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简述发生锐器伤和黏膜暴露的应急处置流程

简述发生锐器伤和黏膜暴露的应急处置流程

简述发生锐器伤和黏膜暴露的应急处置流程发生锐器伤和黏膜暴露是一种常见的事故,需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是一种应急处置流程,供参考:一、安全环境在应急处置之前,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创伤发生的地点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血液污染、尖锐物品等。

应将伤者移至安全的地方,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二、止血处理如果伤口有大量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压迫伤口,帮助止血。

如果纱布或毛巾被血液浸湿,应继续加压,并保持伤者的身体部位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三、清洁伤口伤口处应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以清除外来物质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使用温水而不是冷水,可有效减轻伤者的不适感。

在冲洗伤口时,应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摸伤口,以免感染。

四、消毒处理清洁伤口后,应该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或碘酒,将其涂抹在伤口和周围的皮肤上,以杀灭细菌和预防感染。

注意避免消毒液流入眼睛、口腔和鼻腔等黏膜暴露部位。

五、覆盖伤口伤口消毒后,应该用干净的纱布或透气性好的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敷料应该紧贴伤口,但不要过于紧缚,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六、就医就诊即使进行了简单的急救处理,仍然需要尽快就医就诊。

医生可以对伤口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并根据伤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缝合、接种疫苗或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

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结发生锐器伤和黏膜暴露时,我们需要迅速、果断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和传播。

保护自身安全、止血处理、清洁伤口、消毒处理、覆盖伤口和就医就诊是一种常见的应急处置流程。

通过合理的应急处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护理人员如不慎被hbv、hcv、hiv等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按照下列步骤立即进行处理:(一)立即由心端向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二)立即用清洗。

(三)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反复冲洗粘膜。

(四)用或者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二、发生锐器伤后,上报,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三、当暴露源为(、)或者hiv时,参考下列建议进行访视:(一)hb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alt、乙肝两对半。

(二)hc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cv抗体,hcv阳性者需检测hcv-rna证实。

(三)hi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iv抗体,如hiv、hcv混合暴露者,延长访视至暴露后12个月。

四、以上暴露也可根据感染科专家建议,制定个体访视计划与暴露后免疫防护方案。

心导管室消毒隔离技术知识考核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护理人员如不慎被hbv、hcv、hiv等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按照下列步骤立即进行处理:(一)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二)立即用肥皂水与流淌水清洗。

(三)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四)用0.5%碘伏或者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二、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三、当暴露源为hbv、hcv或者hiv时,参考下列建议进行访视:(一)hb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alt、乙肝两对半。

(二)hc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cv抗体,hcv阳性者需检测hcv-rna证实。

(三)hi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hiv抗体,如hiv、hcv混合暴露者,延长访视至暴露后12个月。

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3)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 为
(三)预防措施
4)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5)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 6)与患者沟通配合 7)适当调整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8)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四) 应急处理流程
1) 受伤护士要 保持镇静,戴 手套者按规范 迅速脱去手套
(四) 应急处理流程
2)处理伤口
⑴立即用手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 口的血液,但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或按压, 以免发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吸入血管, 增加感染机会 ⑵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反复冲 洗,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皮肤或暴露的黏 膜处 ⑶用75%乙醇或0.5%聚维酮碘消毒伤口,并 包扎
(二) 引起锐器伤的原因
1)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护士技术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 3)意外损伤 4)患者因素 5)身心疲劳 6)教育培训不够,防护用品不到位
优先等级原则
• 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 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 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触后预防 措施。
(三)预防措施
(五)锐器伤后的血清检测结果 与处理原则
预防性用药的原则:若被HIV污染的针头刺 伤,应在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进行 预防用药。可选用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 酶抑制剂。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 防性用药。
(六)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图
发生锐器伤 伤口紧急处理
报告部门责人
报告医务科
针刺伤员工抽血并化验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 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 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 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 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 2、锐器伤: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 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 璃及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 • 锐器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损伤。 • 污染锐器的伤害是导致护士发生血源性传 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性因素。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

