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思考题(一)

微生物思考题(一)
微生物思考题(一)

微生思考题(一)

一、微生物在生物六界中的地位?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真核生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植物界

二.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1.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2.代谢旺盛,繁殖快速 3.适应性强,易变异 4.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三.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染色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 :(a)单球菌 (b)双球菌 (c)四联球菌 (d)八叠球菌

(e)葡萄球菌 (f)链球菌

杆状: (a)球杆菌 (b)单杆菌 (c)双杆菌 (d)链杆菌 螺旋状:(a) 螺菌 (b)螺旋体 (c)弧菌

四.细菌细胞壁结构与功能?革兰氏染色机理如何区别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

细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特点:细胞壁厚度大,20~80 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菌特点:肽聚糖层很薄(仅2~3nm),在肽聚糖层外还有一个外膜,成分较复杂,个壁厚度较G+菌薄,机械强度较G+菌弱。

细胞壁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酶蛋白或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④赋予细菌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如内毒素),并与细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革兰氏染色机制

G-: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少,交连程度低,网孔大.又由于有机物质含量高,乙醇溶解了脂类后,网孔更大.所以:结晶紫和碘易被从细胞中抽提出来,速度快,而呈复染沙黄的颜色-红色.

G+: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网孔小,经乙醇脱水后,使网孔更小,结晶紫,碘不能被抽提出来,速度慢,而呈紫色.

五.细胞内膜系统,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1.细胞内膜系统

间体——细胞膜向内延伸或折叠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囊状结构.

载色体——光合细菌的膜囊结构

羧酶体——某些硫杆菌细胞内散布着由单层膜围成的多角体,其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2.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是进行物质代谢及合成核酸蛋白质的场所。

细胞质组成:

水分(约80%)、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无机盐

细胞内含物(inclusion body):储藏物、核糖体、羧酶体等。

1.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每个细菌约有1万个70S的核糖体,由30S和50S两个亚基组成。

2. 贮藏性颗粒:

通常较大,为单层膜包围,营养物质过剩时积累,营养物质贫乏使动用。

①多糖(糖原和淀粉):碳源和能源贮藏物。细菌在碳源过量而氮源限量的条件下生长是会大量积累糖原。

②聚β-羟丁酸(PHB):细菌所特有的一中折射的、单层膜包裹的大小变化很大的类脂颗粒,也是一种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在碳源过量而氮源贫乏时积累。相当于一般生物中的贮藏的中性脂肪。

③异染粒:是有些细菌的细胞内能引起碱性染料所染颜色发生改变的一种颗粒,是一种多聚磷酸盐颗粒,是磷酸盐(磷素)和能量的贮藏物。常在核酸合成受阻时产生。

④元素硫颗粒:有些硫细菌能氧化H2S为硫,获得能量,并贮藏硫形成硫粒。当外界硫缺乏时,将硫进一步氧化获得能量。是硫素和能源的贮藏物

⑤磁小体:细胞内Fe3O4结晶体颗粒,具有磁体性质,由一层含磷脂、蛋白质和糖蛋白的膜所包围,其主要功能为导向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研究价值

外界硫缺乏时,将硫进一步氧化获得能量。是硫素和能源的贮藏物。

⑥气泡:有些水生细菌含有的,有许多小气囊组成的结构。气囊壁为蛋白质。能使细菌具有浮力,以利于细菌在适宜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的环境中生活。

六.细菌糖被的种类、组成及功能?

糖被的种类:

荚膜:粘液性物质较厚(约200nm),外面有明显界限、而且质地均匀,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属细胞构造的一部分。

微荚膜:粘液性物质较薄(<200nm),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用血清学方法显示。易被胰蛋白酶消化。

黏液层:黏液性物质,外面没有明显界限,从细胞壁到外面,逐渐稀疏,扩散到环境中。

区别:荚膜:与外界有界限,质地均匀,是细胞构造的一部分。

粘液层:与外界无界限,且由里向外逐渐稀疏,是细胞的分泌物。

糖被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是:水、多糖或多肽

少数菌糖被是由水和多肽组成,

多数细菌糖被是由水和多糖组成。

糖被的功能:

A、保护作用:保护病原菌不被吞噬,如白细胞,真核细胞等。防止干燥:荚膜含水90%,可避免干燥的影响(防细胞失水),吸附阳离子:荚膜中含有-COOH。如葡萄糖酸,可以吸附阳离子。防止噬菌体的侵袭。

