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混字辨析
易混用字辨析

形:主要义项有:形状,形体,显露、表现(如喜形于色),对照(如相形见绌)。
型:①模型。②类型。
(31)凶─汹
凶:主要义项有:不幸的,年成不好的,凶恶,杀害或伤害人的行为(如行凶)等。
汹:汹汹,①形容波涛声,②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含贬义),如气势汹汹。③形容争论的声音或纷扰的样子,如议论汹汹,天下汹汹。也作讻讻。
注意:以下用法相同:
[交纳][缴纳]向政府或公共团体交付规定的金钱或实物。
(19)骄─矫
骄:①骄傲,戒骄戒躁。②<书>猛烈,如骄阳。
矫:①矫正,如矫枉过正。②强壮,勇武,如矫健,矫若游龙。③假托,如矫命。
(20)具─俱
具:①用具,如文具。②量词。③具有,如初具规模。④<书>备办。
俱:全,都,如一应俱全,百废俱兴。
(25)申─伸
申:①说明,申述,如三令五申。②地支的第九位。
伸:展开(肢体或物体的一部分)。
注意:以下用法是正确的
[申雪][伸雪]表白或洗雪冤屈。
[申冤][伸冤]①洗雪冤屈。②自己申诉所受的冤屈,希望得到洗雪。
(26)树─竖
树:①木本植物的通称。②种植,栽培,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③树立,建立,如独树一帜,树雄心。
(18)交─缴
交:①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如交税,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②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如明天交冬至。③注意下面用法:交界,结交,交往,建交,交流,风雪交加,饥寒交迫等。④跟头,如跌交。
缴:①交出(指履行义务或被迫),如上缴,缴费,缴枪不杀。②被迫交出(多指武器),如缴了敌人的武器,缴获,缴械,缴销车牌照。
副:①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或“主”,如副经理。②附带的,如副业,副作用。③符合,如名副其实,名不副实。④量词,用于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一副手套,全副武装。⑤用于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的面孔。
高考语文50组易错易混近义词辨析

【导语】备考恰恰像马拉松赛跑⼀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称为胜利者,为了帮助⼤家坚持学习,⾼效备考,整理提供⾼考语⽂50组易错易混近义词辨析,快来看看吧! 1.爱好/嗜好 “嗜好”⼀般⽤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是指特殊的爱好,常含有贬义,多指不良的爱好。
2.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宁静”重在平和,⼀般多指环境或⼼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氛。
“宁静”是⾼于“安静”的⼀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种⼼情上的安宁,是⼈们追求的不受外界⼲扰的有质量的⽣活境界。
⽽“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或吵闹。
3.黯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也⽤来指“⼼⾥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
“岸然”指“严肃的样⼦”。
4.把戏/伎俩 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来指花招,蒙蔽⼈的⼿法。
后者指不正当的⼿段(贬义重)。
5.轻率/草率 ⼆者都有随便的意思。
“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未经过慎重考虑。
如:他轻率地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
“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如:他草率地安排了⼀下⼯作,就回家了。
6.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如:⼤禹治⽔的故事,⼀直流传到今天。
“留传”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
如:祖辈留传下来的秘⽅。
7.颁布/公布 “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
“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告,团体的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家知道。
8.截⽌/截⾄ “截⽌”指(到⼀定期限)停⽌,如“报名在昨天已截⽌”。
“截⾄”指截⽌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期截⾄下个⽉底”。
9.暴发/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如“暴发户”“⼭洪暴发”。
后者强调爆炸性,如“⽕⼭爆发”“爆发⾰命”“爆发⼒”。
易混易错字词辨析:“坐”和“座”

易混易错字词辨析:“坐”和“座”
