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山郭酒旗风全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及注释二
韵译
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散译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
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
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
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
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
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
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
形容亭台楼阁雅致诗

形容亭台楼阁雅致诗一、原文:《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衍生注释:“莺啼”:就是黄莺啼叫。
黄莺的叫声很清脆婉转,是春天常见的一种美好的景象元素哦。
“绿映红”:绿色和红色相互映衬,这里的绿代表绿树、绿草啥的,红可能是红花,或者是那种朱红色的建筑。
“水村山郭”解释为水边的村庄和靠近山的城镇。
“酒旗风”,酒旗就是古代酒馆外面挂的旗幡,在风中飘扬,能让客人远远就看到有酒喝的地方。
“南朝”指的是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
“四百八十寺”是说有众多的寺庙,这是一种虚数,表示寺庙非常多。
三、赏析:主题呢,描绘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
从情感上看,诗人一方面展示了江南的明媚春景,满是对江南盛景的赞叹;另一方面,南朝寺庙在烟雨中的景象又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淡淡的怅惘。
表现手法相当精妙,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大处着眼,描绘了江南大地的广阔春景,视野很是开阔。
而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突然把焦点聚到寺庙这个小事物上,却又能延伸出厚重的历史感。
用烟雨来笼罩这些寺庙楼台,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虚无缥缈的意境。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
杜牧可是晚唐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呢。
他少年就很有才华,胸怀大志,不过处在晚唐那个江河日下的时代,官场也不太顺遂。
他的诗题材广泛,有感慨时政的,也有像这首描绘自然风光那种俊逸清新风格的,以七言绝句著称。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老张到江南旅游,到了一个古镇。
古镇的景色让他震撼,河水潺潺绕过村庄,远处的山上点缀着些许红墙建筑,周围绿树红花长得那叫一个茂盛。
他兴奋地跟同行的朋友说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哎呀,我今天可算是体会到了江南春景的美妙了,这景色就像杜牧诗里写的这般迷人。
”例子二:小李是个历史爱好者,他去参观古代寺庙建筑遗址。
看着那遗址在细雨中的残垣断壁,心中感慨万千。
杜牧《江南春》赏析:以江南春光的迷离透露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

杜牧《江南春》赏析:以江南春光的迷离透露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干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以其精美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一、作品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三、创作背景唐文宗大和七年(833)春,杜牧奉幕主沈传师之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途中写下这首诗。
杜牧生活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争斗的晚唐时代。
唐宪宗当政期间,削弱了藩镇势力,重振了朝廷权威,取得一些成就,就自以为立下不朽之功,信仙好佛,寻求长生。
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持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此时来到江南,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他创作此诗,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的委婉劝诫。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江南春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江南春杜牧原文翻译赏析江南春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创作背景作者:佚名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
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
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江南春》作者:杜牧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酒旗:酒幌子,酒店门前悬挂的旗子一样的标志。
3、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南朝,当时佛教盛行,寺院广布。
诗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江南春》古诗原文赏析

《江南春》古诗原文赏析《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江南春》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1] 呈现出一种深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江南春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数字。
5、楼台:指寺庙。
江南春的诗意/江南春的意思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赏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杜牧《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牧《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牧《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村山郭酒旗风全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出处作者注释
翻译赏析
《江南春》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
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
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
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着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
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厌恶。
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
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
着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
感慨也是可能的。
表达了作者的情绪很中性,既无明显的憎 ,也无明显的恶,仅仅是在单纯地写景、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