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甲胎蛋白老年晚期胃癌多学科综合处理

合集下载

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

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

系统医学 2022 年 10 月第 7 卷第 19期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许晖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200[摘要]目的探讨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以及评估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胃癌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诊治胃良性肿瘤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EA、AFP、CA242阳性检出率,分析该3项指标对胃癌的诊断效能以及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CEA、AFP、CA24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00%、46.67%、7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33%、1.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6、33.149、57.982,P<0.05)。

CEA、AFP、CA242诊断胃癌与病理检查比较,一致性一般(Kappa=0.67、0.45、0.68)。

胃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组CEA、AFP、CA24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00%、76.00%、100.00%,均高于无瘤生存组的51.43%、25.71%、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96、14.816、14.286,P<0.05)。

结论 CEA、AFP、CA242均属于诊断胃癌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

[关键词]胃癌;病理诊断;预后评估;CEA;AFP;CA242[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2)10(a)-0041-04The Role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Gastric CancerXU HuiDepartment of Pathology, 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s well as the assessment of prognosi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diagnosed from June 2019 to December 2021 admitted to Yangzhou 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60 cases with benign gastric tumors diagnos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CEA, AFP and CA242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ese three indicators for gastric cancer and the value of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70.00%, 46.67% and 75.00%, respec⁃tively, all of them were higher than 3.33%, 1.67% and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416, 33.149, 57.982, P<0.05). The consistency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diagnosing gastric cancer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general (Kappa=0.67, 0.45, 0.68).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CEA, AFP, and CA242 in the recurrence group were 96.00%, 76.00%, and 100.00%, respectivel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all of them were higher than 51.43%, 25.71%, and 57.14% in the tumor-free surviv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3.796, 14.816, 14.286, P<0.05). Conclusion CEA, AFP and CA242 are all sensitive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Prognostic assessment; CEA; AFP; CA242DOI:10.19368/ki.2096-1782.2022.19.041[作者简介] 许晖(1981-),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病理细胞专业。

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及CA72-4联合诊断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价值研究

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及CA72-4联合诊断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价值研究

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及CA72-4联合诊断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价值研究杨丽萍;田家强【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9)016【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诊断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选自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下称该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93例(观察组);选自该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120例(良性组);另选自该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A19-9、AFP、CEA及CA72-4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CA19-9、AFP、CEA和CA72-4含量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良性组血清CA19-9、AFP、CEA和CA72-4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A19-9、AFP、CEA和CA72-4阳性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良性组CA19-9、AFP、CEA和CA72-4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CA19-9、AFP、CEA和CA72-4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胰腺癌组CA19-9、AFP、CEA和CA72-4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食管癌组CA19-9、AFP、CEA和CA72-4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及CA72-4联合诊断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总页数】4页(P2026-2029)【作者】杨丽萍;田家强【作者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 ,山东枣庄 277800;枣庄市中心血站检验科 ,山东枣庄 277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相关文献】1.自动发光仪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以及CA199在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J], 刘华2.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和CA72-4的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J], 刘兰凤;田斌;刘海燕;邓虎重;霍立刚3.CA72-4联合AFP、CEA、CA19-9检测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林胜; 郭琴; 王华国; 张宏伟; 王杨梅4.血清CEA、CA72-4、 CA19-9、PGⅠ/PGⅡ和AFP联合检测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J], 雷永付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72-4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甘建春;刘宁;王德侯;王鹏;白铁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CEA、AFP、CA72-4联合检测评价胃癌分化程度的效能

血清CEA、AFP、CA72-4联合检测评价胃癌分化程度的效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26卷第3期ModernDigestion&Intervention2021牞Vol.26牞No.3 ·论著·血清CEA、AFP、CA72 4联合检测评价胃癌分化程度的效能李绍雪1,张承顺1,陈文生2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 4)联合检测对胃癌分化程度的评价效能。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胃癌患者,并招募9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记为胃癌组和健康组,开展前瞻性研究。

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EA、AFP和CA72 4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胃癌组不同分化程度患者血清CEA、AFP和CA72 4水平,分析三者联合对胃癌分化程度的评价效能。

结果 胃癌组血清CEA、AFP和CA72 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 05)。

胃癌组未/低分化患者血清CEA、AFP和CA72 4水平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P<0 05)。

