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几个和第几个练习题

几个与第几个

1、

(1)从左往右数,在第三个下面打“√”

(2)从右往左数,圈出后面四个

(3)从右往左数,第五个是什么()

(4)从左往右数,把第八个涂上色。

2、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把后面5个圈起来

(3)从左往后数第5个是()

(4)在右边第三个图形下面打“√”,在左边第4个图形下画△

3、

(1)把左边的6朵花圈出来。

(2)从右边数起,在第六朵下面打“√”。

4、☆☆☆☆☆☆☆☆☆

(1)把下图中右边的6个☆圈起来;

(2)从右数起,把第5个☆图上颜色。

5、从左往右数●排在第4个,它的前面有几个○?画一画。

●○○○○

6、竖的一列有()个○?

横的一行有()个○?

从左往右第3个○图色。

从上往下第2个○图色。

从右往左第4个○图色。

从下往上第6个○图色。

一共有()个○。

7、

(1)排在第三个,排在第()个?

(2)从左边数起是第()个?从右边数起是第()个?

(3)从左往右数,排在第()个,从右往左数,排在第()个

(4)在中间,她左边有()个?右边有()个?

(5)一共有()个?

8、☆□●▲○□★△

(1)从左边数第7个是___ ;第11个是___ ;从右边数●是第___个;△是第___个.

(2)从右边数起○后面还有___个.

(3)□○△一共有_____个.

(4)圆形比三角形多_____个.

9、

把左边的3只动物圈起来,把从右往左的第2只动物涂上颜色。10、

先把左边的10个球圈起来. 再给从右边数过来第3个球涂上颜色。

11、

(1)一共有 ( )种水果。

(2)从左数在第 ( );从右数在第 ( )。

(3)前面有()个水果,后面有()个水果

12、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边数,把后面3个圈起来

(3)从左数第6个是()

(4)在右边第6个图形下面打“√”,在左边第8个图形下画△

13、

小王小青

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数起小王排在第4个,从有数起小青排在第4个,(1)小王前面有()个小朋友

(2)小青后面有()个小朋友

(3)这一排一共有()个小朋友?

第七版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分析化学第三章 思考题 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 ②反应速率快; 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 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

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 H2SO4,?KOH,?KMnO4,?K2Cr2O7,?KIO3,?Na2S2O3?5H2O 答:?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答:?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 答:偏低。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 例?求?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 解:??H2C2O4?+?2NaOH?=?Na2C2O4?+?2H2O 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 g/ml=1/2**90/1000g/ml= g/ml 习题

思考题作业

传染病防治新知识作业 思考题: 1.试述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传染期的临床意义? ①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h(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a.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b.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c.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d。 d.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d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 e.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②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③恢复期。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④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称传染期。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针对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其免疫状态应分别进行如何处理? 接触者指曾接触过传染源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接触者的免疫状态分别进行处理。(1)应急预防接种。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其接触者可进行自动或被动的预防接种。例如在麻疹爆发时对接触的易感儿童可接种麻疹活疫苗,对体弱儿童可接种胎盘球蛋白。(2)药物预防。对某些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可以采用药物预防。例如用乙胺嘧啶、氯喹预防疟疾,一般多用于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或特殊职业人群。(3)医学观察。对某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应每天视诊,测量体温,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以便及早发现新病人,但不限制接触者的日常活动。(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严格隔离或收留在检疫机构所指定的地点,在医学观察期同时应限制其活动自由。

第三章作业和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3-1 简述传感器的定义,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者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的组成 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单元称为敏感元件,而转换元件是能够将感应到的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学物理量,电信号经测量电路放大、整形、转换后送显示器显示,或记录,或处理,辅助电源负责传感器的电源供给。但是并不是所有传感器都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有一部分传感器不需要起预变换作用的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器件等。 3-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有哪几种分类 答: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检测系统的接口位置,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它提供物联网系统赖以进行决策和处理所需要的原始

