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二)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二)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二)

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标准教案纸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讲)任课教师陈平授课时间地点多媒体授课班级人数

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

2.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教学时数2节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二)

1.3.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通常这些部件由电路(电子元件)、机械等物理部件组成,它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故通常称为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

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根据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思想来设计的。故具有共同的基本配置,即由五大部件组成:主机部分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组成,外设部分由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其中核心部件是运算器。这种硬件结构也可称为冯·诺依曼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演示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股信息流动而实现的,宽的一股代表数据流,窄的代表控制流。数据由输入设备输入至运算器,再存于存储器中,在运算处理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的中间结果存入存储器,或由运算器经输出设备输出。指令也以数据形式存于存储器中,运算时指令由存储器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产生控制流控制数据流的流向并控制各部件的工作,对数据流进行加工处理。

1.运算器

运算器是完成二进制编码的算术或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器由累加器(用符号A表示)、通用寄存器(用符号B表示)和算术逻辑单元(用符号ALU表示)组成,其结构如图1-4所示,其核心是算术逻辑单元。

图1-4运算器结构示意图

通用寄存器B用于暂存参加运算的一个操作数,此操作数来自总线。现代计算机的运算器有多个寄存器,称之为通用寄存器组。

累加器A是特殊的寄存器,它既能接受来自总线的二进制信息作为参加运算的一个操作数,向算术逻辑单元ALU输送,又能存储由ALU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算术逻辑单元由加法器及控制门等逻辑电路组成,以完成A和B中的数据的各种算术与逻辑运算。

运算器一次运算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它是计算机的重要性能指标。常用的计算机字长有8位、16位、32位及64位。寄存器、累加器的长度应与ALU的字长相等。

2.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不管是程序还是数据,在存储器中都是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示,统称为信息。

目前,计算机采用半导体器件来存储信息。数字计算机的最小信息单位称为位(bit),即一个二进制代码。能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的器件称为存储元。

通常,CPU向存储器送入或从存储器取出信息时,不能存取单个的“位”,而是用B(字节)和W(字)等较大的信息单位来工作。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而一个字则至少由一个以上的字节组成。通常把组成一个字的二进制位数叫做字长。

在存储器中把保存一个字节的8位触发器称为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器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编号,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称为存储单元地址。向存储器中存数或者从存储器中取数,都要将给定的地址进行译码,找到相应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地址只有一个,固定不变,而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信息是可以更换的。

图1-5为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存储器组成框图

存储器组成框图演示

存储器所有存储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常用单位KB,MB(1B=1个字节=8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存储容量越大,表示计算机记忆储存的信息就越多。

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有限,计算机中又配备了存储容量更大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相对而言,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

3.控制器

控制器是全机的指挥中心,它控制各部件动作,使整个机器连续地、有条不紊地运行。控制器工作的实质就是解释程序。

控制器每次从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经过分析译码,产生一串操作命令,发向各个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接着从存储器取出下一条指令,再执行这条指令,依次类推。通常把取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取指周期,而把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执行周期。因此,控制器反复交替地处在取指周期与执行周期之中,直至程序执行完毕。

在早期的计算机术语中,通常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而将CPU和存储器等设备合在一起称为主机。

4.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变换输入形式的部件。它将人们的信息形式变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并识别的信息形式。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是键盘、鼠标器、数字扫描仪以及模数转换器等。

输出设备是变换计算机输出信息形式的部件。它将计算机运算结果的二进制信息转换成人类或其它设备能接收和识别的形式,如字符、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目前广为使用的输出设备有激光印字机、绘图仪、CRT显示器等。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通常为外围设备。这些外围设备种类繁多速度各异,因而它们不能直接地同高速工作的主机相连接,而是通过适配器部件与主机联系。适配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转换器。它可以保证外围设备按计算机系统所要求的形式发送或接收信息,使主机和外围设备并行协调地工作。

外存储器也是计算机中重要的外围设备,它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此外,它还有存储信息的功能,常常作为辅助存储器使用。

5.总线

计算机硬件之间的联接线路分为网状结构与总线结构。绝大多数计算机都采用总线(BUS)结构。系统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多个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借助系统总线,计算机在各系统部件之间实现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操作。

1.3.2计算机软件系统

假如计算机只有硬件,它是个“死”东西。那么计算机靠什么东西才能变“活”,从而高速自动地完成各种运算呢?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计算程序。因为它是无形的东西,所以称为软件或软设备。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控制或作其他工作时,需要有各种用途的程序。

所谓软件是指为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及文档的总和。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软件,一类叫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调度、监视和服务等功能,其目的是方便用户,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扩充系统的功能。

系统软件包括以下四类: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资源(如处理器、内存、外部设备和各种编译、应用程序)和自动调度用户的作业程序,使多个用户能有效地共用一套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操作系统的出现,使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成倍的提高,并且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使用手段和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概括起来,操作系统具有三大功能:管理计算机硬、软件资源,使之有效应用;组织协调计算机的运行,以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提供人机接口,为用户提供方便。

