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复习题

合集下载

华师网络2014年9月课程考试《教育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师网络2014年9月课程考试《教育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育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 D.教育方法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C.教育规律 D.以上都是3.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培养》 B.《学记》C.《大教学论》 D.《论语》4.在西方教育史上出现的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培养》 B.《学记》C.《大教学论》 D.《理想国》5.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培养》 B.《学记》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6.()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论演说家的培养》 B.《学记》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7.“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布鲁纳 D.洛克8.“绅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布鲁纳 D.洛克9.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这个名称的是()。

A.梅伊曼 B.拉伊C.卢梭 D.杜威10.()完成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A.梅伊曼 B.拉伊C.卢梭 D.杜威1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两大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杜威与赫尔巴特 B.赫尔巴特与杜威C.赫尔巴特与斯宾塞 D.夸美纽斯与斯宾塞12.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的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C.卢梭 D.巴班斯基13.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著作是()。

A.孟宪承的《教育概论》 B.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C.吴俊生的《教育哲学大纲》 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14.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C.卢梭 D.巴班斯基15.提出教育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布卢姆C.赞科夫 D.巴班斯基16.()是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主要代表作。

2014秋华师科学教育作业(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4秋华师科学教育作业(word文档良心出品)

作业1.第1题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的特征是()。

A.以获取科学事实,并尝试对其进行解释为主要学习目的B.以掌握自然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目的C.以掌握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为学习目的D.以掌握科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为主要学习目的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现象——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归纳概括——结论——应用”的教学结构,属于()。

A.规律性知识学习B.概念性知识学习C.方法学习D.事实性知识学习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3题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定性实验法C.定量实验法D.描述法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4题“水的酸碱度对草生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A.水的容积B.草生长的高度C.水的酸碱度D.草生长的速度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5题一朵菊花属于()。

A.一朵单生花B.一个头状花序C.一朵雄性花D.一朵雌性花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6题学习花的结构时,不合适作学材的是()。

A.桃花B.菊花C.油菜花D.洋紫荆花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32题根据观察和可以得到的信息,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步。

但无论怎样提出问题,都应该()。

A.以学生已有的看法和经验为探究的起点B.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起点C.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发展程度为起点D.以科学概念为起点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33题下列课堂表现中,不属于学生角色行为的一项是()。

A.收集他人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B.根据实证来确定或修正原有的判断或解释C.提出进一步探究的新问题D.组织结构化的探究活动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34题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学生()。

最新华师《科学教育》100作业

最新华师《科学教育》100作业

1.第3题<p>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数据,做出结论或提出行动方案,属于下列哪种过程技能?</p>A.实验B.调查C.解释数据、建立模型D.猜想与假设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13题观察自然现象时,合适的探究策略是:A.不受概念图的影响,用感官观察现象B.围绕一个科学概念有目的地进行观察C.使用单一的感官进行观察D.只针对不熟悉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14题根据观察和可以得到的信息,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步。

但无论怎样提出问题,都应该:A.以学生已有的看法和经验为探究的起点B.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起点C.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发展程度为起点D.以科学概念为起点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15题通常说的“公平实验”指的是:A.改变实验的条件,保持实验的结果相同B.不改变实验中的任何变量C.在实验中一次改变一个变量,保持其他变量不变来观察实验的结果D.在实验中同时改变多个变量,观察实验的结果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16题下列课堂表现中,不属于学生角色行为的一项是:A.收集他人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B.根据实证来确定或修正原有的判断或解释C.提出进一步探究的新问题D.组织结构化的探究活动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17题发现式科学教育观主要受到哪一位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的影响?A.维果茨基B.杜威C.皮亚杰D.罗杰斯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18题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学生:A.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B.科学能力的提高C.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D.科学态度的提高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19题不属于科学研究原则的一项是:A.引出有价值的、能用实证方法来进行研究的问题B.尊重事实,而不是依靠推理C.使用能够直接对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D.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20题在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设科学课的起始年级是:A.一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七年级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21题“引导—探究—发现”模式所渗透的教育思想是谁的结构主义教学论?A.杜威B.布鲁纳C.皮亚杰D.维果茨基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22题新经验与先前经验的匹配,可建构科学概念。

2014华南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珍藏版

2014华南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珍藏版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计算机应用基础(625)一、简答题(共60分。

