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增高胃癌2例报告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临床观察

性肝癌的患者 中升高,但部分胃癌患者 癌 1例 。AFP 12.2~ 28 016.8 ̄g/L(其 3.59,P<0.05);其中手术前后<10 g几 分
中,AFP也呈阳性 ,称之 为 AFP阳性 胃 中 12.2~ 1 000 ̄g/L16例,~ 2 000 Pg/ 别 为 0例 和 2例 ,10~ 1000 g/L分 别 为
他 防控 措 施 较少 。
参 考 文献 :
测 样 本 地 区设 计 研 究 [J].中国 卫 生 统计 , 2002,19(3):151-154.
综 上所 述 ,还 应 加 强健 康教 育 及健 [1] 邵永强,陈仁裕,张孝和,等.温州市 2006 rA1 陈 仁 华 ,金 达 丰,刘 庆 敏,等 .杭州 市 居 民 高
年 1月浙江省丽水市人 民医院确诊的 27 1.2 治疗及生存期 12例手术治疗 (其 平(5_3~ 22 315.8 3.9~ 2059-3 g/L)
例 AFP阳性 胃癌病例进行分析 总结 ,以 中全 胃切除 8例 ,胃大部切 除 4例),15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Z_ -一4.372,P<0.01);
学杂 志 ,2005,26(12):934—938.
甲胎 蛋 白阳性 胃癌 临床观察
李廷,徐益元 ,於伟民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甲胎 蛋 白(AFP)阳性 胃癌 的 临床 和病 理 特 点 ,以及 手 术 和 化 疗对 AFP的影 响 。方 法 27例 AFP阳性 胃癌患者,l2例接受 了手术治疗 ;25例接受了化疗 ,观 察手术前后及化疗前后 AFP的变 化 。结 果 12例 手 术 治疗 患者 AFP手 术 前 后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25例 化 疗 患 者 化疗 前 后 AF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FP阳性 胃癌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 ,易发生肝脏和淋 巴结转 移, 生存期较短 ,手术和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胃肿瘤 ;癌 ;甲胎 蛋白类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0.07.040 【中图 分 类 号】 R735.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671.0800(2010)07—0798—02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都有哪些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都有哪些
过去一直认为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但是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不仅仅有原发性肝癌,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可以造成甲胎蛋白偏高。
肝病专家对这些原因做出了详细回答。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一:原发性肝癌。
虽然甲胎蛋白已经不是特异性的标志了,但是不可否认其仍然是常见的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之一。
因为正常人甲胎蛋白含量是很低的,当肝细胞发生癌变的时候会大量的制造这种蛋白质。
一般升高的话会在400μg/L以上。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二:肝病活动期和重症肝炎恢复期。
病毒性肝炎等肝病处于发作期或者恢复其会使得甲胎蛋白轻、中度升高,治愈后会恢复正常。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三:其他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细胞癌等。
另外妊娠期的妇女如果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也是会明显偏高的,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在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
这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升高,不必恐慌。
专家提醒:发现甲胎蛋白偏高要到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细致的检查,确诊病因后在积极的进行治疗。
目前治疗肝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肝细胞免疫逆转疗法”,该疗法克服了传统治疗方式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病毒导致病情反复的缺点,能够有效防止乙肝复发;能够加快肝细胞修复速度,促进肝小叶结构重建,阻止并逆转肝纤维化,对于肝脾肿大、肝硬化等造成的门脉高压症状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甲胎蛋白(AFP)检查分析报告

甲胎蛋白(AFP)检查分析报告报告编号:AFP-2021-001日期:2021年5月15日尊敬的患者先生/女士,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医疗机构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查。
以下是您的检查结果的详细分析报告。
一、患者信息:姓名:XXX性别:XXX年龄:XXX检查日期:XXX主治医生:XXX二、检查目的:甲胎蛋白(AFP)检查是用于评估患者体内AFP的含量,以帮助医生诊断或筛查某些肿瘤疾病。
该检查通常用于早期胎儿发育异常、肝脏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的评估。
三、检查结果:根据我们的检查结果,您的甲胎蛋白(AFP)水平为XXX ng/ml(参考范围:XXX-XXX ng/ml),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四、结果分析:根据您的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对您的健康状况做出以下分析:1. 胎儿发育异常筛查:甲胎蛋白(AFP)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您的胎儿发育可能处于正常状态。
