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标准规定比较

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标准规定比较
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标准规定比较

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标准比较

通过各个国家有机标准的比较,旨在介绍当客户要求进行欧盟EC、美国NOP、日本JAS和中国标准的多重认证时,客户应该了解各个国家标准的不同,在申请多重认证时应该注意各国标准要求的不同点。

1.所有操作

2.作物的种植

3.加工和经营

4.有机产品的标签

有机配料百分比(%)=产品中有机配料总质量(不包括水和食盐)÷产品总质量(不包括水和食盐)×100%

中国标准有机成份百分比的计算与NOP类似。

USDA标识.303 没有具体规定技术标准819 GB/

T19630.3-

2005第7条

NOP:USDA标识用在标签中沙自愿的。但是不允许其它有关认证的

标识比USDA标识大。有机的和100%有机的产品才能使用USDA标

识。

EC:没有具体规定

JAS:有机产品必须使用JAS标识

中国标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仅用于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生产或者加工并经认证机构认证的相应的有

机产品或者有机转换产品。

历年中国美国日本台湾人均收入

历年中国美国日本台湾人均收入 人均月收入(美元) 日期中国美国日本台湾1952 4 191 17 17 1953 5 199 19 15 1954 5 196 20 16 1955 5 210 22 18 1956 6 218 24 12 1957 6 226 28 14 1958 7 226 29 15 1959 7 241 33 16 1960 7 246 40 13 1961 6 251 47 13 1962 6 266 53 14 1963 6 277 60 15 1964 7 293 70 17 1965 8 313 77 17 1966 9 338 89 20 1967 8 352 103 23 1968 7 380 121 26 1969 8 406 136 29 1970 9 422 157 33 1971 10 453 184 37 1972 16 492 241 43

1973 17 544 320 59 1974 17 584 366 77 1975 18 630 383 81 1976 18 695 417 95 1977 19 765 502 110 1978 21 856 689 133 1979 23 946 721 161 1980 26 1020 760 198 1981 24 1133 829 226 1982 23 1167 759 224 1983 24 1256 816 238 1984 25 1384 868 265 1985 24 1471 916 275 1986 23 1542 1151 330 1987 25 1623 1649 439 1988 30 1732 1958 541 1989 33 1844 1994 633 1990 28 1934 1996 674 1991 29 1973 2379 748 1992 35 2060 2533 878 1993 43 2137 2767 919 1994 39 2243 3090 992 1995 50 2318 3291 1068 1996 58 2420 3050 1120 1997 64 2540 2851 1150 1998 68 2645 2573 1049 1999 72 2770 2862 1127 2000 79 2901 3109 1201 2001 86 2963 2738 1085 2002 94 3034 2653 1101 2003 106 3145 2779 1127 2004 124 3329 3027 1216 2005 145 3507 2939 1303 2006 172 3694 2892 1338 2007 220 3815 2912 1400 2008 289 3909 3224 1424 2009 312 3781 3233 1368 2010 377 3900 3565 1548 2011 464 4138 3689 1719 2012 509 4289 3568 1741 2013 571 4396 3130 1732

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动画的特点

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动画的特点 摘要:中国、日本、美国的动画的特点,他们以不同的风格形式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关键字:动画、特点、技术、内容 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在世界动画舞台上有着特殊的一席之地。下面谈谈中国动画的独特之处: 第一:强调内容的健康性。中国动画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里没有血腥,更没有色情。 第二,形式不拘一格。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造就了中国动画片百花齐放的格局。同是水墨动画片,就可以运用多种风格的画意。齐白石、贾又福、李可染的笔法在不同的动画当中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第三:坚持民族绘画传统。中国的动画片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绘画到雕塑,从剪纸到皮影,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好材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使中国的动画片呈现地道的中国风貌。例如:《三个和尚》借鉴了中国戏曲风格;《骄傲的将军》表现的是京剧风格;《渔童》、《牛冤》等剪纸片吸取的是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再例如,《大闹天宫》成功运用了中国古代寺观壁画;《鹿铃》、《山水情》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而《南郭先生》、《火童》则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与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欧美等国的魔鬼、魔法、巫术不同,中国动画片中描写的神仙、鬼怪、法术也完全

本土化,像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行走驾云的太白金星;爱管闲事的土地爷,还有顺风耳、千里眼、人参娃娃……这些都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风”,即使绘写现代生活的动画片,也都纯然是一派中国气概。 我们不仅看到了《米老鼠和唐老鸭》这样优秀的动画片,我们同样看到了迪斯尼乐园这样享誉世界的娱乐场所。这就是现代卡通艺术的发展之路:不仅要有一个系统的文化产业,更要有完善的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卡通产业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而它的发展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与大众文化消费观念。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国卡通始终处于产业化的边缘,没有能够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令人欣慰的是,近十年来,中国的卡通业也正在朝着“产业化”和“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情况,所以在处理问题的能力上我们又会面临新的考验。 日本现在是世界上的动画强国。近年来,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十分流行,不仅在青少年人群中倍受追捧,很多成年人也对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观看影片、在线交流、模仿片中人物,这些行为都值得关注。但更应引起注意的是日本动画片风靡的原因,尤其是日本动画片的主题、题材与文化意蕴等。故事动画片所描述的故事,不管是侦探型故事,还是人与自然的故事,亦或是记录高中生活的现实题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值得关注。普适性的主题日本动画片包含了许多人类普遍关注的主题。如《中华小当家》表现了小当家的奋斗史;《海贼王》反映路飞冒险,还有很多的作品表现了主人公的友情与爱情等亘