B、致病性强:保护病原菌不被白细胞,真核细胞等吞噬。

C、贮存养料:养料缺乏时,可分解糖和肽作为碳源及能量。

七.芽孢的结构和功能?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等。

了解芽孢的重要意义:芽孢的形成与否由该菌遗传特性决定

?ⅰ、细菌的芽孢有助于细菌分类鉴定。

?ⅱ、作为灭菌的标准。

?ⅲ、芽孢细菌是强致病菌。

?iv、用于生产抗生素及利用芽孢保藏菌种。

八.芽孢怎样形成的及芽孢的抗热机制?

轴丝形成

芽孢抗热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DPA-Ca]高,含水量低,形成凝胶状结构。芽孢衣非常致密,对阳离子、水的通透性差;皮层[DPA-Ca]高,渗透压高,原生质体失水,因而具抗热性。

九.放线菌菌丝形态和功能?

高等的链霉菌属的菌丝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

1)营养(基内)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主要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形成色素,较细0.8μm。

2)气生菌丝:二次菌丝,营养菌丝长到一定时期向空间生长的菌丝,较粗1-1.4μm,有的产生色素。

3)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产孢丝,繁殖菌丝),孢子丝形状多样,孢子形态各异,可作为菌种鉴定和分类的依据。

十.古菌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特征比较?

十一.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的特点?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生物学特性:①菌体多为球杆状;②具完整的细胞结构,有壁膜;③G-,不运动,无芽孢;④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Q热除外);⑤专性细胞内寄生;⑥二分裂繁殖;⑦对理化因素抗性弱;⑧壁中有特异性抗原。

致病性:

1)疾病(能使人患):流行性斑疹伤寒,Q热,姜虫热,战壕热等疾病。

2)媒介物:节肢动物(虱、蚤、蜱、螨)

3)症状:发热,皮疹,中毒症状,血压下降,休克死亡。

支原体:

曾被认为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型生物。细胞多形,易变,呈球状或长短不一的丝状及分枝状。

支原体特点:

1)相当小,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

2)无细胞壁,对抑制壁合成抗生素不敏感

3)“荷包蛋”菌落

4)基因组小,0.6~1.1Mb

5)二分裂和出芽繁殖

6)体外培养的条件苛刻

衣原体:

有两种细胞形态,一种是宿主细胞外的形态, 称作原体,呈球状(直径小于0.4μm),有传染性;另一种是存在于宿主细胞的形态,称为始体或网状体,呈较大的球形(直径1~1.5μm)。

①有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征的细胞壁,但缺肽聚糖;

②有不完整的酶系统,尤其缺乏产能代谢的酶系统;

③一般对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和药物都很敏感,但

对青霉素不敏感,鹦鹉热衣原体对磺胺具有抗性;

④生活方式严格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在实验室中,衣

原体可培养在鸡胚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组织培

养细胞或HeLa细胞上;

⑤有特殊的生活史和两种形态,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

包涵体。

螺旋体:

是一群形态构造和运动机理独特的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菌体柔软,运动快速。例:梅毒密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

结构:原生质柱:呈螺旋状卷曲外包细胞膜和细胞壁,主体。

特点:

细胞细长:0.1-3.0x3-500um。

螺旋状、极柔软、易弯曲、无鞭毛。

可弯曲扭动或蛇样运动。

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和动物体中,营二分裂方式繁殖。

十二.什么是真菌、酵母菌、霉菌、菌物?

真菌:是指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一类微生物。他们少为单细胞,多为多细胞,多数形成分枝状菌丝。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统称,是种习惯名称。凡是单细胞世代时间较长的、常以出芽生殖无性生殖的低等真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统称。凡是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小型真菌。

菌物:除真菌(主要)外,包括一些不宜归入动、植物,而又不同与一般的真菌的真核生物,粘菌、卵菌等。我国学者的新建议。

十三.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称,分类学上分属于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特征:

1.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 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

3. 能发酵糖类产能;

4. 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 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十四.三种酵母菌的生活史的比较?

生活史:

1、单双倍体型:酿酒酵母

在生活史中单倍体、二倍体阶段同样重要,均能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2、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

在生活史中单倍体阶段长,二倍体时间很短。

3、双倍体型:路德类酵母

在生活史中二倍体阶段长,单倍体时间较短。

十五.霉菌的菌丝

霉菌菌丝类型:

1)营养菌丝:

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内的菌丝,行吸收养料之功能.