每题12分)1.王老师买了一台手提电脑,想要查看一系电脑的特性,他应该查看哪些?如何查看?2.ROM与RAM有何不同?3.与Windows系统相比,Android系统或Ios系统有何特点?4.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对计算机有哪些危害?当前有哪些流行的杀毒软件?5.现在有许多老师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解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并分析使用PowerPoint开发教学软件的优势。

二、论述题(共90分,第2小题30分,其余每题20分)1.画出计算机的结构(包含外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心理学中有一理论与计算机原理类似,简述这个原理,并说明她对教育的作用。

2.Office主要有哪些部分构成,各自的功能是什么?有人根据Office 应用软件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阐述该教学方式对教育信息化产生的影响。

3前面是关于一段关于大数据的铺垫材料。

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3.……。

阐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和要求。

教育技术学基础(806)一、简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及教育技术内涵(30分)二、信息化学习资源主要有哪些?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述其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

(30分)三、请分别就当前教育技术的两个热点问题说明你的观点,并指出这些问题的讨论对发展教育技术学的意义。

(30分)四、简述教学设计理论,并应用其理论设计一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30分)五、请你设计一个研究课题,包括课题名称、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30分)。

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2014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克伯屈(进步教育著名的教育家,设计教学法之父),设计教学法(理论基础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1,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地有目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2,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把学校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3,四个步骤: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结果.2、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而发展。

其次,人的全而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中分析了工人在生产劳动中体力和智力两个方而的片而发展。

最后,人的全而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①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工厂手工业的分工加剧工人片面发展。

②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大工业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教育学上的重要意:①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②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

③为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3、贝尔·兰喀斯特制(11陕西 14华东 12北师)4、心理健康(14 华中 13北师 13华南)5、社会规范学习(12浙江)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内含及要求。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整合,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发挥作用,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是:(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的教育影响一致;(2)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而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10)及满分答案.doc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10)及满分答案.doc
在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 设科学课的起始年级是()o
A.—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七年级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L0
13.第45题
从探究式教学的角度来看,探究的基础是()。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获得证据
D.推理判断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8.第9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结构性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
解科学模型、科学概念、科学规律。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9.第10题
国民应具备科学素质是个人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0.第11题
继发性的“迷思概念”,比原发性的前概念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干扰
标准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题目分数:1.0
56-第34题
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卡拉曼概括了人进行思维和决策时运用的三
种不同的方式:运用来进行认知、运用的决策系统和
运用推理的决策系统。
答案:
感知,直觉
标准答案:
感知,直觉
题目分数:1.0
57.第35题
科学是反映自然世界各种现象的的知识体系。
答案:
客观规律
答案:
客观世界人类自身
标准答案:
客观世界人类自身
题目分数:1.0
65.第62题
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 和对
变化世界的敏感。
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英语学科教学专业课真题(333教育综合+907英语)(回忆版)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英语学科教学专业课真题(333教育综合+907英语)(回忆版)

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2.教育制度3.贝尔—兰咯斯特制4.人的全面发展5.社会规范性学习6.心理健康简单题1.简述德育原则中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内容及其要求。

2、朱子读书法3.创造性心理的建构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及其要求。

论述题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内容和对“教育应先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先行)的观点进行评价。

2.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及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3.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过程理论的比较。

4.科举制的影响。

2014华师的907综合英语回忆版今年的综合英语改革了,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翻译与写作。

虽然有点措手不及,但同时又觉得很幸运,因为人文知识少了10分,由40分变为30分。

而增加的知识点大家一样都意料不到。

不管怎样,在这里,劝告师弟师妹们英语一定要尽早复习,打好基础,这是一个持久战,是个逐步量的积累的过程。

下面回忆下题目:题型:1.两篇阅读30分每篇阅读有5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选择题2分一道,简答题5分一道。

大家千万要注意每篇都有一个Question 2(即简答题)。

有些同学就以为是题干要求,就忽略过去了。

今年阅读第一篇讲市场与广告,第二篇是讲medical care。

2. 完型填空20分选择题(20个空,平时注意语法的积累就行)3. 改错20分20道,一道1分。

特别要注意改错跟我们的专八改错的题目要求和改法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

20道题不一定是全错,有些可能是正确,这就要打勾,根据题目要求做就好了。

这次的改错很难,程度远远高于专八,我看了好几遍,找出的错误寥寥无几,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英语的积累与渐进性学习。

