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精华内容
孔子思想精髓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然不能不提他,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的骄傲,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变通,还是可以拿来用的吗.主要是因为孔子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在今天一样适用。
比如: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归纳为九种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
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
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翻开教科书,人们可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
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礼”的中心含义不仅包括“礼品”、“礼仪”等内容,而且更广泛地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
毫无疑问,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国、世界华人圈里、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府一度号召人们要“破四旧”,“打倒孔夫子”,理由是孔子思想“太封建”、“忠效思想太重”、观念“太中庸”,等等。
“那是一个特殊的由于政治原因而曲解孔子文化的时代。
”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丁晨说,“如何理解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需要一个民族去思考。
”然而,时至今天,展望中国,人们对孔子思想的重视随处可见:中国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谓“政者,正也”;同时,重视仁义,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国”。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主张中,最终的落点是“群众的利益”。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

孔子“仁”、“养民”思想: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君子之道。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
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
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仁政”。
所谓仁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就是“养民”,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
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
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
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为了行德政,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荀子: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
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
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
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荀子奠定了法家的基础。
但究其根本,他还是属于儒家。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其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提倡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先人而后神。
人成为了神的目的,神则沦为人的工具。
从实用主义出发,人确立了彻底优于神的地位。
其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利用自然,为人造福。
人生成于自然,最后,则成为了自然的主人。
人确立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优先地位。
《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但是条理不清,次序不明,很难对其思想进行概括、分理。
《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处世方法等,其核心思想是“仁”、“礼”。
一、“仁”。
“仁”是“论语”的主要思想,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
《论语》的“仁”,即仁德,它蕴含了君子所有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和个人修养。
1、孝。
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忠的基础。
儒家认为,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孝、悌说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但是儒家宣扬的孝是愚孝,是无条件的服从,是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2、忠。
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
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
《论语》所说忠,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
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它包括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朋友的义气。
3、信。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
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
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4、直。
是儒家的道德规范。
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
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
直,符合仁的品德。
5、恕。
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6、其它。
如先难而后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刚、毅、木、讷;其言也讱;恭、宽、信、敏、惠;…… 等等。
二、“礼”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礼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孔子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551~479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的思想,又称”儒家“。
”儒家“是中国最大的传统思想,他们崇尚道德标准、礼仪及文明教育,强调用温和、诚实、仁慈的方式来管理国家,达到符合乡里的空间,鼓励切实的行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天下为公,仁爱满天下“,他主张”以仁取义,以义去祸“,提倡”友爱而无怨,敦厚守礼而不疾“,主张”古之学者,能为得天下乐“。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以正义和善意来管理国家,而不是以权力驱使人们。
孔子着重于仁爱的根源--“心”。
他认为,心是人的指南表,要保持外在的安定和内在的安宁,并坚持"以仁为本“,也就是”以爱心支配别人,以尊重支配自己”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强调仁的精神,它的宗旨是要建立一个社会,实现真正的公正和平等,维护家庭和原始联系,将精神作用施加在生活上。
孔子强调我们应该牢记道德原则,为了维护良好的道德思想,而这种想法使他成为一位传奇人物,被尊崇至今。
因此,他的思想也被誉为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
孔子与论语精华

孔子与论语1.孔子思想的特色:温和的理性主义:每一个人都有理性,理性表现在你有学习的能力,又有选择的要求。
深刻的人道情怀:学习儒家之后就会发现,他对每一个人是普遍地、平等地尊重与关怀。
乐观的人生理想:经常审视自己过去的志向做到了多少,有没有可再精益求精往上发展的。
2.儒家的外在特色:尊重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3.儒家的内在主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君子;一个人成为君子的时候,一定会影响相关的人也成为君子。
4.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务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三省吾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原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慎终追远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礼之用和为贵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敏于事慎于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知己知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思无邪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十而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无所藏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温故知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三章)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
