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重大科技专项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2023年,我国在重大科技专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将2023年度重大科技专项工作总结如下:二、重大科技专项进展1. 脑与类脑智能领域在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的推动下,我国在脑与类脑智能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中,千亿级神经元数字孪生脑平台以复杂人脑为原型,实现了人脑全尺度千亿级神经元功能的精细计算模拟,为治疗抑郁症等脑疾病提供了全新思路。
此外,具备动态双目立体视觉和视听多模态控制的机器头脑已在轨道交通安全检测和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应用。
2. 超重油降粘和高凝油降凝技术在“大型煤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超重油降粘和高凝油降凝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成功研究出重油降粘及高凝油降凝方法与工艺技术措施,建立了解决同类型区块原油降粘与降凝工艺技术的问题模式,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复旦大学-蘑菇车联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复旦大学与蘑菇车联联合成立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中心通过车、路、云三端的海量交通大数据构建AI大模型,实现自动驾驶从感知到认知、协同决策,以及路侧数据赋能仿真和模型训练。
这一成果有望大幅提升全域交通运行安全与效率。
三、重大科技专项成效1.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专项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个项目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人才培养与引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同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我国科技创新队伍。
3. 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在重大科技专项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影响力。
四、结语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辽宁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2012年9月21日)的要求,为保证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大专项是指由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旨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核心部件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支持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获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三条重大专项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聚焦特定目标、滚动支持、动态调整、分年度实施”的管理方式。
注重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
支持上下游产业配套,鼓励核心关键部件开发。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重大专项由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按照各自部门职能分工进行管理。
省科技厅具体负责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
主要职责:(一)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订重大专项管理规定;(二)组织制定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等;(三)凝炼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和战略装备产品,发布项目招标、申报指南;组织项目评审论证,遴选预备项目;批复重大专项项目立项,编制下达重大专项立项计划;(四)组织对重大专项项目的检查监督、中期评估和总结验收等工作;(五)负责建立重大专项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定期调度、汇总、统计、分析评价和报告重大专项实施进展等情况。
省财政厅全程参与重大专项项目评审、遴选、检查监督和总结验收等工作,具体负责重大专项资金的审核拨付等工作,主要职责:(一)负责安排重大专项年度资金总预算;(二)负责重大专项项目预算的审核;(三)负责重大专项资金的审核拨付;(四)负责审核重大专项项目年度总决算;(五)会同省科技厅负责重大专项绩效评价工作。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通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3.11.14•【字号】豫科项〔2023〕49号•【施行日期】2023.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24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通知豫科项〔2023〕49号各省辖市科技局、财政局,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科技、财政管理部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各县(市)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国家高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安排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河南省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省级创新研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将2024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一)项目应严格按照省重大科技专项指南发布的专题进行申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河南转型发展需要,聚焦产业发展和服务民生公益,不在指南范围内的项目不予受理。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特殊要求除外)。
(二)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在我省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注册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前,建有省级(含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
对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实行绿色通道制度。
项目申报单位、参与单位以及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三)项目申请单位为企业的须有实际研发活动,上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大中型企业不低于1.5%,其他企业不低于3%。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张榜的通知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张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11.17•【字号】•【施行日期】2022.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张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论述精神,山西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山西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及文物保护等领域,凝练形成了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现张榜公布,面向国内外广泛征集优势科研团队挂帅揭榜攻关。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张榜项目本次张榜项目共27个,分为企业重大技术攻关、重大基础前沿与民生公益两类。
