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平衡重点讲义
化学-盐类的水解讲义-原卷版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表示。
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A AA A AA 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如:CuCl 2、NH 4NO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u 2++2H 2O Cu(OH)2+2H +、NH +H 2O NH 3·H 2O +H +。
A AA A AA +4A AA A AA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
如Na 2CO 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 +H 2O HCO +OH -、HCO +H 2O H 2CO 3+OH -。
2-3A AA A AA -3-3A AA A AA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Cl 3溶液中:Fe 3++3H 2O Fe(OH)A AA A AA 3+3H+。
(4)能完全水解的离子组是由于水解相互促进的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HCO 3与AlCl 3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3HCO ===Al(OH)3↓+3CO 2↑。
-3二、水解平衡常数(能水解的盐表示为MA)(1)表达式:若MA 为强碱弱酸盐K h =,如醋酸钠溶液c OH - ·c HAc A -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K h =。
A AA A AA c CH3COOH ×c OH -c CH3COO -(2)K h 与K W 、K a 、K b 之间的关系①盐的水解平衡常数与对应的一元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的乘积等于K W ,则K h =或K h =。
K WK a K WK b ②多元弱酸强碱盐,如Na 2CO 3的K h 1=、K h 2=K W K a2K WK a1③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盐,如醋酸铵:K h =。
K WK a ×K b 1.水溶液呈碱性的正盐是A .B .C .KOHD .3NaHCO 3CH COONa24H SO 2.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盐类的水解》 讲义

《盐类的水解》讲义一、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H⁺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我们要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比如说,氯化铵(NH₄Cl)在水溶液中,NH₄⁺会和水电离出的O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NH₃·H₂O),使得溶液中 c(H⁺)> c(OH⁻),溶液呈酸性。
而碳酸钠(Na₂CO₃)在水溶液中,CO₃²⁻会和水电离出的 H⁺结合形成碳酸氢根离子(HCO₃⁻),使得溶液中 c(OH⁻)> c(H⁺),溶液呈碱性。
二、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性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可逆的,存在水解平衡。
以醋酸钠(CH₃COONa)为例,CH₃COO⁻与 H₂O 电离出的 H⁺结合生成 CH₃COOH,同时 CH₃COOH 也会电离出 CH₃COO⁻和H⁺,水解和电离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2、吸热性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3、微弱性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都比较小。
例如,即使是碳酸钠这样的强碱弱酸盐,其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对较小,溶液的碱性并不是特别强。
三、盐类水解的规律1、有弱才水解只有含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会发生水解。
比如氯化钠(NaCl),钠离子和氯离子对应的酸和碱都是强酸强碱,所以不会水解。
而醋酸铵(CH₃COONH₄),其中的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分别对应的醋酸和一水合氨是弱酸和弱碱,所以会发生水解。
2、谁弱谁水解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
例如,相同浓度的碳酸钠(Na₂CO₃)和碳酸氢钠(NaHCO₃)溶液,由于碳酸的酸性弱于碳酸氢根的酸性,所以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
3、谁强显谁性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强碱,阴离子对应的酸是弱酸时,溶液显碱性;反之,溶液显酸性。
盐类水解规律知识点总结

盐类水解规律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盐类水解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1. 盐的定义: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或羧基)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常在水中溶解后会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2.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水解:在盐类水解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水解是分别进行的。
阳离子水解会产生酸性物质,而阴离子水解会产生碱性物质。
例如,氯化铵(NH4Cl)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NH4+和Cl-离子。
NH4+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NH4OH和H+离子,从而产生酸性溶液;而Cl-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OH-离子,从而产生碱性溶液。
3.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的速度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盐类的离子性和极性、水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离子性和极性较强的盐类更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而水的性质、温度和压力则会影响水解反应的速率和平衡位置。
4. 盐类的水解平衡:盐类的水解反应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即反应速率的正向和反向反应同时发生,并达到一定的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受到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当平衡位置发生偏移时,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质。
5. 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在化学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盐类水解反应可以用来制备酸碱溶液、调节土壤酸碱性、净化废水等。