数据。 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传感器按输入信号(被测量)分类可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和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 按输出信号分类分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膺数字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四大类;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等若干类。 3-3 什么是智能传感器 答: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智能传感器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 智能传感器具有如下功能: ⑴自补偿和计算,例如,温漂补偿; ⑵自诊断功能,例如,故障自诊断; ⑶复合敏感功能,单个传感器可测量多个参数,并可进行信息融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与思考题 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阶段?有哪些成果? 二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3、你如何在现实中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 1、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 2、联系实际说说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五 1、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如何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 六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有何区别?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运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原理,说明现阶段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七 1、从真理观角度说明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八 1、如何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3、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九 1、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主要表现,并说明坚持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 十 1、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为什么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十一 1、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举例说明人的本质内涵。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十二 1、资本的原始积累途径是什么? 2、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十三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什么?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3、划分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十四 1、剩余价值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2、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以及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十五 1、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的对内职能是什么?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在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 3、对待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十六

武汉大学弹塑性力学简答题以及答案

弹塑性力学简答题 2002年 1什么是偏应力状态?什么是静水压力状态?举例说明? 静水压力状态时指微六面体的每个面只有正应力作用,偏应力状态是从应力状态中扣除静水压力后剩下的部分。 2从数学和物理的不同角度,阐述相容方程的意义。 从数学角度看,由于几何方程是6个,而待求的位移分量是3个,方程数目多于未知函数的数目,求解出的位移不单值。从物理角度看,物体各点可以想象成微小六面体,微单元体之间就会出现“裂缝”或者相互“嵌入”,即产生不连续。 3两个材料不同、但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及体积力(且体积力为常数)等都完全相同的线弹性平面问题,它们的应力分布是否相同?为什么? 相同。应力分布受到平衡方程、变形协调方程及力边界条件,未涉及本构方程,与材料性质无关。 4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哪两组方程?推导原理时是否涉及到物理方程?该原理是否适用于塑性力学问题? 平衡微分方程和静力边界条件。不涉及物理方程。适用于塑性力学问题。 5应力状态是否可以位于加载面外?为什么? 不可以。保证位移单值连续。连续体的形变分量、、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关,否则导致位移不单值,不连续。 6什么是加载?什么是卸载?什么是中性变载?中性变载是否会产生塑性变形?加载:随着应力的增加,应变不断增加,材料在产生弹性变形的同时,还会产生新的塑性变形,这个过程称之为加载。

卸载:当减少应力时,应力与应变将不会沿着原来的路径返回,而是沿接近于直线的路径回到零应力,弹性变形被恢复,塑性变形保留,这个过程称之为卸载。 中性变载:应力增量沿着加载面,即与加载面相切。应力在同一个加载面上变化,内变量将保持不变,不会产生新的塑性变形,但因为应力改变,会产生弹性应变。 7用应力作为未知数求解弹性力学问题时,应力除应满足平衡方程外还需要满足哪些方程?协调方程和边界条件。 8薄板弯曲中,哪些应力和应变分量较大?哪些应力和应变分量较小? 平面内应力分量最大,最主要的是应力,横向剪应力较小,是次要的应力;z方向的挤压应力最小,是更次要的应力。 9什么是滑移线?物体内任意一点沿滑移线的方向的剪切应力是多少? 在塑性区内,将各点最大剪应力方向作为切线而连接起来的线,称之为滑移线。 剪切应力是最大剪应力。 10什么是随动强化?试用单轴加载的情况加以解释? 2004 1对于各项同性线弹性材料,应用广义胡克定律说明应力与应变主轴重合? ,当某个面上的剪切应力为零时,剪应变也为零,这说明应力的主方向与应变的主方向重合。 2应力边界条件所描述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物体边界点的平衡条件。 3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哪两组方程?这说明了什么?

弹塑性力学复习思考题 (1)

研究生弹塑性力学复习思考题 1. 简答题: (1) 什么是主平面、主应力、应力主方向?简述求一点主应力的步骤? (2) 什么是八面体及八面体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有何其特点 (3) 弹性本构关系和塑性本构关系的各自主要特点是什么? (4) 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 2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 什么是屈服面、屈服函数?Tresca 屈服条件和Mises 屈服条件的几何 与物理意义是什么? (6) 什么是Drucker 公设?该公设有何作用?(能得出什么推论?) (7) 什么是增量理论?什么是全量理论? (8) 什么是单一曲线假定? (9) 什么是平面应力问题?什么是平面应变问题?在弹性范围内这两类问题之间有 和联系和区别? (10) 论述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的基本假定? 二、计算题 1、For the following state of stress, determine the principal stresses and directions and find the traction vector on a plane with unit normal (0,1,1)n = 3 111 021 2 0ij σ?? ??=?????? 2、In suitable units, the stress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a solid is found to be 2 141 404 01ij σ-?? ??=????-?? Determine the traction vector on a surface with unit normal (cos ,sin ,0)θθ,where θ is a general angle in the range 0θπ≤≤。Plot the variation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traction vector n T as a function of θ.