易混易错字词辨析:“坐”和“座” 准确来说,“坐位”即“座”,无须“座”后再加个“位”字,“满座”、“对号入座”、“座无虚席”就是此解例证。
不过,人们常写“座位”,与“坐位”多年并用二者已视为能用。
以汉语语法分析,从组词结构来讲,“坐位”是偏正结构,可解为“坐的位子”;“座位”属联合结构,亦即解作“座次和位子”,皆可说通。
“坐”、“座”读音相同,用法有关联,主要分别是“座”多做名词;“坐”常为动词。
在写作时记住其词语性有别,会减少失误。
先说名词的“座”,我们常说“这辆汽车是五座车”;它还可指器物下面的衬垫之物,所以有“钟座”、“灯座”、“插座”、“杯座”之类用法;它又可指方向地点,如“座北朝南”;它的一大用途是以名词做量词用,如:“一座塔”、“两座楼”、“三座山”等。
“坐”则是动词了,它本意是指臀部着物之动物,如“坐下”、“坐堂”、“坐冷板凳”,“如坐针毡”;它由此解之坐姿态引申出不思其他、不劳不做的意思,如“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坐井观天”、“坐失良机”、“坐以待毙”等;它还引申出驻和乘搭之意,比如“坐镇”、“坐船”、“坐车”、“坐飞机”。
特别讲解是“定罪”,如“连坐”和“反坐”,别解成反向而坐呀!。
易混易错字词辨析

易混易错字词辨析板式与版式由于“板”与“版”形近音同意义相近,“板式”与“版式”很容易被用错,但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
板式,读作bǎnshì。
指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如京剧中的慢板、快板、二六、流水等。
板,读作bǎn。
形声。
从木,反声。
《说文》中作“版”。
本义:片状的木头。
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现有片状的较硬的物体、专指店铺的门板、黑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呆板、硬得像板子式的、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等含义。
版式,读作bǎnshì。
指版面的格式。
版,读作bǎn。
形声。
从片,反声。
“片”(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
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
本义:筑墙的夹板。
现有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从前用木板,后多用金属板,现多用胶片)、书籍排印次数(排印一次为一版)、报纸的一面叫一版、筑土墙用的夹板等含义。
包含与包涵由于音近,包含与包涵较容易用错用混。
包含,读作bāohán。
是“里边含有”之意。
如:这句话包含了好几层意思。
含,读作hán。
形声。
从口,今声。
本义:含在嘴里。
现有三层意思: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
包涵,读作bāohan。
指客套话,请人原谅。
如:小刘和大家一起去唱卡拉OK,一开始,他拿起话筒并没有唱,而是很谦虚地说:“我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涵,读作hán。
形声。
从水,圅声。
本义:水泽众多。
现有包含、包容、涵洞等意。
包票与保票包票,读作bāopiào。
保单的旧称,现泛指料事有绝对的把握时,说可以打包票。
也说保票(bǎopiào)。
如:尽管这个任务很艰巨,但他一定能按时完成,我敢打包票。
包,读作bāo。
会意。
小篆中,包的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像一个没有成熟的胎儿被包裹在胎衣里。
[整理版]易混淆字辨析
![[整理版]易混淆字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51a3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0.png)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5.黯然,不能写作暗然。
6.BP机,是BEEPER的缩写,不要写成BB机;可直接写成寻呼机。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10.辨与辩,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12.们: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
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复习资料

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1.[哀求·恳求·央求] 哀求:苦苦请求。
恳求:恳切地请求。
央求:恳求,多与“再三”搭配。
2.[安闲·安适] “安闲”重在“闲”,清闲。
“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3.[安置·安顿·安排] “安置”重在“置”,安放,使人或事物有适当位置。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重在“排”,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
4.[安宁·安谧] “安宁”侧重强调没有骚扰,多用于社会秩序,也用于人的心情。
“安谧”多用于具体环境,书面语。
5.[安慰·安抚] “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其对象常常是个体。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其对象多是群体。
