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里程表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里程表(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里程表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
2.难点: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实物,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图片,让学生猜测里程表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辆汽车的里程表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里程表的组成。
教师讲解里程表的作用,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汽车的里程数据,让学生进行读取和计算。
例如,一辆汽车的起始里程是20000公里,行驶了500公里,问现在汽车的里程是多少?教师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读取和计算里程表数据的方法。
VDO电子车速里程表设置

VDO电子车速里程表设置功能选择按住表头正面的按钮不放,打开钥匙开关,液晶屏显示的内容在“AUtOCL”、“PULSE”、“AdJUSt”中滚动变化,时间间隔为2秒钟,当显示的内容为所需功能时,松开按钮即为选中。
“AUtOCL”功能在选择“AUtOCL”功能3秒钟后,显示内容变成“bUttOn”。
行驶过程中,在通过测试路段(1km或1mile)起点的瞬时,迅速点击按钮,显示屏闪烁“StArt”。
在测试路段尽可能地保持匀速。
通过测试路段终点的瞬时,再次点击按钮。
如果脉冲里程比在500到399990之间,显示屏上将有显示(比如“P50000”相应的脉冲里程比为50000)。
如果显示的内容变成全部或部分的里程,则校准结束。
假如显示屏闪烁“F00”(无脉冲),需要重新校准,步骤同上所述。
请他人协助校准;测试行驶期间无速度显示“PULSE”功能在选择“PULSE”功能之后,显示屏显示如“P50000”,3秒钟后,在显示内容闪烁时输入脉冲里程比的数值,通过按按钮来改变闪烁的数字(脉冲里程比的可调范围是500-399990)。
输入脉冲里程比之后,显示内容变成全部或部分的里程,校准结束。
如果脉冲里程比设置完后,显示内容仍有数字闪烁,那么就需要重新设置一次,步骤同上所述。
“PULSE”功能可以用来核对自动校准(AUtOCL)存储的脉冲里程比。
所存储的脉冲里程比被显示成(P 50000),数字从倒数第二位开始闪烁。
“ADJUSt”功能在选择“ADJUSt”功能3秒钟后,显示内容在“UP”和“dn”之间交替变化。
当显示“UP”时,点击并按住按钮来增加仪表指针的读数(相应地“dn”是减少)。
为了非常精确的调整,最开始的指针读数变化非常缓慢,松开按钮片刻之后即可反复操作。
长按按钮会使指针读数的变化率增加。
当指示读数符合参考速度值时松开按钮。
1分钟后,显示屏显示全部或部分的里程,精密调节完成。
在精密调节的过程中,如果显示屏开始闪烁,则输入的脉冲里程比(“PULSE”功能)存在错误,脉冲里程比或是低于500,或是高于399990。
新电瓶车总里程表

新电瓶车总里程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动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电动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
而电瓶车总里程表则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显示电动车的行驶里程。
电瓶车总里程表通常安装在电动车的仪表盘上,一般由数字显示屏和相关的控制电路组成。
在电动车启动后,电瓶车总里程表会开始计算电动车行驶的里程数,并将其实时显示在数字显示屏上。
这个数字显示屏通常位于仪表盘的中央位置,方便骑车人查看。
电瓶车总里程表的功能除了显示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外,还可以提供其他的相关信息。
例如,有些电瓶车总里程表还可以显示电动车的电池电量、电动车的平均时速、电动车的当前速度等。
这些信息对于骑车人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骑车人了解电动车的使用情况。
在使用电瓶车总里程表时,骑车人可以根据电瓶车总里程表上显示的里程数来判断电动车是否需要充电。
当电瓶车总里程表上的里程数接近零时,说明电动车的电量已经快要耗尽了,此时骑车人就需要及时找到充电桩进行充电。
而如果电瓶车总里程表上的里程数比较充足,骑车人就可以继续使用电动车,而无需担心电量不足的问题。
电瓶车总里程表的精确性对于骑车人来说非常重要。
一个精确的电瓶车总里程表可以帮助骑车人更好地了解电动车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安排电动车的行程。
而一个不准确的电瓶车总里程表可能会给骑车人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在购买电动车时,选择一个质量可靠、精确度高的电瓶车总里程表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新电瓶车总里程表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显示电动车的行驶里程。