第三章作业答案

{ 思考题 2.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还是阴离子聚合并说明原因。 CH 2=CHCl CH 2 =CCl 2 CH 2 =CHCN CH 2 =C(CN) 2 CH 2 =CHCH 3 CH 2 =C(CH 3 ) 2 CH 2=CHC 6 H 5 CF 2 =CF 2 CH 2 =C(CN)COOR CH 2 =C(CH 3 )-CH=CH 2 答:CH 2 =CHCl:适合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均较弱。 CH 2=CCl 2 :自由基及阴离子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团。 CH 2 =CHCN:自由基及阴离子聚合,CN为吸电子基团。 CH 2=C(CN) 2 :阴离子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团(CN)。 CH 2=CHCH 3 :配位聚合,甲基(CH 3 )供电性弱。 / CH 2=CHC 6 H 5 :三种机理均可,共轭体系。 CF 2=CF 2 :自由基聚合,对称结构,但氟原子半径小。 CH 2 =C(CN)COOR:阴离子聚合,取代基为两个吸电子基(CN及COOR) CH 2=C(CH 3 )-CH=CH 2 :三种机理均可,共轭体系。 3. 下列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并说明原因。 CH 2=C(C 6 H 5 ) 2 ClCH=CHCl CH 2 =C(CH 3 )C 2 H 5 CH 3 CH=CHCH 3 CH 2=CHOCOCH 3 CH 2 =C(CH 3 )COOCH 3 CH 3 CH=CHCOOCH 3 CF 2 =CFCl : 答:CH 2=C(C 6 H 5 ) 2 :不能,两个苯基取代基位阻大小。 ClCH=CHCl:不能,对称结构。 CH 2=C(CH 3 )C 2 H 5 :不能,二个推电子基,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CH 3CH=CHCH 3 :不能,结构对称。 CH 2=CHOCOCH 3 :醋酸乙烯酯,能,吸电子基团。 CH 2=C(CH 3 )COOCH 3 :甲基丙烯酸甲酯,能。 CH 3CH=CHCOOCH 3 :不能,1,2双取代,位阻效应。 CF 2 =CFCl:能,结构不对称,F原子小。 ; 7.为什么说传统自由基聚合的激励特征是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在聚合过程中, 聚合物的聚合度,转化率变化趋势如何 链引发反应是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反应。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活化能高E = 105~150 kJ/mol,故反应速度慢。链增长反应为放热反应,聚合热约55~

数值分析作业思考题汇总

¥ 数值分析思考题1 1、讨论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之间的关系。 2、相对误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下式代替 3、查阅何谓问题的“病态性”,并区分与“数值稳定性”的不同点。 4、取 ,计算 ,下列方法中哪种最好为什么(1)(3 3-,(2)(2 7-,(3) ()3 1 3+ ,(4) ()6 1 1 ,(5)99- , 数值实验 数值实验综述: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是一切科学计算的基础与核心问题。求解方法大致可分为直接法和迭代法两大类。直接法——指在没有舍入误差的情况下经过有限次运算可求得方程组的精确解的方法,因此也称为精确法。当系数矩阵是方的、稠密的、无任何特殊结构的中小规模线性方程组时,Gauss消去法是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如若系数矩阵具有某种特殊形式,则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计算量与存储量,需采用其他专门的方法来求解。 Gauss消去等同于矩阵的三角分解,但它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故需要选主元素。对正定对称矩阵,采用平方根方法无需选主元。方程组的性态与方程组的条件数有关,对于病态的方程组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求解。 数值计算方法上机题目1 1、实验1. 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 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和“坏”之别。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的解对数据变化的比较敏感,反之属于好问题。希望读者通过本实验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 r e x x e x x ** * ** - == 141 . ≈)61

