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与生物制药

合集下载

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温和等特点,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酶工程技术是指通过改变酶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从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制药中酶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酶工程技术是一种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生物合成过程的技术。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变酶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来提高其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酶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加速合成所需的产物,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酶的活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酶工程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酶的分子结构是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不同的酶分子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催化机制和催化特性。

通过分析酶分子结构及其催化机理,可以设计新的酶分子结构,从而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酶工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酶活性的提高:通过改变酶分子结构,设计新的酶分子结构,以扩大受体特异性,从而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2)酶稳定性的提高:酶在极端条件下容易发生变性,因此通过改变酶分子结构,增加酶的稳定性,以提高酶的应用范围。

(3)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均衡:在酶的活性提高的同时,要保证酶的稳定性,以保证酶在长期应用中的效果。

二、生物制药中酶工程技术的应用(1)酶的生产:利用酶工程技术来改良酶的生产工艺,从而提高酶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目标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到表达细胞中,使得表达细胞能够高效地表达目标蛋白。

(2)制药工艺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酶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肽类和基因重组蛋白等生物药物的前体和中间体,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

(3)生物药物质量控制:酶可以用于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监测。

例如,通过酶工程技术设计新的酶分子结构,使之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从而提高对生物药物的分析能力。

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在生物制药、诊断试剂、组织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对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的详细回答:一、生物制药1. 替代疗法:某些疾病,如罕见的遗传病或罕见的癌症,可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通过使用酶工程,我们可以开发出针对这些疾病的替代疗法,例如用酶替代缺失的酶,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 疫苗生产:利用酶工程技术,可以高效地生产疫苗,如COVID-19疫苗。

通过表达和纯化特定的病毒蛋白,可以使用酶将它们转化为用于免疫反应的疫苗。

3. 生物类似药物:生物类似药物是针对已经存在的药物的模仿。

它们通常使用酶工程技术来生产这些药物,以提供更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替代品。

二、诊断试剂1. 抗原制备:利用酶可以高效率地分解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同时保留所需的功能特性,例如催化活性、抗原性等。

通过特定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特定的抗原,可用于制备诊断试剂。

2. 抗体制备:酶同样可以用于制备用于诊断的抗体。

这些抗体通常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用于检测特定生物标志物或疾病状态的抗原。

三、组织工程1. 细胞替代疗法:通过使用酶对组织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这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替代疗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治疗心肌梗塞或软骨损伤。

2. 生物材料辅助再生:利用酶辅助组织再生技术,可以在生物材料表面实现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这为组织再生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策略。

四、临床治疗1. 酶替代疗法:某些疾病,如血友病和庞贝病等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注射特定的酶替代剂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基因工程技术和适当的酶制剂。

2. 酶诱导疗法:对于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炎症性疾病,可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来调节免疫反应或细胞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需要特异性酶抑制剂的配合。

3. 合成生物学与细胞疗法:通过使用合成生物学工具,我们可以创建出能够在体内定向诱导、繁殖、编程并持久存在的人源性分泌型表达分泌酶的细胞株或复合体,它们能够在多种类型和病因的基础上催化效应增强炎症细胞的调节效能而治疗许多现有的无法有效解决的顽症难病。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研制也日益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其中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酶工程技术简介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在体内促进反应的进行。

而酶工程技术则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方法,对酶进行设计、改造、合成和利用的技术。

酶工程技术的出现,为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1. 酶制药酶制药是利用酶在体外合成药物或对药物进行标记的一种方法。

由于酶具有高效、选择性强、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在制药中被广泛应用。

举例来说,酶可以在体外合成抗癌药物、维生素、抗生素等有效成分,也可以对药物进行放射性标记,在体内追踪药物的分布和代谢过程。

2. 酶工程技术在酶药物研制中的应用酶药物是指利用特定酶来治疗疾病的药物,在制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酶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酶药物被开发出来。

例如,利用酶切割蛋白质能够治疗关节炎和癌症等疾病,在新药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酶反应过程中的控制与优化在酶反应过程中,酶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等都会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反应过程进行控制和优化。

酶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性质或设计特殊的反应条件,来优化酶反应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反应工程学方法,可以对pH、温度、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酶反应的产率和效率。

4. 酶工程技术在纯化和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纯化和分离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产率。

酶工程技术可以将药物在分离过程中与特定酶结合,通过酶的特异性去除其他无关成分,从而达到提高药物纯度和分离效率的目的。

三、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药物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成为制药行业的重要趋势。

酶作为一种天然催化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可以满足药物制备的高效性和精细化的要求,在药物研究和制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制药技术酶工程制药