血清CEA、AFP和CA72 4水平联合对胃癌组未/低分化评价的灵敏度和AUC分别为100 00%和0 917,均高于单独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特异度与单独评价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CEA、AFP和CA72 4水平均较高,且未/低分化患者水平更高。

三者联合对胃癌分化程度评估效能理想。

【关键词】 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72 4;胃癌;分化中图分类号:R735.2;R5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2159.2021.03.005作者单位:1230042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40000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内科通信作者:张承顺,E mail:zcs16888@163.com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专项惠民计划子课题(CSTC2015jcsf10001)EfficacyofcombineddetectionofserumCEA,AFPandCA72 4inevaluatingthedifferentiationofgastriccancerLIShao xue1,ZHANGCheng shun1,CHENWen sheng21.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HefeiThirdClinicalCollege,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ThirdPeople′sHospital),Hefei,Anhui230042;2.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SouthwestHospitalofArm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00 【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efficacyofserum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alphafetoprotein(AFP)andcarbohydrateantigen(CA72 4)inevaluatingthedifferentiationofgastriccancer.Methods Ninety two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treatedinHefeipeople′sHospitalfromFebruary2020toSeptember2019andninety twohealthyvolunteerswereenrolledasgastriccancergroupandhealthygrouprespectivelytocarryoutaprospectiveresearch.SerumCEA,AFPandCA72 4levelsweredetectedby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TheserumlevelsofCEA,AFPandCA72 4inpatientswithdifferentdegreesofdifferentiationwerecompared,andtheefficacyofthecombinationofthethreemethodsintheevaluationofgastriccancerdifferentiationwasanalyzed.Results TheserumlevelsofCEA,AFPandCA72 4inthegastriccancer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healthygroup(P<0 05).TheserumlevelsofCEA,AFPandCA72 4inundifferentiated/poorlydifferentiatedpatientswerehigherthanthoseinmoderately/highlydifferentiatedpatients(P<0 05).ThesensitivityandAUCofserumCEA,AFPandCA72 4levelswere100.00%and0.917respectively,whichwerehigherthanthoseofsingleevaluation(P<0 05),bu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specificityandsingleevaluation(P>0 05).Conclusion TheserumCEA,AFPandCA72 4levelsin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arehigher,andthelevelsofCEA,AFPandCA72 4arehigherinpatientswithundifferentiatedandpoorlydifferentiatedgastriccancer.【Keywords】Carcinoembryonicantigen;Alphafetoprotein;Carbohydrateantigen72 4;Gastriccancer;Differentiation 胃癌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死亡率位居第3位,次于肺癌、肝癌[1]。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2例报告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2例报告
产 甲胎蛋 白胃癌 ( F G 是指患 者血 清和癌组 织 中含 A P C) 有大量 甲胎 蛋白的 胃癌。报道最多 的是 胃的肝样腺 癌 , 并 但
非产 甲胎蛋 白的 胃癌均为肝样腺 癌 , 甲胎 蛋 白( F ) A P 是一 种
D I1.99jin17 — 922 1.26 O : 36/. s.62 49.011.8 0 s
【 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献 】
[ ] Wog C , h Y, a F e proel cw no a 1 n S C u T T m K .R t e t a sh an m :a m in cm o m u i a no m n se J .H n ogM dJ o m n t or n n u c o i [ ] og K n e , u m t
C T提示 : 肝实 质弥 漫性 病变 肝硬 化 , 右 叶 占 位 , 排 除 肝 不 转 移 。肿 瘤 标 志 物 示 : 胎 蛋 白 ( F 甲 A P)>20 0 ̄/ 、 0 0 1 L g
C 2 2 . 6 L、 A1 5: 3 7 U/ CA1 —9: 6. 9 / C 5 1 . 7 /L、 9 2 8 U L、 A1 3: 6 9 U
占位穿刺活检 , 病理 示 : 肝右 前叶上 段 ) 维组织 中见低 分 ( 纤
癌、 胰腺癌 、 胆囊 癌 、 腺癌 , 中 胃癌 相对 多见 乳 其
。原 发
化腺癌浸润 。穿 刺未 见 明确 肝组 织。诊断 肝转 移癌 。疗 效 评价进展 , 并采用伊 立替 康 +奥沙利 铂化 疗 4周期 , 化疗 后 血清 A P逐渐下降 , F 停止 化疗 2月后 患者 A P及 C 15再 F A2 次升高 , 复查腹部 C T提示腹膜及腹部淋 巴结转移 , 后患者 放 弃治疗出院 , 已去 世。 现