应用弹塑性力学习题解答

应用弹塑性力学习题解答 目录 第二章习题答案 设某点应力张量的分量值已知,求作用在过此点平面上的应力矢量,并求该应力矢量的法向分量。 解该平面的法线方向的方向余弦为 而应力矢量的三个分量满足关系 而法向分量满足关系最后结果为 利用上题结果求应力分量为时,过平面处的应力矢量,及该矢量的法向分量及切向分量。 解求出后,可求出及,再利用关系

可求得。 最终的结果为 已知应力分量为,其特征方程为三次多项式,求。如设法作变换,把该方程变为形式,求以及与的关系。 解求主方向的应力特征方程为 式中:是三个应力不变量,并有公式 代入已知量得 为了使方程变为形式,可令代入,正好项被抵消,并可得关系 代入数据得,, 已知应力分量中,求三个主应力。 解在时容易求得三个应力不变量为, ,特征方程变为 求出三个根,如记,则三个主应力为 记 已知应力分量 ,是材料的屈服极限,求及主应力。 解先求平均应力,再求应力偏张量,, ,,,。由此求得 然后求得,,解出 然后按大小次序排列得到 ,,

已知应力分量中,求三个主应力,以及每个主应力所对应的方向余弦。 解特征方程为记,则其解为,,。对应于的方向余弦,,应满足下列关系 (a) (b) (c) 由(a),(b)式,得,,代入(c)式,得 ,由此求得 对,,代入得 对,,代入得 对,,代入得 当时,证明成立。 解 由,移项之得 证得 第三章习题答案 取为弹性常数,,是用应变不变量表示应力不变量。

解:由,可得, 由,得 物体内部的位移场由坐标的函数给出,为, ,,求点处微单元的应变张量、转动张量和转动矢量。 解:首先求出点的位移梯度张量 将它分解成对称张量和反对称张量之和 转动矢量的分量为 ,, 该点处微单元体的转动角度为 电阻应变计是一种量测物体表面一点沿一定方向相对伸长的装置,同常利用它可以量测得到一点的平面应变状态。如图所示,在一点的3个方向分别粘贴应变片,若测得这3个应变片的相对伸长为,,,,求该点的主应变和主方向。 解:根据式先求出剪应变。考察方向线元的线应变,将,,,,,代入其 中,可得 则主应变有 解得主应变,,。由最大主应变可得上式只有1个方程式独立的,可解得与轴的夹角为 于是有,同理,可解得与轴的夹角为。 物体内部一点的应变张量为 试求:在方向上的正应变。

章作业思考题

章作业思考题

————————————————————————————————作者:————————————————————————————————日期:

第10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 2) 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较高的强度?普通混凝土结构为何不能有效利 用高强材料? 3) 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不能取的太高,也不能取的太低?为何先张法的控制应力略高于后 张法? 4)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原因产生的?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5) 预应力损伤值为什么要分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先张法和后张法各项预应力损失怎样组合? 6) 试述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各自的应力变化过程和相应应 力值的计算公式。 7)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计算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бpc 时,为什么先张法 构件用A 0,而后张法用A n ?而在使用阶段时,都采用A 0?先张法、后张法用A 0、A n 如何进行计算? 8) 如果采用相同的张拉控制应力бcon ,预应力损失也相同,当加载至混凝土预压应力бpc =0时, 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бp 是否相同?是多少? 9)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为什么钢筋的应力бsk = s p p k A A N N +-0? 10) 什么是预应力钢筋的传递长度l tr ?为什么要分析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如何进行计算? 1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控制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并需在锚具处配置间接钢 筋? 12) 对受弯构件的纵向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后,是否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为什么? 1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是否相同,为什么? 1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压预应力钢筋A p ′有什么作用?它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有什么影 响? 1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正截面 承载力验算、抗裂度验算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有什么不同? 16)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是如何进行计算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相比有 何不同?