生物制药技术酶工程制药

其他常用的产酶菌还有:主要用于生产葡萄 糖氧化酶、青霉素酰化酶、5'-磷酸二酯酶、 脂肪酶等的青霉,主要用于生产纤维素酶 的木霉,主要用于生产淀粉酶、蛋白酶、 纤维素酶的根霉,主要用于生产葡萄糖异 构酶的链霉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酶制剂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具体的生产 菌和目的酶不间,菌种的制备、发酵方法 和条件、酶的分离提纯方法也各不相同。
3在药物生产方面的应用
酶在药物制造方面的应用是利用酶的 催化作用将前体物质转变为药物。这 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主要的应用有: 利用青霉素酰化酶制造半合成青霉素 和头孢霉素、利用β-酪氨酸酶制造多 巴、利用核苷磷酸化酶生产阿糖腺苷、 利用蛋白酶和羧肽酶将猪胰岛素转化 为人胰岛素等。
4在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
在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 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所谓固定 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 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 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 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 剂,制备固定化酶的过程称为酶的固定 化。固定化所采用的酶,可以是经提取 分离后得到的有一定纯度的酶,也可以 是结合在菌体(死细胞)或细胞碎片上的酶 或酶系。
三、酶的生产菌
1.对菌种的要求 利用微生物生产酶制剂,首先要获得高产酶的优良菌种,然后
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培养和扩大繁殖,并积累大量的酶。这种有 目的地利用微生物生产酶的方法称为酶的发酵技术。虽然同一 种酶,往往可以从多种微生物中得到,但菌种性能的优劣、产 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发酵生产酶的成本,所以作为 一个优良的产酶菌种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①繁殖快、产酶量高,酶的性质应符合使用要求,而且最好是 产生胞外酶的菌。 ②不是致病菌,在系统发育上与病原体无关,也不产生有毒物 质。这一点对医药和食品用酶尤为重要。 ③产酶性能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 ④能利用廉价的原料,发酵周期短,易于培养。

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生物学和化学的知识,对酶进行研究和改造,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活性和选择性,从而实现对生物药物的高效生产。

本文将探讨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包括酶的筛选、优化、产物合成以及生产过程监控等方面。

首先,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第一个应用是酶的筛选。

酶的筛选是指从大量的天然资源中寻找具有所需活性和特性的酶。

传统的方法涉及到对大量的样本进行筛选和检测,但这种方法非常耗时、费力且效果不稳定。

而酶工程技术则通过构建酶库,将大量的酶候选体转化到不同的表达宿主中进行高通量的筛选。

通过高通量的筛选技术,可以筛选出拥有所需活性和稳定性的酶。

其次,酶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另一个应用是酶的优化。

酶的优化是指对酶进行改造,以提高其特定功能。

通过酶的定点突变、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等手段,可以改变酶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酶的底物结合位点、催化活性位点等来优化酶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此外,酶的改造还可以增加酶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高温、高压、酸碱等恶劣条件下工作。

通过酶的优化,可以提高生物制药中的产率和纯度。

另外,酶工程技术还在生物制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例如酶的产物合成。

酶可以被利用来合成各种高价值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药物、抗生素、酶制剂等。

酶可以选择性地催化特定化学反应,从而在合成过程中减少无用副产物的生成,提高产物纯度和产率。

此外,酶还可以在困难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反应,如不对称合成、催化剂的选择性还原等。

因此,酶工程技术在药物合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酶工程技术还可用于生产过程监控。

生物制药过程的监控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酶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构建报告基因来实现对酶的表达量、活性和稳定性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这些参数,可以实时了解酶的工作状态和产物的合成过程,从而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此外,酶工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注射剂的制备过程监控,如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酶工程与生物制药22

酶工程与生物制药22

酶工程与生物制药08生科杨菲200840700055 摘要:生物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从根本上改变进行药物发现和开发的方法。

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中发展时间较长的一门技术。

本文着重从工程和技术化的角度介绍酶工程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关键词:酶工程生物制药医药应用研究进展酶的概述酶的特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一类蛋白。

其特点: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1.酶工程简介1.1 酶工程,又称酶技术,它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将酶学理论和化学工程相结合,生产、制备、研究酶,利用酶的催化特性,将原料转化为目的产物的一门技术。

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自然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

在七十年代以后,伴随着第二代酶——固定化酶及其相关技术的产生,酶工程才算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

固定化酶正日益成为工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威力更大的第三代酶,它是包括辅助因子再生系统在内的固定化多酶系统,它正在成为酶工程应用的主角。