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临床研究

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临床研究

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60例,根据其血清胎蛋白水平指标分为观察组(甲胎蛋白阳性,32例)和对照组(甲胎蛋白阴性,12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其缓解率、胃癌根治切除率和远期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经治疗后观察组胃癌根治切除17例,胃癌根治切除率为53.1%;对照组胃癌根治切除25例,胃癌根治切除率为19.5%。

观察组胃癌根治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mPFS、mOS较对照组分别延长1.4m、2.2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DFS较对照组延长11.6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甲胎蛋白阳性胃癌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晚期胃癌;甲胎蛋白;替吉奥;顺铂【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223-02胃癌是在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

该病在我国十分常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首位[1]。

胃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已是晚期患者,导致其治疗较为棘手,预后较差。

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肿瘤标记物可完整呈现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在患者血液、排泄物、恶性病变组织中被检测出来,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出现异常要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因此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有关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与胃癌的报道越来越多,更有研究证实甲胎蛋白阳性胃癌占胃癌的1.3%~15%[2],但临床上对于该肿瘤仍缺乏充分认识,也缺乏针对性的标准治疗方案。

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

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

关于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有关规定的通知各部门、各科室:根据国卫办医发〔2016〕7号《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及〔2021〕513号《关于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我院肿瘤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诊疗,积极推行“单病种、多学科”的诊疗理念,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肿瘤多学科协作(MDT)诊疗小组,现就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肿瘤多学科协作(MDT)诊疗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秘书:成员:二、肿瘤MDT病历范畴1、肿瘤初诊患者治疗方法未明确。

2、多种治疗方法可供患者选择,且效果相当。

3、可进行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未能明确各种治疗序贯。

4、病情较复杂,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已有进展。

三、肿瘤MDT团队工作职责1、在院长、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对全院需多学科协作诊疗的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工作。

2、参加讨论的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必须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本次讨论内容,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提出科学的、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3、负责对诊疗小组通过的治疗方案的执行进行追踪,确保肿瘤患者得到科学、有效、规范化的治疗。

4、定期由组长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5、秘书负责肿瘤协作诊疗小组相关记录和档案的保存。

四、工作流程1、门诊医师发现的肿瘤患者,首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如病情较复杂可邀请相关科室会诊确定后续治疗及收住科室。

2、住院过程中发现的肿瘤患者,入院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针对性检查之后,如患者治疗指征明确(如早期首选手术,晚期首选化疗、放疗等),则先安排相应科室治疗;涉及可进行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的(如肝癌、宫颈癌、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等),应提交至医务科申请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3、外科手术后的肿瘤患者,待病理结果回报后,应即刻邀请肿瘤科会诊,如需术后辅助化疗的则转入肿瘤科治疗。

产甲胎蛋白胃癌1例

产甲胎蛋白胃癌1例

静脉及 门脉主干 内癌栓形成 ,肝第 Ⅱ 、 Ⅶ段 转 移癌 。 后 患者 自
动出院而 失访 。
小结
国外 文 献 统 计 产 AFP
胃 癌 ( f l h p p a
t a — e o r o —
) 占全部 胃癌 的 i t e n —
p r o du c in g g a s tr ic
c
an
c
e
术后
患者恢 复佳


清A
F
P
、 CE
A
迅 速 降至

常水平 。

术后
11 个月患者 A F P
、CE A
急剧升高 ,最高分别达 到 1 13
7 60
2


g门L 和
19
0
5

斗 g门L , 并 出现 C A l 9 —
9
升高(5
17 .
U /m
1)

腹部 MR/
显 示 :胰头 区结节状融合 的异常信号 ,考虑肿瘤复发 肠 , 系膜上
9 6 .