具体地说,操作系统就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作业管理资源管理中断处理

I/O处理调度错误处理

保护和保密处理记账

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要求,操作系统目前大致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等多种。

批处理操作系统凡欲处理的作业按批连续进入系统,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用户就不能再接触它,除非运行完毕。这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不便于程序的调度和人机对话。目前大部分的计算中心都是采用这种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允许系统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一般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向用户轮流分配机时,而对用户来说,感觉不到有几个用户同时在使用一台计算机。

实时操作系统实时系统中用户分优先级别,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有不同的响应方式。实时系统要求响应时间快,性能好,常用于计算机控制过程中。

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联接起来,网络操作系统用于对多台计算机及其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有效的监护管理。因此,网络操作系统除具有一般操作系统功能外,还有专门用于

网络的网络管理模块。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OS/2、UNIX等,网络操作系统有NetWare、Windows NT 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就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组成的系统。数据库和数据管理软件一起,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目前有3种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别为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其中关系数据库使用最为方便,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语言处理程序

常用的语言处理程序有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等。

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是直接用机器语言(即机器指令代码)来编写程序的,这种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计算机完全可以“识别”并能直接执行,所以又叫做目的程序。

机器语言是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难懂难记,并且它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其机器语言不同这些情况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使用。

为了编写程序方便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人们用一些约定的文字、符号和数字按规定的格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指令,然后再用这些特殊符号表示的指令来编写程序。这就是所谓的汇编语言。对人来讲,符号语言简单直观.便于记忆,比二进制数表示的机器语言方便了许多。但计算机不认识这些文字、数字、符号,为此人们创造了汇编程序,它是一种将符号语言表示的程序(称为汇编源程序)翻译成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的程序的软件。

所谓算法语言,是指按实际需要规定好的一套基本符号以及由这套基本符号构成程序的规则。算法语言比较接近数学语言,它直观通用,与具体机器无关,只要稍加学习就能掌握,便于推广使用计算机。有影响的算法语言如BASIC,FORTRAN,C,C++,Java等。

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但是,这种源程序如同汇编源程序一样,是不能由机器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也必须翻译为机器语言。通常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编译程序可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然后机器执行目的程序,得出计算结果。目的程序一般不能独立运行,还需要一种叫做运行系统的辅助程序来帮助。通常,把编译程序和运行系统合称为编译系统。

解释程序可逐条解释并立即执行源程序的语句,它不是将源程序的全部指令一起翻译,编出目的程序后再执行,而是直接逐一解释语句并得出计算结果。

4、服务性程序

服务性程序提供各种运行所需的服务,是一种辅助计算机工作的程序。例如,用于程序的装入、连接、编辑及调试用的装入程序、连接程序、编辑程序及调试程序。又如诊断故障程序,纠错程序,监督程序。此外,还有二~十进制转换程序等为系统提供更多实用功能的服务性程序。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所编制的程序,如工程设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企业管理程序、情报检索程序、科学计算程序等等。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这类程序的种类越来越多。

1.4.1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存在着层次结构,从功能上看,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级别,每一层都能进行程序设计。

1.微程序设计级

这一级是由硬件直接实现的,是计算机系统最底层的硬件系统。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只有采用微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才有这一级。如果某一个应用程序直接用微指令来编写,那么可在这一级上运行应用程序。

2.一般机器级

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这一级也是硬件级,是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之间的纽带。硬件系统的操作由此级控制,软件系统的各种程序,必须转换成此级的形式才能执行。

3.操作系统级

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这些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广义指令是操作系统定义和解释的软件指令,所以这一级也称为混合级。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由此级管理和统一调度,它支撑着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使计算机能够自动运行,发挥高效率的特性。

4.汇编语言级

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如果应用程序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则机器必须要有这一级的功能;如果应用程序不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则这一级可以不要。

5.高级语言级

面向用户,为方便用户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这一级由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支持和执行。

计算机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上层是下层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除第一级外,其它各级都得到它下面级的支持,同时也受到运行在下面各级上的程序的支持。第一级到第三级编写程序采用的语言,基本是二进制数字化语言,机器执行和解释容易。第四、五两级编写程序所采用的语言是符号语言,用英文字母和符号来表示程序,因而便于大多数不了解硬件的人们使用计算机。

1.4.2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硬化的趋势,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因为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

对于某一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变更周期等因素。

当研制一台计算机的时候,设计者必须明确分配每一级的任务,确定哪些情况使用硬件,哪些情况使用软件,而硬件始终放在最低级。

就目前而言,一些计算机的特点是,把原来明显地在一般机器级通过编制程序实现的操作,如整数乘除法指令、浮点运算指令、处理字符串指令等等,改为直接由硬件完成。

总之,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实体硬件的功能范围不断在扩大。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边界范围,要向第三级乃至更高级扩展。这是因为容量大、价格低、体积小、可以改写的只读存储器提供了软件固化的良好物质手段。现在已经可以把许多复杂的、常用的程序制作成所谓固件。就它的功能来说,是软件;但从形态来说,又是硬件。其次,目前在一片硅单晶芯片上制作复杂的逻辑电路已经是实际可行的,这就为扩大指令的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本来通过软件手段来实现的某种功能,现在可以通过硬件来直接解释执行。进一步的发展,就是设计所谓面向高级语言的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硬件直接解释执行高级语言的语句而不需要先经过编译程序的处理。传统的软件部分,今后完全有可能“固化”甚至“硬化”。