2)气生菌丝:

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孕育(繁殖)菌丝.

十六.霉菌的无性繁殖和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

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只通过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者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程。霉菌的无性繁殖主要通过各种无性孢子来实现。具有分散、量大的特点。

霉菌的无性孢子:

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

十七.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和细胞形态特征的比较?

十八.病毒的特点与定义?

1、非细胞结构,基本化学组分是蛋白质和核酸,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者RNA。

2、个体极其微小,在电镜下可见。其大小用纳米表示。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只能在特定的活寄主细胞中生活。

4、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

十九.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粒、病毒颗粒、病毒体

①螺旋对称的病毒粒子

②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③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④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

二十.病毒的复制过程

①吸附;

②侵入;

③脱壳;

④生物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

⑤装配

⑥释放。

二十一.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

二十二、什么事病毒效价、半数致死剂量、半数感染剂量

病毒的效价或毒力:

病毒的效价指单位体积病毒悬液的感染单位数目或称毒力。指能感染细菌裂解产生噬菌斑的噬菌体数,或形成噬菌斑单位数。因为病毒粒子对细菌细胞感染率不会超过100%,所以根据噬菌斑或蚀斑计算出的病毒粒子数总比噬菌体电镜下直接计数低。

半致死剂量:

使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病毒剂量称为半致死剂量。

半数感染剂量:

使半数宿主或细胞发生感染的病毒剂量称为半数感染剂量;使半数鸡胚发生感染、产生病变的病毒剂量称为半数鸡胚感染剂量;使半数组织培养物发生感染,产生细胞病变效应的病毒剂量称为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

二十三、什么是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DNA、阮病毒?

类病毒由T.O.Diener在1971年发现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

类病毒的特点:

1、结构简单,只含RNA一种成分,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核酸为裸露的环状ssRNA。

2、类病毒RNA可侵染寄主,侵入后能自我复制,不需要辅助病毒。

3、严格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

卫星病毒:

基因组缺损、需要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和表达,才能完成增殖的亚

病毒因子。

如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必须利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包膜蛋白才能完成复制周期。

卫星RNA:

是一类寄生于辅助病毒壳体内,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复制的RNA分子片断。

卫星RNA在许多植物病毒中发现,1981年首次在绒毛烟的斑驳病毒(VTMoV)中分离到。VTMoV核心中除含有大分子线状ssRNA (RNA-1)外,还含有环状ssRNA(RNA-2)及其线状形式(RNA-3),后两者即为卫星RNA 。实验证明,只有当RNA-1(辅助病毒)与RNA-2 或RNA-3(卫星RNA )合在一起才能感染和复制,单独不能复制。

但是卫星RNA 能影响其辅助病毒在宿主中感染寄主的症状。

朊病毒

是一类具有侵染性、不含核酸,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如人的库鲁病、羊搔痒病、疯牛病等的病原体为朊病毒,这些疾病潜伏期长,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严重的影响。

1982年,美国科学家S.B.Prusiner在研究羊搔痒病病原体时发现朊病毒朊病毒通常借食物进入消化道,再经淋巴系统侵入大脑。

二十四、乙型肝炎免疫学诊断?

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结果分析

二十五、怎样甲型流感的预防?

多喝水、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十六、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1.碳源

2.能源

3.氮源

4.无机盐

5.生长因子

6.水

二十七、什么是自由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

二十八、化能异养微生物产能代谢?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多数微生物属于化能异养型,其生长所需要能量和碳源通常来自同一种有机物。

根据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的特性,又可以将其分为下列两种类型:腐生型微生物:利用无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为生长的碳源。