它不仅可以帮助骑车人了解电动车的使用情况,还可以提供其他的相关信息。
因此,在购买电动车时,选择一个质量可靠、精确度高的电瓶车总里程表非常重要。
骑车人可以根据电瓶车总里程表上显示的里程数来判断电动车是否需要充电,从而更好地安排电动车的行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电瓶车总里程表的功能和精确性还会不断提升,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电动车加装路码表记

电动车加装路码表记[这个贴子最后由sdbbsdbb在 2006/10/05 09:11pm 第 1 次编辑][watermark]猫眼、马(码)表、电驴----电动车加装路码表记近日,发现买了一年的小电驴明显后劲不足,特别是在电量指示灯进入中间段后,上桥乏力、速度偏慢。
一来是为了知道我的电池是否需要更换,二来也为了玩一把DIY,某天突发奇想,产生了一个类似于“床上叠床”的念头---在电动车上加装路码表。
尽管如今电动车品种多多、琳琅满目,可有路程表的车型可说是廖廖无几(而且就算有,也是机械型的,易坏难修,不用也罢)。
有了构思,马上动手,先是上网,打开谷歌,搜索一下“路程表”、“码表”或“电动车码表”,会发现有N多的内容,可仔细一琢磨,发现适合我的只有自行车用码表。
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性/价比。
在网上其实有不少“电动车专用码表”,而且价格不贵,加上运费也不超过半百大洋,可一来呢用户评价一般般,二来做工实在太那个,体积大不说,而且显示表与底座还不能分离,而如果把这样的新奇东东放在公众停车场无疑是“开门辑盗”。
因此,最终放弃了便宜的国产货,而选择了质平价贵的“舶来品”(我敢保证,这些玩意儿绝对是大陆生产,不过那质量就是比那些自主品牌强得多)。
其实,选择自行车用码表比选择那些“电动车运用码表”要麻烦得多,一是安装麻烦,后者因为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相关因素,比如信号线的长度、磁钢的形状等;二来么,就得拜广告与宣传所赐了,具体原因下面详述。
但我基于品质的考虑,再加上自己丰富的DIY 经验,最终还是选择了并非最佳选择的自行车用码表。
种类决定了,下来就是选品牌了。
苏州地方小,这些新奇特的玩意儿就更是乏人问津了,先去了我的电动车所在的专卖店与特约维修店(也是某名牌产品,而且质量也的确不错),一打听,米有;再去某大型电动车4S店、米有;最后来到了最精英的自行车品牌---捷安特的专卖店。
先去了人民路的那家,一看,有货,是猫眼(CATEYE),可一看我的车子,修配的师傅立马拒绝,说不是钢丝型的电动车米法装。
几种常见电动车型号与续航里程表

几种常见电动车型号与续航里程表引言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车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
而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是用户选择电动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动车型号,并列出它们的续航里程。
1. 型号A型号A是一款紧凑型电动车,由品牌X生产。
它搭载了一块容量为50千瓦时的电池,能够满足日常通勤和城市驾驶需求。
根据实验数据,型号A的续航里程大约为180公里,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出行需求。
2. 型号B型号B是一款中型电动车,由品牌Y推出。
它配备了一块容量为80千瓦时的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储存和输出能力。
经过测试,型号B的续航里程达到了260公里,适合长途出行和大城市驾驶。
3. 型号C型号C是一款豪华电动车,由品牌Z研发。
它采用了大容量的100千瓦时电池,并配备了先进的能量管理系统。
型号C拥有出色的续航能力,能够行驶380公里以上,非常适合商务和豪华用车。
4. 型号D型号D是一款小型SUV电动车,由品牌W推出。
它采用了一块容量为60千瓦时的电池,并具备良好的车身空气动力学设计。
根据测试结果,型号D的续航里程大约为220公里,适合城市驾驶和户外探险。
5. 型号E型号E是一款跑车型电动车,由品牌V生产。
它搭载了一块70千瓦时的电池,并采用了轻量化设计。
型号E具有出色的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测试数据显示其续航里程可达到300公里以上。
结论上述几种常见的电动车型号展示了不同品牌和车型在续航里程方面的差异。
用户在选择电动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和预算来选购适合的车型。
同时,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电动车的普及,未来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有望进一步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电动自行车仪表项目计划书

电动自行车仪表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自行车的使用逐渐被电动自行车所取代,成为了很多人的出行首选。