此外,盐类水解规律的研究也为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平衡化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盐类水解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酸碱中和反应、化学平衡、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深入理解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盐类水解知识提纲

一、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规律: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NaHCO3)4、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2)程度小(3)吸热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OH -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酸性②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如: HSO3-、H2PO4-)③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如:HCO3-、HS-、HPO42-)7、双水解反应:(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
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
使得平衡向右移。
(2)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
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 + 3S2- + 6H2O == 2Al(OH)3↓+ 3H2S↑8、盐类水解的应用:9、水解平衡常数(K h)对于强碱弱酸盐:K h =Kw/Ka(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a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强酸弱碱盐:K h =Kw/K b(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b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二、电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多元弱酸(多元弱酸盐)的电离(水解)的书写原则:分步书写注意:不管是水解还是电离,都决定于第一步,第二步一般相当微弱。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一、盐类的定义盐类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可以进行水解反应。
在水溶液中,盐类会分解成正离子和负离子,这个过程被称为水解。
二、盐类的水解类型 1. 酸性盐水解:当盐类水解产生的阳离子是弱酸的共轭碱时,溶液呈酸性。
例如,氯化铵(NH4Cl)溶解在水中时,产生氨(NH3)和盐酸(HCl),溶液呈酸性。
NH4Cl + H2O → NH3 + HCl2.碱性盐水解:当盐类水解产生的阴离子是弱碱的共轭酸时,溶液呈碱性。
例如,氯化铝(AlCl3)溶解在水中时,产生氢氧化铝(Al(OH)3)和盐酸(HCl),溶液呈碱性。
AlCl3 + 3H2O → Al(OH)3 + 3HCl3.中性盐水解:当盐类水解产生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是中性物质时,溶液呈中性。
例如,硫酸钠(Na2SO4)溶解在水中时,产生钠离子(Na+)和硫酸根离子(SO4^2-),溶液呈中性。
Na2SO4 + 2H2O → 2Na+ + SO4^2-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 盐类的离解度:离解度越大,水解反应越明显。
离解度受盐的溶解度和电离度的影响。
2.水解常数:水解常数表示水解反应的进行程度,水解常数越大,水解反应越明显。
3.pH值:溶液的pH值越高,水解反应越容易发生。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 1. 确定酸碱性:通过观察盐类水解产生的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判断盐类的性质。
2.制备酸碱盐: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酸碱性的盐类。
3.工业应用:盐类水解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备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化学品。
总结:盐类的水解是指盐类在水溶液中分解成正离子和负离子的过程。
根据盐类水解产生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性质,溶液可以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盐类水解受离解度、水解常数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盐类水解在酸碱性的判定、酸碱盐的制备以及工业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注意:以上内容不涉及人工智能(Ai)等字样,以便符合题目要求。
化学盐类的水解电离知识点总结

一、盐类的水解反应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由于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H+)和c(OH)-不再相等,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
3.特征(1)一般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
(2)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中和反应是放热的,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3)大多数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很小。
(4)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4.表示方法(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水⇌酸+碱如AlCl3的水解:AlCl3 +3H20 ⇌Al+3+ 3Cl-(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的离子+水⇌酸(或碱)+OH-(或H+)3+ 3H2O ⇌Al(OH)3 + 3H+如AlCl3的水解:Al+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的本性(1)弱酸酸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碱性越强。
(2)弱碱碱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酸性越强。
2.外因(1)温度:由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过程,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盐溶液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减小。
(3)外加酸碱:H+可抑制弱碱阳离子水解,OH-能抑制弱酸阳离子水解。