寄生型微生物:寄生在生活的细胞内,从寄生体内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 答:类群:1.真核细胞型;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式体; 3.非细胞型:病毒。 特点:1.体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 5.适应强,易变异二.你认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答:研究领域有制药、治理环境污染等,微生物的基因科学,微生物病毒学,现代微生物学已发展出很多的分支学科,如病毒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微生物(生物农药,浸矿微生物等),病源微生物(主要指细菌),海洋微生物,古细菌等,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的遗传背景,市场化应用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食用菌的生产、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等。 三.简述微生物与制药工程的关系。 答:1.人类除机械损伤外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造成的 2.微生物又是人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方法 3.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来源很多 4.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相当多样,可用于生物制药 5.微生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涉及人、微生物、植物的协同进化 6.遗传学与生态学 名词对照: 古菌域:Archae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古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细菌域:bacteri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细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真核生物域:Eukary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所有形态体积微小的单细胞或者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第二章 一.比较下列各队名词 ①.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其细胞核为拟核,细胞内么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明显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为80S型。 ②.真细菌与古菌:相同点: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 不同点:细胞膜中的脂质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等。 ③.原生质体与球形体:原生质体是脱去细胞壁的细胞,是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具体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以及细胞器;球形体:指在螯合剂等存在的条件下用溶菌酶部分除去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而形成的缺损型细胞。 ④.鞭毛、菌毛和性菌毛:鞭毛是一端连于细胞膜,一端游离的、细长的波形纤丝状物。菌毛为一些菌体表面的非鞭毛的细毛状物,菌毛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器。其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菌毛与运动无关;性菌毛在少数革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略微稍粗,一个菌体只有1~4根,通常由质粒编码。带有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能力。 ⑤.芽孢与孢子:芽孢是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孢子是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二.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4微生物复习思考题加答案

什么是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定义: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通称。 种类: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 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非细胞:病毒、朊病毒 原核生物:细菌、支原体、放线菌 真核生物:酵母、真菌等 一些国家的微生物教学体系内容中还涉及藻、地衣、线虫、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特点?举例加以说明。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易变异,适应性强:变异率10-6 易于培养与繁殖:大肠杆菌20min/代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易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种类多,分布广:海洋、硫矿、热泉 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为谁? 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时期) 形态学发展阶段(初创时期)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生理学发展阶段(奠基时期)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1843~1910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微生物快速发展时期 青霉素的发现 大量抗生素的发现 发酵工业技术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时期)微生物成熟时期 1950s DNA双螺旋的发现, 1970 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发展 4.试述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巴斯德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柯赫(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总结

微生物复习题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概念 磷壁酸、LPS、PHB、糖被、芽孢、伴孢晶体、菌落、菌苔、放线菌、原生质体、原生质球、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鞭毛、菌毛、性毛、弧菌、黄原胶、基内菌丝 2、问答题 图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都包括那些? 试述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细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G+和G-细菌细胞壁构造有何异同? 缺壁细菌有哪些类型? 脂多糖的主要功能? 细菌的芽孢有何实践重要性。产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阐述溶菌霉和青霉素抑制细菌的机理?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它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荚膜的化学成分如何?有何生理功能?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如何理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间而更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微生物”? 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由哪几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放线菌如何繁殖? 放线菌的菌落有何特点? 有一未知细菌培养物,请用本章所学的知识,阐述如何研究它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概念 假菌丝、真菌丝、菌丝体、霉菌 2、问答题 真菌和酵母菌有哪些特点?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有何差异? 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分别能分化出那些特化构造?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概念 真病毒、亚病毒、病毒粒、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多角体。 2、问答题 病毒有哪些特征? 病毒核酸有哪些特点? 典型病毒粒的基本结构。 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各举一例。 试述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期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术语或名词 1.微生物(microorganism)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

微生物思考题(三)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三) 1.什么是定向育种,如何在生产中应用? 定向育种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长期培养某一微生物菌群,通过不断转接传代以积累其自发突变,并最终获得优良菌株的过程。 2.什么是诱变育种,结合微生物试验课的内容,物理诱变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3. 诱变育种是通过人工方法处理微生物,使之发生突变,并运用合理的筛选程序和方法,把适合人类需要的优良菌株选育出来的过程。 4. 物理诱变的原理:通过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快中子,激光和热的处理,使突变加速产生。 5.注意事项: 1.选择起始菌株时注意选取具有有利性状的菌株,以及对诱变剂的敏感性 2.敏感期和合适对象的选择 3.诱变剂要选取有效诱变剂,通常两种交替使用,诱变剂多致癌,使用小心 4.诱变剂使用量要注意,高剂量可能负突变率高,偏低的剂量中正突变率高 3.诱变育种的原则和营养型缺陷的筛选? 原则:出发菌株的挑选;敏感期和合适对象的选择;诱变剂的选择;诱变剂量的选择;初筛;复筛。 营养缺陷型:指某一菌株在诱变后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的能力,主要是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及嘌呤,嘧啶的能力,使其在基本培养基中不能正常生长,