电动自行车因其节能环保、方便快捷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市场需求也持续增长。
然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自行车仪表功能简单,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开发一款先进的电动自行车仪表成为了当前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研发一款智能化的电动自行车仪表,实现对电动车速度、里程、电量等信息的监测和显示。
通过仪表上的智能系统,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自行车的运行状态,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该仪表还具备导航、防盗、语音提示等功能,满足用户对电动自行车的多样化需求。
三、项目目标1. 开发出一款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电动自行车仪表,实现对车速、里程、电量等信息的准确监测;2. 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仪表的互动性和便捷性,提高用户满意度;3. 实现对仪表的远程控制和升级,保证产品的持续竞争力。
四、项目内容1. 电动自行车仪表硬件设计:包括主控芯片、显示屏、按键、传感器等硬件组件的选择和设计;2. 仪表软件开发: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界面设计、功能模块开发、测试调试等软件开发工作;3. 系统集成测试:对硬件和软件进行整体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4. 产品推广和销售:将研发出的仪表推广到市场,开展产品销售和宣传工作。
五、项目进度安排1. 仪表设计与开发:设定为一个月时间,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2. 系统集成测试:设定为两周时间,对仪表进行整体测试;3. 产品推广和销售:在仪表研发完成后立即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六、项目预算1. 人力成本:包括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人员工资;2. 设备成本:包括开发工具、测试设备、生产设备等设备的购置费用;3. 研发费用:包括软件开发费用、硬件设计费用、外包费用等费用支出;4. 推广费用:包括广告费用、推广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支出。
里程表(一)教学课件

用于显示车辆行驶的距离和速度,帮助驾驶员掌握车辆行驶状况,合理规划 行程。
里程表类型
机械式里程表
利用机械结构实现里程的记录,常见的有蜗轮蜗杆式和齿轮 式两种。
电子式里程表
利用电子传感器和电路实现里程的记录,常见的有数字式和 模拟式两种。
里程表应用场景
01
02
03
车辆管理
用于记录车辆行驶的里程 数,帮助企业进行车辆管 理。
电子+机械里程表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电子+机械里程表时,需要注意指针和传感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也要注意不 要让灰尘和污垢进入表内和传感器内部,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电子 +机械里程表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
05 常见问题与解决 方案
机械里程表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电子+机械里程表的读数与使用
电子+机械里程表介绍
电子+机械里程表是一种结合了机械和电子技术的车辆行驶里程测量仪器,它既有机械指 针也有数字显示屏。
电子+机械里程表读数方法
电子+机械里程表的读数需要同时观察指针位置和数字显示屏来确定车辆行驶的公里数。 通常,指针指向的数字是车辆当前行驶的公里数,而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是总行驶公里数 。
机械里程表一般采用圆盘 式数字显示,显示车辆行 驶的总里程和单次里程。
传感器的使用
一些高端的机械里程表会 使用传感器来监测车轮的 转动,从而更准确地测量 里程。
电子里程表工作原理
传感器监测
电子里程表通过传感器监测车 轮的转动,将信号传递给电子
控制单元(ECU)。
ECU处理数据
ECU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计算出车辆行驶的里程数。
台铃电动车5298Z仪表图标说明大全

台铃电动车5298Z仪表图标说明大全
台铃电动车5298Z仪表所述表示电量是满的,随着用电量的增加,4格绿色会少一格,然后再少一格,然后再少一格,然后少一个,当只有红色电量显示时就赶紧要充电了。
电动车有两个表盘,一个显示电动车当前时速,另一个显示的电量。
1.显示时速的表盘有10、20、30、40、60等这些数字参数,代表的是km/h,40后的数字是红标,大多数电动车上限是60km/h,正常速度是40km/h。
2.小表盘显示的是电量,分为绿色和红色区域。
当指正指导红色区域时即可表示电动车电量不足,可以充电。