(一)企业重大技术攻关类:含项目22个,需求由山西省内相关企业(以下简称“需求方”)提出。
1. 煤粉锅炉快速变负荷自动化控制协同降碳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 16.XMW集成式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3. 10MW海上半直驱紧凑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发4. 薄煤层等高采煤机关键技术研究5. 煤矿单轨辅助运输系统研发及应用6. SiC晶体激光诱导剥离工艺与装备研发7. 深紫外LED量产型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装备研发8. 锑化物单模大功率激光器研发与应用示范9. 微波射频GaN外延缺陷检测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10. 高炉富氢低碳冶炼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与工业示范11. 民用雷达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主件研发12. 150kW级高功重比通用航空重油活塞动力研发13. 大型油膜轴承修复/强化用智能化激光熔覆成套装备技术及应用14. 近红外二区磷光型成像系统及纳米探针研发15. 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药物研发16. 在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17.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空间多人互动虚拟数字景区关键技术研究18. 面向极端环境微弱目标探测的高性能单光子成像关键技术研究19. 面向信创全系统测试仿真和性能调优关键共性技术研究20. 面向基础设施电磁大数据的智能感知决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2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智能播种作业装备研发22. 低品类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关键技术与示范(二)重大基础前沿与民生公益类:含项目5个,需求由省科技厅结合当前科技前沿和山西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凝练提出。
山东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06.09.30•【字号】鲁财教[2006]40号•【施行日期】2006.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山东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财教〔2006〕40号)各市财政局、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为加强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经省科教领导小组同意,现将《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九月三十日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省财政设立了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以下简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
为加强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在省科教领导小组指导下实施。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省科技厅主要负责项目管理。
第三条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的安排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专项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不低于500万元。
第五条为更好地发挥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的作用,将探索建立资金市场化运作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机制。
专项支持的重点和对象第六条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方向是:(一)支持重大战略产品的研发;(二)支持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三)支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第七条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一)事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已经或有望进入国家科技计划;(四)达到或接近国家水平以及我省需重点扶持的科技创新平台。
河南省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试行)

河南省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豫发〔〕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的意见》(豫政〔〕号),科学布局、统筹实施河南省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聚焦我省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创新需求,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以及民生公益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瓶颈,着力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是具有引领作用突出、资金投入量大、协同效应明显、支撑作用显著的重大科研项目。
第三条专项实施突出目标导向,聚焦事关我省重大战略的科技创新需求,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多方联动进行集成式协同攻关;突出系统布局,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瞄准重点优势产业上下游的关键节点,进行全链条一体化布局,集成资源系统推动专项的组织实施;突出分类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示范转化的导向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积极参与。
第四条专项主要包括重大创新专项、重大公益专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型产业集群专项三个二级专项。
其中,重大创新专项包括《河南省“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实施方案》(豫政办〔〕号)中的创新引领专项和重大创新示范专项,主要围绕我省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政府主动布局,强化省市联动,力争解决相关领域核心技术缺乏、关键装备部件依赖进口等“卡脖子”问题,打造标杆、形成示范,突出产业化目标,助推产业转型发展;重大公益专项主要聚焦我省民生科技、社会公益、公共安全以及基础学科、新兴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型产业集群专项主要依托自创区优势资源,瞄准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特色产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突出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瓶颈,一体化全链条组织实施,力争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力的优势产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科技部门组织实施的为了解决国家关键、紧急、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创新项目,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大专项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等多个方面。