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再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结仇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危险。

【处理措施】(1)紧急处理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水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的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

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黏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暴露程度评估按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以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 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 h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做相应处理。

【应急处理程序】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报→追踪随访。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锐器伤应急处置流程

锐器伤应急处置流程

锐器伤应急处置流程
锐器伤是指由锐利物体(如刀、剪刀、剃刀等)引起的伤害。

以下是锐器伤应急处置的一般流程:
1. 确保安全:
•在处理锐器伤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被伤者的安全。

切勿在处理伤口时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2. 止血措施:
•如果伤口出血,首要任务是尽快止血。

可以使用纱布、绷带或干净的布料压迫伤口,避免直接用手触摸伤口。

如果有血液渗透到绷带上,不要轻易更换,以免破坏已形成的凝血块。

3. 清洁伤口: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柔地冲洗伤口,帮助清除异物和细菌。

避免使用酒精、碘酊等刺激性较强的物质。

4. 使用抗生素软膏:
•可以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有助于预防感染。

按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药物。

5. 覆盖伤口:
•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污染,并促使伤口愈合。

6. 就医治疗:
•尽早就医,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
•伤口较大、深或无法自行处理的情况。

•出血无法止住。

•存在异物,如玻璃、金属等,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取出。

•受伤部位是面部、颈部、眼部等敏感部位。

•疑似感染,如伤口发红、肿胀、分泌物异常等症状。

7. 注意伤口护理:
•在就医前和就医后,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应急处置流程,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如果伤口较为严重,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锐器刺伤。

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后应做到:1、现场处理。

伤口暴露后,应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可用消毒液,如。

75%酒精或0.5%碘进行消毒日司,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受伤后感染危险的评估。

(1)刺伤的深度;(2)是否注入液体。

4、登记报告医务科、感染管理科及护理部。

5、必须在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接触病人的hbsag、hiv等调查,必要时对受伤者进行血清学监测。

6、发生爱滋病职业暴露时要保密。

医务人员因工作在高危环境中,必须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7、受伤医务人员血液监测流程(一)受伤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或乙肝抗体阴性[anti-②hbs(+)]或核心抗[anti-hbc(+)]不需注射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受伤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rsag(-)或乙肝抗体阴anti—hbs(-)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半个月后注射乙肝疫苗按0、1、6全程接种方法一年监测谷草转氨酶(g0t),谷丙转氨酶(gp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抗体(anti-hbs),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受伤医务人员血液监测流程(二)病人为丙肝抗体阳性[hcvanti(+)]受伤者丙肝抗体阴性[hcvanti(-)]3个月后取取血查丙肝抗体(hcvanti)肝功能受伤医务人员血液液监测流程(三)受伤医务人员hivanti(-)经过专家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暴露后0、3、6个月查hivanti(-)8、锐嚣刺伤后医护人员的检查单由感染管理科存档。

简述锐器损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简述锐器损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简述锐器损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锐器损伤是指皮肤被刀、剪等尖锐物体切割或划伤。

应急处理措施如下:
1. 控制出血:将伤口高于心脏的位置抬高,用干净的纱布、干净的手帕等轻压住伤口,直到血液停止流出。

如果有大量出血或无法止血,应尽快就医。

2. 清洁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以去除杂质和其他污染物。

避免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的消毒剂清洁伤口,以免造成伤口进一步损伤。

3. 处理伤口:如果伤口较小且不深,可以用无菌纱布或创口贴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如果伤口较大或深,应尽快就医,可能需要缝合伤口。

4. 使用止痛药:如伤口疼痛,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例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但应注意遵循药物使用说明和咨询医师建议。

5. 观察伤口:留意伤口周围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等症状,这可能是感染的迹象,需及时就医。