思考题及作业题

思考题及作业题 绪论 1、名词解释:经济林,经济林栽培学 2、经济林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4、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5、简述我国经济林生产的发展战略要点. 6、经济林树种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主要树种? 7、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谈谈当地有哪些主要经济林树种? 8、经济林资源有哪些特点?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经济林器官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根系的生长发育 1、名词解释:根颈 2、试论述经济林根系生长发育规律? 3、试论述影响经济林根系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及如何加以调控? 第二节芽、枝、叶的生长发育 1.名词解释 萌芽率;成枝力;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顶端优势;层性;垂直优势;芽序;叶面积系数 2.简述芽的异质性是如何形成的。 3.试述影响枝条生长的内外因子。 4.春、秋梢在生产中有何指导意义。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9034085.html,I与产量有何关系?适宜的LAI为多大。 第三节花芽分化及其调控 1.名词解释: 花芽分化,花芽形成,花诱导,花孕育, 2.研究花芽分化有何意义。 3.花芽分化分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特点? 4.试述影响花芽分化的内外因子。 5.简述花芽分化的主要学说?C/N比学说有何优缺点? 6.调控果树花芽分化的途径有哪些? 第四节开花坐果及果实发育 1、名词解释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自花结实,异花结实,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花粉直感,雌雄异熟,有效授粉期,花粉、胚囊的败育,果形指数,孢子体不亲和,配子体不亲和,果实成熟。 2、影响果树开花的因素有哪些? 3、造成花粉、胚囊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影响授粉受精的因子有哪些?如何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周期性 1.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的区别,童期有何特点? 2.生长发育的周期性有哪些表现?

erp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思考题 1、阐述用途表与溯源的区别。 2、阐述计划定单发出POR、固定计划定单FPO和在途量SR的异同。 3、何时需要启动“重排计划建议”功能,其运作机理如何? 4、阐述再生法和净变法之间的差异。 5、绘制制令作业相关数据流程图。 6、绘制倒冲入账作业相关数据流程图。 第三章练习题 1、滚动逻辑案例:已知物料相互关系见表3.86,请完全参照前文滚动逻辑案例(含隐含假设条件等),根据下表3.87中的已知数据计算该表中其他空格数据。 2、主生产排程案例:产品A独立需求资料见表3.88,DTF、PTF分别为第4、10期末。请计算完成表3.89与表3.90(要求ATP过程)。注意:此处未用FPO技术。 表3.88最终产品A的独立需求资料来源

表3.89产品A 的TPOP 表3. 90产品A的MPS与ATP 3、多阶MPS案例:有一企业生产的空气压缩机在国内销售时常配马达和空气桶并称为全套,但外销时只卖空气压缩机。现已知:全套和压缩机的IM数据见表3.91;BOM数据见表3.92;国内销售全套的定单与预测见表3.93;海外独立销售压缩机的定单与预测见表3.94;相关库存信息见表3.95。请参照案例进行多阶MPS求解并填写表3.96至表3.98。注意:全套和压缩机的DTF、PTF都取第4和第8周(末)。 表3.91 材料主文件IM 表3.92 产品结构BOM 表3.94 海外独立销售的压缩机的定单与预测数据

表3.95 各相关物料所需的库存状态信息

表3.96 全套的MPS报表

4、已知产品X和Y相关BOM见表3.99,其中M、N、K、H为外购件;其他与能力需求规划有关的各物料LT值分别为X=1(周)、Y=1、A=2、B=2、C=1、D=1、E=1;简要工艺路线见表3.100;主生产计划见表3.101。请分别运用资源表法和产品负荷表法求解其能力需求并填写相应表格。注意:表3.102要求有过程。

作业复习与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练习册答案 练习一答案: 1、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分层协议的两条理由如下: 1)把网络操作分成复杂性较低的单元,结构清晰,易于实现和维护 2)定义并提供了具有兼容性的标准接口 3)使设计人员能专心设计和开发所关心的功能模块 4)独立性强——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么服务—黑箱方法 5)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任意改变 6)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区域的网络,因此每个区域的网络可单 独升级或改造 2、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网络协议=语义+语法+规则) 3、OSI七层: 1)物理层:主要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 递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 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 3)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4)传输层: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5)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6)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7)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

足用户的需要。 4、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协议。 5、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联是发生在网络层。主要功能有路由选择,多路重发以及出错检 测等。 6、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主要有: 1)电子邮件E-MAIL. 2)远程登陆Telnet 3)文件传输FTP. 4)WWW服务 5)电子邮件服务 7、一台微机、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选择一个为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ISP。 练习二答案: 1、主要包括: 1)可靠性高。 2)极强的伸缩性。 3)网络功能强。 4)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功能。 5)开放性好。 UNIX系统一开始就作为开放系统,UNIX操作系统的源程序一开始 就向学术界开放。 6)通用。UNIX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通用性,使之适合于不同类型(分时和批 处理)用户的需要。 2、主要包括:

现代推销学作业和思考题

《现代推销学》作业和思考题 第一章现代推销概述 一、思考题 1、试述现代推销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市场的繁荣 2、促进生产的发展 3、满足居民消费者需要和促进消费的发展 4、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 5、有利于从整体上扩大和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现代推销与传统推销的区别。 1、推销宗旨不同 2、推销手段与方式不同 3、推销策略和推销结果不同 4、推销级组织不同 二、作业 1、什么是现代推销,现代推销有哪些特征? 答:现代推销:是指推销人员在一定的推销环境,应用各种推销手段,促使顾客采取购买行为各种活动的过程。 现代推销的特征:说服性、灵活性、多功能性、双向性、互利性 2、现代推销观念有哪些? 答:现代推销的观念: (一)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顾客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 (二)锐意创新的观念 1、经营观念创新 2、经营产品不断创新 3、场的拓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三)文明经商观念 1、经营环境文明化 2、经营方式文明化 3、经营主体文明化:经营单位和人员的文明建设 (四)保证满意 1、销售满意的商品 2、制定满意的价格 3、确定满意的经营方式 4、提供满意的服务 (五)推销观念的观念

第二章现代推销主体和客体 一、思考题 1、推销员在现代推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①销员在现代推销中的地位 无论将来通讯技术和传媒技术是如何的发达,企业的营销和促销将永远离不开人员的推销。推销员成为企业业务活动的主体,成为企业搞活经营、取得效益和提高效益的生力军。 ②销员在现代推销中的作用 (一)对企业而言,他非人员推销方式所无法取代的。 推销人员在销售产品、调查需求、开拓市场、售后服务和树立企业形象方面是具体任务的执行者,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先锋队、生力军。 (二)对社会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文明实现的一个推动力。 科学家、发明家、哲学家、文学家创造了现代文明,但现代文明的实现靠的是我们广大的推销员。 (三)对消费者或用户而言,引导和影响的购买和消费。 在推销过程中,把认为可以满足消费者或用户需求的产品推荐给他们,起到了引导购买、引导消费、影响购买、影响消费的作用,起到了传递购买标准与教育消费的作用。 (四)对推销员个人而言 是发挥个人才智、磨练个人意志、培养高尚情操以及走向事业成功的最佳途径。 3、最终消费者中,个体消费者与集团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何区别? (1)对商品的质量、性能、操作情况和品牌的关心程度不一样。 (2)个体相对集团来说更关心商品价格。 (3)个人消费者更喜欢购物方便,而集团对购买地点有一定的选择性。 (4)集团对商品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个人更多的是从众心理。 二、作业 1、何谓推销员、顾客和推销品? 答:推销员:是推销主体,即主动向顾客推销商品和劳务的主体。 顾客是指具有购买决策权或具有影响购买决策力并直接参与购买过程的个人或集团,亦即产品或劳务的购买者。 2、现代推销对推销员有哪些要求? (一)推销员的素质要求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等。 1、政治、思想、法律素质要求 2、文化素质要求 3、业务素质要求 4、生理和心理素质要求 (二)推销员能力要求 (1)良好的注意力和洞察力 (2)正确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11机床作业与思考题文图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作业题与思考题 第一篇切削加工技术装备 第一章车床 1.计算CA6140车床反转时的最高转速。 2.CA6140车床n主=10r/min时,求III轴转速。 3.CA6140车床能车削哪几种标准螺纹?其标准参数符合什么规律? 4.写出车削m=3,K=1的模数螺纹和a=5,K=1的英制螺纹的运动平衡式。 5.CA6140车床为什么能车削按分段等差数列规律排列的标准螺纹? 6.CA6140车床车削标准螺纹时共有几套挂轮?变换挂轮的目的是什么? 7.CA6140车床车削标准螺纹时共有几条传动路线?变换传动路线的目的是什么?8.CA6140车床车削标准螺纹传动链由哪些主要环节组成?各自作用是什么? 9.若CA6140车床主轴转速忽快忽慢,从理论上讲会不会影响所加工的螺纹导程的大小? 为什么? 10.如果CA6140车床的丝杠是英制丝杠,车削米制螺纹传动链中必须引入什么因子?11.在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中,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的作用是什么? 12.画简图表示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的内片、外片。 13.画简图表示短锥法兰式主轴端部结构,并指出其优、缺点。 14.开合螺母的作用是什么? 15.互锁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16.画简图并说明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7.在CA6140车床进给系统中,单向超越离合器的作用是什么? 18.分析用螺纹车刀车削螺纹时机床所需要的运动。 19.解释内联系传动链的概念。 20.举例说明何为内、外联系传动链?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二章铣、钻、镗床 1.常用的铣床有哪几类?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2.卧式镗床有哪些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3.坐标镗床和金刚镗床各有什么特点? 4.写出图1.2-5(P29)所示机床的主运动传动路线表达式,并求其转速级数和最高转速。 第三章齿轮机床 1.分析在卧式铣床上用盘形铣刀铣削直齿圆柱齿轮时机床所需要的运动。这种加工方法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2.分析用齿轮滚刀滚切直齿圆柱齿轮时机床所需要的运动。 3.画出滚切斜齿圆柱齿轮时滚齿机的传动原理图,写出各传动链的名称及计算位移,说明各传动链换置机构的作用。 4.画简图表示用螺旋升角为ω的右旋滚刀滚切螺旋角为β的左旋齿轮时的刀具倾角δ。5.在有差动机构的滚齿机上滚切斜齿圆柱齿轮时,工件的螺旋角误差是如何产生的?6.滚齿机的滚刀安装角δ的误差是否影响工件螺旋角β的精度?为什么? 7.在有差动机构的滚齿机上滚切一对在平行轴上相互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时,当加工完齿数为Z1的第一个齿轮(左旋)后,再加工齿数为Z2第二个齿轮(右旋)时,机床的哪些传动链需要调整?如何调整? 8.滚齿机的滚刀刀架运动轨迹是什么?滚刀模数如何选取? 9.插齿机展成运动传动链的末端件及计算位移是什么?插齿机有哪些运动? 第四章组合机床 1.什么是组合机床?组合机床有哪些通用部件?有哪些常用的专用部件? 2.了解组合机床的常见配置形式。 3.了解组合机床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第二篇数控加工技术装备 1.与普通车床相比,数控车床的传动系统有何特点? 2.数控车床车削螺纹时,其内联系传动是如何实现的? 3.车削中心的C轴有什么作用?