P224、5、8、9、11、12题

作业

教学反馈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及答案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机运行时,把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中,这是1946年由________________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式提出并论证的。 A. 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2.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B.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分析指令并执行 D.负责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 3.计算机的CPU每执行一个_____________,就完成一步基本运算或判断。 A. 语句 B.指令 C.程序 D.软件 4.计算机能按照人们的意图自动、高速地进行操作,是因为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程序存储在内存 B.高性能的CPU C.高级语言 D.机器语言 5.磁盘驱动器属于_____________设备。 A. 输入 B.输出 C.输入和输出 D.以上均不是 6.以下描述_____________不正确。 A.内存与外存的区别在于内存是临时性的,而外存是永久性的 B.内存与外存的区别在于外存是临时性的,而内存是永久性的 C.平时说的内存是指RAM D.从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直接存放在内存 7.计算机的主机指的是_____________。 A. 计算机的主机箱B.CPU和内存储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8.下面关于ROM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PU不能向ROM随机写入数据 B.ROM中的内容在断电后不会消失 C.ROM是只读存储器的英文缩写 D.ROM是只读的,所以它不是内存而是外存 9.微型计算机中的总线通常分为()三种。 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B. 数据总线、信息总线和传输总线 C. 地址总线、运算总线和逻辑总线 D. 逻辑总线、传输总线和通信总线 10.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 A.程序和数据 B.程序、数据和文档 C.操作系统与语言处理程序 D.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11.计算机应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各项,_____________不属于这5个基本组成。 A. 运算器 B.控制器 C.总线 D.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2.外存与内存有许多不同之处,外存相对于内存来说,以下叙述_____________不正确。 A. 外存不怕停电,信息可长期保存 B.外存的容量比内存大得多,甚至可以说是海量的 C.外存速度慢,内存速度快 D.内存和外存都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 13._____________不属于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一章测验及答案

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 1.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Y 2.信息就是数据。N 3.知识来源于信息。Y 4.信息是可以交换的。N 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Y 6.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N 7.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N 8.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其工作速度就越快。Y 9.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N 10.现代微处理器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N 1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Y 12.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N 1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Y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Y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Y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Y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N 1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N 1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Y 2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Y 2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一般为50公里左右。Y 2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N 2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Y 2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Y 2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N 2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Y 2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N 2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Y 2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调制声音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N 30.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Y 31.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传导光信号来实现的,因此光纤不能弯曲。 N 32. 与有线通信相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具有容量大、建设费用省、抗灾能力强等优点。Y 33.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都采用调幅方式发送。N 34.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模拟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案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念 重点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教学时数:1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与多媒体相结合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步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应用的重要手段。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涉及到的四个要点 1、定义: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美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四个要点:(1)计算机网络包含两台以上的地理位置不同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 (2)网络中各结点的连接需要一条通道,即由传输介质实现物理互联。 (3)网络中各结点之间互相通信或交换信息,需要有某些约定和规则,这些约定和规则的集合就是协议,其功能是实现各结点的逻辑互联。 (4)计算机网络是以实现数据通信和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共享为目的。 3、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人们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资源包括数据、应用程序和外围设备。 电子是在线通信的经典形式。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早在1925年当计算机还处于第一代的电子管时期,美国就建立了一套SAGE(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系统,即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该系统将远距离的雷达和其他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旋风型计算机,第一次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远距离地集中控制和人——机对话。SAGE系统的诞生被誉为计算机通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计算机终端网络。 计算机终端网络又称为分时多用户联机系统 特点:主机负荷较重;花费的费用高。终端——计算机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多用户终端系统就属于计算机终端网络。 2.计算机通信网络 计算机——计算机 在终端设备和主计算机(HOST)之间增加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处理终端设备的通信信息及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某些预处理操作,因此称之为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二)