而必须在此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体。 筛选方法:中间培养,淘汰野生型,营养缺陷型检出(点种法,夹层检出法,限量补充培养基检出法,影印法),营养缺陷型鉴定(缺陷营养类别的确定,缺陷营养因子的确定)。 4.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中的酶学及简要操作过程? 基因工程:指用人工合的方法,通过体外基因重组和载体的作用,使新构建的遗传物质组合进入新个体,并在新个体中得以稳定地遗传和表达的过程。 基因工程中的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外切酶,反转录酶和连接酶。 操作过程:获目的基因;体外重组;载体传递;选择或筛选。(250页) 5.什么是合成生物学,什么是菌种退化和复壮及菌种保藏的原来喝方法? 合成生物学: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以解决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包括:一,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二,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以供人类利用。 退化:指群体中退化细胞在数量上占一定数值后,表现出菌种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 复壮:因为在退化的菌种中仍有一些保持原有菌种特性的细胞,故有可能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使这些细胞生长、繁殖,以更新退化的菌株,称之为菌种的复壮。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农学类) 涂国全编写 2010年05月 第一章绪论 一、复习题(30题) 1.什么是微生物?简述其3大特点和所属类群。 2.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3.如何理解“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最大的一门科学要算是微生物学了”? 4.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在微生物学发展早期,学者们是如何逐一克服的? 5.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哪5个时期?各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6.试简介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并说明他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7.巴斯德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8.科赫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9.由巴斯德设计的著名曲颈瓶试验,有何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0.巴斯德、科赫等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横向扩散”,产生了哪些分支学科?各学科的代表人物是谁? 11.微生物学史上的“成熟期”始于何时、何人?试简述本期的特点。 12.在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史中,与微生物学有关的“六大战役”是什么?它们对人类的进步起了什么作用? 13.在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中有哪些关键性的工艺技术?试述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对当代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14.什么是生物工程(学)?它由哪5大具体工程组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5.简述微生物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6.微生物学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重大贡献?为什么微生物可以发挥这种作用? 17.为什么说微生物是基因工程的支柱?

18.在经典遗传学发展为分子遗传学的过程中,微生物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能起这种作用? 19.微生物学有哪6类分科?试简述分类依据并各举数例。 20.试列举10项起源微生物学研究的特有操作技术。 21.试列举微生物学中3项最重要的独特技术,并分别说出其创始人、基本原理及其对发展微生物学的贡献。 22.何谓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23.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发酵生产有何实际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4.为什么说在微生物的5大共性中,“体积小、面积大”这一条是最根本的? 25.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6.微生物界有哪几项特点可称得上是“生物界之最”?(应答10项) 27.当前人类正面临哪5大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说在解决这些危机中微生物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8简述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6大趋势。 29.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 30.简述微生物学在那几方面的突出贡献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几十年。为什么? 二、参考答案(54小题) 1.答案定义: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个体微小(<0.1 mm);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 类群: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注:也可用表解法解答) 2.答案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3.答案不同的人群或个人有其不同的幸福观或福利观。 一般都集中在追求钱、权、利、名、业、健(健康长寿)等几个方面。 健康在幸福观上应居首位;在近代多门科学中,对人类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就是微生物学。 4.答案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微生物课件上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有哪3种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 +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 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 1 基本形态三种:球菌;杆菌;螺形菌 2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荚膜功能: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 粘附作用:形成生物膜与致病性有关 鞭毛功能;有鉴别意义, 鞭毛蛋白有抗原性:H抗原 某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有关 菌毛功能:细菌的黏附结构 介导细菌在局部定植 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性菌毛还能传递细菌的毒力和耐药性 芽孢功能:具有很强的抗高温、抗干燥、抗化学消毒剂和抗射线能力 3 革兰阳性菌: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其中肽聚糖又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三维立体结构。革兰阴性菌:由肽聚糖和外膜组成。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二维平面结构 4 G-有外膜阻止抗菌素进入;保护细胞壁组分肽聚糖不受溶菌酶分解 5 革兰染色法步骤: 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酒精脱色→复红复染 观察结果:G+菌:紫色G-菌:红色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 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 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 5.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 6.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7简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 8.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 参考答案 2.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四阶段 3.专性需氧菌2)专性厌氧菌3)兼性厌氧菌4)微需氧菌 4.源质、毒素和侵袭性酶、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色素等 5.①酚类②醇类③重金属盐类④氧化剂⑤表面活性剂 6.①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②破坏细菌的酶系统③改变细菌细胞壁或胞浆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菌死亡7.其波长在200-300nm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最强,这与细菌DNA吸收光谱一致。细菌DNA吸收紫外线后,使一DNA条链上两个相邻胸腺嘧啶公假结合成二聚体,改变了DNA分子构型,干扰了DNA 的复制和转录,导致细菌变异或死亡。