【精品】第三章习题及答案jc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库表?什么是自由表? 2.什么是表结构?表的哪几种字段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 3.打开表文件之后,为什么在VisualFoxPro主窗口没有任何显示信息?4.如何编辑备注型字段的值? 5.LIST命令和DISPLAY命令有什么区别? 6.如果缺省范围子句,哪几条命令只对当前记录操作? 7.ZAP命令和PACK命令有什么区别? 8.什么是记录指针,它的作用是什么? 9.什么是排序和索引?为什么索引的查询效率高? 10.VisualFoxPro有几种类型的索引?是否所有的索引都可以在自由表中使用?在表设计器中可以创建的索引文件是哪一种? 11.什么是主控索引文件和主控索引标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2.LOCATE、FIND、SEEK命令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怎么判断查询是否成功? 二、选择题 1.某表文件有5个字段,其中3个字符型宽度分别为6、12、和10,另外还有一个逻辑型字段和一个日期型字段,该数据库文件中每条记录的总字节数是。 A)37B)38C)39D)40 2.在表文件文件尾部增加一条空记录,应该使用命令。 A)APPENDB)APPENDBLANKC)INSERT D)INSERTBLANK 3.设表文件及其索引文件已打开,为了确保指针定位在物理记录号为1的记录上,应该使用命令。 A)GOTOP B)GOBOF()C)SKIP1D)GO1 4.设职工表文件已经打开,其中有工资字段,要把指针定位在第一个工资大于620元的记录