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标准教案纸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讲)任课教师陈平授课时间地点多媒体授课班级人数 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 2.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教学时数2节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二) 1.3.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通常这些部件由电路(电子元件)、机械等物理部件组成,它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故通常称为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 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根据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思想来设计的。故具有共同的基本配置,即由五大部件组成:主机部分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组成,外设部分由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其中核心部件是运算器。这种硬件结构也可称为冯·诺依曼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演示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股信息流动而实现的,宽的一股代表数据流,窄的代表控制流。数据由输入设备输入至运算器,再存于存储器中,在运算处理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的中间结果存入存储器,或由运算器经输出设备输出。指令也以数据形式存于存储器中,运算时指令由存储器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产生控制流控制数据流的流向并控制各部件的工作,对数据流进行加工处理。 1.运算器 运算器是完成二进制编码的算术或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器由累加器(用符号A表示)、通用寄存器(用符号B表示)和算术逻辑单元(用符号ALU表示)组成,其结构如图1-4所示,其核心是算术逻辑单元。 图1-4运算器结构示意图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参考答案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参考答案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答:计算机系统是能按照人的要求接受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机器系统。计算机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其中硬件子系统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它是有关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的结合。软件子系统由各种程序以及程序所处理的数据组成,这些程序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个硬件部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够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 硬件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主存存储器、输人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围设备。 软件子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支援软件、应用软件三个部分。 都很重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 2.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答:计算机系统存在着层次结构,从功能上看,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级别,每一层都能进行程序设计,如图所示。 1. 微程序设计级 这一级是由硬件直接实现的,是计算机系统最底层的硬件系统。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只有采用微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才有这一级。如果某一个应用程序直接用微指令来编写,那么可在这一级上运行应用程序。 2. 一般机器级 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这一级也是硬件级,是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之间的纽带。硬件系统的操作由此级控制,软件系统的各种程序,必须转换成此级的形式才能执行。 3. 操作系统级 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这些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广义指令是操作系统定义和解释的软件指令,所以这一级也称为混合级。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由此级管理和统一调度,它支撑着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使计算机能够自动运行,发挥高效率的特性。 4. 汇编语言级 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

计算机系统概论_随堂练习及答案考试用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大约(C)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10倍,成本降为原来的1/10.C、5~8 2. 计算机划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的依据是(D )D 整机性能 3. 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 多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来划分,计算机发展经历了( D )个阶段。 D. 5 1. 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B)控制器 2. 通常所说的I/O 设备指的是A)输入输出设备 3.CPU 要能与外设通信必须要 有:C)接口电路 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严格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操作,主要因为有 ( B )。 B. 时序部件 1.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 C )。 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 。 A.操作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D)。 D 系统软件 1.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的性能评价指标的是( C ) D. 主频 2.计算机的字长是指(D)D计算机每次运算包含的位数 3. MTBF 表示C 、故障平均间隔时间 1. 计算机系统采用分层次逐级实现,最底层的是( A )A、汇编语言级 2. 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划分不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 D )D、体积 第二章 1. 机器数10000001B它所代表的数(B )。 B.-127 2. 二进制数-101101B 的原码是( B )10101101B 3. 二进制数-101101B 的反码是( C )C、11010010B 4. 二进制数-101101B 的补码是( B )B、11010011B 5. 二进制数-101101B 的移码是(B )B、01010011B 6. 浮点数规格化的目的是( C )C、使数的浮点表示是唯一的 7.下列关于双精度格式的浮点数的说法错误的是(C )C符号位2位 8.在计算机中,用于汉字信息的存储、交换、检索等操作的是(B)。B.汉字内 码 9.五笔字型输入法属于(B )B)形码输入 10.下列关于奇偶校验码错误的描述是(C ) C只能发现偶数位错 1.设X=-0.1010 ,Y=-0.0100 ,则用补码定点加法求X+Y的和为 (B) B、 1.0010 2.设X=-0.1010 ,Y=-0.0100 ,则用原码定点加法求X+Y的和为(D) D、 1.1110 3.运算中会产生溢出的是( C )C、X=0.1011Y=-0.1101求[X-Y]补1.在计算机中,实现乘法或除法时采用下列哪一种编码方式最方便( C )C 原码 2.设X=-0.1011 ,Y=-0.1101 ,则用补码一位乘法X*Y 的结果为(C) C、0. 10001111 1. 下列关于补码定点除法说法错误的是(D )D、被除数与除数异号时,做凶补+[-Y]补 1. 下列不是逻辑运算的特点的是(C)C、位之间存在进位 2. 关于锁存器的说法正确的是(B )B、比触发器简单 3. 下列部件中,在单总线运算器中不可能出现的部件是(C )C总线旁路器 1. 浮点数加减法运算中,说法错误的是( A )A、阶和尾数一起运算 2. 下列不属于浮点运算器的部件是(C )C地址寄存器第三章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选择题 1.在网络上只要有一个结点故障就可能会使整个网络瘫痪的网络结构是()。 A.星型B、总线型C、环型D、分布式网络2.一般来说,用来组织广域网的拓扑方案是()。 A.总线型网 B.星型网 C.环型 D.分布式网 3.以下关于星型网说法正确的是(假定集中区所用设备是集线器)()。 A.一旦集线器出现故障,则整个网络就会崩溃B.如果有一段网络介质断裂了,则整个网路不能正常工作 C.因为网络的唯一集中区位于集线器处,所以星型拓扑结构易于维护 D.星型网络消除了端用户对中心系统的依赖性 4.以下关于局域网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

B.局域具有较高的就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C.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局域网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 5.最先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是()。A.ARPANET B.Ethernet C.BITNET D.Internet 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 A.数据通信B、资源共享C、远程登录D、分布式处理 7.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使用了()。 A.通信控制处理机 B.调制解调器 C.网络操作系统软件 D.集中器 8.消息服务的典型应用是()。 A.天气预报 B.文件归档 C.电子邮件

