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家长最不该说的一句话

合集下载

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

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

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我不信你一句都没说过1、瞧你那副蠢样。

2、你真让我感到羞愧。

3、你这样的孩子肯定没出息。

4、这孩子太不争气,脑瓜笨得要命。

5、我们家怎么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呀。

6、别参加比赛了,参加了也获不了奖。

7、你不行,我来。

8、你没有一件事做得漂亮。

9、你这个窝囊废。

10、你还小,懂什么?你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11、你看,人家多能干,你只会玩。

12、老是考不好,你将来肯定没出息。

13、考不上大学你还有出息吗?14、考好了奖励,考不好惩罚。

15、一定要进前5名!16、为了妈妈,你一定要考好!17、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礼物18、就你这成绩以后扫大街去吧。

19、以后我再也不会相信你!20、乘车时把身体放低些,省下钱给你买东西。

21、那是为了鼓励你,随便说说的。

22、这是公家的花,不摘白不摘。

23、他打你了,你怎么不打他。

24、没事,反正没人看见。

25、哭什么哭?竟然一点都不害臊!26、我说的你敢不听?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27、那里很危险,你不能去。

28、你还小,会把这些东西摔坏的。

29、如果不行,就回来。

30、别动,等你长大再帮我。

31、你怎么那么笨,什么事都干不好。

32、学习好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你烦。

33、在学校劳动时,别光傻干,学会躲着点。

34、学校动员你们去敬老院劳动,有报酬吗?35、今后绝对不许吵架。

36、不要搭理那个学习不好的同学。

37、不要和不认识的人说话。

38、你是一个好孩子,少和男同学在一起。

39、不要领朋友带家里来。

40、不要把你的东西借给别人。

41、你这个没良心的自私鬼,我看见你就烦。

42、以后再与人打架,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43、你这个混帐东西,再骂人我就打死你。

44、败家子!你给我滚。

45、你又说谎了,是不是?46、教你多多少次了?为什么还那么没有礼貌。

47、我看你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一、批评孩子时不该说的话1、你怎么那么笨。

2、你看看人家孩子。

3、你的字像鸡爪一样。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作为家长,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些话可能我们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极其伤害的。

下面列举了十句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1. “你怎么这么笨!”这句话可能是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它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打击和负面评价。

如果我们一直对孩子说他/她笨,孩子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从而失去自信心。

2. “你永远也做不好这件事!”这句话同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的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打击和否定。

如果我们一直对孩子说他/她永远也做不好某件事,孩子会认为自己真的做不好,从而失去尝试的勇气。

3. “你怎么这么胖!”这句话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和自卑。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身材。

4. “你怎么这么瘦!”这句话同样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和自卑。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身材。

5. “你这个孩子真是让我失望!”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认可和接受。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无论他/她做什么,我们都会一直支持和爱他/她。

6.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任性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理解和尊重。

我们应该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的行为归为“任性”。

7.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懒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认可和鼓励。

我们应该尝试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的行为归为“懒惰”。

8.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理解和尊重。

我们应该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的行为归为“不听话”。

9. “你这个孩子真是太差劲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父母认可和接受。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无论他/她做什么,我们都会一直支持和爱他/她。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9句话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9句话
帮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管理技巧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练,画画、唱歌等。
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此外,静坐冥想有助降低一个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uEh0U。uEh0U。
让孩子学会等待
比如给孩子一块糖,让他们自己剥开糖纸,即使这要花费很长时间,家长也不应该代劳。再比如,带着孩子排队等公交车,让孩子知道一定要学会等待,培养他们的耐心。IAg9q。IAg9q。
在父母看到孩子被同学欺负,哭着回家的时候,父母应先帮助孩子辨识出现有的情绪状态:“所以你不开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2MiJT。2MiJT。
这样,孩子可以从中明了,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那个“对方”。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其实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情绪,做出合适反应。gIiSp。gIiSp。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9句话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句话
()
做为父母,有时我们会说错话,让孩子感到伤心、愤怒或困惑。育儿网站()近期列举一些父母常犯的言语过失,希望父母能有更亲切温和的选择:b5E2R。b5E2R。
不要打扰我
父母不渴望偶尔休息的是圣人、烈士,或是有一阵子没有独处而忘记充电的好处。
美国阿肯色州汉茨维尔市()的语言研究中心创始人埃尔金()表示,麻烦的是,当你经常告诉孩子,“不要打扰我”或“我很忙”,他们会把这些讯息成为思想行为的一部分。p1Ean。p1Ean。
快点!
由于工作繁忙,超额预定的时间表,面临交通堵塞,还睡眠不足,身为父母谁没对孩子叫过“快一点”呢?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作为家长,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些话可能我们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却有着不良的影响。

