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1 湘美版.doc

合集下载

最新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3

最新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3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木字旁和禾木旁的写法,结构的组成。

2、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表现木字旁禾木旁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美。

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对本课所举汉字从笔画、结构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1、学习和研究单人旁和双人旁。

通过学习要单人旁和双人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1)、同桌讨论: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

重点探索“值、倍、佳、偷、彻、彼、律、徒”的写法规律。

(2)、共同讨论:常见的单人旁和双人旁的笔病——撇画过平,过斜,竖画偏走,偏右。

两撇雷同,第二撇偏右,两撇间间距过大。

2、学习和研究竖心旁、巾字底。

通过学习要竖心旁和巾字底,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1)、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

重点探索“恰、悄、惊、惯、常、市、帮”的写法规律。

(2)、共同讨论:常见的竖心旁和巾字底的笔病——左点过高,点与竖画间距过大,点法错误,竖画弯曲倾斜。

中竖过长,左右间距不匀,横折钩过低。

3、学习和研究木字旁、禾木旁。

通过学习木字旁禾木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1)、同桌讨论: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

重点探索“材桂栋柜,稳租程稍”的写字规律。

(2)、共同讨论:常见的木旁和禾字旁的笔病——竖画偏左,点画过高,撇画下垂,横画偏低。

竖画偏左,点画过高,撇画过垂。

4、学习和研究示字旁、衣字旁。

通过学习要示字旁和衣字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1)、同桌讨论: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

重点探索“神祖社礼,被补袍衬”的写法规律。

(2)、共同讨论:常见的示字旁衣字旁笔病——上点偏左,竖画偏右,上点与横撇间距过大,撇画过垂,上点偏左,右侧两点过低,撇画过长、过弯。

书写练习:第一轮练习,先示范后学生描红。

第二轮练习,评价第一轮作业,完成第二轮练习。

湘教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7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7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学习领域:欣赏•评述类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七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着重感受汉字书法常见的6种结构特点及美感。

第二课时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主,重点尝试体验对汉字书法结构的认知,从中感悟汉字书法艺术与人格及社会的关系。

汉字的结构也称为汉字的结体,结体亦称“结字”、“间架”。

具体的是指每个字在书写时的点画安排与空间布局。

首先,课程有机地插入了我们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在“开讲啦”的一段视频,通过观看视频片段,让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汉字之美的基本内涵,明白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沉淀,需要我们坚守,更需要在创新中传承;通过汉字“信”的结构分析(人之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

其次,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汉字是抽象的造型艺术,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有血、有肉、有骨、有筋,像“人”一样有生命的特征。

了解书法与人格最为简单的意义,我们在传承汉字的同时,更需要尊重汉字。

再次,通过对王羲之名作《兰亭集序》和颜真卿名作《祭侄文稿》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毛泽东书法《长征·七律》的欣赏,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艺术具有抒情性特征,是书法家情感的倾诉和表达。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

了解书法艺术与人类社会的紧密关系。

总之,通过对书法与人格,书法与社会关系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学情分析:我们的孩子已在小学阶段就进行写作课的学习,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接触过书法艺术,有的孩子甚至在此方面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

但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发展知之甚少,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汉字书法。

对汉字书法的点画和结构认识仅仅局限于平时的技法性练习,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结构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结构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更没有感悟书法结构与人格(人的生命体特征)的联系,不懂得书法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写好半包围结构字体 教案设计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写好半包围结构字体 教案设计

课题:写好半包围结构字体1、认识三面包围字体的结构特征2、掌握“左包右”、“下包上”、“上包下”的字体结构写法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三种包围字体结构的特征教学难点:能写好三种包围结构的字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归纳法,比较法,练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这些字体从结构上都有什么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小结:都是半包围结构,可以分为左包右、上包下、下包上三类。

二、新课讲授(一)左包右结构(三框儿)1.展示左包右字体的结构特征图片,并详讲述书写左包右结构时,外框的书写注意事项,以及书写笔顺。

2.讲述左包右时书写注意事项:先写短横,在短横起笔处下笔写竖折,竖较长且直,下横与上横平行、下横比上横略长。

字框呈长方形。

3.教师黑板书写示范,学生练习课件中出示的几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下包上结构(画字框)1. 展示下包上字体的结构特征图片,课件中出示的几个书写不足的“病”字。

让学生对照范字并找出病因。

2. 讲述下包上时,外框的书写注意事项:①包围部分两边的竖画要写短:②横向笔画要写宽,并呈左低右高的形态。

③最后一笔的短竖收笔处要在横之下,与横的左端在一条水平线上。

④被包围部分离外框的距离要大致相等,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

3.教师黑板书写示范,学生练习课件中出示的几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上包下结构(同字框、门字框)1.展示上包下字体的结构“同”字及“间”字图片,并请学生到黑板书写此类字体,领悟要领。