如安抚伤员。
6.[安详·慈祥·慈爱] “安详”侧重外表平静,动作从容不迫,不受年龄限制。
“慈祥”指和蔼安详,侧重外表的神态,一般指老人。
“慈爱”指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
7.[肮脏·腌臜] 肮脏:(思想、行为等)卑鄙、丑恶。
腌臜:(心里)别扭,不痛快;糟践,使难堪。
8.[懊悔·懊恼] “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
“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心里不自在”。
9.[翱翔·飞翔·盘旋]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有赞美意味。
飞翔:盘旋地飞,泛指飞。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徘徊,逗留。
10.[把持·操纵] 把持:独占位置、权力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
往往是公开的。
如:把持朝政。
操纵: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
多是幕后行为。
如:操纵市场。
11.[败坏·破坏·损坏] “败坏”的对象多是风气、名誉、纪律等抽象事物。
“破坏”的对象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名誉、友谊、团结、规章、条约等抽象事物。
“损坏”的对象一般是古迹、建筑、公物等实物。
12.[拜会·拜见·拜谒] “拜会”一般用于外交场合。
汉字书写中易混淆的字形辨析

汉字书写中易混淆的字形辨析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书写系统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然而,在众多汉字中,有些字的字形非常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
本文将就汉字书写中易混淆的字形进行辨析,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字。
1. 行与行这两个字在形状上非常相似,都是由“行”字加一个衣服的衣字旁组成。
它们的区别在于,行表示走路或者说话的次数,常用于描述行为动作;而衡则表示衡量、权衡的意思,常用于形容估量或者比较事物。
例如:- 他每天步行去上班,总共要走好几行街。
- 我们需要对各项任务进行仔细衡量再做决定。
2. 见与件这两个字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由一个冂字头和一个人字旁组成。
但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见表示看到、遇到的意思,常用于表述事物的发现或者目击;而件则表示事物或物品,常用于描述事物的个体或者具体部分。
例如:- 昨天在街上见到了一个熟人。
- 这家商店有很多物品,你需要挑选几件适合的。
3. 相与省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容易混淆,尤其是手写时更为明显。
相表示相互、彼此的意思,常用于描述关系或者动作的互相作用;而省则表示节约、减少的意思,常用于形容时间、精力或者资源的节省。
例如:- 他们俩一见面就相互微笑。
-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4. 右与又这两个字也是非常容易混淆的,虽然它们的形状相似,但含义截然不同。
右表示右边的意思,是方位词;而又则表示再次、重复的意思,多用于表示时间或者动作。
例如:- 大厅的门在你的右边。
- 如果你不明白,可以再又问一遍。
5. 而与而这两个字的形态相似,但含义和用法不同。
而表示转折关系,常用于引导对比的句子;而则表示因果关系或者并列关系,常常用于连接并列的动词或者形容词。
例如:- 他很聪明,而她却很笨。
- 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通过对这些易混淆的字形的辨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使用汉字,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汉字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其丰富多样的字形和含义,通过正确书写和应用,我们能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考语文易混实词辨析: (按音序排列)之七

易混实词辨析456组(按音序排列)之七371 [心底·心地]二者都指人的内心。
“心底”,①指人内心深处,如“从心底里感到亲切”;②指居心,用心,贬义,如“这个人心底不怎么样”。
“心地”,①指人的用心,如“,心地坦白”;②指心情,心境,如“心地轻松”。
372 [心机·心计]二者都与计谋有关,不同的是:“心机”指心思,计谋,如“枉费心机”;“心计”指计谋,或心里的打算,如“这个人很有心计”。
373 [心数·心术]二者都表示心计,但感情色彩不同:“心数”指心计,一般不含贬义,如“这个人很有心数”;“心术”,①即居心,多指坏的,含贬义,如“这个人心术不正”;②指心计,计谋,不含贬义。
374 [辛酸·心酸]相同点:都有苦难、悲痛的意思。
不同点:“辛酸”指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的遭遇,如“他饱尝过旧社会的辛酸”;“心酸”指心里悲痛,悲伤,如“妈妈忍着心酸讲述了过去的事情”。