6. 避免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触摸伤口以及经常更换绷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伤口感染或出现疑似感染的迹象,如发热、红肿、脓液渗出等,应立即就医。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应急处理方法,具体情况仍需根据实际伤情和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如果受伤比较严重和复杂,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处理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强化与完善制度建设、戴手套与洗手、规 范操作、正确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2)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三)预防措施
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直接传递锐器 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五)锐器伤后的血清检测结果 与处理原则
预防性用药的原则:若被HIV污染的针头刺 伤,应在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进行 预防用药。可选用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 酶抑制剂。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 防性用药。
六)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图
发生锐器伤 伤口紧急处理
报告部门负责人
报告医务科
针刺伤员工抽血并化验
33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传递锐器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废物三预防措施104严格管理医疗废物5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6与患者沟通配合7适当调整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8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三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流程应急处理流程受伤护士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按规范迅速脱去手套2处理伤口处理伤口立即用手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但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或按压以免发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皮肤或暴露的黏膜处用75乙醇或05聚维酮碘消毒伤口并包扎四应急处理流程应急处理流程应急处理流程3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尽早报告相关部4评估锐器伤5血清学检测与处理原则15五锐器伤后的血清检测结果与五锐器伤后的血清检测结果与处理原则处理原则患者hbsag阳性受伤护士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或抗hbc阳性者不需注射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受伤护士hbsag阴性或抗hbs阴性且未注射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
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 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3

2、锐器伤: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缝针、各种穿 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及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 锐器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损伤。 污染锐器的伤害是导致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 职业性因素。
医务科紧急评估其程度
锐器无污染乙肝、丙肝、 HIV病毒 抽血,密切观察随访
锐器污染或可能污染乙肝、丙肝、 HIV病毒
暴露源 HIV阳性
暴露源 HBsAg阳性
暴露源 抗HCV阳性
预防性用药方案,4h内实施,不超过24 h 当天、4周、8周、12周及第6月随访和咨询
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
当天、第3月、6月随访和咨询
6
(三)预防措施
1)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与完善制度建 设、戴手套与洗手、规范操作、正确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2)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7
(三)预防措施
3)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直接传递锐器 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8
9
(三)预防措施
4)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5)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 6)与患者沟通配合 7)适当调整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8)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10
(四) 应急处理流程
1) 受伤护士要 保持镇静,戴 手套者按规范 迅速脱去手套
11
2)处理伤口
(四) 应急处理流程
⑴立即用手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但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 或按压,以免发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 ⑵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皮肤或 暴露的黏膜处 ⑶用75%乙醇或0.5%聚维酮碘消毒伤口,并包扎

4
(二) 引起锐器伤的原因
1)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护士技术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 3)意外损伤 4)患者因素 5)身心疲劳 6)教育培训不够,防护用品不到位
5
优先等级原则

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 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 触后预防措施。
当天、第3周、3月、6月随 访和咨询
记录整个过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19
20
15
16
(五)锐器伤后的血清检测结果与处理 原则
患者抗-HCV阳性,受伤护士抗-HCV阴性者 于受伤当天、第3周、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和监测 患者HIV阳性,受伤护士HIV抗体阴性
经过专家评估后可立即预防性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1年
于受伤当天、4周、8周、12周、6个月时检查HIV抗体
Hale Waihona Puke 1712(四) 应急处理流程
3)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尽早报告相关部门 4)评估锐器伤 5)血清学检测 与处理原则
13
14
(五)锐器伤后的血清检测结果与处理原则
患者HBsAg阳性,受伤护士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或抗-HBc阳性者
不需注射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受伤护士HBsAg阴性或抗-HBs阴性且未注射疫苗者 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于受伤当天、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 和监测
(五)锐器伤后的血清检测结果与处理 原则
预防性用药的原则:若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应在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 时进行预防用药。可选用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即使超过24小时, 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
18
(六)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图
发生锐器伤 伤口紧急处理
报告部门负责人
报告医务科
针刺伤员工抽血并化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