D.数据移动 9.组件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相互共享资源,这里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硬件、软件与()。 A.大型机 B.通信系统 C.服务器 D.数据 10.下面哪一项不是局域网的拓扑结构?()A.总线型 B.环型 C.星型 D.全互联性 11.一个拥有80个职员的公司,不久的将来将扩展到100多人,每个员工拥有一台计算机,现要求将这些计算机连网,实现资源共享,最能满足此公司要求的网络类型是()。 A.主机/终端 B.对等方式 C.客户/服务器方式 D.I nternet 1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练习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练习 1.单选(2分) 下列不可能是机器字长的是()。 A. 16位 B. 32位 C. 18位 D. 8位 2.单选(2分)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 算术、逻辑运算 B. 函数运算 C. 逻辑运算 D. 算术运算 3.单选(2分) 微型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 字 B. 字节 C. 字长 D. 位 4.单选(2分) 关于CMOS芯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关机或系统掉电CMOS信息会丢失 B. CMOS芯片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ROM芯片 C. 通过BIOS设置程序可以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D. CMOS ROM是系统参数存放的地方 5.单选(2分)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A. 存储器 B. 运算器 C. 控制器 D. 微处理器 6.单选(2分) 存储器中的信息可以是指令,也可以是数据,计算机是靠()来判别的。 A. CPU执行程序的过程 B. ASCII码表? C. 存储单元的地址? D. 最高位是0还是1? 7.单选(2分) 关于CPU,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 CPU能直接从Cache中读取数据? B. CPU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主要部件? C. CPU能直接从内存储器中读取数据? D. CPU能直接从外存中读取数据 8.单选(2分)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 汇编语言? B. 机器语言? C. 高级语言? D. 数据库语言

9.单选(2分) 通常所说的32位机,指的是这种计算机的CPU()。 A. 是由32个运算器组成的 B. 一共有32个运算器和控制器 C. 包含有32个寄存器 D. 能够同时处理32位二进制数据 10.多选(2分) 关于存储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存可以与内存交换信息 B. 内存的容量小、存取速度快 C. 外存的容量大、存取速度慢 D. 必须将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中才能执行程序 11.多选(2分)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机部分包括()。 A. 外部存储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 D. 内部存储器 12.7多选(2分) 能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传输的存储器是()。 A. 辅助存储器 B. CD-ROM C. Cache D. 主存储器 13.多选(2分) 下列属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核心思想的是()。 A. 指令按地址访问、以顺序的方式执行 B. 指令和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器中 C.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组成 D. 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程序 14.判断(1分) 人们根据特定的需要预先为计算机编制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15.判断(1分) 由一台微型计算机的CPU的性能大致可以看出它所配置的那台微机的性能和 档次。 16.判断(1分) 缓存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很大。 17.判断(1分) 流水线技术是通过增加计算机硬件来实现的。 18.判断(1分) PCI-E是一种新型总线标准,采用并行传输方式,具有更高的速度。 14判断(1分) 总线的工作频率越高则总线工作速度越快,总线带宽越宽。 19.判断(1分) 计算机能够识别机器语言,因此针对一台计算机所编写的机器语言程序一定 能在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章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软件与硬件的关系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重点提示: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几大部件及其功能 ●计算机软件系统 1-1重点难点指导 1-1-1计算机系统简介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是第一台正式运转的通用电子计算机。自从这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从使用的元器件角度来看,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代的变化。 ●第一代(1946~1954)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5~1964)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73)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4~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在计算机系统发展历史中,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Intel的创始人之一高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预言单位平方英寸芯片的晶体管数目每过18到24个月就将增加一倍。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分类方式有: 按所处理的信号分类:⑴模拟计算机;⑵数字计算机。 按硬件的组合及用途分类:⑴专用计算机;⑵通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规模分类:⑴微型计算机;⑵工作站;⑶小型计算机;⑷主机;⑸小巨型计算机;⑹巨型计算机。 现实中的分类:⑴服务器;⑵工作站;⑶台式机;⑷便携机;⑸手持机。 计算机系统就是按人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 一、选择题 1. 在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中,用户可用的内存容量通常是指_____。 A. ROM的容量 B. RAM的容量 C. CD-ROM的容量 D. RAM和ROM的容量之和 2.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是_____。 A. 系统软件与网络软件 B. 应用软件与网络软件 C.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3. 通常计算机系统是指_____。 A. 硬件和软件 B.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软件系统 4. 微机系统中存取容量最大的部件是_____。 A. 硬盘 B.主存储器 C.高速缓存 D.软盘 5. 在微机中,_____是输出设备。 A. 键盘 B. 鼠标 C. 光笔 D. 绘图仪 6. _____ 不属于微机总线。 A. 地址总线 B. 通信总线 C. 数据总线 D. 控制总线 7. CPU的中文含义是_____。 A. 主机 B. 中央处理单元 C. 运算器 D. 控制器 8.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不包含_____ 部分。 A. 控制单元 B. 寄存器 C. 运算逻辑单元 D. 输出单元 9. _____ 是内存储器中的一部分,CPU对它们只能读取不能存储内容。 A.RAM B.随机存储器 C.ROM D.键盘 10. 在一般情况下,外存中存放的数据,在断电后_____丢失。 A. 不会 B. 少量 C. 完全 D. 多数 11. 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合称为_____。 A.CPU B.外设 C.主机 D.辅助存储器 12. 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_____。 A.地址总线 B.控制总线 C.通信总线 D.数据总线 13.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 运算。 A.逻辑 B.算术与逻辑 C.算术 D.数值 14. 下列哪个只能当作输入设备? A. 终端 B. 打印机 C. 读卡机 D. 磁带 15. 计算机向使用者传递计算处理结果的设备称为_____。 A.输入设备 B.输出设备 C.存储器 D.微处理器 16.数据一旦存入后,非经特别处理,不能改变其内容,所存储的数据只能读取,但无 法将新数据写入, 所以叫做_____。 A. 磁芯 B. 只读存储器 C. 硬盘 D. 随机存取内存 17. _____ 设备分别属于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A.CRT、CPU、ROM B.磁盘、鼠标、键盘 C.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D.磁带、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18. 在以下所列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_____。 A.键盘 B.打印机 C.显示器 D.绘图仪 19. 存储容量常用KB表示,4KB表示存储单元有_____。 A. 4000个字 B. 4000个字节 C. 4096个字 D. 4096个字节 20. 在微型计算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_____。 A. 磁盘 B. 软盘 C. RAM D. 打印机 21. 在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M的准确含义是_____。 A. 1米 B. 1024K C. 1024字节 D. 1024 22. 从软盘上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称为_____。 A. 打印 B. 读盘 C. 写盘 D. 输出 23. 可从_____ 中随意读出或写入数据。