【高考生物】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 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可能在整理时部分问题未能考虑全面,若有异议,请同学们自行从网络或课本上搜索查找)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是分析其原因。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成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美蓝浓度高了,代谢不太活跃的活细胞也会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多,活细胞较少;反之,则代谢微弱的细胞也能还原美蓝,不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少,活细胞较多。 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2.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 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 3.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1、用油镜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破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 用 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 加滴香柏油。作用:增加,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 2、根据实验体会,谈谈应如何根据所观察微生物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物镜进 行有效的观察。 答:细菌用油镜,真菌用高倍镜.都是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调到合适的视野和合适的清晰度. 放线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相对较大,用放大 40 倍的物镜就可以看了,细菌小,要用放大 1000 倍的物镜看,感觉还很小。病毒那就要用电子显微镜看了。 3、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 4、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 现什么问题 答: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 5、革兰氏染色时,初染前能加碘液吗乙醇脱色后复染之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应分别是什么颜色

答:不可以。因为碘与染料会结合成大分子,使得染料分子不能穿过细胞的细胞壁,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脱色后复染前,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无色。 6、不经过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答:不行。在复染之前,革兰氏阴性菌是无色透明的,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或者脱色过度,也会造成阳性菌脱色,不经过复染,无法进一步区别。 7、你认为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应该注意哪些环节 答:1制备适宜的培养基 2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保持无菌环境 3对培养基,接种环等物品的高温高压灭菌. 4倒置培养基,防止冷凝水内流 8. 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答:1、若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2、若未完全干燥,水滴会影响油与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 9. 如果涂片未以热固定,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加热温度过高、时间太长,又会怎么样呢答:如果没有加热固定的话,水分蒸发太慢或者在染色时菌体会被冲洗掉;如果加热时间过久,菌体变形或形态破坏,无法染色。 10. 制备培养基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称量——溶解—调 PH 值—融化琼脂—过滤分装—包扎标记——灭菌——倒平板11. 做过本次实验后,你认为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溶解配料的水要适量;PH 要调到左右;要小心手提式高压锅的使用;倒平板时要防止培养基被污染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微生物、微生物学、纯培养、纯培养物无菌技术、灭菌、消毒、过滤富集培养 简答题: 1、微生物的特点有那些? 2、Mullis的贡献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有什么贡献?4 、巴士德和柯赫对微生物学的发展有什么贡献?5、柯赫证病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 、拂来明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是什么?7 、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有那些?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8、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有什么差别?9、举出几种常用的消毒药品和方法?10、纯培养有几种方法?11、为什么活菌记数和直接记数有很大的差别?12、按照功能和营养成分培养基有几种类别?13、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 4、保藏微生物的基本方法有那些?1 5、已发现的微生物的形态有几种?1 6、芽孢杆菌和芽孢梭菌有何异同?1 7、举例说明非芽孢杆菌的特点?1 8、古细菌有那三大类?1 9、根霉、曲霉和青霉的形态特征如何?20、吃什么食用菌可以预防感冒?21、吃什么食用菌可以增加智力?22、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那些?23、球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种?24、细菌的基本结构组成有那些?2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那些?26、细胞壁及其功能是什么?27、肽聚糖的基本组成是什么?28、G+ 和G-细胞壁的结构有和异同?29、Gram染色的基本过程如何?30、细菌为什么可以分为G+ 和G-两种?31、无壁细胞有那几种?32、聚-B-羟丁酸有什么功能?33、气泡有什么功能?34、什么是糖被、根据物理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几类?35、糖被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是什么?36、鞭毛有何功能和种类?37、鞭毛的一般结构和基体的组成如何?38、什么是芽孢、有何特点?39、芽孢耐热的分子机制如何?40、为什么放线菌介于真菌和细菌之间而更接近于细菌?41、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几种?42、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火焰灭菌?43、稀释倒平板法和涂平板法有什么差别?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微生物的简单染色思考题 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答:油镜在使用时必须在载玻片与物镜之间滴加镜头油。油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使用后镜头的清洁: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用完 油镜必须进行“三擦” (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 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或者乙醇乙醚溶液)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2)、 .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 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2、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答:在使用普通显微镜时,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答:低倍镜视野比较大,能看到的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然后在用放大倍数高的高倍镜或油镜有目的的观察。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 (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 h 以内的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答: 24h 以内的菌体处于活跃生长期,菌体细胞壁具有典型特征,而处于老龄的革兰氏阳 性细菌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染色时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2)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哪一步是关键步骤?为什么? 答:应注意如下几点: 其一,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其二,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其三,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 (3)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答:当要确证未知菌的革兰氏反应时,可用已知菌进行混合涂片,使二者染色条件保持一致,如果已知菌的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证明操作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实验三、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在显微镜下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有什么优缺点? 答: 1)优点:直观、快速、操作简单。 2)缺点:

周德庆第三版《微生物学》第八章部分名词解释及思考题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名词解释 1、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9、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菌群。 30、宏基因组:出生后才驻入人体,尤其是肠道内1000 种左右的正常菌群——共生微 生物群的总基因组,即宏基因组。 31、微生态学:以微生物学和实验动物学为基础,研究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其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新兴边缘学科。 32、微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个体20?200卩m不同种类组成的生 物群与其环境组成的整体。 34、微生态失调:正常的微生物群之间和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35、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如变形杆菌。 37、微生态制剂: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38、益生菌剂:通常是指一类分离自正常菌群,以高含量活菌为主体,一般以口服或粘膜途径投入,有助于改善宿主特定部位微生态平衡并兼有若干其他有益生理活性的生物制剂。 39、益生元(双歧分子):专指一类人类不能消化吸收的低聚糖类食物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物质。 41、悉生生物: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即已知其上所含微生物群的大生物称为悉生生物。 52、混菌培养(混合培养):混菌培养又叫混合培养,也称混合发酵,是在深入研究微生物纯培养基础上的人工“微生物生态工程” ,指将两种或多种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培养,以获得更好效果的培养方法。 54、菌根:菌根是指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 66、微生物杀虫剂(生物农药):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的活体制成的。在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利用这种致病性来防治害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从这些病原微生物中筛选出施用方便、药效稳定、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的菌种,进行工 业规模的生产开发,从而制成微生物杀虫剂。 79、细菌沥滤(细菌冶金):细菌沥滤又称细菌浸出或细菌冶金,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的氧化作用,让其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的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80、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厩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 82、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 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 )的过程。 90、生化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常记为BOD ,是指在一 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 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进行生物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 2

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 3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推荐下载

各章习题 阅读人数:408人页数:6页各章习题第1章 1.什么是菌落?了解菌落有何实际意义?2.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 3.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4.试述脂多糖及外膜蛋白的组成及功能。5.叙述细菌核体与真核细胞核的异同。6.解释荚膜的概念及其功能。7.S 层是什么样的结构?8.试述鞭毛的结构和功用。 9.菌毛的本质、分类及功能如何? 10.叙述芽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11.根据鞭毛、芽胞为何能鉴别细菌? 12.什么是革兰染色?有何意义?其染色机制如何?13.试述应用电镜观察细菌有哪些特点和限制?第2章 1.细菌菌体分裂为什么只需较短时间?2.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3.试述细菌生长的各个期的特点。4.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6.生物被膜有何特点? 7.何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举例说明其作用。8.试述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9.何谓菌群失调?保持动物正常菌群有何重要意义? 10.试述悉生生物学和悉生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分类(包括定义)以及培育实验动物的意义。第3章 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举例比较它们的异同。2.试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3.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4.根据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可分为哪些类型?列举常用的辐射方法及其杀菌原理和应用。5.试述滤过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第4章 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2.试述致病菌侵入宿主细胞的主要过程。3.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 4.什么是细菌外毒素?其基本特性及组成如何?5.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 6.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意义及检测方法。1/6 7.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异同点。第5章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微生物理论思考题总结河南科技大学