学生写完后由老师讲述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2.讲述上包下结构书写注意事项:①同字框:先写垂露竖,要直且长。

在竖起笔处下笔写横折钩,横较短,竖钩要直,比左竖稍长,字框呈长方形。

②门字框:先写右点,点左侧起笔写垂露竖,要直且长。

在点右侧起笔写横折钩,横较短,竖钩要写直,比左竖稍长。

字形呈长方形。

3.教师黑板书写示范,学生练习课件中出示的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书写结构,认识汉字的演变历程
•掌握汉字笔画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运动方式
•学会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对文字美感和艺术价值的认识,培养书法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笔画的基本类型和运动方式练习汉字书写
•熟悉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与热身(5分钟)
•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引起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文字,了解文字的种类和特征
感性认识(20分钟)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书法作品进行练习,熟悉笔画的基本类型和运动方式
•带领学生观察中文汉字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实例讲解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理性认识(20分钟)
•带领学生分析汉字结构之美的原因,了解什么是“形、神、意”的三位一体•带领学生查找汉字中的几何形状,探究汉字结构中的奥秘
创作实践(50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书法知识进行练习,并选取优秀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创作,让学生在书法实践中体验书法的艺术之美
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书法知识和经验,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感性体验了解汉字的结构之美,再通过理性分析了解汉字笔画的特点和构成
•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书法实践中进行个人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
•考核学生对汉字结构之美的认识和理解,如能正确运用笔画、掌握书法基本知识,书写规范、端正,字形优美、工整,反映出了书法艺术素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初中美术_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科目:美术学段: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指导思想:谨遵“习近平教育思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教学课题选择设计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所选湘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主要传授、讲解的是中国传统汉字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其中包括的:端正平稳之美、均衡对称之美、疏密匀称之美、迎让避就之美、主次分明之美、形态变换之美六点。

所讲授内容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课程标准设计分析湘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让学生感知、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采用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对于学生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正如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所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所以,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要揣摩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根据当前美术课程标准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

我将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知目标: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第一课时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第一课时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原则。

2. 学会欣赏和分析书法作品中的结构之美。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 书法的基本结构原则:平衡、对称、节奏、统一等。

3. 不同字体风格的结构特点: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4. 优秀书法作品的赏析。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书法的定义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学习新课:(1)讲解书法的基本结构原则:平衡、对称、节奏、统一等。

(2)分析不同字体风格的结构特点: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字体风格的特性和结构特点。

(3)介绍优秀书法作品: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和分析书法作品中的结构之美。

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的差异。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汉字,体验书法的韵味和美感。

(2)让学生分析一些自己熟悉的书法作品,了解其结构特点和表现形式。

(3)让学生自己创作一幅简单的书法作品,体验书法创作的乐趣和挑战。

四、课堂互动:1. 让学生互相评价各自的书法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2. 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书法老师或学生现场演示和讲解书法创作的过程和技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书法的魅力和内涵。

3. 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书法的结构之美和表现形式。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法,加强自己的技能和表现力。

2. 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写出赏析文章或制作PPT进行展示。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

《书法的结构之美》试讲稿(湖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歌曲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唱。

师: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师:有同学听出来了,这首歌是周杰伦的《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著名书法作品。

师:书法的世界充满了奥秘,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书法的结构之美》,一起去领略书法的独特美感。

二、讲授新知(一)初步感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连连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平衡木运动员、纪念碑等图片,以及几幅书法作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的重心,将与图片所展示物体的重心一致的文字找出来并连线,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同学获胜,比赛现在开始!师:经过了刚才激烈的比赛,大家将平衡木运动员图片与书法作品"中”字联系在了一起,哪位同学能说说理由呢?师:靠窗的第三排的男同学举手最快,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中”字的中竖居中,垂直挺拔,就像稳稳独立在平衡木上的运动员。

师:你说的很形象,观察的很细致,请坐。

师:书法讲求端正平稳之美,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则使人感到不安和惶恐。

书法结构要重心平稳,就要使字的左右两侧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二)深入探究师:结束了有趣的“连连看”游戏,我们来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师: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张炎龙的摄影作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幅摄影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师:第二排扎马尾的女同学,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这两只企鹅,一个弯腰,一个低头,体态优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师:你表述的非常的清晰,请坐。

师:这种一伸一缩,一避一就,在书法中也常有体现。

师:请大家欣赏书法作品”鍾”字,结合张炎龙的摄影作品,分析一下二者有何联系?师:这道题有难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现在开始。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课标要求: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结构”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有结合、构造的意思。

教材分析:书法的结构就是点画组合的规范和规律。

教材用形形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这种方法贯穿本课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学习重点:书法的间架结构以及各种字体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生对毛笔侧峰以及中锋用笔的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砚台、预习学案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音频导入法,感受体验在上学期课中,我们了解了书法的基本笔画。