上,应使用命令. A)FINDFOR工资>620B)SEEK工资>620 C)LOCATEFOR工资>620D)FIND工资>620 5.删除学生表中姓王的学生,应使用命令。 A)DELETEFOR“王”$姓名B)DELETEFORSUBSTR(姓名,1,2)=“王” C)DELETEFOR姓名=王*D)DELETEFORRIGHT(姓名,1)=“王”6.USE职工 LOCATEFOR工资=900 为了将指针定位在下一个工资是900的记录上,应该接着使用命令. A)SKIP B)CONTINUE C)SEEK900D)FIND900 7.设当前表有10条记录,当EOF()为真时,命令?RECNO()的显示结果是。 A)10B)11C)0D)空 8.设当前表中姓名字段为字符型,要把内存变量NAME字符串的内容输入到当前记录的姓名字段,应当使用命令。 A)姓名=NAMEB)REPLACE姓名WITHNAME C)REPLACE姓名WITH&NAMED)REPLACEALL姓名WITHNAME 9.在VisualFoxPro中,打开索引文件的命令中,错误的是。

制冷技术作业思考题

制冷技术作业思考题 绪论 1制冷的定义,制冷技术主要应用于国民经济中哪些方面? 答:制冷,又称冷冻,将物体温度降低到或维持在自然环境温度以下。制冷,是使某 一空间或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保持在规定低温状态的一门科学技术,它随着人们对低温条件的要求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制冷就是使某一空间或某物体达到低于其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常用于空调制冷,食品冷藏,医疗冷却,化工吸热等。 实现制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天然冷却,一是人工制冷。天然冷却利用天然冰或深井 水冷却物体,但其制冷量(即从被冷却物体取走的热量)和可能达到的制冷温度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天然冷却是一传热过程。人工制冷是利用制冷设备加入能量,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一种属于热力学过程的单元操作。 空调工程是制冷技术应用的一个广泛领域,易腐食品从采购或捕捞、加工、贮藏、运 输到销售的全部流通过程中,都必须保持稳定的低温环境,才能延长和提高食品的质量、经济寿命与价值。这就需有各种制冷设施,如冷加工设备、冷冻冷藏库、冷藏运输车或船、冷藏列车、分配性冷库、供食品零售商店、食堂、餐厅使用的小型装配式冷库、冷藏柜、各类冷饮设备、冷藏售货柜及家庭用的电冰箱等。在化学工业中,借助制冷使气体液化、混合气分离带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建筑工程利用制冷实现冻土法开采土方。制冷在医疗卫生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高寒地区使用的发动机、汽车、坦克、大炮等常规武器的性能需要作环境模拟试验,航空、航天仪表、火箭、导弹、航天器中的控制仪也需要在模拟高空条件下进行试验,这些都需要人工制冷技术。 2、人工制冷为什么要耗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所以要获得低温就必须强迫热由低温传到高温物体,就必须要付出代价,代价就是做功。 3、随着制冷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制冷过程中能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4、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的制冷温度范围属…?常用制冷方法是什么? 普通制冷:高于-120度(空气调节用制冷);深度制冷:-120度至20K; 低温和超低温制冷:20K以下。空气调节用制冷为普通制冷。主要采用液体气化制冷法,其中以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应用最广。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一般由、、、和五部分组成。 2.机器语言是。 3.汇编语言是。 4.高级语言是。 5.CPU的位数是指。 6.系统总线是指。 7.微型机与一般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区别在于。 8.单片机是指。 9.单板机是指。 一、填空题: 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用“0”或“1”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3.用英语缩写词(或助记符)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4.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5.CPU常指CPU数据总线的宽度 6.系统内各主要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线路) 7.微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上 8.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 9.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计算机 二、选择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 A.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总线接口 B.外设和主机 C.主机和应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 A.RAM B.ROM C.主存储器 D. 内存和外存

3.机器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0”或“1”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4.汇编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5.高级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6.()是以CPU为核心,加上存储器、I/O 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的。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系统 D.单片机 7.计算机能直接认识、理解和执行的程序是()。 A.汇编语言程序B.机器语言程序 C.高级语言程序D.编译程序 8.在一般微处理器中,()包含在中央处理器(CPU)内。 A.算术逻辑单元B.内存 C.输入/输出单元D.系统总线 9.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函数运算 10.计算机的字长是指()。 A.32位长的数据 B.CPU数据总线的宽度 C.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D.8位长的数据 三、判断题: 1.冯·诺依曼计算机在硬件上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