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TRIZ理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TRIZ理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一、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例:汽车的发明和使用;从最初的婴儿期(即最初的蒸汽机车)到成长期(即内燃机车)再到成熟期(即现在拥有各种功能美观实用的现代型汽车)最后到衰退期二、提高理想度法则
例:污水排水管道;镀锌环钢排水管道强度大,但耐腐蚀耐磨损性差,塑料管道耐腐蚀耐磨损性强但强度低,故在塑料管道外镀锌层以提高管道强度
三、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例:音乐手机;手机的发明和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地便利,人们不均衡的着重发展其中的某些功能(比如音乐播放功能)使其成为某种特定功能型手机
四、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例:可折叠自行车;自行车本是体积相对较大的,后来将其装上铰变成可折叠自行车既方便有减小体积
五、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例:手机移动电源;将手机电池拿出来单独做成移动电源供手机使用
六、子系统协调性法则
例:电脑主机箱;电脑工作时,散热风扇和主机功率相协调
七、减少人工介入的法则
例:汽车的自动化案例
八、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进化法则
例:电子芯片;以前的集成电路大多是电子管,耗能大体积大,而现在则可以集中成小小的芯片。
java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分析

java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分析
S曲线进化法则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和解释企业、行业和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
Java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初始阶段:在Java系统初始阶段,市场需求较小,生产能力有限,增长速度缓慢。
此时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手段来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达到快速增长的目标。
2. 加速阶段:当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逐渐扩大时,Java系统进入了加速阶段。
此时,企业需要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来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速增长。
3. 饱和阶段:随着Java系统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的逐渐接近饱和,企业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
此时,企业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扩大市场份额等手段来保持增长,同时也需要重视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
4. 稳定阶段:当Java系统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达到平衡时,企业进入了稳定阶段。
此时,企业需要维持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同时也需要关注未来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总体而言,Java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从而实现快速增长和长期稳定发展。
国家创新工程师认证复习(3技术系统进化与S曲线)

指出了技术系统发展进化的方向和宏观模式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 2、技术系统能量传递性法则 3、协调性法则 4、提高理想度法则 5、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6、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8、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进化法则之间的层次关系
设计人员所设计的产品,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 来实现社会特定需求的人造系统。 §是一种系统 §至少有一个部分是人造的 §符合完备性法则的要求
技术系统
超系统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为提高自身有用功能,技术 系统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时,系统内部 组件之间、系统组件与外界环境间本质关系的体 现
提高理想度法则
完备性法则 能量传递法则 协调性法则
动态性进化法则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生存法则
发展法则
提高理想度法则
v 最理想的技术系统: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但却能 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 v 技术系统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向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 化 v 提高理想度法则是所有进化法则的方向
协调性法则
v 技术系统是沿着各个子系统之间更协调的方向进化。 这也是整个技术系统能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v 子系统间的协调性主要表现在: § 结构上的协调 § 各性能参数之间的协调 § 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
动态性进化法则
v 技术系统应该沿着结构柔性、可移动性、可控制 性增加的方向进化。
1. 提高柔性子法则 2. 提高可移动性子法则 3. 提高可控性子法则
ENIAC
TX-0
IBM 5150
笔记本电脑
电子管
晶体管
干货更新关于技术系统进化趋势的讨论——S曲线

干货更新关于技术系统进化趋势的讨论——S曲线什么是S曲线?S曲线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参数特征随着时间变化而呈现出一种特定规律的S型曲线。
但是由于纵轴参数来源的不同,人们逐渐发现,事物按照S型曲线发展似乎有普遍意义:每一种X的增长都是一条条独立的“S型曲线”,一个X在婴儿期时技术进步比较缓慢,一旦进入成长期就会呈现指数型增长,但是X进入成熟期就走向曲线顶端,会出现增长率放缓、动力缺乏的问题。
对于一个技术系统而言,我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我们都想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发明和突破性技术,以及它们将如何在短期和长期内改变和塑造我们。
显然在S曲线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定的X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判定此时它所处的阶段,那么自然也可以准确的预测出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们应该提前采取的措施。
什么是MPV?MPV是主要价值参数(Main Parameter of Value)的英文缩写[3]。
MPV是区分产品和驱动客户购买决策的关键特性和功能[5]。
20世纪初,对技术系统的研究开始考虑S曲线的进化原理。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S曲线的进化趋势就会发现,系统当中的“主要价值参数(MPV)”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S曲线的形状。
例如,汽车进化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如速度、可控性、安全性、油耗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研究。
而这些技术参数影响到了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这个产品。
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技术,但是没有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我们也不能将之作为MPV。
技术系统MPV随时间变化的S曲线[2]每个MPV都沿着自己的S-曲线发展。
例如,同一辆车,在安全性方面处于S-曲线的第2阶段;在油耗方面处于S-曲线的第3阶段;在舒适性方面处于S-曲线的第2阶段的初期[4]。
[71] 如果你能知道产品在不同参数的S-曲线中的位置,就可以制定策略了。
你可以决定应该改善哪些参数不应该改善哪些参数。
改善某些参数需要对系统进行颠覆式创新。
TRIZ中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与产品的生命周期word资料9页