下面是我总结的十句家长最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1. “你怎么这么笨!”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生气或者着急的时候口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

孩子的智力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2. “你做错了,我不爱你了。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生气或者失控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和无助。

孩子需要知道,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他们的错误而改变。

3. “你这样做不如你哥哥/姐姐。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比较孩子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

4. “你太胖了,要减肥。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关心孩子的健康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健康饮食和运动,而不是强调他们的体重。

5. “你这样做不好,我来帮你。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帮助孩子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和失去自信。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分干预。

6. “你不听话,我打你。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生气或者失控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和无助。

我们应该用温和的语气和方式来引导孩子,而不是使用暴力。

7. “你这样做会让我丢脸。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关心孩子的形象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和自卑。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而不是过分强调外在形象。

8.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会一事无成。

”这句话可能是我们在关心孩子的未来的时候说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和焦虑。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习,但不应该过分强调成绩和未来。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永远也不会成功':这句话会让孩子失去信心,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无法迎接挑战和面对失败。

2. '你真是个笨蛋':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 '我不喜欢你':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影响他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

4. '你应该像你的兄弟姐妹一样':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不公平和不被尊重,容易产生竞争心理。

5. '你的朋友都比你好':这种比较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不被重视,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6. '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烦的孩子':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愤怒,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不好的影响。

7. '你不值得我浪费时间':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8. '你的问题不重要':这种无视孩子的问题和感受会让他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尊重,可能导致他压抑自己的情感。

9. '你是我最大的失望':这种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无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10. '如果你做不到,我会很失望':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可能导致他们降低期望值和自我要求。

- 1 -。

父母惩罚孩子时,最不应该和孩子说的3句话

父母惩罚孩子时,最不应该和孩子说的3句话

父母惩罚孩子时,最不应该和孩子说的3句

父母惩处孩子时最不应当和孩子讲的3句话:
“假如你再怎样怎样,我就把你送人。


一些父母宠爱对犯错的孩子说这样恐吓威逼的话。

虽然只是大人的一句气话,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并不是这么想。

他们会信以为真,认为爸妈不宠爱自己了。

家长的这句话于是就成了对孩子的精神惩处。

经常用这样的话来恐吓孩子,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一些小事就会令他烦躁担忧,敏感多虑。

“我看你就是这样子,长大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气头上常会对孩子这么说。

由于一次错误有意轻贬孩子全部的力气,甚至用孩子的短处比他人的特长。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是想激励孩子进步,但这种语言带来的负面效应比正面效应要大得多,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会造成孩子从小自卑,与同龄人在一起时简洁产生自我否定。

“你做得不错呀!还要再来一次吗?”
孩子犯错了,家长用成人尖刻的语言讽刺、讽刺、挖苦他。

这种语言不仅仅是惩处,而且还是一种精神虐待,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严峻的挫伤,简洁导致孩子学习困难,严峻的还会造成孩子的行为问题。

不打孩子和解的语句

不打孩子和解的语句

不打孩子和解的语句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好妈妈教育孩子从来都不会吼孩子,打骂孩子,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这七句话,轻松解决问题。

家长们,建议你们收藏起来。

第一句话,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要一张口就责怪孩子,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心里也很难过,此时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安慰和理解,所以,如果这时妈妈责怪孩子,无疑是给孩子雪上加霜,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相反,妈妈一句发生什么事情了,表现出来妈妈对孩子的关怀,会让孩子心理上感到安慰,愿意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妈妈,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何须打骂去解决。

孩子从心理上也就更加信任和依赖妈妈,愿意向妈妈敞开心扉,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第二句话,你现在觉得怎么样?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顾及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问题,命令式的让孩子接受。

孩子犯错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先搞清楚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出现问题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孩子,打骂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或者自卑、懦弱,漠视父母的关心,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

孩子渴望的是在自己犯错时,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关怀,而不是责骂和批评,道理讲一遍孩子就懂了,没有必要一直喋喋不休的重复和强调,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厌烦心理,让孩子对自己的父母充满失望,因为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只会摆出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先考虑孩子的感受,关心孩子,然后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第三句话,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

当孩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父母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开始有不同的意见。

当父母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会强烈的表示自己的不满,说出自己的想法。

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打击孩子或者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而是要鼓励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达自己。