第二章复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第二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中央处理器(CPU)处于目态时,不能执行(B)指令。 A. 访管 B. I/O C. 比较 D. 传送 2. 在操作系统结构设计方法中,关于层次结构法描述错误的是(D)。 A. 层次结构法的最大特点是把整体问题局部化 B. 采用层次结构不仅结构清晰,且有利于功能的增加、删除和修改 C. 层次结构有利于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D. 层次结构有利于层次的划分和安排 3. 能否方便地把操作系统从一个硬件环境换到另一个新的硬件环境之中运行是体现操作 系统的(D)。 A. 正确性 B. 高效性 C. 维护性 D. 移植性 4. 当系统接受用户的“系统功能调用”请求后,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将(B)。 A. 维持在目态 B. 从目态转换到管态 C. 从管态转换到目态 D. 保持不变 5. 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把财务管理程序看作是(D)。 A. 系统软件 B. 支援软件 C. 接口软件 D. 应用软件 6. 下列对操作系统层次结构描述错误的是(D)。 A. 处理器管理上一层是存储管理 B. 存储管理上一层是设备管理 C. 设备管理上一层是文件管理 D. 文件管理上一层是硬件 7. 下列选项中,属于硬件设备的是(B)。 A. WPS B. CPU C. WORD D. Windows 8. 高速缓冲存储器介于(C)。 A. 处理器和寄存器之间 B. 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之间 C. 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 D. 主存储器和外围设备之间 9. 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被分成两类,其中一类称为特权指令,它只允许(C)使用。 A. 操作员 B. 联机用户

