hrc r t s n uv a rt f atccne( C)wt h hsrm l e o l A s c】 r jci :oepo l ia caat i i dsri la so gs i acrG v r n e sc a v e r i i eu vl f — h g e a
Cii l n ls f ai i c rio i iIsr n v ro lh - tp oe l c ayi o s r a c maw t hgI el l e e f p af o r ti n aa s g tc n h l l a e n H i i , H N u nqu X U Y- n C E H a -i , U孔 , I N h—h o MA a .D p r e tfG nrl ug r , in - q LA G Z i a , O Mi c o eat n o eea S re Ja g m y
p aftp oen ( P) h — o rti AF .M eh d : oa f 2 cs so ihsrt AF n 6 6 c s so ati ac rw r ers e t ey rve e e t o s A ttl a e fhg eu o4 m P i 5 ae fs sr c n e eertop ci l e iw d c v
胡 亦钦 ,陈环球 ,须 霆 ,梁 志超 ,毛 淼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 胃癌患者血清 甲胎 蛋 白升高 的临床特点及生存 率。方法 : 回顾 性分析我 院普 外科 20 0 0年 3月 一

阿帕替尼治疗甲胎蛋白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甲胎蛋白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甲胎蛋白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寻琛;王琳;张瑜;黄伟;秦叔逵【期刊名称】《临床肿瘤学杂志》【年(卷),期】2017(022)010【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在甲胎蛋白(AFP)阳性晚期胃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9月至2017年1月的AFP阳性胃癌患者7例,均接受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全身化疗,阿帕替尼具体剂量为250~ 850 mg/d.分别采用RECIST 1.1版与NCI CTC 4.0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获PR 1例、SD 3例和PD 3例,有效率为14.3%,疾病控制率为5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个月(95%CI:0~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个月(95%CI:5.7~8.3个月).7例患者中AFP下降5例.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血小板减少及粒细胞减少等,主要为1~3级.除1例出现3级高血压停止用药外,其他患者的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结论阿帕替尼治疗AFP阳性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patinib in advanced alpha fetoprotein (AFP)-positive gastric cancer.Methods Seven patientswith advanced AFP-positive gastric cancer from September 2009 to January 2017 received apatinib were enrolled.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apatinib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and the dose of apatinib was 250-850 mg/d.The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evaluated by RECIST criteria (version 1.1) and NCI CTC 4.0 criteria.Overall survival (OS)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ere analyzed by Kaplan-Meiermethod.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evaluation.Among the 7 patients,1 case got partial respond and 3 cases had stable disease.The response rate was 14.3%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57.1%.The median PFS was 4.0 months (95%CI:0-9.1) and the median OS was 7.0 months (95%CI:5.7-8.3).Among the 7 patients,the APF level decreased in 5 cases.The common treatment-related side effects includedhypertension,proteinuria,thrombocytopenia and neutropenia,mainly in grade 1-3.Except one patient discontinued apatinib treatment due to grade 3 hypertension,the side effects were controlled and tolerated well in the other patients.Conclusion Apatinib is effective and tolerable in advanced AFP-positive gastric cancer.【总页数】5页(P924-928)【作者】寻琛;王琳;张瑜;黄伟;秦叔逵【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内科;210002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内科;210002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内科;210002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内科;210002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效果分析 [J], 刘斌;贾永旭;秦艳茹2.阿帕替尼联合顺铂治疗甲胎蛋白阳性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J], 张琳;吴曙华;孙晗;田昌俊;郑媛;李林芳;叶振宇;赵奎;沈旭东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J], 吴书勇;吴东东4.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17例临床观察 [J], 邵闪闪;徐峰5.益阳健脾方联合替吉奥、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J], 李祥祥;张东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临床分析
【关键词】甲胎蛋白;胃癌
1 临床资料
本组产甲胎蛋白胃癌(AFP-GC)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诊断,其中男9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2.25∶1;年龄44~79岁,平均62岁,病程2月至10月。

主要临床症状为无规律的上腹不适、消瘦等,可伴有纳差、乏力、黑便。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病变位于胃底贲门1例(7.7%),胃体3例(23.1%),胃窦9例(69.2%),多见于进展期胃癌。

其中BorrmannⅡ型和Ⅲ型占84.6%,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淋巴结转移11例(84.6%),肝转移8例(61.5%),同时转移7例(53.8%),血清AFP值为27.6~1528 ng/ml,血清CEA值:126.5~765.7 ng/ml。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胃癌根治术11例,姑息手术2例;10例患者术后复查AFP降至正常,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10例,管状腺癌3例,组织学上有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分化的双重成分。

免疫组化示:肿瘤Hepacyte(-),AFP染色(+),术后均行化疗。

13例均随访,11例根治术后患者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6月内死亡,姑息治疗2例均于6月内死亡,最长生存为术后5年。

结果显示:产AFP胃癌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8%、30.7%、7.7%,中位生存时间13.1个月。

2 对比与讨论
AFP-GC是胃癌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胃肠道和肝脏均源于前肠有关,部分胃癌细胞向肝细胞或胚胎胃肠方向分化从而产生AFP。

该病易与普通胃癌、原发性肝癌混淆,通过检测AFP和GPC3可早期发现该病;对于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鉴别困难的患者,可通过测定血清AFP 的异质体[3]以鉴别肿瘤的来源,因为AFP-GC产生的AFP与肝癌和卵黄囊肿瘤产生的AFP 是不同的。

无血清学改变的胃癌患者,也应对病理标本常规进行AFP、AAT、和ACT免疫组化染色[3]减少漏诊。

目前该病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手段。

手术根治联合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应完整切除肝及其他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

对于不能切除的转移灶,应积极给予介入治疗,术后辅以化疗及免疫治疗。

组病例中术前未发现转移者,行胃癌根治术后一月开始给予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提示早期发现,根治切除+术后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控制病灶转移对治疗该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帮助。

血清AFP检测对于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产AFP胃癌有重要意义,术后血清AFP有助于了解复发和转移,胃肝样腺癌生物学行为较非肝样腺癌差,是产AFP 胃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总之,AFP-GC是一类具有高度恶性病理学特征的胃癌。

临床上应加强对该
类疾病的认识,做好筛查,应用多种手段,早发现、早治疗,术后密切随访,是防治本病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 Gitlin D,Perricelli A,Gitlin GM. Synthesis of α-fetoprotein by liver,yolk sac,and gastrointerstinal tract of the human conceptus. Cancer Res,1972,32:979-82.
[2] Bourreille J,Metayer P,Sauger F,et al. Existence d alpha foetoproteine aucours dun cancer secondaire du foie dorigine gastrique. Presse Med 1970,78:1277-1278.
[3] 宋玉环,汪运山,胡安拉. AFP 阳性胃癌的研究进展.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7):552-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