TRIZ中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与产品的生命周期1 概述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围绕着产品的竞争而展开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愈发频繁。
如何做好企业的产品规划,准确地把握住市场脉搏和消费趋势,及时研发并生产出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做好产品的规划,首先是要分析和把握产品的发展趋势。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从技术进化的角度对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进行了预测,并据此推断该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形态,这为产品设计人员进行产品设计及研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产品的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理论主要从产品的市场营销的角度对产品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产品策略及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
两个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品的生命过程进行了分析,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对企业的产品规划工作又有何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2 TRIZ中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及技术成熟度预测2.1 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一个产品或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可以简称为系统。
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并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子系统可以是零件或部件构成。
系统是处于超系统之中的,超系统是系统所在的环境,环境中其他相关的系统可以看作是超系统的构成部分。
G.S.Altshuller于1946年开始创立TRIZ理论,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是技术系统进化论,其主要观点是技术系统的进化并非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的进化模式,所有的系统都是向“最终理性化”进化的,系统进化的模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并可以应用于新系统的开发,从而避免盲目的尝试和浪费时间。
Altshuller的技术系统进化论主要有八大进化法则,这些法则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triz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和进化法则的关系

一、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和进化法则的关系?
(1) 婴儿期产品处于原理实现阶段,一般应用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和协调性进化法则使产品功能得以实现。
(2) 成长期产品处于性能优化和商品化开发阶段,一般应用提高动态性法则、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促进产品快速完善,广泛获得市场认可。
(3) 成熟期产品技术已趋于完善,一般应用向微观系统进化对局部加以改进。
(4) 衰退期产品性能参数、盈利已达到最高并开始下降,需要提前开发新的替代产品,一般应川旬超系统跃迁法则使产品更新换代。
(5)提高理想度法则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2) 二、描述一个问题,并找出其中的技术冲突?(需找出改进的参数和恶化的参数)
(3) 塑料瓶装口香糖较锡纸装口香糖量多实惠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的问题是:用户每次咀嚼完毕瓶装口香糖后会因找不到纸巾包裹废弃物而烦恼,随手乱扔既害人又不利己,而且每次吃完瓶内口香糖后对瓶子的处理也是一种烦恼,既不能乱扔,放在包里还占空间。
解决方案是:用一节一节的粘性纸卷成的瓶正好解决掉这个问题。
每当用户吃完口香糖后,就从瓶子上撕下一块儿纸包裹口香糖,解决了找不到纸巾包裹口香糖的烦恼,而粘性纸的节数正好正比于口香糖的数量,当口香糖吃完后,对应的粘性纸也撕光,正好解决了瓶子大占空间的问题。
改进的参数:21 功率·33可操作性·32·可制造性恶化的参数:13·结构的稳定性。
TRIZ中的技术系统S-曲线进化法则与产品的生命周期