台铃电动车里程表可以看到你行驶了多少距离,上面的单位是km,只要你不给电动车断电,那那上面显示的里程就会一直累积,断电后,里程就清零了。
然后小格是代表电动车的电量,当上面只显示一个小格的时候说明电量不足了,电动车会提示需要充电。
表盘显示电量的四个小格在骑行时,无时不刻提示车辆电量,分为绿色和红色区域,当运行指针指向绿色区域时,代表车辆电量充足,当运行指针指向红色区域时,则代表车辆电力不足,需要补充“营养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介绍的速度与里程表设计以单片机和光电传感器为核心。
传感器将不同车速转变成的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输入到单片机进行控制与计算,再采用LED模块进行显示,使得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与里程数据能直观的显示给使用者。
系统概述
本系统由信号预处理电路、单片机AT89C2051、系统化LED显示模块、串口数据存储电路和系统软件组成。
其中信号预处理电路包含信号放大、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
对待测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是降低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电路则用来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可与单片机相连的TTL信号;通过单片机的设置可使内部定时器T1对脉冲输入引脚T0进行控制,这样能精确地算出加到T0引脚的单位时间内检测到的脉冲数;设计中速度显示采用LED模块,通过速度换算得来的里程数采用I2C总线并通过E2PROM来存储,既节省了所需单片机的口线和外围器件,同时也简化了显示部分的软件编程。
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的原理框图
工作原理
该设计能实时地将所测的速度与累计里程数显示出来,主要是将传感器输入到单片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传感器将不同车速转变成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实时地测量出来,考虑到信号的衰减、干扰等影响,在信号送入单片机前应对其进行放大整形,然后通过单片机计算出速度和里程,再将所得的数据存储到串口数据存储器,并由LED显示模块交替显示所测速度与里程。
本设计的里程数的算法是一种大概的算法(假设在一定时间内自行车是匀速行进,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为里程数)。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测速精度和系统反应时间。
本设计用测量脉冲频率来计算速度,因而具有较高的测速精度。
在计算里程时取了自行车的理想状态。
实际中,误差控制在几米之内,相对于整个里程来说不是很大。
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时性,系统的速度转换模块和显示数据转BCD码模块都采用快速算法。
另外,还应尽量保证其他子模块在编程时的通用性和高效性。
本设计的速度和里程值采用6位显示,并包含两个小数位。
系统的硬件设计
脉冲发生源
本设计采用了ST1101红外光电传感器,进行非接触式检测。
当有物体挡在红外光电发光二极管和高灵敏度的光电晶体管之间时,传感器将会输出一个低电平,而当没有物体挡在中间时则输出为高电平,从而形成一个脉冲。
该系统在自行车后轮的轴处保持着与轮子旋转切面平行的方向延伸附加一个铝盘,在这个铝盘的边沿处挖出若干个圆形过孔,把传感器的检测部分放在圆孔的圆心位置。
每当铝盘随着后轮旋转的时候,传感器将向外输出若干个脉冲。
把这些脉冲通过一系列的波形整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TTL电平,即可算出轮子即时的转速。
铝盘的圆孔的个数决定了测量的精度,个数越多,精度越高。
这样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得到脉冲数,从而避免了因为两个过孔之间的距离过大,而车子正好在过孔之间或者是在下个过孔之前停止了,造成较大的误差。
本设计在铝盘过孔的设计上采用11个过孔,从而留下了10个同等的间距。
这样在以后的软件设计中能够较为方便的计算出速度里程。
脉冲发生源的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脉冲发生源硬件结构图(左为正视图,右为侧视图)
信号预处理电路
如图3所示,系统的信号预处理电路由二级电路构成,第一级是由开关三极管组成的零偏置放大器,采用开关三极管可以保证放大器具有良好的高频响应。
当输入信号为零或负电压时,三极管截止,电路输出高电平;而当输入信号为正电压时,三极管导通,此时输出电压随着输入电压的上升而下降,这使得速度里程表既可以测量任意方波信号的频率,也可以测量正弦波信号的频率。
由于放大器的放大功能降低了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因此,系统能对任意大于0.5V的正弦波和脉冲信号进行测量。
预处理电路的第二级采用带施密特触发器的反相器DM74LS14 来把放大器生成的单相脉冲转换成与COMS电平相兼容的方波信号(如图4所示),同时将输出信号加到单片机的P3.4口上。
图3 信号预处理电路图
图4 施密特触发器对脉冲的整形