375 [形式形势]“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
如:内容和形式。
“形势”事物发展趋势。
如:形势大好。
376 [雄伟宏伟]“雄伟”指山峰或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物,也指设想、乐曲、绘画等的雄壮。
“宏伟”指大型建筑或计划等的宏大。
377 [修饰粉饰装饰]“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它也可指使语言文字生动明确。
“粉饰”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贬义。
“装饰”指人,物或建筑物装点外貌,泛指点缀。
378 [修养·休养]二者都有“养”的意思,但所养有所不同:“修养”,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②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人不讲礼貌,真没修养”;“休养”,①指休息调养,如“放假后,他们到度假村休养去了”;②指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经济力量,如“休养生息”。
379 [修整·休整]“修整”指修理使完整或整齐,主要指用具、用品等,如“修整果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易混字辨析.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
【“分”和“份”】分,读fèn时,一般有三个意思:一是成分,如:水分,养分等;二是指职责或权限的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等;三是指情分、情谊,如:看在老朋友的分上,原谅他这一次吧。
份,只有一个读音fèn,也有三个意思:一是指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二是作量词用,例如,一份报纸;三是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七月份”。
①他的愿望纯属非份之想。
②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两个“份”,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呢?这样看来,前面两句中,第一句中的“非份”应改为“非分”,第②句“省份”是对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分辨下面两组词的区别。
1.分子和份子“分子”有两个读音,读fēnzǐ时,是数学和物理上的两个名词读fènzǐ时,是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等。
“份子”读轻声(fènzi),多指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2.成分和成份,身分和身份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汉字规范的角度出发,现在多写作“成分”,“身份”。
【“俱”与“具”】百废俱兴,也作百废具兴,也说百废俱举。
俱,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现指全、都之意。
具,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
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
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现有用具、才能、具有、办、陈述等多层含义。
在古文献中,“具”通“俱”,作全都、都讲。
【“渡”与“度”】度、渡是古今字,先有“度”,后有“渡”。
在“渡”之前,凡是表示“过”的意思,一概用“度”;“渡”出现后,“度”的任务有所分化,其中“济”即渡水这一义项,由“渡”承担。
但在实际使用中,分工并不严密,“度”仍可用渡水,如《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亡维楫”;“渡”则不限于渡水,如《史记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
”在现代汉语中,度、渡逐渐形成的分工是“度”的对象是时间,如度日、度假、光阴虚度;“渡”的对象是空间,如渡河、渡江、渡过难关。
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度”是自然而然的,非度不可的,比如你不想度周末也得度周末;而“渡”则须通过主观努力,没有船就不能渡河,不是群策群力,“难关”也是渡不过去的。
“度”,如“度时光、度蜜月、欢度国庆、虚度年华”。
“渡”是“通过”,指不容易的时光,这种时光有“江河险阻”的意味,如“渡过困难时期、渡过今后关键的几年”。
后面有“过”,用“渡”的比较多,但是还是要看表示什么意思,“度过暑假”的“度”指一般的“过”,所以不用“渡”。
此外,佛教术语“度人、超度”里,不用“渡”。
【“作”与“做”】1.“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成语一般用“作”而很少用“做”。
工作、寻欢作乐。
“做”多用于具有口头语色彩的词语。
做鬼、做媒、做梦。
这种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
即使是一些后起的词语,如果具有书面语色彩,也多用“作”而不用“做”。