然而,甲胎蛋白(AFP)检查结果仅为筛查工具,不能100%确定胎儿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您有其他担忧或疑虑,建议您与主治医生进一步讨论。
2. 肝脏疾病评估:正常的甲胎蛋白(AFP)水平通常与健康的肝脏状态相一致。
由于您的检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水平正常,这可能表明您的肝脏功能正常。
然而,对于临床症状或其他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我们建议您咨询医生以进行全面评估。
3. 癌症筛查与评估: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异常增高与某些癌症,特别是肝癌和睾丸癌,相关联。
根据您的检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水平正常,这可能表明您当前不患有这些癌症类型。
然而,正常结果并不能排除其他癌症类型的存在。
如果您有其他癌症风险因素或症状,我们建议您寻求专业医生的进一步评估。
五、检查建议:基于您目前的检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建议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并注意可能的异常症状。
如果您有任何体验不良或疑虑,请立即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六、注意事项:1. 甲胎蛋白(AFP)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孕妇状态以及其他病因等。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论文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1例【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63-01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胎肝及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
血清afp水平升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有部分胃癌患者中血清afp也可以升高,称为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 positive gastric cancer,afpgc)。
我科收治1例afpgc,现报告如下,同时结合文献就afpgc 的特点和afp在胃癌中的意义加以探讨。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反酸、恶心3年余,加重1周”于2012.2.6入院。
既往无肝炎病史。
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下腹部可触及约5*5cm大小包块,无压痛,活动度差,肠鸣音正常,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2012.1.30 当地医院胃镜示:胃窦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胃窦部印戒细胞癌,2012.2.21我院复阅病理片,诊断:胃窦印戒细胞癌。
我院2012.2.17 血清afp 1904.3ng/ml,cea 26.6ng/ml,ca199 1755.2u/ml,ca125 169.5u/ml;hbsag 阴性。
腹部b超示:胃壁明显增厚伴胰腺体尾部周边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未见占位性病变。
阴超示:右附件区不均质包块(库肯搏氏瘤首先考虑),盆腔积液。
全腹ct平扫+增强示:胃窦部占位伴周围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盆腔内软组织肿块,胃窦癌伴盆腔转移,首先考虑为krukenberg 氏病,腹水。
住院期间先后于2012.2.23、2012.3.15、2012.4.5行三次eox 方案化疗(表阿霉素?+奥沙利铂?+希罗达),2012.3.31复查全腹ct,与老片对比提示:右附件区包快较前明显缩小。
胃癌患者病例详细报告

胃癌患者病例详细报告病例报告:患者信息:患者姓名:XX年龄:XX岁性别:XX性别就诊时间:XX年XX月XX日临床历史:患者于XX年XX月初次出现胃部不适感,包括胃痛和消化不良症状。
患者未经过自我治疗,并在几周后就诊于本医院。
体格检查:体重:XXkg身高:XXcm一般状况: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消瘦和疲劳。
腹部检查:腹部平坦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正常。
肝功能检查:ALT、AST、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正常。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正常。
消化酶检查:胃酸分泌功能异常,胆汁酸分泌功能异常。
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在胃中段发现一处对比剂吸收异常的溃疡。
腹部超声波检查:可见胃壁增厚。
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组织学检查:病理活检结果显示胃部的病变组织,可见明显的腺癌细胞浸润,并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明显。
分期:根据临床病情、病理报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胃癌,并分期为Stage III。
治疗方案:基于患者的病情和研究文献,医生决定对该患者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
手术过程:XX年XX月XX日,在全麻下,行胃癌手术切除术。
手术切除范围包括整个胃的切除,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过程顺利,并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术后恢复:术后患者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7天拆除了胃管,以及第10天拆除了导尿管。