孩子有想法,说明孩子认真思考了,而不是一味的盲从,我们要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打击讽刺孩子,强迫孩子听从父母的意见。

优秀父母务必要对孩子说的100句金言

优秀父母务必要对孩子说的100句金言

优秀父母务必要对孩子说的100句金言欢迎借鉴参阅,下面是优悦小生精心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资料,下载后可以自行删除、添加、修改等编辑,您的努力学习必定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一、培养孩子的美德时,请这样说……1. 勇于承认错误才是真正的勇敢。

2. 逃避责任可不是男子汉的表现。

3. 不找借口辩解,下次才会有提高。

4. 说谎的话,别人就不再相信你了。

5. 说大话不是好孩子的行为。

6. 答应别人的事情,怎么可以反悔呢?7. 把东西与人分享,别人才会与你分享他的东西。

8. 每个人都需要帮助,所以不应该只考虑自己。

9. 有礼貌的孩子才讨人喜欢。

10. 你是大孩子,不能欺负小弟弟、小妹妹。

11. 能主动原谅别人就是好孩子。

12. 当别人不方便的时候,应该主动帮忙。

13. 爱护公共卫生,不要乱丢东西。

14. 浪费东西最可耻。

15. 你能及时改正,很不容易。

二、鼓起孩子勇气时,请这样说……16. 你完全可以胜任。

17. 别怕,再试一次。

18. 不必担心,你一定会完成得很好的。

19. 别泄气,妈妈支持你。

20. 你最近大有进步,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21. 你一直都很勇敢,我相信你。

22. 我们相信你,你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23. 孩子,你该自己拿主意。

24. 你长大了,该学会自己面对。

25. 别怕,照自己的想法做。

26. 不要紧,做错了没关系。

27. 只要去做,事情不会很难的。

28. 让我们一起打败困难,好吗?29. 只要你肯努力,没有人会轻视你。

30. 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获得了禁言。

31. 不要紧,你在……方面做得不错。

32.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也有让人羡慕的地方。

33. 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请这样说……34. 心里有意见应该当面跟人家说。

35. 不管怎么样,动手打人都是错误的。

36. 不懂的事情就张口问。

37.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38. 做事不认真就会比别人慢。

39. 先把重要的事做完,再做其他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犯错时家长最不该说的一句话
摘自今晚报
现如今的很多父母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孩子即使犯错闯祸,家长也极少批评数落,只说“没关系,下次注意”。

这简单的一句话,是孩子在犯错闯祸后最愿意听到的,因为只要父母说了这句话,就意味着事情已经结束。

对“无所谓”的孩子来说,仿佛每件事都可以“下次再来”,可人生不是演戏,没有彩排,“没关系”父母只会养出不负责任的孩子。

孩子犯错没关系爹妈出面全摆平
“没关系,下回注意”这句话基本上已经成了很多家长对犯了错的孩子的口头禅,也成了孩子的“免错金牌”。

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讲,“下回注意”的潜台词就是“下次也没关系”。

当下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很多小错误过于包容甚至是纵容。

孩子在外调皮捣蛋,弄坏了别人的东西,面对人家的指责,很多家长总是“象征性”地批评孩子两句,然后掏钱给人家赔礼道歉,转过头来就告诉自己的宝贝儿:“没关系啊,别吓坏了。

”头几次时,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还会觉着内疚,怕受到家长的批评,但几次下来,他们发现这都“没关系”:欺负了别的小朋友,妈妈替我去道歉;丢了水壶,爸爸立马买新的;哪怕是故意发脾气将挺贵的玩具摔坏,也不会受到太多指责,而很快又会收到新玩具。

总之,在孩子从小的记忆中,犯了错惹了事儿都没关系,自有爹妈替他摆平。

某小学低年级老师这样看“00后”和“8090后”:“十几年前,当…独一代‟还是学生时,他们很刺儿,总找老师告状,而现在,还是他们来找老师告状。

现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为人父母,可每当孩子在学校有了不顺心或受委屈时,他们还是要替孩子出头,甚至有时老师觉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明明孩子自己就能找老师解决的,家长非要亲自出马。

反正在家长眼中,无论大事小情,孩子的事自己都能摆平。


命运没有彩排不能从头再来
任何父母都希望为孩子铺设一条平坦的大道而披荆斩棘、奋力搏杀,哪怕有个小石子,父母也会告诉孩子“没关系,有爸妈呢”,然后将小石子一脚踢开。