C. 操作系统 D. 目标程序 10. 下列选项中,不是操作系统的是(D)。 A. CP/M B. MS-DOS C. UNIX D. PASCAL 11. 操作系统是一种(B)。 A. 硬件系统 B. 系统软件 C. 支撑软件 D. 应用软件 12. 以下不是UNIX内核程序的是(D)。 A. 汇编语言文件 B. C语言文件 C. C语言全局变量文件 D. 编译程序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权指令的是(D)。 A. 启动I/O B. 设置中断屏蔽 C. 传送PSW D. trap 二、填空题 1. 一般来说,寄存器可分成通用寄存器、__通用寄存器________ 和控制寄存器三类。 2. 把能被处理器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称为___主存储器_______ 。 3. ___限长_______ 寄存器用来设定程序执行时可访问的主存空间的长度。 4. ____基址______ 寄存器用来设定程序执行时可访问的主存空间的开始地址。 5.用户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应让中央处理器在_____目_____ 态工作。 6. 软件系统包括___系统软件_______ 和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部分。 7. 计算机软件一般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___文档_______ 。 8. 中央处理器处于___管态_______ 时可以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 9. 主存储器以___字节_______ 为单位编址。 10. UNIX系统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其中___内核______ 层是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 三、名词解释 1. 特权指令:不允许用户程序中直接使用的指令称为特权指令。 2. 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是存储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复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以下有关计算机网络系统含义的有关阐述中,错误的是()。 A、实现连接的计算机必须地理位置不同 B、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要遵循通信协议 C、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D、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线路必须是有线介质 2、INTERNET诞生在()。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3、计算机网络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若干数据库,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 B、若干主机,电话网,一组通信协议 C、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 D、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 4、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网络中的计算机能相互传送数据信息,相距很远的人之间能直接交换数据 B、网络系统中相连的计算机是相互独立的 C、网络中按一定协议进行通信 D、网络系统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分布式处理和并行计算机 5、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通信线路、路由器、服务器和客户机信息资源 B、客户机与服务器、信息资源、电话线路、卫星通信 C、卫星通信、电话线路、客户机与服务器、路由器 D、通信线路、路由器、TCP/IP协议、客户机与服务器 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A、数据传输 B、互联 C、提高可靠性 D、共享资源 7、计算机网络是按()互相通信的。 A、信息交换方式 B、共享资源 C、分类标准 D、网络协议 8、在计算机网络中,能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的是()。 A、通信子网 B、资源子网 C、网络结点 D、网络协议 9、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提供并管理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 A、网关 B、网桥 C、服务器 D、工作站 10、实现计算机网络连接需要硬件和软件,其中,负责管理整个网络上各种资源、协调各种操作的软件叫做()。 A、网络应用软件 B、通信协议软件 C、OSI D、网络操作系统 11、下列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A、WINDOWS NT B 、NOVELL C、UNIX D、NETW ARE 12、下列网络硬件系统中属于网络接入设备的是()。 A、集线器 B、交换机 C、网卡 D、路由器 13、在利用电话线路拨号上网时,电话线中传输的是()。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原理习题ok范文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及计算原理 一、是非题 1A.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一种,其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进行管理、调度和分配。 A.对B.错 2A一台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A.对B.错 3.B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执行效率,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引入了流水线控制技术,使负责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部件串行工作。 A.对B.错 4.A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电子原件、机械装置和线路等可见实体称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A.对B.错 5B.主频是指CPU和芯片组的时钟频率或工作频率。 A.对B.错 6.ACache主要是解决CPU的高速度和RAM的低速度的匹配问题。 A.对B.错 7B.外存和内存相比,具有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持久存储等特点。 A.对B.错 8.B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硬盘接口主要有IDE和SATA两种。其中,IDE是一种串行接口,SATA是一种并行接口。 A.对B.错 9A.微型计算机的台式兼容机是自己根据需要选择各个部件,配置出自己的计算机。 A.对B.错 10.A微型计算机外存储器是指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辅助存储器。 A.对B.错 11A刷新频率是CRT显示器的技术指标,指的是屏幕更新的速度。刷新频率越高,屏幕闪烁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121就越少。 A.对B.错 12B.计算的复杂度指的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长,求解所需存储空间的变化情况。 A.对B.错 13B.汇编语言的特点是由二进制组成,CPU可以直接解释和执行。 A.对B.错 14A.ASCII码用7位二进制编码,可以表示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及42个常用符号,34个控制字符。 A.对B.错 15.B 声音信号和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过程都是采样→量化→编码。 A.对B.错 二、单选题 1. D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__。 A.主机及其外部设备 B.主机、键盘、显示器 C.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 2B.软件系统包括______。 A.程序与数据 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C.操作系统与语言处理系统 D.程序数据与文档 3A.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 A.操作系统 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 4.C下列四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 A. WPS B. Word C. Windows D. Excel 5.B某学校的工资管理程序属于______。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习题集 一、选择题 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讣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_______ 实现的。 A.通信子网 B.路由器 C.城域网 D.电话交换网 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______ 的集合。 A.局域网系统 B.多协议路由器 C.操作系统 D.自治计算机 3.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 技术的产物; A.通信技术 B.电子技术 C.工业技术 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儿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 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____ 。 A.结构关系 B.主从关系 C.接口关系 D.层次关系 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______ 。 A. Internet技术 B.接入网技术 C.局域网技术 D.分组交换技术 1. B 2. D 3. A 4. A 5. B 二、选择 1.在OSI参考模型中,在网络层之上的是_______ 。 A.物理层 B.应用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2.在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____ <> A.帧 B.报文 C.分组 D.比特序列 3.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______ 。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TCP/IP协议中,UDP协议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协议。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D 2. A 3. B 4. C 三、简答题 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 计算机网络凡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孚,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计算机网銘■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主矣表现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裸作系统的设 计思想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结构、工作方式与功能也是不同的。 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主矣区别不在它们的物理结构上,而是在商處软件上。分布式系统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这种软件保证了系统商度的一致性与透明性。分布式系统的用户不必关心网络环境中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连网计算机的差异,用户的作业管理与文件管理过程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式系统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而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商级阶段。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主矣表现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结构、工作方式与功能也灵不同的。 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主矣区别不在它们的物理结构上,而是在高艮软件上。分布式系统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这种软件保证了系统髙度的一致性与透明性。分布式系统的用户不必关心网络环境中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连网计算机的差异,用户的作业管理与文件管理过程超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式系统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而分布式系统超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商级阶段。 1.2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答: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4 Internet吋代 1.3计算机网络由哪儿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系统软件组成的,从皎件来看主矣有下列组成部分: (1)终端:用户进入网络所用的设备,如电传打字机、键世显示器、计算机等。在局域网中,终端一般由微机担任,叫工作站,用户通过工作站共字网上资源。 (2)主机:冇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网络控制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包括外部设备、操作系统及其它软件。在局域网中,主机一般由较高档的计算机(如486和586机)担任,叫服务器,它应具有丰富的资源,如大容童硬盘、足够的内存和各种软件等。 (3)通信处理机:在接有终端的通信线路和主机之间设置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器,分担数据交换和各种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局域.网中,一般不设通讯处理机,直接由主机承担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务。