点画是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通过笔墨运用,点画线条产生无穷的变化。

那么,这些简单的笔画符号是怎样构成汉字书法优美丰富的形态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书法的结构之美。

二、作品欣赏-----——拓展联系,承上启下如果把一个字比作一座房屋,我们可以找到柱子、横梁、屋顶和地基等等。

汉字中的笔画就像房屋的构件,构驾起虚实相间的结构关系。

问题:修建一座房屋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首先要端正平稳坚固。

问题:房屋由地基、屋顶、墙壁、门窗构成,但真正使用的是哪一部分呢?是由各个构件结构而成的空间。

就像汉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白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

中国传统建筑讲求严格的对称,讲究空间分布的实用和通透;中国书法则“计白以当黑”,讲究均衡对称、疏密匀称。

分析例字:“山(篆书)”“盖(楷书)”结构对称、布白均匀等特点。

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抽象形态在自然界随处可见。

列举自然形态对应例字,用“端正平稳”“疏密匀称”准则分析教材选取的例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1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部分有学过书法,会临写出漂亮的字,但不明白为何笔画要如此组合,部分学生对于书法是个盲区,通过本课学习使每位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字体结构之美,学会欣赏,由于本节课主要讲述结构组合,为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勾线笔书写字体结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减少其对毛笔的畏难情绪,把主要精力放在结构的组合上,领略书法结构之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点画组合的主次、迎让、变幻等结构特点,欣赏体会书法家点画结构的变幻之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表现字体结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例字,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4.1.2学时重点
感受对“篆、隶、楷”的临写过程,通过临写和交流获得认识,体会汉字字型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美感。

4.1.3学时难点
书写对称字型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难在书写过程中对字型的整体把握。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理解“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特征
出示错位字“里、中、人、臺”,通过学生诊断得出正确字形结构,引出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

师:这些字有什么问题,请你们当回医生诊断诊断。

出示竖笔写偏的“中”字,引出结构美之二对称均衡之美。

学生答。

师:对,竖笔放中间,两边均衡就好看,就像我们的脸,鼻子没在脸中间就难看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坐的翘翘板,两边力量相等才能玩的起来,
这是均衡之美。

师:在书法里边有一种字形完全对称,同学们知道吗?她的名字叫小篆,小篆里边有些字体左右对称,极具装饰性。

屏幕出示
简单分析其笔画粗细特点,看看笔画有什么特点,笔画粗细一样吗?
学生:粗细一致,
师:起笔处与收笔处怎样?
学生:很圆润,
师:这叫藏头护尾,笔画细长但也是挺拔有力,所以小篆有“铁线篆”之称。

(线条简洁圆润,匀细劲挺,婉转流畅,状如曲铁,藏头护尾)。

出示小篆“群”字,引出结构美之三疏密匀称之美
再看篆体“群”字,线条之间有什么特点?
生答:间隔距离一致,就像建筑,一层一层每个楼层高度一样,这样分布均匀很有规律;
再看笔画之间的间隔,有疏有密,形状不一,体现了书法结构的疏密匀称之美。

活动2【活动】临写小篆
欣赏并临写对称结构的小篆,要求符合书法结构美之“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规则。

活动3【练习】自主临写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临写,注意掌握好字体结构,做到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字型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能够按照要求临写“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的例字,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4.2.2学时重点
感受对行书的临写过程,通过临写和交流获得认识,体会汉字字型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的美感。

4.2.3学时难点
书写同一个字的不同造型,对例字进行主动的理解和认识;
按照点画用笔的提、按、转、折等要求书写。

4.2.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理解“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特征
通过出示书写端正的疏密匀称的,但三横一样长短的“言”字,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引出结构美之四主次分明之美。

黑板上画起伏的波浪线,俗话说山有主峰字有主笔,请找主笔,“言、出、之、我”,笔画有主有次,次笔烘托主笔,就像电影肯定会有主角,一幅画肯定会有一个视觉中心,否则就会显得杂乱无序。

出示左右结构的字有主次吗?次让主,如何让等问题,引入书法结构美之五迎让避就之美。

出示双木组合的林,问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学生答。

左右结构的字,点画之间的伸展和避让是很有艺术性的,看看一些大书法家们是如何做的,分别出示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王羲之等人的“林”字,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点画迎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样字不同艺术家会有不同的组合表现,体现了书法的个性魅力。

通过兰亭序的欣赏以及比喻、比较等方法引出结构美之六形态变幻之美。

请比较兰亭序行书与楷体电脑字,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找不同,探究序中“之”的变化。

序中“之”与其他书法家“之”的比较。

强调书法结构形态变幻之美
活动2【活动】临写行书
欣赏并用行书书写同一个例字的不同造型,要求注意用笔的提、按、顿、折,符合书法结构美之“主次分明、迎让避就、形态变幻”规则。

活动3【练习】自主临写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临写,注意掌握好字体结构,做到主次分明、迎让避就、形态变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