微生物学思考题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病毒:病毒是在活细胞内增殖、遗传和变异的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目前已知的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2.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的细胞核和胞浆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称为包涵体 3.噬菌斑;在涂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的噬菌体反复侵染和裂解大量细胞后,在菌苔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边缘的透明区域 4.病毒粒子:成熟的或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5.主动运输: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浓度低于细胞外若干倍时,这些营养物质在能量的作用下通过逆浓度梯度向细胞内运送的过程 6.基因转位:由复杂运输酶系统参与的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种特殊主动运送方式 7.复制周期:在寄主活细胞中,以自身核酸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病毒核酸、蛋白质等成分,然后在寄主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装配成许多新的、成熟的病毒体,再以裂解宿主细胞、出芽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又开始另一个感染周期,这整个过程称为复制周期。 8.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并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细胞变形、坏死、破裂等,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 9.合胞体: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膜溶解,若干个细胞融合入形成具有多个核的大融合细胞 10.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一种细胞时,可能产生一种病毒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现象是由于前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产生了干扰素】 11.干扰素:脊椎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增殖的蛋白质,当释放到细胞外时,具有保护其他未感染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 12.种:微生物分类上的一个基本分类单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形态和生理方面)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13.亚种: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形状,而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亚种 14.型:当同种或同亚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15.菌株;一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16.细菌:是一类形态细小、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微生物 17.L型细菌:在实验室中形成的一种自发进行缺壁突变的缺壁细菌 18.质粒:是核体以外的呈环状闭合的双股DNA 19.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20.GF动物:用现在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都检测不到任何微生物的动物,称为无菌动物 21:SPF动物: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源性微生物的动物,称为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22:大肠菌群:一群在37℃培养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 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6.简述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2章原核微生物 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 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孢?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 说明芽孢的抗逆性。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 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 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 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举例说明细菌的属名和种名。 8.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9.试根据细菌和古生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 泛。 10.细菌(狭义)、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 6.试比较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 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 8.试述真菌的孢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 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 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 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4. 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 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技术思考题答案1.如何区别高倍镜和油镜 答:(1)油镜更接近标本片(2)油镜与标本间的介质是香柏油(3)油镜刻有“oil”或“Hi”字样,也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为标记。 2.为什么在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是应特别注意避免粗调节器的错误操作答: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时镜头距离标片很近,而粗调节器的调节幅度较大,粗调节器的错误操作会使镜头大幅度向标本移动,很容易损坏标本和镜头。一般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后换到高倍镜,就只需要用细调节器了。 3.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破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答:(1)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止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2)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3)从目镜内观察,把孔径光阑开到最大,使其明亮。然后用微调将镜台下降,直至视野内物象清晰。如油镜已离开油面仍未见物象,需重复操作。加的是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4.在调节焦距时,往往出现一些疑似观察标本的物象点,物象点可能是目镜或物镜上的杂质,也可能是标本片上的观察对象,如何通过操作判断这些物象点是否在标片上 答:移动标本片,看物象点是否移动,如果不移动,则不在标本片上。 5.如果涂片未经热固定或固定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出现什么现象答:固定时间是杀死菌体,使菌体蛋白质凝固黏附于载玻片上,增加菌体对染色剂的结合力,易于着色。但是如果没固定,不容易着色,且容易被清水冲走。

温度过高会使细胞收缩变形,时间过长会导致菌体变形或形态破坏,难以着色,从而导致难以着色。 6.为什么要培养18-24h的细菌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答:此时菌体进入比较活泼的繁殖生长期,细胞壁比较好着色。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关键在于细胞壁的通透性的改变。如果菌龄过老,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时阴性还是阳性菌。 7.如何操作才能保证革兰氏染色结果正确,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什么答:具体操作步骤为(1)涂片,与简单染色法相同,要求薄而均匀。(2)干燥、固定,在空气中自然晾干,或将涂面朝上,在酒精灯微小火焰上干燥;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3-4次,温度不宜过高。(3)染色,用结晶紫进行初染1min,然后水洗。用碘液进行媒染,用碘液覆盖染色部位1min,水洗。在涂有细菌的部位连续滴加95%乙醇,约30s,水洗脱色。用番红溶液复染1min,水洗。(4)干燥,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干,也可以用电吹风吹干。(5)镜检。 关键环节是酒精脱色。 8.为何常用插片法培养放线菌观察个体形态 答:放线菌的营养菌丝生长在培养基表面或插入培养基里面,不易被接种针挑取制片。采用插片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 9.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答: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10.放线菌与细菌的菌落最显着的差异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