该项目往往由多个部门或单位合作实施,在经费、专家、设备等方面得到国家全力支持和优先保障。
自198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范围逐渐扩大。
其中,部分项目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和经济效益。
例如,“三峡工程调度自动控制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为我国实现了三峡电站顺利调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效节能快速脱硫除尘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在我国推进清洁能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是为适应新时代需求,坚持创新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一个重要计划。
它面向未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注技术前沿和热点领域,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旨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对象不仅包括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传统研发机构,还包括小微企业、合作社、社会组织等新兴研发机构。
该计划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
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涉及多个领域,如信息通信、装备制造、新能源、生命科学等。
重点研发计划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科技成果,如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等。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科学院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资助基本研究和前沿性、原创性、关键性研究项目。
该基金的资助方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科学、医学与卫生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推动学术进步。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申请人自行提交研究计划并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获得资助。
该项目支持原创性、前沿性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鼓励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学术创新和交流。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科技项目跟踪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竞争性安排暂行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是指由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针对全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重大战略产品开发、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科技专项计划。
第三条重大专项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
第四条重大专项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共同管理,省科技厅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代理机构从事中介服务工作。
第五条重大专项实行竞争性安排,采用专家评审和招标投标两种形式,并按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竞争性安排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进行管理。
第六条建立专家制度。
成立由技术、管理、财务等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协助开展重大专项的评审、论证、监管等。
第七条重大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按照《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二章申请立项第八条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经公开征集、专家论证,向社会发布重大专项年度申报指南,明确项目申报的内容、目标、资金、时间、方式、承担单位等具体要求。
第九条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通过网络提交《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书》、《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十条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和财政局,或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后报送省科技厅。
第十一条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网络评审,确定初选项目。
其中,省外专家数目应超过半数。
第十二条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采用集中答辩或现场考察等形式,对初选项目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专家论证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度xx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南内容
专项1:智能型工业机器人
项目1:基于机器人的紧固件智能柔性装配线
研究内容:围绕机器人技术开展嵌入式、传感器、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制直角坐标和SCARA(选择顺应性装配机器手臂)等机器人产品,并搭建基于目标产品的多工况模块化紧固件智能柔性装配生产线,实现多品种小批量螺钉类紧固件柔性、高速、全自动化装配,并替代进口。
考核内容:
(1)开发出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LED照明等产品生产的M1-M10螺丝(钉)紧固装配生产线,达到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完成工程示范;
(2)性能指标:效率≥50个/min,力矩控制精度0.25%,故障率<0.2%,装配效率提高3倍以上,直角坐标机器人精度±0.015mm,负载35kg,SCARA机器人精度±0.015mm,运动范围1.2m;
(3)开发嵌入式控制系统和闭环程序,实现生产线全自动运行;开发生产线状态监控程序,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并可向MES/ERP等管理系统提供生产线运行数据;
(4)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以上,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专项2:重大能源装备
项目2:特高压直流接入750kV交流换流变压器
研究内容:开展高电压的绝缘、直流偏磁和谐波对振动、噪声和损耗的影响、冷却方式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特高压直流接入750kV交流换流变压器。
考核内容:
(1)开发出特高压直流接入750kV交流换流变压器,并完成工程示范;
(2)性能指标:额定容量412300kVA,电压组合(765/ (+25,-3)×1.25%)/174.9 kV,频率50Hz,短路阻抗 (额定分接、+23分接、-5分接)23%,最大相间阻抗偏差2%,冷却方式OFAF,联接组别IiO,绝缘水平:网侧LI1950SI1550AC 900-LI185AC95、阀侧