可孩子的路还很长,并不是遇到沟沟坎坎时爹妈都有机会喊暂停然后扫清障碍的。

一手难遮天,如果有一天,爹妈已经跟不上孩子的速度,无力为其“扫雷”时,那么一切的小坎坷在孩子眼中都将放大成巨大的困难。

“没关系,下次注意。

”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隐藏着家长替孩子卸下责任的隐含意图。

在这里,“没关系”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代名词,当家长埋怨孩子“不懂得为前途考虑”时,可曾想过,你们根本没有给他锻炼责任感的机会。

很多家长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孩子不懂得心疼钱,看孩子花钱“无所谓”的那股子劲儿,“就好像钱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同样,对于得来太容易的一切事物包括感情,在他们眼中,都是那么无所谓。

对于“无所谓”孩子,一位老教师形象地做了比喻:“没挨过打,所以不知道疼。

犯错自己担着,适当惩戒,自然以后会小心,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不会哭天抹泪指着父母救援,定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对“无所谓”孩子来说,仿佛每件事都可以“下次再来”,可人生不是演戏,没有彩排,更不是每件事都有改正的机会,也许打碎花瓶、弄丢东西这样的事情可以下次注意,可更多决定前途甚至命运的事情只能是“一招定乾坤”,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无法叫停而重新来过。

家长惯性“扫雷” 孩子有恃无恐
“没关系,好好写作业去吧。

”作为家长的您,细想想是否也说过这句话?记者在对小学生的随机采访中得知,这句话,是他们闯祸后最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因为只要父母说了这句话,就意味着事情已经结束,只要“好好写作业”,那么就“没关系”。

有些调皮却聪明的男孩儿表示,只要写好作业,学习成绩不错,那么即使闯了祸,基本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除了成绩,他们清楚在家长眼中其它的事情都“没关系”,自然有恃无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而现如今的“没关系”父母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看似是爱得深远,其实是目光短浅。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考试季,也是家长们最忙碌的时期,考生们还没踏入考场,家长们就已经盘算好要去哪个学校。

更有甚者,为了是去甲学校还是乙学校难以取舍,转而向记者求教。

记者接到这类电话不是一两个,每年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朋友。

几年前,赵女士的女儿上初三,孩子自己认为考上中上等的高中没嘛问题,可赵女士心气儿高,非要让孩子上数一数二的学校不可。

那时,虽说赵女士也顾着孩子的饮食起居、营养搭配,可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想方设法托关系、找门路上。

终于,孩子还没考试时,赵女士已经将后路都准备好了。

为了给孩子减压,那段时间赵女士两口子的口头禅就是“没关系,你考成嘛样都能上某某中学”。

话说,“某某中学”当时是本市数一数二的学校。

后来,孩子自然是因为赵女士的打点和努力而上了那所中学,在孩子眼中,母亲就是无所不能的“万能妈妈”。

有了这座大靠山,孩子的用功程度直线下降,三年后高考时,只考上一所普通大专。

现在赵女士说:“当年的做法错了,凡事都替孩子解决,以为这样做能为她提供最好的条件,可是,你给得越多,她得到越容易,也越无所谓。


小时被“包办” 就业“无所谓”
如果说孩子上中小学的时候家长还“只盯成绩”,那么孩子一旦上了大学,家长就恨不得连成绩都“包办代替”。

小刘的大学副校长是刘爸爸的发小儿,从大一刚进校,刘爸爸就告诉了小刘这层“王牌关系”,并打包票:“即使考试不及格,也能想办法让孩子及格。

”每次考试前室友挑灯夜战复习功课时,小刘都轻松至极,俨然胸有成竹,别人问他时,他一脸无所谓,幽幽地说:“考出来再说,不及格的话就让我爸找人呗。

”那语气和神情,仿佛在议论别人的事儿。

也许是孩子从小听多了“没关系”之类的撇清责任的教育语言,所以长大了,他们对自己的事也变得无所谓。

不仅在学业中如此,当面临求职就业时,他们依然是那“无所谓”的“大小孩儿”。

小魏大四毕业时没找到工作,魏爸爸说“没关系,出国留学吧”。

于是老两口拿出了大半积蓄供孩子出国。

无奈小魏的外语不过关,家里只得安排了语言门槛不高、知名度很弱的某亚洲国家学校,两年后学成回国,小魏既不着急投简历,也不参加招聘会,依旧是宅在家里,等着爹妈帮他找工作。

眼见得当年的同学都成家立业,快30岁的小魏也不着急,他表示:“无所谓,家里也不指着我挣钱,等他们安排吧。

”说这话时,小魏既不上火,也不脸红,俨然跟他没关系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