2.酶的来源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可以直接从生物体中分离提纯。

但是,理论上,酶和其他蛋白质一样,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得。

由于当前的条件,试剂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存在,人工合成法来生产酶,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目前我们还是直接从生物体中直接提取分离。

早期的生产多以动植物为主,从植物中提取的酶有蛋白酶,淀粉酶,氧化酶等,从动物中提取的酶有疑蛋白酶,脂肪酶和用于奶酪生产的凝乳酶等。

但是随着酶制剂应用范围大大扩大,原先生产的酶远远供不应求。

人们就开始探索利用动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酶的新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形下,有关科学家发现了利用微生物来生产。

1.种类多,酶品种齐全。

2.生长繁殖快,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3.培养简单,原料来源丰富,经济效益高。

4.适应性和适应力较强。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 酶工程制药技术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 酶工程制药技术

酶工程研究
有机相中酶反应的研究
5
酶工程研究
在工业、农业、医药和 食品等方面发挥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
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的开发及 应用研究
6
抗体酶、核酸 酶的研究
7
模拟酶、合成酶及酶分子的人工设计、 合成的研究
8
一、酶工程制备氨基酸类 药物
利用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或天 然存在的氨基酸前体为原料,同 时培养具有相 应酶的微生物、 植物或动物细胞,然后将酶或细 胞进行固定化处理,再将固定化 酶或细胞装填于适当反应器中制 成所谓 “生物反应堆”,加入 相应底物合成特定氨 基酸,反 应液经分离纯化即得相应氨基酸 成品。
③清洗和更换部分固定化酶比较麻烦。床内有 自压缩倾向,易堵塞,且床内的压力降相当大 ,底物必须在加压下才能加入。
①需保持一定的流速,运转成本高,难于放大。
②由于流化床的空隙体积大,酶的浓度不高。
③能处理粉末状底物。 ④即使应用细粒子的催化剂,压力降也不会很高。
③由于底物高速流动使酶冲出,降低了转化率。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无需进行酶的分离纯化
01
细胞保持酶的原始状态,
02
固定化过程中酶的回收
率高
抗污染能力强
06
固定化细胞 的特点
细胞内酶比固定化酶稳
03
定性更高
细胞本身含多酶体系, 05
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04
细胞内酶的辅因子可以
自动再生
固定化细胞的 制备技术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载体结合法
载体结合法是将细胞悬浮液直接与水不溶性的载体相结合 的 固定化方法。
pH的影响
溶液的pH对酶活性影响很大。 在一定的pH范围内酶表现催化 活性。在某一pH时酶的催化活 性最大,此pH称为酶作用的最 适pH。偏离酶的最适pH愈远, 酶的活性愈小,过酸或过碱则可 使酶完全失去活性。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反应器、生化工程等技术手段与酶学、生物工程等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在制药领域中,酶工程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酶的选择、酶在制药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选择适合的酶非常重要。

酶工程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还能提高产物的纯度、降低废物的生成量,节约成本。

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选择适合的酶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如果制备生物类似物药物,有时需要选择一种特定的酶,以便保证在产生类似物化合物时的正确度和纯度。

而在选择酶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酶反应的特异性、活性和稳定性等因素,以保证酶对反应物的选择性和效率。

因此,在酶的选择方面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

其次,酶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酶可以被使用在药物的各个阶段,如合成中间体的制备、合成药物、纯化、以及对不需要的杂质去除等方面。

例如,在合成中间体的制备中,可采用酶催化合成的技术,以降低反应物的副反应和纯度的提高。

在药物的合成中,酶催化可大大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纯化步骤则可以将杂质去除,增加产物的纯度。

而对于某些复杂的药物,酶也可以在药物的研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通过酶技术来研究药物代谢和药效,从而增加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酶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高效和绿色生产中。

生物反应器中的酶系统可以使用和使废物产生量降低等方面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制备含水药物粉剂时,可使用酶技术将常规制剂的发散性和吸散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药物在身体中的吸收率和效率。