LI1300SI1175AC646DC646PR460,噪声≤78dB(A)(工频额定电压),空载损耗190kW(无直流偏磁)、221kW(有直流偏磁),负载损耗1197 kW(额定分接,不含谐波)、1299 kW(额定分接,含谐波)、1244kW(最大分接,不含谐波)、
1347kW(最大分接,含谐波),直流偏磁耐受电流10A阀绕组谐波电流(A):5次:670.9、7次:398.21、11次:136.39、13次88.95、17次:53.36、19次:48.68、23次36.61、25次:29.36;
(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项目3:±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滤波电容器装置
研究内容:开展特高压直流输电用高压电力电容器滤波装置绝缘配合、滤波电容器组抗震、抗风性能、滤波装置噪声控制、电容器单元比特性和耐受短路放电电压能力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滤波电容器装置。
考核内容:
(1)开发出±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用滤波电容器,并完成工程示范;
(2)性能指标:最大持续电压530.66kV,工频50Hz,最大持续电流269.56A,噪声≤65dB,损耗≤0.002(工频额定电压,温度20℃),最高过电压5.46kV,最高过电流184.1A,平均使用寿命>27万h,自持放电特性RC=12.7h,短路放电电压能力提高到3.5倍;
(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上,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项目4:超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成套设备
研究内容:针对千兆瓦级换流阀功率模块、系统控制等瓶颈,开展新一代高功率密度功率模块设计制造、上千独立节点数实时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控制、超大容量(千兆瓦级)换流阀设计与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兆瓦级超大容量柔性直流输变电换流阀成套装备。
考核内容:
(1)开发出350kV/1000MW换流阀成套设备,并完成工程示范;
(2)性能指标:电压±350kV,容量1000MW,输电效率≥99%,过负荷能力1.3倍;
(3)高功率密度功率模块设计、换流阀控制、换流阀设计、换流阀试验等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项目5:基于智能电网的超高压电子式互感器设备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子式互感器的需求,开展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精确度等关键技术研究及电子式互感器传感单元结构与一致性设计和评估,攻克基于IEC61850 的统一信息平台的电子式互感器现场电磁兼容设计和超高压电子式互感器产品开发及试验测试等关键技术,研制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超高压电子式互感器设备,满足国家型式试验和性能检测试验要求。
考核内容:
(1)开发出220kV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设备,并完成工程示范;
(2)性能指标: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3/
220kV,绝缘水平252/395/950kV,额定一次电流1250A,电流测量0.2S 级,电流保护5P20;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额定电压3/
220kV,绝缘水平252/395/950kV,电压测量0.2级,电压保护3P;
(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 形成企业技术标准2项以上,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专项3:轨道交通装备
项目6:大轴重铁路货车滚动轴承
研究内容:攻克重载紧凑型轴承结构数字化设计、低扭矩密封与润滑、滚动体低摩擦高稳定运行姿态保持、高可靠性轴承制造与装配工艺、非均匀壁厚轴承套圈可控硬度梯度热处理等技术,研制30吨轴重铁路货车轴承和轴承环境实验装置,并进行装车实验,达到指标参数要求。
考核内容:
(1)开发出30吨轴重铁路货车轴承5000台套及以上,并装车运行,并完成工程示范;
(2) 性能指标:轴承制造精度P5级,台架试验速度
110km/h,重载货车运行100km/h以上,运行环境-45-
+50℃,运行温升<55℃,轴承免维护期≥60万公里,使用寿命≥120万公里;
(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形成1项软件著作权和2个数据库,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专项4:工程机械
项目7: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研究内容:针对石油勘探的超深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等特殊钻井作业要求,开展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总体设计、非接触电磁耦合结构设计、井下旋转轴与不旋转套之间信号和电能的非接触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适应井下狭小细长空间的专用高功率涡轮发电机和旋转导向系统,并建成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生产线。
考核内容:
(1)开发出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样机,并建成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生产线,并完成工程示范;
(2)性能指标:规格171.45mm(6 3/4"),适用井眼尺寸216mm(8.5"),造斜率最大8°/30m,最大钻压250KN,最大转速200r/min,最大扭矩21KN·m,最高工作温度150℃,翼肋伸出力0-18kN,行程范围 0-16mm,工具最大抗压
140MPa,可承受最大轴向和横向振动加速度20g,承载最大拉力1800KN,连续工作≥150h;
(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形成软件著作权1项,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项目8:煤层气开采与煤矿安全救援用智能钻探装备
研究内容:开展松软煤层或各种地质断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钻进破岩机理及成孔技术与高效定向组合钻具、钻机工作机构系统动力学与动态优化、钻进工作参数最优匹配与智能控制、双管随钻定向钻进与测量和钻具环空强制内排渣等技术研究,攻克特殊地质条件下长距离、高精度定向钻孔和双管定向钻机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制煤层气开采与煤矿安全救援用智能钻探装备,并完成工程示范。
考核内容:
(1)开发出煤层气开采与煤矿安全救援(打通通道,抽排瓦斯、积水,或输送食物、氧气等)用智能钻探装备2台套,完成工程示范2个;
(2)性能指标:普通煤层最大钻进深度1000m,松软煤层最大钻进深度300m,终孔直径120mm,最大工作扭矩
1xxNm,最大给进力250KN,最大起拔力350KN,倾角实时随钻测量精度±0.2°,方位角实时随钻测量精度±1°,工具角实时随钻测量精度±1°,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形成技术标准3项以上,并在考核产品中应用。
项目9:分体式短臂智能化采煤成套设备
研究内容:开展连采机截割保护、连采机铲运分体驱动、连采机的自适应截割、多功能车大坡度独立驻车制动、梭车电缆卷筒的排缆和保护、行走液压支架的清障逃逸和移动破碎机的破碎辊升降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可实现连采机截割保护、铲运分体驱动、自适应截割、实时显示截割高度、设备运行状态并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的分体式短臂智能化采煤成套设备。
考核内容:
(1)开发出分体式短臂智能化采煤成套设备,并完成工程示范。
(2)性能指标:截割功率2×180kW,行走功率2×
75kW(变频),截割高度1.8-4.8m,截割宽度3.65m,遥控掘进作业范围100m;
(3)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形成企业标准1项,并在考核产品中得到应用。
专项5:智能制造集成装备
项目10:铝塑泡罩包装智能联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