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四章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前五条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着眼于从经济工作的 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其中前三条涉及的其 实就是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的中国化工业道路
• 第四、五条讲的是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 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表明开始涉及经济体制 改革
例如:对中央和地方问题的认识
“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 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儿机动权都没有”。 为此,他主张改变管理上过分集中的现象,适 当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 个积极性。
又比如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认识
1959年6月毛泽东在韶山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 取作为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 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 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生产 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 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又要 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 理!”
苏东社会主义的结局
• 1991年11月25日晚9时,飘扬了70余年的苏联 国旗黯然降下,三色沙皇国旗代之缓缓升起。
• 社会主义国家由:15-5个; • 占陆地面积由:24%-7.5%; • 人口由:16亿-12.7亿; • 共产党由:180-130家; • 共产党党员由:9100万-6400万。
1879----1953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落后 发展极不平衡
如何在中国这样 一个经济文化比 较落东方大国建 设和巩固社会主 义是党面临的崭 新的课题。
中国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
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的十年,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步探索阶段
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国内的影响
当赫鲁晓夫宣读秘密报告时,会场上的气氛异常压抑和紧张, 甚至有人当场晕倒。
报告引起了苏联人民极大的思想混乱。有不少人接受报告 的基调,认为斯大林是国家的罪人,但更多的人认为,秘 密报告是对斯大林的诽谤,把一切罪过都推到斯大林身上 是不公正的。
1956年3月7日—9日,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发生大规模流血 事件,对批判斯大林强烈不满的人群与军警发生冲突,造 成数百人伤亡,大批“肇事者”被判处1—10年的有期徒刑。
1879----1953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会议闭幕前一天深夜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做 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盘否定斯大林。在这个报告中,赫鲁 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 “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
“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有55个外34 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中共代表团团长是朱德。 3 月美国公诸于世爆炸
平提高缓慢
缺乏民主 破坏法制
党内民主集中 制原则被破坏, 形成个人专断。
苏共二十大事件对中国国内的影响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国内 发生几十起罢工、请愿事件,共约一万人卷入。 几十个城市发生大、中学校学生罢课、请愿事件, 也共涉及一万多人。农村也连续发生闹社的风潮, 如浙江省农村发生请愿、殴打、哄闹等事件1100 多起,广东省农村先后退社有十一二万户,等等。
“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的 错误,我们必须更多注意处理好国家 同农民的关系。”
• 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 系,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 素的问题。
• 在文章结尾,毛泽东又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努 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 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 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 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产业结构问题 • 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生产力布局问题 • 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 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经济体制问
题 • 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 ⑦党和非党的关系。 • 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 ⑨是非关系。 • 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
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探索的来源
马列著作 苏联模式 自己创新
一、探索任务提出的历史背景
1、总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经验和教训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 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上,加上当时苏联等国 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确定。
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1956年
“大跃进” 运动
“文化大 革命”
中国社会主 义改造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 1958年 1966年 1976年1978年
2008年
20年
8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2056年
Leabharlann Baidu
▲毛泽东: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 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总结了这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都集中在哪 些地方呢,他认为:要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 中央要给地方放点权、要给企业放点权,这个讲话 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邓小平呢对《论十大关系》 有一个非常高度的评价,这是毛泽东探索。
• 《论十大关系》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 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 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 业服务。”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理论成果
毛泽东一生中给我 们开辟了三条道路
中国特色的 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改造道路
★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代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理解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经验教训,达到帮助学 生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 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的目的。
毛泽东对 苏共二十 大的评价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揭了盖子 捅了娄子
解放思想 怕影响社会主义事业
1956年,随着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 发生,苏联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苏联社会主义 模式借鉴意义
经济上:高度集中 政治上:高度集 对外关系上:严 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的行政体制 重的官僚主义
各种比例关系失 调,人民生活水
究竟什么是苏联模式?
视频
“苏联模式”暨“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
• 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始于20 年代中期斯大林上台执政,完成于斯大林执政 晚期。
其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经济上 政治上 对外关系上
所有制上,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 重工业;经济形式上,认为只有消 费品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自上而下的 指令性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 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 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 以为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2、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 阵营长期敌视中国,而苏联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和支持。
一党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党代替人民管理国家,人民当家 作主的权利实际上失去效力
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 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的作风于一体 的大国强权体制。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对中国影响甚深
1949年12月访苏时与斯大林合影
30年代苏联罗斯托夫地区的集体农庄
中共党内30年代到50年代有一句名言: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1956年,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下 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 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从1956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 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既取得了 积极的成果,也遭受了重大挫折。所有这一切, 都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 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 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 义和经验教训
集体思考
请谈谈你想象中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
第一,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消灭私有制。
第二,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 行有计划的调节,消灭商品货币。
第三,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对个 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 段实行按需分配。
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斯大林
赫鲁晓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赫鲁晓夫在 苏共20大上作了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在 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 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东欧一些 社会主义国家随即发生了动荡。如何对待斯 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尖锐地摆 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 科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 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 了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正是运用这种体 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不满意的:
1954年1月,毛泽东在杭州
• 照抄苏联模式,缺乏创造 性,缺乏独立自主能力,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如何对待苏联经验?
由此促使我党反思斯大林体制的 弊端,强调要独立思考,探索符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如何 避免覆辙?1956年毛泽东发表两个重要讲话: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和“论十大关 系”。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最 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 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过 去我们就是鉴于他门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 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选择苏联模式
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 “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必要的:
“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







与 新
家 和 援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提供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 50年代苏联和东欧向中国派出12000多名专家; 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赴苏联学习。 1950年二月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 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 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 论十大关系 》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做了《论 十大关系》政治报告,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任务。探讨了苏联模式在十个方面存在弊端。
中国缺少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需要学 习,而苏联在工业化的成就和二战中反法西斯 的实力显示了苏联模式的优越性。
选择苏联模式
“苏联共产党是我们的最好的 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要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 学。”
“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 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 建设的榜样。”
——毛泽东
并且提出:现在应当破除对于苏联和斯大林的迷信 了,应当反对教条主义,不要再硬搬苏联的一切了, 应当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 建设道路了。”这表明“以苏为鉴”成为这个时期 毛泽东探索的主题和指导思想。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良好开端。从此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事业。
第四,过渡时期的国家实行无产阶 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
只有在发达资本国家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 这个社会主义阶级才是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特点的表述
公 有 制 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只从 事过社会主义运动,而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所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他们没有也不 会去做无根据的猜测,而是寄希望于亲身实践社会 主义的人们自己去探索与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