”(《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
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
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十八章)。
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他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为女死矣。
”曰:“子在,何敢死。
”(《先进》第二十三章)。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
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
”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
”(《为政》第二章)。
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孔子思想的精髓很多,可从各个不同角度上说。
有的从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几个方面来说,有的从治国的角度来说,有的从具体哪一方面来说。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思想的精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思想的精髓1.忠孝爱国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仁”的根本。
父母对自己生养教育、充满爱抚,每个人都应对父母孝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首先做到自身和谐。
一个对父母孝、对兄弟悌的人,便使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
对父母尽孝的人,对朋友也会讲诚信、仁爱,社会便会和谐。
孝是小忠,忠是大孝,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孝敬父母自然忠于国家。
因此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孔子多次讲孝,指导弟子曾参作《孝经》,孝成为每个人必备的优良品德。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从来提倡爱国主义。
孔子从来爱自己的国家,建设自己的国家。
他被迫离开鲁国时,一步三回头,临走前边走边吟诗,表达对自己国家的怀念。
爱国是大节,是孔子及儒家的一贯主张。
2.爱民利民孔子及儒家从来强调以人为本。
孔子反对当时的奴隶殉葬,连制成陶俑殉葬,也愤怒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因为它亵渎了人的尊严。
在孔子整理的《尚书》中早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视人的力量,他主张爱民利民,“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使民以时”。
反对统治者对民苛征暴敛,他还主张当权者应说到办到,取信于民。
因为民最有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孔子爱民还有一项内容,就是教民。
除正规的教育外,强调对民的教化,经常的教育,各种形式的教育,从而提高人民的素质,而不是不加教育,出了事怨民众,也不是不加训练让民众去打仗白白送死。
到了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说法,更是对孔子爱民、利民、重民思想的发展。
3.疑天远鬼就是对天怀疑、对鬼神疏远。
孔子所说的“天命”,系指自然界及社会上的规律而言,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到了五十岁时就对事物的规律了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精华内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内容,具体内容: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也广泛流传,但你了解孔子思想的精华吗?。
下面由我为你简单阐述精华部分,希望你喜欢。
孔子思想的内容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也广泛流传,但你了解孔子思想的精华吗?。
下面由我为你简单阐述精华部分,希望你喜欢。
孔子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变通,还是可以拿来用的吗.主要是因为孔子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在今天一样适用。
比如:
.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
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
归纳为九种境界:
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
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
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翻开教科书,人们可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
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
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礼"的中心含义不仅包括"礼品"、"礼仪"等内容,而且更广泛地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
毫无疑问,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国、世界华人圈里、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府一度号召人们要"破四旧","打倒孔夫子",理由是孔子思想"太封建"、"忠效思想太重"、观念"太中庸",等等。
"那是一个特殊的由于政治原因而曲解孔子文化的时代。
"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丁晨说,"如何理解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需要一个民族去思考。
"
然而,时至今天,展望中国,人们对孔子思想的重视随处可见:
中国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谓"政者,正也";同时,重视仁义,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国"。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主张中,最终的落点是"群众的利益"。
在此方针指导下,目前,各级各地政府都把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当成了自己的施政纲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思想,对于世界各国的施政者都有指导意义。
"山东省人事厅办公室副主任张祝秀说,"无论哪个政权,如果它不公平、不公正,不为群众的利益考虑,这个政权就不可能保持长久。
"
孔子思想的影响
在文化领域,孔子的影响力在2500多年之后,依然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中学、曲阜实验小学等中国数以千计的大、中、小
学校园内,孔子的塑像十分醒目――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圣人、大教育家,孔子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 除了校园,孔子在整个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力堪称无出其右: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创办的《孔子研究》、《孔子与中国》刊物发行遍及世界各地;由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国际孔子文化节盛况一年超过一年,包括多位国际知名文化大师、中国政府高官、外国使节在内的贵宾都曾到会参与;以弘扬孔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有关孔子的各类网站达100多家;孔子故里曲阜"三孔",已经被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无以数计的单位、企业把孔子的思想言论,框裱挂墙,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市民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材,供人学习、体会......
在经济领域,孔子的许多思想被人们广泛提倡、运用。
生产企业讲究依靠产品质量打市场,正如孔子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企业要求员工们要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正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企业讲究诚信经营,孔子有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其实,除了思想上的借鉴、运用以外,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之中,人们对孔子的崇拜更是无处不在:"孔府家酒"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中档白酒;"孔门豆腐"、"诗礼银杏"是所有到曲阜旅游的人必须一尝为快的名吃;"阙里宾舍"是曲阜市最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四星级宾馆,而曲阜市与孔子名字相关的酒店更多达76家;上海市一位企业家投资数千万元,在曲阜市建了一所孔子中英文学校,其生源来自中国数个省市;此外,用与孔子名字有关的字体命名的香油、煎饼等各类产品达100多种;每年,有300多万海内外游人到曲阜拜孔、祭孔,带来的门票收入仅今年"五一节"就近1500
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