中国 肿瘤临 床
2 0H0 9 年第 3 6 卷 第 2 期
病例 报 告与分 析 。
产 审 能 蛋匆 胃癌 1 例
余先焕 李海 刚① 胡俊庭② 王 捷 刘 超 中 山 大学 孙 逸 仙 纪 念 医 院肝 胆 胰外科 ( 广州 市 5 10 1 2 0 )
关 键 词 甲胎 蛋 白 ( A F P ) 胚 胎 胃癌
( ) B r o w n p a r t i c l e s i n t h e c y t o p l a s m a r e t h e s e c r e t e d A F P S P × 4 0 0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合并血栓栓塞一例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合并血栓栓塞一例
W BC9 2 . 6× 1 。 i, 3 7 ,RBC . 0× 1 M/ 血 栓 可 以是 首 发症 状 , 静 直 到数月 甚或 数年才 发现 肿瘤 , 如本病 例 。 因此在
确诊 原发 性静 脉 血 栓 ( 括 深静 脉 血 栓 和肺 栓 塞 ) 包 时往 往 意味着 有 发 生 癌 症 的 危 险r 。虽 然 目前 对 2 ]
病例。
1 临床资料
物 质 ( P 是 引起 高 凝 状 态 的 主要 原 因 。TF可 见 C ) 于单核 细胞 , 内皮 细胞 , 纤维 细 胞 等 ; C 成 而 P仅 见
于恶性 细胞 , P系 被未 分 化 的 幼稚 细 胞 和 恶 性 细 C
胞 所 表 达 , 旦 细 胞 分 化 正 常 即 不 再 表 达 。 一 ]
患者入 院后 又 出现 左 下 肢 肿 胀 , B超 : 下肢 左
股静 脉及胭 静 脉 内血栓 形 成 。考 虑 为 左 下肢 深 静
据 。故认 为是 AF GC。考 虑 本 例 患 者 肿 瘤 产 生 P
AF P的机制 可 能为 : 肿瘤 可 能为 肝细 胞样 表 现 , ① 呈现 肝细 胞癌 特性 , 分泌 AF ; P ②肿 瘤 可能 表现 为 胎 儿 型或 原始 的 未 分 化 、 分 化 型 , 低 而分 泌 AF 。 P
研 究 已 明确 肿瘤 细胞表 达 的组 织 因子 ( F) T 和促 凝
p o en p o u ig g src c ri o r ti r d cn a ti a cn ma , PGC) AF 机
制的 了解 尚不 全 面 , 肿瘤 引起血 栓形 成在 临床 中也 认 识不够, 文 报 道 一 例 AF GC合 并 血 栓 栓 塞 。本 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沈阳110001通讯作者:刘云鹏,电子信箱:liuyunpeng@medmail.com.cn专题笔谈·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处理产甲胎蛋白老年晚期胃癌多学科综合处理赵明芳,刘云鹏关键词:胃癌;甲胎蛋白;多学科治疗Keywords :gastric cancer ;alaph-fetoprotein ;multidis ciplinary treatment 文章编号:1005-2194(2012)03-0182-03中图分类号:R 735.2文献标志码:A刘云鹏,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肿瘤中心副主任、大内科副主任,辽宁省肿瘤药物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 执行委员;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Research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Medical Sciences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发表论文200余篇。

1病历资料患者男,69岁,以“反复上腹部不适2个月,逐渐加重”于2011年7月就诊于我院。

查体:剑突下压痛阳性,余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 )>1210μg /L ,癌胚抗原(CEA )1.73μg /L ,CA1256.3U /L ,CA1992.3U /L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抗体>1000U /L ;胃镜检查示胃体及胃角之间可见巨块样肿物,大小约6cm ˑ7cm ,向下浸润至幽门口小弯侧,肿物有糜烂及出血,病理提示腺癌,HER-2FISH 检查为阴性;全腹CT 提示胃角区及胃窦部胃壁增厚,与胰腺界限不清,胃周淋巴结肿大,最大约1.2cm ,颈部淋巴结超声未见异常肿大,经全面检查后临床分期为胃癌(CT4bN1M0)。

2第一次多学科讨论放射诊断科李雪丹教授:腹部CT 提示胃角区及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与胰腺界限不清,临床T 分期高度怀疑为T4b ,胃周多发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约为1.2cm ,部分有强化效应,影像资料目前无法明确判断淋巴结性质,不除外转移,建议有条件可加做PET /CT 检查,明确淋巴结的代谢活性。