4. 人文知识40分填空题10道,1道1分。

判断题10道,1道1分。

简答题1道,10分。

人文知识几乎都是英国和美国的天下。

现在把我能回忆到的题目大概讲下,记忆已经很零散了。

今年考的文学部分还挺多,大家复习时稍微着重下。

括号外是填的答案,括号内是对题目的大概回忆。

2014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4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4北京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2、苏湖教法3、进步主义教育4、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5、最近发展区6、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二、简答题1、德育的基本途径2、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3、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4、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三、论述题1、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2、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观点3、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4、教育的社会功能2014华东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1.贝尔-兰开斯特制2.城市学校3.自我效能感4.有意义学习5.现代教育制度6.德育过程二、简答题1.《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2.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3.评述《国防教育法》4.班集体发展的阶段以及班集体培养方法三、论述题1.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3.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4.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长?2014西南大学一、名词解释1. 学校教育2. 学记3. 课程标准4. 班级授课制5. 教育目的6. 教育评价二、简答题1. 原始教育的基本特征2. 教师劳动的特点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及其关系4. 教育的社会功能5.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6. 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三、论述题1. 试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2. 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3. 如何看待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2014华中师范大学一、选择教育学研究对象制约教育时也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的工作中心活动课程提出者平民教育家国防教育法自我效能感的提出者布卢姆的教育目标认知情感?社会契约原则是柯尔伯格的哪个阶段二、名词解释学校教育教育制度苏格拉底方法元认知三、简答现代教育的生态文明德育途径蔡元培的教育方针心理健康的标准四、论述联系中小学实际论述处理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和当代社会价值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异同2014东北师范大学一、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1美育2因材施教简答:教育的基本职能有哪些论述::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及其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二、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2最近发展区论述: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三、中国教育史简答《学记》对教学论的贡献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四、外国教育史简答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论述杜威的主要教学方法2014华南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1、设计教学法2、人的全面发展3、贝尔·兰喀斯特制4、心理健康5、社会规范学习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春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复习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看他们在哪些环节和问题上有困难,在哪些地方有误解。

这种评价称之为()。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常模评价答案:B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提出了“讲授—接受”教学模式。

A.赫尔巴特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A科学素养的四个维度有( )。

A.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B.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C.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D.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答案:C1982年秋,在科学启蒙教育大师()的领衔下,具有崭新教育理念的《自然》及指导《自然》课教学的《教师用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A.路培琦B.刘默耕C.章鼎儿D.沈人骅答案:B情境学习模式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Vanderbilt大学认知技术课题组提出的()模式。

A.抛锚式教学B.问题解决C.课题研究D.社会文化答案:A课题研究模式所渗透的主要教学思想是()的“从做中学”。

A.罗杰斯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B()的著名的“三个任何”教育理论——“任何学科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支撑了新的科学课程设计。

A.布鲁纳B.维果茨基C.皮亚杰D.奥苏贝尔答案:A在科学教育发展之初,科学教育等同于()的教育,它关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

A.科学方法B.科学技能C.科学思维D.科学知识答案:D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的提高。

A.探究的操作方法B.探究的操作技能C.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D.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答案:D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家庭为活动地点,以实验、观察、制作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A.少年科学院B.少年科学俱乐部C.家庭实验室D.家庭工坊答案:C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B.观察、实验阶段C.结束之前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答案:A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STS教育出现于()。

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答案:B“斜坡高低对小球滑行距离的影响”实验中,控制变量是()。

A.(斜坡的)高度或角度B.(滑行)距离C.斜面质地D.光照答案:C“阳光对向日葵成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控制变量是()。

A.水分B.(光照)小时数C.高度D.向日葵长高了答案:A对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重点是:应抓住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的()进行。

A.态度B.情感C.价值观D.态度和情感答案:A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数学方法答案:A自从()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道路。

A.1901B.1902C.1903D.1904答案:C“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

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表达与交流D.大胆想象答案:D科学是()活动。

A.科学家从事的科学研究B.人类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C.人类创造知识的D.人类进行创造发明的答案:B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珍爱生命C.尊重证据D.选择探究的问题答案:C小学科学课程的分目标包括()三个维度。

A.科学探究、科学方法、科学知识B.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知识C.科学探究、科学情感、科学知识D.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答案:D传统的知识价值观是以()为本,以传授科学知识作为主要目的。