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辅助治疗:术后患者接受了化疗和放疗的辅助治疗。
化疗方案为X方案,每周期间隔为X周,共进行了X周期的化疗。
放疗方案为X,总共进行了X周的放疗。
随访: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包括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至目前为止,患者已完成X个月的随访,无明显复发或进展的征象。
讨论:本病例是一例胃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并接受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后,术后恢复良好,并已进行X个月的随访,尚未出现明显的复发或进展。
产甲胎蛋白的胃癌2例报告

非产 甲胎蛋 白的 胃癌均为肝样腺 癌 , 甲胎 蛋 白( F ) A P 是一 种
D I1.99jin17 — 922 1.26 O : 36/. s.62 49.011.8 0 s
【 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献 】
[ ] Wog C , h Y, a F e proel cw no a 1 n S C u T T m K .R t e t a sh an m :a m in cm o m u i a no m n se J .H n ogM dJ o m n t or n n u c o i [ ] og K n e , u m t
C T提示 : 肝实 质弥 漫性 病变 肝硬 化 , 右 叶 占 位 , 排 除 肝 不 转 移 。肿 瘤 标 志 物 示 : 胎 蛋 白 ( F 甲 A P)>20 0 ̄/ 、 0 0 1 L g
C 2 2 . 6 L、 A1 5: 3 7 U/ CA1 —9: 6. 9 / C 5 1 . 7 /L、 9 2 8 U L、 A1 3: 6 9 U
占位穿刺活检 , 病理 示 : 肝右 前叶上 段 ) 维组织 中见低 分 ( 纤
癌、 胰腺癌 、 胆囊 癌 、 腺癌 , 中 胃癌 相对 多见 乳 其
。原 发
化腺癌浸润 。穿 刺未 见 明确 肝组 织。诊断 肝转 移癌 。疗 效 评价进展 , 并采用伊 立替 康 +奥沙利 铂化 疗 4周期 , 化疗 后 血清 A P逐渐下降 , F 停止 化疗 2月后 患者 A P及 C 15再 F A2 次升高 , 复查腹部 C T提示腹膜及腹部淋 巴结转移 , 后患者 放 弃治疗出院 , 已去 世。 现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胃癌的临床分析

【 btat 0bet eT xl eci cl hrc r t s n uv a rt f atccne( C)wt h hsrm l e o l A s c】 r jci :oepo l ia caat i i dsri la so gs i acrG v r n e sc a v e r i i eu vl f — h g e a
Cii l n ls f ai i c rio i iIsr n v ro lh - tp oe l c ayi o s r a c maw t hgI el l e e f p af o r ti n aa s g tc n h l l a e n H i i , H N u nqu X U Y- n C E H a -i , U孔 , I N h—h o MA a .D p r e tfG nrl ug r , in - q LA G Z i a , O Mi c o eat n o eea S re Ja g m y
p aftp oen ( P) h — o rti AF .M eh d : oa f 2 cs so ihsrt AF n 6 6 c s so ati ac rw r ers e t ey rve e e t o s A ttl a e fhg eu o4 m P i 5 ae fs sr c n e eertop ci l e iw d c v
胡 亦钦 ,陈环球 ,须 霆 ,梁 志超 ,毛 淼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 胃癌患者血清 甲胎 蛋 白升高 的临床特点及生存 率。方法 : 回顾 性分析我 院普 外科 20 0 0年 3月 一
afp检测实验报告

afp检测实验报告
AFP检测实验报告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成年人中,AFP的水平通常很低,但在一些情况下,它的水平会升高,这可
能是某些疾病的标志。
因此,AFP检测成为了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
帮助诊断和监测一些疾病。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一组患有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疾病的患者进行了
AFP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肝癌患者的AFP水平普遍较高,而睾丸癌和卵巢癌
患者的AFP水平也有所升高。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AFP检测在这些
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一些健康人群进行了AFP检测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他
们的AFP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与疾病患者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进一步验证
了AFP检测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结果表明,AFP检测在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疾病的诊
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AFP检测并非绝对
可靠,仍需结合其他临床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AFP检测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探索其在临床诊断
中的更广泛的价值,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AFP检测实验报