肿瘤外科徐惠绵教授:这是一个老年(>65岁)男性胃癌患者,胃镜提示是进展期胃癌,巨块型,影像学检查提示是局部晚期胃癌,与胰腺关系密切,手术根治有一定困难。

同时该患者还是一个AFP 型胃癌,即产甲胎蛋白胃癌(AFPGC ),是指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含有大量AFP 的胃癌。

AFP 是一种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广泛用于肝细胞肝癌和卵黄囊肿瘤的诊断,近来研究发现其他内胚层肿瘤也有AFP 产生,如胃癌、肠癌、胰腺癌、胆囊癌、乳腺癌,其中胃癌相对多见。

AFPGC 预后差,容易发生肝脏和淋巴结转移。

建议先行全身化疗。

肿瘤内科赵明芳教授:我国胃癌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率低(Ⅰ期仅占10%)、手术根治切除率低(50% 60%)、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率高(40% 80%),对于进展期胃癌(Ⅲ期及以上)患者,若仅行根治性手术,大部分患者术后易复发,而术后化疗对此类患者术后生存期的提高作用有限。

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同时还可能减轻术前微转移灶的肿瘤负荷、减少术后复发转移率,显著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该患者临床分期为CT4bN1M0,是一个局部晚期的老年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可能会使肿瘤降期,提高R0切除率,从而获得手术根治性切除癌症的机会。

肿瘤内科刘云鹏教授:围手术期化疗方案的选择,同样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尤其对于AFPGC ,循证医学的证据更少。

新的研究发现,AFPGC 患者染色体存在广泛的杂合性基因缺失,从而产生相应肿瘤克隆。

一般AFPGC 发病率较低,占胃癌的1%281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Mar.2012Vol.32No.36%,它有以下特点:(1)中、老年男性多见,既往无肝炎史;(2)患者血清AFP升高,程度不一;(3)多位于胃窦部,以浸润溃疡型为主;(4)恶性程度高,病理分型多为低分化腺癌,易发生早期肝和淋巴结转移,易形成脉管癌栓;(5)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有较好疗效;(6)一般预后较差。

该患者的年龄69岁、无肝炎病史、病灶位置、病理、血清AFP值均符合AFPGC特点,综上所述,不建议该患者马上手术治疗,可先行全身化疗,密切关注肝脏和淋巴结情况,根据化疗后反应再决定可否行手术治疗。

2006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MAGIC研究,显示围手术期ECF方案可以使胃癌缩小,肿瘤降期,延长DFS和OS,奠定了ECF方案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地位,NCCN指南作为1类证据推荐。

但在临床工作中,三药联合的副反应,使得一部分人群很难耐受,尤其是在老年胃癌的患者,更是难以执行。

而2011年5月刚发表的FNCLCC/FFCD研究,顺铂联合5-Fu同样可以获得DFS和OS的获益。

替吉奥是日本学者研发的一种新型口服氟尿嘧啶衍生物抗癌剂,它包括替加氟(FT-207)和以下两类调节剂:吉美嘧啶(CDHP)及奥替拉西(OXO),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替吉奥与西方的结果相比,亚洲的胃癌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日本的ACTS-GC实验替吉奥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死亡风险降低32%。

2010年欧洲肿瘤内科年会上公布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替吉奥组可长期获益,OS率方面保持绝对值10%的提高,奠定替吉奥单药作为Ⅱ/Ⅲ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

结合这个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AFPGC可以从奥沙利铂治疗获益,HER-2阴性,不适合联合靶向治疗。

因此,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可能会使该患者最大获益,毒副反应比三药联合能更好耐受。

3治疗经过经过多学科专家的讨论,最后和家属充分的沟通,不同意PET-CT检查,同意先进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

给予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替吉奥60mg每日2次口服,第1 14天,每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化疗顺利完成,仅出现2度白细胞减少,1度消化道反应,患者自觉胃部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第2周期后影像学疗效评估显示:胃部病灶缩小,胃壁明显变薄,与胰腺之间界限清晰,胃周淋巴结缩小。