最后,要注意酶的稳定性。

在使用酶的过程中,酶的稳定性和长期持久性对制药工业至关重要。

酶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并且需要良好的维护和贮存的方法。

在酶反应进行时,酶所处的环境条件也要得到充分考虑。

因此,在酶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酶的稳定性测试,并就最优条件进行调整和修改。

综上所述,酶工程技术对于制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酶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⒊目前常用的产酶微生物:大肠杆菌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一般分泌胞内酶,需经细胞 破碎才能分离得到;枯草杆菌是工业生产应用最广泛应用之一。
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酶促反应的专一性强,反应条件温和。酶工程优点:
工艺简单、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产品收率高、纯度好。一、酶在疾病 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1、蛋白酶
关键词: 酶工程 生物制药 医药应用 研究进展
Title
Abstract:
Bio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radically change the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Enzyme engineering is t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nger a foreign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Angl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troduced enzy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Key words:
蛋白酶经组织注射可治疗高血压,由于蛋白酶催化运动迟缓素原及胰血管舒张素原的 部分肽段水解生成运动迟缓素和胰血管舒张素,从而使血压下降。
2、α-淀粉酶 消化药。
3、脂肪酶 消化剂。假单胞菌脂肪酶能分解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可用于预防和治
疗高血脂病。
4、右旋糖苷酶 水解右旋糖苷生产小分子产物,对龋齿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可加到牙膏和淑口水中。
Enzyme engineering Research progress
Hale Waihona Puke biopharmaceutical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
酶的概述
酶的特性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一类蛋白。其特点: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 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
酶工程简介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形成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是从应用的目
上述转化液经过滤澄清后,滤液用薄膜浓缩器减压浓缩至 100l 左右,冷却至室温后, 于 250l 搅拌罐中加 50l 醋酸丁脂充分搅拌提取 10-15min,取下层水相,加 1%g/ml 活性炭 于 70 度搅拌脱色 30min,滤除活性炭,滤液用 6mol 每 l 盐酸调酸度至 4 左右,5 度放置 结晶过夜,次日滤取结晶,用少量冷水洗涤,抽干,115℃烘 2-3h 得成品 6-氨基青霉烷酸, 收率为 70-80%。
新疆农业大学
课程文献
题 目:
酶工程与生物制药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田宇鹏
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
082 班
085202438
葛杰
职称:
2010 年 12 月 01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教师
酶工程与生物制药
作者:田宇鹏 指导老师:葛杰 摘要:
生物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从根本上改变进行药物发现和开发的方法。酶工程是生物技 术中发展时间较长的一门技术。本文着重从工程和技术化的角度介绍酶工程在制药工业中 的应用.
由于不能分解乳糖,在肠道中,乳糖会因为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刺激肠道引起呕吐。
8、链激酶 可催化纤维蛋白酶原,激活成纤维蛋白酶,将纤维蛋白水解,使血栓溶解。
9、尿激酶 溶解血栓。
固定化细胞法生产 6-氨基青霉烷酸 青霉素克经青霉素酰化酶作用,水解除去侧链后的产物称为 6-氨基青霉烷酸,也称无
侧链青霉素。6-氨基青霉烷酸是生产半合成青霉素的最基本原料。 1、工艺路线 (1)大肠杆菌的培养
酶的来源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可以直接从生物体中分离提纯。
从理论上讲,酶和其他蛋白质一样,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来制得。 早期酶的生产主要以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由植物提供的酶主要有蛋白酶,淀粉酶,
氧化酶等,由动物提供的酶主要有胰蛋白酶,脂肪酶和用于奶酪生产的凝乳酶等。但目前, 工业生产一般以微生物为主要来源。
将上述充分洗涤后的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装填于带保温夹套的填充式反应器中,即成 为固定化大肠杆菌反应堆,反应器规格为直径 70*160cm。 (4)转化反应
取 20kg 青霉素克钾盐,加入到配料罐中,用 0.03mol 每 pH7.5 的磷酸缓冲液溶解并使 青霉素克钾盐浓度为 3%,用 2mol 每 l 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至 7.5-7.8,然后将反应器及 pH 调节罐中反应,维持反应体系的酸度在 7.5-7.8 范围内,以 70 每 min70l 流速使青霉素克 钾盐溶液通过固定化大肠杆菌反应堆进行循环转化,直至转化液酸度不变为止。循环时间 一般为 3-4h,反应结束后,放出转化也 8,再进入下一批反应。 (5)6-氨基青霉烷酸的提取