中国美国日本企业文化区别及对中国文化的启示

中国美国日本企业文化区别及对中国文化的启示 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美国、中国、日本分别代表了当今世界企业文化管理的三种不同流派,因而对三国企业文化管理的异同点进行剖析,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呢,我们来看一看美、日、中三个国家在同一行业的经营理念:美国福特、日本丰田、中国长安。这是三种能过代表国家的一些知名企业,但在同一行业为何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先锋呢??下面是我们组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得到的一些关于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管理的不同理念。 一、企业文化特质的根本区别 区别之一:美国——偏重科学理性。 日本——注重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中国——偏重精神理性。 区别之二: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精神。 日本——崇尚团队精神。 中国——崇尚集体主义精神。 区别之三:美国——提倡创新冒险。 日本——提倡为我所用。 中国——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二、企业管理模式特征的根本区别

区别之一:美国——重制度规范的管理。 日本——重“情”、“理”结合的管理。 中国——重德重情的管理。 区别之二:美国——相对集权化的管理(自上而下的决策)。 日本——“独特”的官僚组织管理(自下而上的决策)。 中国——集权式管理(自上而下的决策)。 区别之三:美国——短期雇佣制。 日本——终身雇佣制。 中国——劳动合同制。、 三、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四、美、日质量管理特色比较 戴明循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即立足于企业内部;详细分 析本企业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然后改进,特点是自我超越。 马克姆.波里奇奖强调程序化管理、重视量化指标,即立足 于企业外部,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寻求改进,特点是定点超越。 事实上,日、美企业都在找差距,只是找差距的方式不同; 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与自己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 我超越;美国企业则通过与优秀企业比较以发现差距,然后定点 超越。最后,日、美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他们都在比…日本通过跟自己比,找出差距,实现自我超越。

中国美国日本企业管理特点

摘要] 本文从中美日三国企业管理特色比较出发,找出目前中国企业在管理中与美日先进企业的差距,为其管理特色转变提出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中美日企业管理特色 一、引言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职能的总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需对整个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调节,使单个劳动服从生产总体的要求,以保证整个过程按预定目的进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管理就显得愈益重要。 中美日三国作为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企业管理特点大相径庭。通过比较三国企业管理的特点、利弊和形成原因,能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有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企业管理特色 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历了百余年。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经营者权威影响大,管理体制具有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经营者领导权威影响极大,对其决策难以左右;管理体制受经营者意志影响较大,不确定性较强。究其缘由还是专制传统思维的影响,民主意识淡薄加之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人治”大于“法制”就在所难免。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高度集中的领导管理体制能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制度灵活性强;管理中的“人治”思想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和以人为中心管理特色形成。但在某种程度上集权式人治加大了经营的风险,在缺乏系统科学的制度的约束下难免失误。 2.长期战略目标功能细化 许多中国企业惯于将长期战略分割为若干单元,逐层完成,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痕迹。战略制定者希望通过将战略分解细化使得其被各级管理层所熟知和认同,使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单元明晰努力方向和目标。在现实中,这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企业的战略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须根据变化适时调整。但中国企业对此还较为欠缺,易在朝令夕改和墨守陈规中徘徊,使得长期战略要么缺乏连续,要么与实际脱离,甚至盲目多元化经营,最终功能弱化,没有发挥应有的宏观方向作用。 3.企业文化建设特色明显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企业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政治色彩浓厚、开拓创新与中庸保守和拿来主义并存、追求标准和大一统思想、非制度型等。这些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使企业内部有强烈的大局意识,灵活性与稳重性并存。但缺陷也很明显:忽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过分强调群体意识使创新意识较为缺乏;缺乏平等观念,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企业效率;“大一统”、中庸、强调安于守成束缚个性创造和开拓精神,压抑企业潜力。 三、日本企业管理特色 日本在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上都很优秀,其企业东方式的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鲜明: 1.树立员工是最重要经营资源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作为东方国家,日本的企业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给予职工的待遇等于对其能力发展的投资。员工应在工作中开发能力、追求自己,以及公司的最大发展。这些是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管理理念相融合的反映。“要满足客户,首先要满足自己的员工”,这种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极大调动了积极性,使企业由过去的劳资关系紧张到今天上下“一心同体”。例如许多企业在厂内有壁报,对各方面有成就的人发表扬状,鼓励提合理化建

中国与美国日本对外贸易的竞争分析

中国与美国、日本对外贸易的竞争分析 2001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组织的一员,加入WTO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关键的一步。在世 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循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在开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准确理解中国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实施合理的比较优势战略,更好的发挥这些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论,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存在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比较优势的产生是由于它们的生产资源结构或储备比例各不相同;国际贸易的发生源于各国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国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

那些能够充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我们看看我国和美国、日本之间的贸易来往分析,美国、日本都是我国的国际贸易大国,它们不仅经济实力雄厚,技术也更新得很快,因此,对美日开展国际贸易,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就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情况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己从初期的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过渡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并且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密集型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中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在较大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对外贸易的主 导方向。主要表现在传统比较优势正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潜力巨大。美国、日本的资本和技术相对丰富,但劳动力相对稀缺,中国则是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裕。因此,美日在贸易中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则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人口居世界第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人口资源丰富,因此劳动力成为两国贸易的主要切入点,加上我国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在贸易中,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