2.“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比较抽象;作弊、作恶、恶作剧。
“做”表示的动作性强,意义比较具体。
做饭、做手势。
3.后面是双音节动词时,多用“作”;作报告、作比较、作变动。
后面是双音节名词时,多用“做”。
做工程、做功课、做家务。
此外,与后面带“作”的词语搭配,一般用“做”,而不再用“作”。
例如:做作、做作业、做动作、做工作、做作文等。
“藉”是杂乱的意思,常用词是“狼藉”,可解作乱七八糟。
比如,“杯盘狼藉”是形容吃饭之后,酒杯碗筷和吃剩的东西乱七八糟摆放的样子。
“声名狼藉”是形容人的名声极坏,名誉扫地,乱七八糟。
“藉”字还可同“借”通用,解作借。
不过,千万注意,就算在内地已将“藉”简化成“借”字了,也不可将“声名狼藉”和“杯盘狼藉”两个成语中的“藉”字代替。
因为,简化的是做利用、假托或借用讲解的“藉”,并非所有“藉”字。
“藉”字的用法,除了作乱七八糟或借用解之外,还可解释为垫衬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
“籍”则不同了,它本是书籍典册之“籍”。
古代因为竹简成书,所以用竹字头,不可以草字头代之。
由于很多事情是以册籍来记录的,如出生户籍,从古至今都是在出生地的政府机构登记造册。
因此,人们在填写一些个人基本资料时,通常“籍贯”栏目,是指出生或从父母的本来一贯户口登记造册地。
若错成“藉贯”,无法理解。
【“藉”和“籍”】“藉”是杂乱的意思,常用词是“狼藉”,可解作乱七八糟。
“藉”字还可同“借”通用,解作借。
“藉”字的用法,除了作乱七八糟或借用解之外,还可解释为垫衬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
“籍”则不同了,它本是书籍典册之“籍”。
古代因为竹简成书,所以用竹字头,不可以草字头代之。
由于很多事情是以册籍来记录的,如出生户籍,从古至今都是在出生地的政府机构登记造册。
因此,人们在填写一些个人基本资料时,通常“籍贯”栏目,是指出生或从父母的本来一贯户口登记造册地。
若错成“藉贯”,无法理解。
由此又衍生出“国籍”、“学籍”、“党籍”等等,如果把“学籍”写成“学藉”那不是自言学了个乱七八糟?【“融”、“熔”、“溶”】“融”字指某物本身消融,不靠其他溶液去“溶”它,也不必烧烤它“熔”它,比如常说“春雪易融”,北方冬末雪后能见到春雪消融景色,那雪就是这么个“融”法。
它还有调和的意思,因此“融洽”、“水乳交融”便容易理解了。
“通融”则是通达调和、解成变通。
有个成语是“融会贯通”,是融合种事理彻底领悟之意。
做生意的“融资”当指变通取得资金了。
理在大家都在关心亚洲金融风暴,“金融”之“融”不是各种意思了,要讲成“流通”。
“金融”简单说是金钱流通,说详细些是指货币发行、回笼;贷款发放、回放;存款和提取;外币汇兑往来等等多种流通。
所以,它一出问题真是不得了!“熔”和“溶”字不同,它们在把固态化作液态时不是本身“消融”,前者“火”字边,当然靠烧烤完成,如“熔化”铁块、“熔解”铝锭、石头的“熔点”、金属的“熔炼”等;后者三点“水”偏旁,是用水或溶液将固态就液态了,如把盐放在汤中“溶化”、糖“溶解”在牛奶里、酒精是樟脑的好“溶剂”等。
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
【“棺木”和“灵柩”】一则内地简讯,写某某个体户发财兴旺之后,要光宗耀祖,于是将逝去的祖辈,全部换了上好的“灵柩”,重新安葬……简讯将棺木错写成“灵柩”,令人愕然。
这涉及到“棺木”和“灵柩”两词,意义没有弄清。
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只是一副为装殓死人用的空棺材,而后者是已经装入死者尸体的棺木,不可乱用。
如若去买一个“灵柩”,等一说买来一个有尸体的棺木,就是再财大气粗是暴发户,大概也不会做这种蠢事吧!中国人自古对棺木便十分讲究。
多数以木制棺材,原因在于木性柔和,先人逝去之后,睡在里面会逸舒适。
木以柔中有刚,可抗湿热,拒寒水,死者不受虫蚁泥水侵害。
是故,不大见有铁棺、石棺,只是在木头上作文章,毛泽东的水晶棺是个特例。
以前,北方之达官贵人过世,乘的棺木有杉木十三圆打成,亦即用十三个年轮的杉木,精工细作而成。
有人避讳“棺”字。
对外称“材”。
还有讲究的,则在棺外加“椁”。
其实,“椁”者,是套在棺木外的一个大棺材。
用意不外乎是更坚固耐久,防虫、水之外可防盗贼。
“材”和“椁”一旦用了,才成“灵柩”。
灵柩入土,生乾安慰,死者安枕。
火葬盛行之后,棺木的讲究渐被淡忘。
难怪那个体户去买灵柩呢。
【“刺”和“剌”】“刺”和“剌”写法酷似,只差一横,意思完全不同。
“刺杀”之刺,左边不是“束”,字不要封口;用刀“剌开”之“剌”左边是个“束”字,必须封口。
这两个字,稍微不注意就会写错。
要想记住它们,只要注意,凡是偏旁封口写为“束”的,大多都是La音,比如,“剌开”、“喇叭”、“辣椒”、“疤瘌”等。
而不是“束”或字偏旁的,亦即不封口的,读为“次”音,或由此衍出的磨擦音较重的字音,比如,“刺”、“策”、“棘”(读“戟”音)等。
有人将“棘手”一词读为“刺手”或是“辣手”,全属错读。
将“棘”字看作是“刺”或“辣”了。
“棘”本意是指丛生的小枣树,“棘手”是像手伸进了小枣树丛一样刺得难受,比喻事情难办。
若错成“刺手”,则比喻意味全无。
因此务必看清再读。
“刺”字比“剌”字用处多而广。
大家熟知的刺杀、刺客、刺刀、刺配、刺探、刺激、刺绣、刺耳、刺痒、寒风刺骨……都是。
古代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自律苦读故事流传甚广,注意此处不是“刺骨”,而是“刺股”。
“股”乃大腿,是说苏秦用锥刺大腿防止困倦。
“刺”还作尖利之骨解,我们说鱼骨,中文应写“鱼刺”。
中文口语有“刺儿头”说法,专指不讲理说话带刺儿之人呢。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 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