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答题技巧之明确说明方法 理解说明顺序
专题3 指出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松树怕冷,自是奇闻。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 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 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你也许不知道, 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 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它们好像很 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可是如果你真认为 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常见的问法:请说出文章或段落所用的说明方法。
解题方法
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 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资 料等)的主要特点。
2.抓住语言标志,注意辨析。每一种说明方法都有自己 的语言特征,如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有的”“例 如”“比如”等词作标志;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常常以 “好像”“仿佛”等词作标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常用 “比……多”“比……少”“……相当于……”表示比较。
考向2间接考查说明顺序 常见的问法:×××这几个段落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解题方法 1.看所给段落是否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一致。 2.找出相连的几个段落所使用的说明顺序。 3.写出不可调换的理由。 答题模式:这几个段落不可以调换,因为它们采用由…… 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考向3辨识说明方法
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 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 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 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 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 000亿加仑(约3 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 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 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_600亿桶原油, 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 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 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五年级说明文内容理解和概括答题技巧

五年级说明文内容理解和概括答题技巧
五年级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和概括答题技巧: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和概括答题技巧,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答题技巧1、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答题技巧2、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列数字)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答题技巧3、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
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说明文的答题技巧说明文的答题技巧1答题技巧:1.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拟标语、提建议等。
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3、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看内容,辨顺序。
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
找重点词句辨顺序。
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
拓展阅读:说明文的特点三要素是什么说明文的三要素是内容的严密性、说明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说明文三要素:1、内容的严密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1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1.说明对象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直接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需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词加以概括。
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2.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首先看题目,其次抓中心句及关键词;文中没有明显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二、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本质特征2.举例子举了什么的例子,具体,清楚,有力地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3.列数字例举了什么的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4.打比方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更易理解5.分类别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使说明更有条理,更清楚6.作比较将什么和什么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7.引资料简洁,有力地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趣味性8.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9.作诠释进一步地解释事物的什么特征10.画图表简明,直观,具体的说明事物的什么特征高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方法一、掌握说明顺序1.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有;【1】从现象到本质【2】从结果到原因【3】从特点到用途【4】从整体到局部【5】从概括到具体【6】从主要到次要【7】从一般到个别2.确定说明顺序;【1】应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2】把握语言的标志。
从语言标志看,空间顺序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标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而逻辑顺序有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标志语。
还要注意有时说明文的顺序。
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二、把握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说明文,说明文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那么说明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篇1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从五个方面入手,简言之:找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析方法、品语言。
1、把握说明的对象①分类:从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两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功能和特征等。
事理说明文:其对象是某一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如何找对象?大多数的事物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或者是在开篇点明说明对象;有的时候题目没有反映说明对象,那就得认真阅读材料,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求本源,找出说明对象,尤其要揣摩关键性的语句,如各段的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等,这样就可以找到说明对象。
2、抓住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1)什么是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有的事物的特征是显露在外的,如形态、方位等,有的事物的特征在内部,如性质、功能等。
(2)如何抓说明对象的特征呢?一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二抓中心句,说明对象的特征,有时集中在一两句话中(关键句或中心句),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
三要了解文段说明的中心,要对全文做总体的分析和归纳。
3、理清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语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及套路是什么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及套路是什么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阅读技巧(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
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
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及套路是什么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2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
对此类题目,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
1、确定说明内容:在撰写说明文之前,首先要确定说明的主题和内容,以便于后期的撰写更加有条理。
2、制定结构:将说明的内容划分主体和次体,确定一个明确而完整的结构框架,以便撰写时更加方便快捷。
3、使用适当的语言:在撰写说明文时,需要使用适当的、简明扼要的语言,以便让读者能够清楚明白地理解相关内容。
4、按步骤进行撰写:在撰写说明文时,要按照步骤来组织和撰写,以便于读者能够清晰的掌握各个步骤的意义,并且能够准确的完成操作流程。
5、校对检查:在完成撰写工作之后,需要对文章进行校对检查,保证文章没有语法错误和不当之处,以便于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完整总结篇)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完整总结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一、什么是说明文2.阅读说明文的重点:理解说明的内容,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研究其说明方法。
3.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标题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相视理。
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找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4.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多用在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南西北中等。
2)时间按次: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按次: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按次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局部、总—分。
5.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③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④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⑤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⑥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
⑦引资料:更具体、更充实地说明说明对象的XX特征,增强说服力。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说明文的语言特征分成两类:1)平实说明:正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靠副词来表达限制、猜测和估计)(2)活泼说明:活泼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答题技巧之明确说明方法理解说明顺序
说明文若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能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者阐述事理。
“明确说明方法”就是能够辨识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此类考点的基本问法有: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举例说明本文
或者某个段落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说明文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这种说明顺序既能充分体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探讨事理的规律。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此类考点出题的基本问法有:这篇文章(某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文
章中的几部分之间能否调换顺序?
人类捕鸟,灾难其后
□林森
①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位于千年鸟道罗霄山脉,是候鸟南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这里已成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断点。
难以计数的候鸟丧命于此。
有当地村民表示,有一天打下来的鸟就足有1吨。
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1吨差不多就是10000只野生鸟。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残忍和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不同程度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
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
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 余条。
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
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
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
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④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
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90 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至3种鱼类消失。
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
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
化后,更容易萌芽和成长。
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的一种珍贵树木。
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最后彻底消失了。
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某种鸟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的关系。
⑥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97%的海水进行淡化。
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
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⑦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
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富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⑧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役用和观赏等生活之需,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了。
⑨现在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
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鸟类总量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鸟目前已非常罕见。
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
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
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
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将要忍饥挨饿。
而每消失一种鸟,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
{11}人类不是不可以利用鸟类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保护鸟类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题)
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学生辨识说明方法的类型并体会说明方法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明确说明方法有哪些,其定义是什么。
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应明确采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介绍事物特点或者阐述事理;而各种说明
方法都有其一般性作用,解题时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答。
如第③段的中心句是“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不同
程度地捕食害虫”,本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介绍绝大多数鸟类能吃害虫的事实,具有说服力。
答案:如“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鸟类濒临灭绝的各种原因分别所占的比例,引人深思。
2.第④⑤⑥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解析:这道题是在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说明顺序的把握能力。
从题目“人类捕鸟,灾难其后”来看,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阐述了保护鸟类与保护人类自己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是逻辑顺序,体现在局部的几段中也是这样的顺序。
答题时,将④⑤⑥段的段意归纳清楚,明确三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便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答案:第④⑤段均说明鸟类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第⑥段说明鸟类在仿生学上的重要作用,第④⑤段、第⑥段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来说明,与本文介绍鸟类功能和作用采用的顺序一致,不能调换;第④段、第⑤段按照从一般到个别的顺序来说明,不能调换。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
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时,
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
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过,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
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
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摩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
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
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
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
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
谷底很平坦。
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
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
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
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
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
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
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
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4期,有改动)
1.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