血AFP从>1210μg/L降到770.1μg/L,肝脏功能正常。

面临下一步继续化疗还是手术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多学科讨论。

4第二次多学科讨论放射诊断科李雪丹教授: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腹部CT显示胃壁明显变薄,与胰腺的界限清晰(图1),淋巴结从12mm缩小到8mm左右,没有强化效应,有可能是反应增生性淋巴结。

可以说化疗让该患者明显获益。

图1腹部CT:可见胃角区及胃窦部胃壁增厚,与胰腺界限不清肿瘤外科王振宁教授:该患者化疗前是个局部晚期的患者,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影像学疗效评估显示,病灶明显缩小,与胰腺关系明显改善,T分期可能从T4b降到T4a或T3,淋巴结性质待定,AFP 下降也间接证实化疗有效,目前肝脏、肾脏功能正常,应该说现在是手术的较好时机,患者应该尽快手术治疗。

肿瘤内科刘云鹏教授:AFPGC是预后比较差的胃癌,目前化疗有效,但是单纯化疗不能达到根治目的,手术可以给患者带来根治的机会,现距末次化疗3周时间,没有明显的脏器功能受损,应该是手术的最佳时机,同意外科的意见,尽快手术治疗,术后再进行全身的系统治疗。

5第二次治疗将多学科专家会诊意见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心存顾虑,认为化疗有效,耐受性好,患者现在没有任何胃部不适感,想继续化疗1个周期。

鉴于临床研究多是先化疗2 3个周期后再行根治手术治疗。

尊重患者及家属意见,继续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1个周期后,复查血AFP上升到>1210μg/L,患者及家属入住肿瘤外科,胃部CT显示,病灶和淋巴结与2个周期化疗后基本一致,没有进一步缩小,遂于外科手术治疗:上3812012年3月第32卷第3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腹正中切口,探查H0P0,癌肿位于胃体下部小弯侧,大小约5.0cmˑ6.0cmˑ3.0cm,透浆膜,网膜受累,行根治性胃远端大部切除术,毕罗Ⅱ式吻合。

术后病理提示:进展期胃窦癌,Borrman3型,低分化腺癌,团块状生长为主,伴弥漫性生长,透浆膜,无脉管浸润,无淋巴管癌栓,0/15淋巴结转移。

术后恢复良好。

考虑到患者第3周期化疗后AFP升高、术中所见、术后病理情况,第三次提请多学科讨论,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6第三次多学科讨论肿瘤研究所辛彦教授:该患者化疗后肿瘤组织内未见到大面积的坏死,WHO分型为低分化腺癌,AFPGC也以低分化腺癌为主。

按照lauren分型,该患者以肠型胃癌为主,部分弥漫性生长,HER-2检测为阴性。

目前对于胃癌HER-2状态的临床研究还有许多,但各种族人群、不同部位胃癌HER-2表达状况目前还缺乏大样本的结果,TOGA研究显示胃食管结合部胃癌HER-2阳性率最高,大约在33.2%,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胃癌20.9%(P<0.001)。

但由于我国目前不使用Lauren分型,徐建明教授按照WHO分型分析胃癌病理类型与HER-2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HER-2阳性率在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中为57.1%,高于中分化腺癌的29.9%和高分化腺癌的1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

肿瘤外科王振宁教授:患者经过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可以说达到肿瘤降期的目的,从CT4bN1M0降到PT4aN0M0,保证外科顺利完成肿瘤的根治性治疗。

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新辅助治疗的病例。

但要注意该患者第3个周期化疗后,与第2次化疗后比较,病灶没有变化,AFP有所升高,术后化疗方案是继续应用原方案,还是要进行调整,需要内科医生进一步的全面评估,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肿瘤内科刘云鹏教授:该患者是AFPGC,预后不良,在第3个化疗周期后,AFP再次升高,影像学检查胃部病灶没有变化,提示有可能出现耐药,这也符合AFPGC的特点。

众所周知,胃癌术后的复发率较高(40% 80%),但目前推荐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助化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复发。

总体来讲,大多数特别是近年来发表的荟萃分析结果证实了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

但由于东西方研究结果存在的差异,而且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限制了其在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所以一直争议很多。

目前尚无被普遍接受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标准方案。

2009年《英国外科杂志》的一篇荟萃分析显示,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辅助化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OS,HR=0.78),且亚组分析显示,这一获益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患者地理分布及给药方式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