个产 品或 物体 都可 以看作 是一个 技术 系统 ,
技术系 统可 以简称 为系统 。系 统是 由多个 子系统组 成 的 ,并通过 子系 统问 的相互作 用来 实现一 定 的功 能 ,子 系统可 以是 零件或 部件 构成 。系统 是处于超 系统之 中 的,超 系 统是系 统所在 的环 境 ,环 境 中其 他 相关 的系统 可 以看作 是超 系统 的构 成部分 。
摘要 : 文章对发 明 问题解 决理论 ( T RI Z) 中的技 术 系统 S 一曲线进化 法则及产 品生命周期 理论进行 了简单 的介 绍, 探 讨 了通过 T R I Z 的技 术 系统 S 一曲线进 化 法则对产 品技 术成 熟度 的预 测及通过 产品 生命周期 理论对 产品
市场成 熟度 的评价 ,两个理论之 间的 区别及相互 关 系以及 它们对企 业进行产 品规 划 的相 关启 示。
s o l v i n g ,发 明 问题 解 决理 论 )从 技术进 化 的角 度
对产 品的技术 成熟度 进行 了预测 ,并据此 推断 该产
点是技 术系统 的进 化并非 随机 的,而 是遵循 着一定 的客观 的进化模 式 ,所有 的系统 都是 向 “ 最 终理性 化 ”进 化 的,系统进 化 的模式可 以在 过去 的专利发 明中发现 ,并可 以应 用于 新系统 的开 发 ,从 而避免 盲 目的尝试 和浪 费时 间。A 1 t s h u l l e r 的技 术系统进 化 论主 要有八 大进化 法则 ,这些 法则 可 以用 来解决 难题 ,预 测技术 系统 ,产 生并加 强创造 性 问题 的解
决工具 。
品未来 的发展 方 向及 形态 ,这 为产 品设计人 员进 行 产 品设计 及研 发提 供 了很 好 的借 鉴 。产 品的生命 周
TRIZ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TRIZ理论包含着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发明问题的分析方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二)最终理想解(IFR)。
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如果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作通向胜利的桥梁,那么最终理想解(IFR)就是这座桥梁的桥墩。
最终理想解(IFR)有四个特点:1、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2、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3、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4、没有引入新的缺陷等。
(三)40个发明原理。
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分别是:1、分割;2、抽取;3、局部质量;4、非对称;5、合并;6、普遍性;7、嵌套;8、配重;9、预先反作用;10、预先作用;11、预先应急措施;12、等势原则;13、逆向思维;14、曲面化;15、动态化;16、不足或超额行动;17、一维变多维;18、机械振动;19、周期性动作;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21、紧急行动;22、变害为利;23、反馈;24、中介物;25、自服务;26、复制;27、一次性用品;28、机械系统的替代;29、气体与液压结构;30、柔性外壳和薄膜;31、多孔材料;32、改变颜色;33、同质性;34、抛弃与再生;35、物理/化学状态变化;36、相变;37、热膨胀;38、加速氧化;39、惰性环境;40、复合材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表业的新老交替
自控1101
对于制表业你最先想到 哪个国家?
瑞士有哪些为人所熟知的品牌?
ROLEX(劳力士) 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 IWC(万国表) PIAGET(伯爵表)
Omega(欧米茄 ) 赞助奥运会的名品
牌 你会在田径赛场上经常看到他的标志 swatch斯沃琪集团
•当实现系统功能的原理出现后,系统也随之产生; •新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通常是从其它已有的系统中“借” 来的,并不适应新系统的要求。
性能参数 成熟期
衰退期
成长期 婴儿期 时间
• 制约系统的主要“瓶颈”问题得到解决,系统的 主要性能参数快速提升,产量迅速增加,成本降 低; • 随着收益率的提高,投资额大幅增长;
• 特定资源的引入使系统变得更有效。
性能参数 成熟期
衰退期
成长期 婴儿期 时间
•
系统发展趋于缓慢
•
•
生产量趋于稳定
新出现的矛盾会阻碍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性能参数 成熟期 衰退期
成长期 婴儿期 时间
• •
相同功能的新技术系统开始排挤老系统 系统带来的收益在下降
性能参数 成熟期 衰退期
成长期
婴儿期
时间
瑞士表的创新, swatch斯沃琪集团最新 推出的Swatch Touch系列,抛弃了通常的 按键式控制,改为触屏控制,在触屏手机 进入寻常百姓家,触屏腕表不得不说是一 个创新,腕表屏幕在能抗压抗磨,防水的 前提下做到触屏,比手机更艰难。
瑞士在制表业占据一百多年 瑞士一直以自 己优良的制表业自豪。在1968年,他们占 有世界手表业市场份额的65%,利润超过 80%,然而,仅仅在这之后的10年中,他 们市场份额下降到了10%以下,并且在接 下来的3年中,他们不得不解雇65000名手 表工人中的50000人。而今天,是日本控制 着世界手表业。不过在1968年瑞士表如日 中天时,实际上日本人并没有市场份额。
欧米茄是驰名全球的瑞士名牌钟表,在1964年东京第18 届奥运会之前的历届奥运会都使用欧米茄计时钟表,创下了17 次独占计时权的辉煌历史。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精工企业为 了摸清瑞士欧米茄的详情,派出考察队前往。通过这次考察, 他们了解到欧米茄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只有几部 是石英表而且还都笨重不堪。 精工企业集团在取得了东京奥运会计时权后,调集下属3 家公司的20多名技术精英组成计时装置开发队伍。派出了3000 多名技术人员,耗资30亿日元,策划了日本精工走向世界的方 案。在各个比赛项目中,都以精工表计时。如此一来,世界各 地亿万观众都通过电视屏幕认识了精工表。 精工表果然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出风头。当来自非洲的运 动员阿贝贝在马拉松比赛中飞奔过终点时,精工瞬间数字跑表 立即定格,正确地指着2.12.11.2。阿贝贝以2小时12分11 秒2创造了奥运会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那块在赛程中时刻追踪 阿贝贝的数字跑表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驱动便携式石英表, 平均日差仅0.2秒。如此高精确度的精工表在东京奥运会上亮 相,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实际上1968年到1978年瑞士表进入了衰退 期,技术达到极限,带来的收益在下降。而 日本在二战之后,在美国的支持下制造业急 速发展,日本表也就在这时兴起,进入了技 术系统进化的成长期,表的性能有了显著的 提高。也就是这样日本表逐渐占据了世界市 场份额。而日本表的代表精工企业就是如此 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