利用施密特触发器状态转换过程中的正反馈作用,可以把边沿变化缓慢的周期性信号变换为边沿很陡的矩形脉冲信号。
输入的信号只要幅度大于VT+,即可在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得到同等频率的矩形脉冲信号。
从传感器得到的矩形脉冲经传输后往往发生波形畸变。
当传输线上的电容较大时,波形的上升沿将明显变坏;当传输线较长,而且接受端的阻抗与传输线的阻抗不匹配时,在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将产生振荡现象;当其他脉冲信号通过导线间的分布电容或公共电源线叠加到矩形脉冲信号时,信号上将出现附加的噪声。
无论出现上述的那一种情况,都可以通过用施密特反相触发器整形而得到比较理想的矩形脉冲波形。
只要施密特触发器的VT+和VT-设置得合适,均能受到满意的整形效果。
E2PROM AT24C02的应用
AT24C02是CMOS 2048位串行E2PROM,在内部组织成256×8位。
AT24C02的特点是具有允许在简单的二线总线上工作的串行接口和软件协议。
如图5所示,在本设计中用芯片AT24C02的SDA端与单片机的P3.7口相连,SCL端与单片机的P3.5口相连。
因为在这个I2C总线上只有一个器件,所以把AT24C02的地址设为000,即把A0、A1、A2都接地。
单片机计算出来的里程数据通过SDA、SCL向AT24C02输送数据。
单片机首先向AT24C02发送写信号,当确认后从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储存单元提取数据然后向
AT24C02的内部地址传送数据。
当显示里程时,单片机首先向 AT24C02发送读信号,然后确认后,单片机从AT24C02内部的地址向单片机的读出单元字节读出数据,供显示所用。
图5 AT24C0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图
显示部分
本设计的显示模块包括MC14511BCP、CD4076、74LS138和6个LED显示管等器件。
MC14511 是将锁存、译码、驱动三种功能集于一身的“三合一”器件。
锁存器的作用是避免在计数过程中出现跳数现象,便于观察和记录。
用译码器将BCD码转换成7段码,再经过大电流反相器,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译码器属于非时序电路,其输出状态与时钟无关,仅取决于输入的BCD码。
74LS138 的作用相当于位选的功能,当C,B,A的输入分别为“000、001、010、011、100、101”时分别选择不同的MC14511,从而在不同位上显示不同的数字和小数点。
CD4076是CMOS 4位三态输出D寄存器,通过74LS138的Y6,Y7来控制其CP的工作,从而使CD4076来控制小数点显示。
图6是显示模块框图。
图6 显示模块框图
图7 为系统显示部分的电路。
系统中用74LS138的Y0~Y5选择MC14511以驱动LED显示,Y6、Y7来控制CD40756的CP,从而达到以 CD4076的Q1~Q4控制小数点的显示,另一个CD4076只用到其Q1和Q2,图中字符相对应的地方表示其引脚相连。
图7 系统显示部分的电路
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框图
如图8所示,本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整个系统由初始化模块、频率测量模块、速度,里程计算模块、数据转BCD码模块、速度显示模块、里程显示模块、数据存储,读取模块、定时器中断服务模块以及其他功能模块组成
图8 系统软件框图
数据处理
待测信号经预处理电路后加至单片机的P3.4(T0)引脚可为单片机测量信号频率提供有效的输入信号。
单片机通过检测P3.4引脚电平来决定是否启动测量频率程序。
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系统处于等待状态,要一直到该引脚出现低电平时才开始测频率。
我们可从硬件的铝盘上知道两个过孔之间在圆周上的距离。
而这个距离M正好为计算速度和距离起到了基本的数据储备作用。
同时可以从TL0寄存器知道在两秒内单片机检测到的N个脉冲。
而M×N所得到的正是这两秒内铝盘在圆周上所走得距离S。
(此时假设在这个两秒内车子是匀速前进的),距离S除以2s的时间,就可以大概的算出这2s内铝盘的线速度。
再根据铝盘与自行车的轮子保持着一样的角速度,得到铝盘的线速度与轮子线速度的关系,从而算出自行车在这2s的平均速度。
至于里程的计算,根据速度计算的分析,在得到2s内铝盘在其圆周上走过的距离后。
根据它与自行车轮子的圆周走过的距离有一定比例关系(通过两者角速度一样的算法)可以通过单片机的算出自行车在这两秒内走过的路程S1。
把这个路程S1与存储器原来的里程数相加即可得到目前的总里程数。
通过单片机计算出来的速度和里程的数据,必须通过BCD码的转换才能输出给显示模块。
总里程数的显示是设定出现在电动自行车开动,单片机开机经过初始化后显示出来,这样以来用户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车子已经运行了多少公里了。
而速度的显示则是在计算出速度里程后立刻显示出来,体现实时性。
结论
本设计以AT89C2051为核心,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检测自行车的运转情况进而实现电动自行车的速度,里程的计算及里程的累计,存储,最后用6位的LED能直观的将速度与里程显示给用户,并且在速度高于一定的值时可自动向用户报警,从而达到智能速度里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