(酸性溶液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酸性溶液促进强碱弱盐盐的水解)三、盐类水解的应用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1)多元弱酸的强碱盐的碱性:正盐>酸式盐;如0.1 mol·L-1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2)根据“谁强显谁性,两强显中性”判断。
如0.1 mol·L-1的①NaCl,②Na2CO3,③AlCl3溶液的pH大小:③<①<②。
2.利用明矾、可溶铁盐作净水剂如:Fe+3+3H2O ⇌Fe(OH)3+3H+3.盐溶液的配制与贮存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一定量酸(盐酸)抑制水解;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抑制铜离子水解。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中和盐类的水解1.复习重点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2.难点聚焦(一)盐的水解实质H2O H++OH—A(OH)n当盐AB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或弱碱阳离子(A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与中和反应的关系:盐+水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具体为:1.正盐溶液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如 NH4CN CH3CO2NH4NH4F碱性中性酸性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碱性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如H3PO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变化可相互转化:pH值增大H3PO4H2PO4—HPO42— PO43—pH减小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三)影响水解的因素内因:盐的本性.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HAH++A——QA—+H2O HA+OH——Q温度(T)T↑→α↑ T↑→h↑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注:α—电离程度h—水解程度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考点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整理后

水解中和盐类的水解1.复习重点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2.难点聚焦(一)盐的水解实质H2O H+—n当盐AB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与中和反应的关系:盐+水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具体为: 1.正盐溶液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如 NH4CN CH3CO2NH4 NH4F碱性中性酸性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碱性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如H3PO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变化可相互转化:pH值增大H3PO4 H2PO4— HPO42— PO43—pH减小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三)影响水解的因素内因:盐的本性.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HA H++A——Q A—+H2O HA+OH——Q温度(T)T↑→α↑ T↑→h↑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类得水解平衡一、盐水解得实质盐电离出弱酸阴离子弱碱阳离子,即可与水电离出得H+或OH—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与中与反应得关系:盐+水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由此可知,盐得水解为中与反应得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与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就是完全反应,但盐类得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可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得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具体为:1.正盐溶液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碱性强碱弱酸式盐得电离与水解:如H3PO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变化可相互转化:pH值增大H3PO4H2PO4—HPO42—PO43—pH减小③常见酸式盐溶液得酸碱性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例1浓度为0、1mol/L得8种溶液:①HNO3②H2SO4③HCOOH ④Ba(OH)2⑤NaOH ⑥CH3COONa ⑦KCl ⑧NH4Cl溶液pH值由小到大得顺序就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二、影响水解得因素内因:盐得本性、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得变化(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3)改变溶液得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即向使条件改变影响减弱得方向移动。
三、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例如Na2S与NaHS溶液溶液含有得微粒种类相同,它们就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得大小关系、(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不水解离子] >[水解得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得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实例:aCH3COONa、bNH4Cla、[Na+]>[CH3COO—] >[OH—]>[H+]b、[Cl—] >[NH4+]>[H+]>[OH—]②当盐中阴、阳离子不等价时。
要考虑就是否水解,水解分几步,如多元弱酸根得水解,则就是“几价分几步,为主第一步”,实例Na2S水解分二步S2—+H 2O HS—+OH—(主要)HS—+H 2O H2S+OH—(次要)各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Na+]>[S2—] >[OH—] >[HS—] >[H+](2)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各种离子浓度得相对大小、①若酸与碱恰好完全以应,则相当于一种盐溶液、②若酸与碱反应后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则一般弱电解质得电离程度>盐得水解程度、四、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之间得关系以Na2S水溶液为例来研究(1)写出溶液中得各种微粒阳离子:Na+、H+阴离子:S2—、HS—、OH—(2)利用守恒原理列出相关方程、1、电荷守恒:[Na+]+[H+]=2[S2—]+[HS—]+[OH—]2、物料守恒:Na2S=2Na++S2—若S2—已发生部分水解,S原子以三种微粒存在于溶液中。