取湿菌体 100kg,置于 40 度反应罐中,在搅拌下加入戊二醛 5l,在转移至搪瓷盘中, 使之成为 3-5cm 厚的液层,室温放置 2h,再转移至 4 度冷库过夜,待形成固体凝胶后,通 过粉碎和过筛,使其成为直径为 2m 米左右的颗粒状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用蒸馏水以酸 度 7.5 和 0.3mol 每 l 磷酸缓冲液先后充分洗涤,抽干,备用。 (3)固定化大肠杆菌反应堆制备
临床上使用最早、用途最广的药用酶之一。
消化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使用时常常与淀粉酶、脂肪酶等一起制成复 合酶制剂,以增加疗效,片剂,可口服。
消炎剂,对各种炎症有很好的疗效,它能分解一些蛋白质和多肽,使炎症部位的坏死 组织溶解,增加组织的通透性,抑制浮肿,促进病灶附近组织积液的排出并抑制肉芽的形 成,可口服、外敷和肌肉注射。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2009)
有效方法,而且已有了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酶工程及生物制药仪器
电热恒温培养箱
蛋白质检测分离装置
酶工程实验室
利用酶工程进行大规模培养医学药品
主要参考文献
[1]罗九甫.酶和酶工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禹邦超,刘德立.应用酶学导论.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罗贵民。酶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张今。分子酶学工程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陈年根,刘新泳。抗体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药物生物技术,2003
[6]赵军,朱旋,鲁功成,核酶研究的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3
[7]申彦晶,赵树进 酶工程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转化中的应用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 2007,38(4)
固定化酶法生产 5’—复合单核苷酸 5’—复合单核苷酸可用于治疗白血球下降、血小板减少以及肝功能失调等疾病。核
糖核酸经磷酸二脂酶作用,可分解为腺苷、胞苷、尿苷、鸟苷等一磷酸化合物,该磷酸二 脂酶存在于桔青霉细胞、谷氨酸发酵菌细胞、麦芽根等生物材料中,本法以麦芽根为材料 制备磷酸酶。
酶工程研究的进展 酶的化学修饰的特点
5、溶菌酶 抗菌、消炎、镇痛作用,作用于细胞壁,使其受到破坏,而使病原菌、腐败性细菌等
溶解死亡。
6、超氧化物歧化酶 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保护机体的 DNA、蛋白质和细胞膜免受超氧负离子的破坏。
对红斑狼疮、皮肤炎、结肠炎、白内障、风湿性关节炎、氧中毒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对辐 射有防护作用。
7、乳糖酶 治疗乳糖缺乏症,有些人或婴儿肠道中缺乏乳糖酶,饮用含有乳糖的牛奶等食品时,
酶的别构调节与化学修饰调节,都是调节现有酶的活性、通过影响现有酶的结构转而 影响其活性。但在是否需要其它酶的参与、酶分子有无共价键的改变、有无组成改变等方 面,它们都不同。
此外,在调节作用上,别构调节多半以影响关键酶(代谢转折点的酶)使代谢发生方 向性的变化为其主要作用;化学修饰调节则以放大效应调节代谢强度为主要作用。但也应 看到它们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截然划分。有时这两种调节方式可以共存。有些酶具 有别构与化学修饰双重调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hinese
[8] 袁勤生 酶工程与药用酶研究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9] 张俊祥,李振兴, 武治印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第6 期(2009 年6 月) [10] Sudhir K. Rai, Ashis K. Mukherjee
2642–2645
Bioresource Technology
由上可见,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具有以下特点:①须由另一种酶催化,而且酶的活性形 式与其非活性形式的相互转变,正、逆两个方向是由不同的酶分别催化的。②其修饰过程 出现酶分子上共价键的变化,使酶的化学结构有所改变。③酶分子出现组成的变化。化学 修饰常见形式为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但也可为甲基化、乙酰化等。这些化学修饰都可引起 酶分子组成的变化。④酶的化学修饰反应是由酶催化的反应,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一个酶 分子可催化多个作用物分子(酶蛋白)出现上述组成变化,因而有放大效应。
化学修饰的措施 ⑴修饰酶的功能基团 ⑵酶分子内或分子间进行交联 ⑶修饰酶的辅因子 ⑷酶与高分子化和物相结合
修饰酶的特性 ⑴热稳定性提高 ⑵抗各类失活因子能力提高 ⑶抗原性消除 ⑷体内半衰期延长 ⑸最适改变 ⑹酶学性质变化 ⑺对组织分布能力改变
酶的化学修饰的前景: 化学修饰可以改变天然酶各种活性,扩大酶的应用范围。化学修饰法是改造酶分子的
斜面培养基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为蛋白胨、氯化钠、苯乙酸、 自来水。用氢氧化钠调酸度为 7.0,在 55℃。16kP 下灭菌 30min 后备用。在 250ml 摇瓶中 加入发酵液培养液 30ml,将斜面接种后培养 18-30h 的大肠杆菌 D816(产青霉素酰化酶), 用 15ml 无菌水制成菌细胞悬液,取 1ml 悬浮液接种至装有 30ml 发酵液培养基的摇瓶中, 在摇床上 28℃,170 转每分振荡培养 15h,如此依次扩大培养,直至 1000-2000l 规模通气 搅拌培养,培养结束后用高速管式离心机收集菌体,备用。 (2)大肠杆菌固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