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决策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胎蛋白增高胃癌2例报告
病例1,女性,60岁,主因两季肋部及上腹部不适3个月于2007年7月28日入院。
否认慢
性肝炎病史。
胃镜检查:幽门管见一约2×2.5cm不规则溃疡,底平,被覆厚污秽苔,伴凝血块
附着,周边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诊断“幽门管溃疡”。
活检病理为“(幽门管)中-低分化
腺癌”。
肝脏CT示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影,腹腔内可见液性密度影,增强扫描见动脉期肿瘤
周边环形强化,呈“牛眼征”,诊断为肝内多发转移癌、腹水。
肝功能示:ALT34U/L,
AST82U/L,ALP414U/L,GGT366U/L,TP69g/L,ALB31g/L,TBIL、DBIL正常,乙肝五项
均为阴性,抗HCV阴性,AFP>1210ng/ml(复查两次结果相同)。
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加静脉应用5氟尿嘧啶两次,住院3个月后死亡。
病例2,男性,67岁,主因进食困难半年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
否认慢性肝炎病史。
胃镜:胃底近贲门处可见一隆起型新生物,有溃疡及坏死组织形成,胃窦粘膜红白相间,以白
为主,粘膜呈颗粒感;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未见异常。
诊断:①胃底贲门部溃疡,不
除外癌变,②萎缩性胃炎。
3月24日活检病理回报:(胃底贲门粘膜)腺癌。
腹部超声:
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化验检查:乙肝五项:抗-HBS(+)、余各项为阴性,抗-HCV(-);
AFP966.6ng/ml(0~7.02ng/ml);CEA 4.83ng/ml(0~3.4ng/ml);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
2008年4月1日于胸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贲门溃疡型腺癌Ⅱ级。
肿物大小8.4×6×1cm,累及食管下段,侵透肌层达纤维膜及浆膜,上下残端净。
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4)。
术后
给予喃氟啶口服,未给予静脉辅助化疗。
术后两周复查AFP 26.8ng/ml。
2008年7月10日复
查腹部彩超及CT示肝内多发转移癌。
讨论,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临床上为原发性肝癌及卵黄囊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产生甲胎蛋白的胃癌(alpha fetoprotein 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FPGC)病例少见,最先由Bourrielle等[1]于1970年报道,近年来国内间断有报道,国内报道发病率为2.08%-2.4%[2]。
肝转移是AFPGC的显著特征。
据报道,AFPGC的肝转移发生率为72.7%,其中胃癌切除术前
已有肝转移和术后发生肝转移者分别为31.8%和40.9%,术后肝转移常发生在术后2-11个月[3]。
本报道例1诊断时即发现广泛肝转移;例2手术后4个月发现广泛肝转移。
该病预后差,Adachi等[4]分析270例AFPGC,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为22%,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本报
道例1诊断后3个月死亡。
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可以提高到42%和49个月。
胃癌产生AFP原因目前尚存在争议。
Ishikura等[5]认为因为胃和肝脏均是由胚胎原始的前肠
部分衍化而来,由于分化过程中出现紊乱,最终导致一些胃癌的肝样分化,因而有产生AFP的倾向。
Ooi等[4]却认为产生AFP的胃癌细胞并非总是起源于前肠的肝样分化,这些胃癌也许应归
类于伴胃肠道特异AFP的髓样肿瘤,胃癌中的AFP是由发育不良的肿瘤细胞所分泌的。
胃癌产生AFP原因虽然有争议,但胃癌术后AFP明显降低及胃癌组织免疫组化AFP染色阳性有力证
明了是胃癌本身产生了AFP。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AFP明显升高,而肝脏未发现占位
病变或肝内占位为转移性病灶时,应想到AFPGC可能并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协助诊断,以免
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Takano S,Honda I,Watanabe S,et al.PIV KA2 II2 producing advanced gastric cancer.Int J Clin Oncol,2004,9(4):330-333.
[2]方晓明,姜朝晖等.胃肝样腺癌3例及10余年国内文献分析.中国肿瘤杂志.2002.12(4):303-305.
[3]Chang YC,Nagasue H,Kohno H,et al.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 and long_term results of
alpha_fetoprotein_ producing gastric cancer Am J Gatroenterol, 1990, 85(11):1840-1845.
[4]Adachi Y,Tsuehihashi J,Shiraishi N,et al.AFP 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270 patients. oncology, 2003,65(2):95-101.
[5]Ishikura H,Kirimoto K,Shamoto M, et al. Hepatoid adenocarcino mas of the stomach:an analysis of seven cases[J]. Cancer,1986,58(1):119-126.
[6]Ooi A,Nakanish I,Sakamoto N,et al.Alpha –fetoprotein(AFP) 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Is it hepatoid differentiation[J]. Cancer, 1990, 65(8): 1741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