[S2—]、[HS—],根据S 原子守恒及Na+得关系可得、[Na+]=2[S2—]+2[HS—]+2[H2S]3、质子守恒H 2O H++OH—由H2O电离出得[H+]=[OH—],水电离出得H+部分被S2—结合成为HS—、H2S,根据H+(质子)守恒,可得方程:[OH—]=[H+]+[HS—]+2[H2S]想一想:若将Na2S改为NaHS溶液,三大守恒得关系式与Na2S对应得就是否相同?为什么?提示:由于两种溶液中微粒种类相同,所以阴、阳离子间得电荷守恒方程及质子守恒就是一致得。
但物料守恒方程不同,这与其盐得组成有关,若NaHS只考虑盐本身得电离而不考虑HS—得进一步电离与水解,则[Na+]=[HS—],但不考虑就是不合理得。
正确得关系为[Na+]=[HS—]+[S2—]+[H2S]五、双水解普通泡沫灭火器得换铜里装着一只小玻璃筒,玻璃筒内盛装硫酸铝溶液,铁铜里盛装碳酸氢钠饱与溶液。
使用时,倒置灭火器,两种药液相混合就会喷出含二氧化碳得白色泡沫。
(1)产生此现象得离子方程式就是________、(2)不能把硫酸铝溶液装在铁铜里得主要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3)一般不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加热浓缩至盐干溶液能否得到同溶质固体。
(1)碳酸钾得水溶液蒸干得到得固体物质就是,原因就是。
(3)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得固体物质就是,原因就是。
(4)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得固体物质就是,原因就是。
(5)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得固体物质就是,原因就是。
(6)盐酸与硫酸浓度各为1 mol·L-1得混合酸10 mL,加热浓缩至1 mL,最后得到得溶液就是,原因就是。
(1)K2CO3尽管加热过程促进了K2CO3得水解,但生成得KHCO3与KOH反应后仍为K2CO3(2)明矾尽管Al3+水解,因H2SO4为高沸点酸,最后仍得结晶水合物明矾(3)BaCO3 Ba(HCO3)2在溶液中受热就会分解,而得到BaCO3(4)Na2SO4 Na2SO3在蒸干得过程中不断被空气氧化而变成Na2SO4(5)Al(OH)3与Al2O3AlCl3水解生成Al(OH)3与HCl,由于HCl挥发,促进了水解,得到Al(OH)3,Al(OH)3部分分解得Al2O3(6)10 mol·L-1H2SO4溶液蒸发浓缩过程中HCl挥发,最后剩余为较浓H2SO4溶液1、(2002年全国高考题)常温下,将甲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A、c(HCOO-)>c(Na+)B、c(HCOO-)<c(Na+)C、c(HCOO-)=c(Na+)D、无法确定c(HCOO-)与c(Na+)得关系2、(2002年上海高考题)在常温下10 mL pH=10得KOH溶液中,加入pH=4得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得叙述正确得就是多选A、c(A-)=c(K+)B、c(H+)=c(OH-)<c(K+)<c(A-)C、V后≥20 mLD、V后≤20 mL3、物质得量浓度相同(0、1 mol·L-1)得弱酸HX与Na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错误得就是A、c(Na+)+c(H+)=c(X-)+c(OH-)B、若混合液呈酸性,则c(X-)>c(Na+)>c(HX)>c(H+)>c(OH-)C、c(HX)+c(X-)=2c(Na+)D 、若混合液呈碱性,则c (Na +)>c (H X)>c (X-)>c (OH -)>c (H +) 4、某酸得酸式盐NaH Y在水溶液中,H Y-得电离程度小于H Y-得水解程度。
有关得叙述正确得就是多选A 、H 2Y得电离方程式为:H 2Y+H 2OH 3O ++H Y-B 、在该酸式盐溶液中c (Na +)>c (Y2-)>c (H Y-)>c (OH -)>c (H +) C 、H Y-得水解方程式为H Y-+H 2OH 3O ++Y2-D 、在该酸式盐溶液中c (Na +)>c (H Y-)>c (OH -)>c (H +)5、将0、1 mol ·L -1得醋酸钠溶液20 mL 与0、1 mol ·L -1盐酸10 mL 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得浓度关系正确得就是A 、c(CH 3COO -)>c(Cl -)>c(H +)>c(CH 3COOH) B 、c(CH 3COO -)>c(Cl -)>c(CH3COOH)>c(H +) C 、c(CH 3COO -)=c(Cl -)>c(H +)>c(CH 3COOH)D 、c(Na +)+c(H +)>c(CH3COO -)+c(Cl -)+c(OH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 -、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为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得判断正确得就是①肯定不含I -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SO32- ④可能含I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③④ 7.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显酸性得就是( ) A .+Na 、+K 、-3HCO 、-3NO B .+H 、+Na 、-Cl 、C .+3Fe 、+K 、-2S 、-ClD .+2Cu 、-3NO 、+2Mg、-24SO8.将下列离子:Al3+、Na+、K+、NO3-、OH -、S2-、MnO4-、H+、Fe3+、NH4+、AlO2-、CO32-分成A 、B 两组,每组中都含有六种离子(不少于两种阳离子与两种阴离子),且都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则A 组含有得离子就是,B组含有得离子就是。
9、CH3COOH与CH3COONa以等物质得量混合配制成得稀溶液,pH为4、7,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多选A、CH3COOH得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得水解作用B、CH3COONa得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得电离作用C、CH3COOH得存在抑制了CH3COONa得水解D、CH3COONa得存在抑制了CH3COOH得电离10、已知0、1 mol·L-1得NaHCO3溶液得pH=8,同浓度得NaAlO2溶液得pH=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并且发生了反应,可能较大量生成得物质就是多选A、CO2B、Al(OH)3C、CO 23D、Al3+11、(10分)25℃时,将0、01 mol CH3COONa与0、002 mol HCl溶于水,形成1 L混合溶液:(1)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①;②;③。
(2)溶液中共有种不同得粒子(指分子与离子)。
(3)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 mol·L-1得就是,浓度为0、002 mol·L-1得就是。
(4) 与两种粒子物质得量之与等于0、01 mol。
(5) 与两种粒子物质得量之与比氢离子数量多0、008 mol。
12、(6分)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与二级电离:H2A H++HA-,HA-H++A2-已知相同浓度时得电离度α(H2A)>α(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A、0、01 mol·L-1得H2A溶液B、0、01 mol·L-1得NaHA溶液C、0、02 mol·L-1得HCl与0、04 mol·L-1得NaHA溶液得等体积混合液D、0、02 mol·L-1得NaOH与0、02 mol·L-1得NaHA溶液得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1)c(H+)最大得就是,最小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