第二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重点是学会CD-ROM光盘信息的读取、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的使用,了解多媒体系统软件的种类和多媒体计算机的性能。对多媒体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1 多媒体系统硬件 多媒体设备包括所有可以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设备。例如,多媒体数据的输入、编辑、输出、存储等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能对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逻辑互连、获取、编辑、存储和播放等功能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通常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创作工具和多媒体应用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一、多媒体系统硬件 由计算机传统硬件设备(CPU、存储器等)、光盘存储器、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多媒体通信传输设备等选择性地组合起来,构成多媒体硬件系统。 二、光盘驱动器 光盘存储器是由光盘驱动器和盘片组成的,它可以存储声、文、图等多媒体信息。光盘驱动器是读取CD-ROM盘片中信息的设备。 1.CD-ROM的特点 ⑴标准化 ⑵存储容量大 ⑶只读属性 ⑷播放CD音乐 ⑸交叉平台兼容性 ⑹快速的检索方法 ⑺多种媒体融合 ⑻价格低廉 2.光盘驱动器与计算机的接口 光盘驱动器与计算机常用的接口有SCSI接口、专用接口、IDE接口和A T接口等。 ⑴SCSI接口 ⑵专用接口 ⑶IDE接口 ⑷A T接口 3.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光盘驱动器随机读取数据到计算机的内存的速度。数据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盘驱动器中的CD-ROM盘片的转速。

4.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可以分为内置式光盘驱动器和外置式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硬件通常包括三个部件:CD-ROM驱动器、电缆和控制卡。 三、音频卡 音频卡是处理和播放多媒体声音的关键部件,它通过插入主板扩展槽中与主机相连。音频卡从声源获取声音后,进行模拟/数字转换或压缩等处理,然后存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音频卡还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声音通过解压缩、数字/模拟转换后,送到输出设备进行播放或录制。 四、视频卡 视频卡通过插入主板扩展槽中与主机相连。通过卡上的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与录像机、摄像机、影碟机和电视机等连接,使之能采集来自这些设备的模拟信号,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入计算机中进行编辑或处理,也可以在计算机中重新播放。 1.V-CD解压卡 V-CD解压卡也叫电影卡,是MPEG解压缩卡的俗称,它是用于在PC机上播放V-CD 电影节目的硬件接口卡。 2.电视转换卡 电视编码卡的功能是把计算机显示器的VGA信号转换为标准视频信号,在电视机上观看计算机显示器上的画面,或把它通过录像机录制到录像带上,其输出方式有PAL和NTSC两种制式。 五、触摸屏技术 通常,计算机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输入信息时,需要输入一些命令和移动鼠标。使用触摸屏时,用户只要用手点按屏幕上的按钮或菜单,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操作。 选择触摸屏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连接接口 触摸屏与计算机的通信是通过串行口或是增加一块接口卡来实现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大多用鼠标来操作,触摸屏通常提供模拟鼠标驱动程序,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在触摸屏环境下。 ⑵触摸屏的分辨率 触摸屏的分辨率与屏幕感测所使用的电压测量器有很大的关系,采用位数较高的模数转换器,可以获得比较灵敏的分辨率。 ⑶线性度与视差 触摸屏的感应点有时与显示点之间有点差距,这通常是由于感应材料的不均匀、非线性和采样数的变化引起的。在选择触摸屏时,必须注意它的线性度和保修期。 ⑷透光性 屏幕上加装触摸屏后,屏幕亮度和清晰度会受到影响,所以在选择触摸屏时,应当注意其透光性是否良好,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屏幕时,是否有较高的清晰度。 六、其他多媒体设备 1.扫描仪 扫描仪将图形的色调和颜色转换成电子信息形式的数据,即用二进制表示这些数据,

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一章概述学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一 章概述

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概述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是能够相互()的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答案:资源共享)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出现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里程碑,其核心技术是()。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答案:ARPANET、分组交换) 3()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结合。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答案:协议) 4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成为()。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答案:服务原语) 5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通常称为()。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答案:服务访问点) 6面向连接服务具有()、()和()这三个阶段。 (第六章广域网知识点: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答案: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7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和()。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答案: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8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为( )。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答案:网络协议) 9所有的Internet标准都是以( )的形式发表。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 Internet的标准化工作答案:RFC)10从通信的角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大类,即( )和( )。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答案:面向连接、无连接)11无连接服务主 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即( )、( )和( )。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答案:数据报、证实交付和请求回答) 12 TCP/IP体系共有四个层次,它们是( )、( )、( )和( )。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 TCP/IP的体系结构答案: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和应用层) 13从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 )和( )。 (第一章概述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答案:公用网、专用网) 二、问答题 1计算机网络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概述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答案: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