A.学科知识B.科学素养C.科学思维D.科学方法答案:A“引导—探究—发现”模式所渗透的教育思想是()的结构主义教学论。

A.罗杰斯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D“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A.赫尔巴特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D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A.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B.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C.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D.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答案:A“孟克与奥斯本的渗透融合模式”与“马修斯的依量适度模式”都属于社会文化模式,其所渗透的主要教学思想是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本主义教学论。

A.罗杰斯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A课堂提问具有四个功能:评价功能、动机功能、()和启发思维功能。

A.促进学习功能B.激励学生释放潜能功能C.教学辅助功能D.活跃教学气氛功能答案:C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

A.直接的B.指导性的C.限制较死D.控制严格答案:B12.第31题“指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A.赫尔巴特B.杜威D.布鲁纳答案:B“学生体重对弹跳高度的影响”实验中,因变量是()。

A.性别B.地面的质量C.(弹跳)高度D.体重答案:C“湿度对面包上霉菌繁殖的影响”实验中,因变量是()。

A.改变湿度B.霉变情况C.面包发霉了D.湿度答案:B三种主要的方法:()、档案袋评价法、量表评价法。

A.常模评价法B.书面评价法C.达标评价法D.表现评价法答案:D美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十分流行的“概念图”教学正是对()的意义学习概念和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很成功的运用。

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奥苏贝尔答案:D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内容标准在教材中体现出渗透性、渐进性与整体性,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主要依靠()教学法。

A.实验B.讲授C.活动D.演示答案:C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了(),标志着科学课正式进入中国的小学学制。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京师大学堂章程》D.《蒙学堂章程》答案:B活动材料的选择原则有四点:()、注意实际性、突出趣味性、强调结构性。

A.注意科学性B.特殊性C.普遍性D.创新性答案:A从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而言,可分为()。

A.学校课程资源和素材课程资源B.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C.家庭和社区资源D.学校和家庭课程资源答案:B教学设计的三个部分是指()A.学年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B.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C.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评价设计D.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设计答案:A“钓鱼线的粗细对钓上鱼大小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A.时间B.地点C.(鱼的)重量D.(钓鱼线的)直径答案:D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堪称科学教育的经典著作。

A.《科学与教育》B.《教育漫话》C.《天演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答案:A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

A.培养未来科学家B.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C.创造科学知识D.实现科技腾飞答案:B最初的科学启蒙教育形式是()倡导的实物教学,遵循直观性原则。

A.培根B.杜威C.裴斯泰洛齐D.斯宾塞答案:C“斜坡高低对小球滑行距离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A.(斜坡的)高度或角度B.(滑行)距离C.斜面质地D.(小球)初速答案:A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B.学生C.家长D.不确定答案:B教学设计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所进行的分析、策划和安排。

A.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B.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C.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D.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答案:A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B.间接的C.直接的D.限制较死答案:B较之以前,“健康生活”单元的内容更侧重于()方面的要求,是为了养成良好的生活的卫生习惯。

A.卫生与保健知识B.情感态度价值观C.卫生常识D.生长发育知识答案:B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答案:A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答案:D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答案:D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A.布鲁纳B.斯金纳C.皮亚杰D.奥苏贝尔答案:C目的是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教学计划作准备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常模评价答案:A“温度对面包上霉菌繁殖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A.改变温度B.霉变情况C.面包发霉了D.温度答案:D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A.对待科学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态度B.对待科学事物的情感C.科学价值观D.科学素养中的情感与态度答案:A()素有自然科学教学的“三剑客”美称。

A.路培琦、章鼎儿、李子平B.刘默耕、路培琦、章鼎儿C.刘默耕、路培琦、李子平D.路培琦、章鼎儿、沈人骅答案:A“水的酸碱度(pH)对草生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A.(水的)pHB.(草的)高度C.浇水的量D.光照答案:A在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表现、学习态度、科学过程技能掌握上的表现予以评价。

这种评价称之为()。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常模评价答案:C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选择空间很大B.硬性的C.弹性的D.间接的答案:B远程培训模式一般有()、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三种形式。

A.校本培训模式B.研训一体模式C.网络教育D.函授教育答案:D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答案:D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B.珍爱生命C.生命的共同特征D.天气的变化答案:C()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制定了一项改革科学技术教育的国家计划,这就是世界瞩目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报告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科学事业三方面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A.1970B.1982C.1985答案:C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B.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C.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D.应用知识经验解释现象答案:A多选题“学生身高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实验中,控制变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