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找出语病的七大诀窍

合集下载

语病快速辨析七招

语病快速辨析七招

语病快速辨析七招——练就言语理解火眼金睛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应想到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例:我们党的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把党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上,融化在血液中,诵读在口头上。

(题中三个并列短语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由浅到深排列的,题目中忽略了这种关系,因而错误。

)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应想到语序不当例: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句中主语中心语“妇女、老人和孩子”的前面有两个修饰语,“许多”表数量,“附近”是地点,应把这两者的位置对调过来,改为“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才通顺。

)三、出现了虚词,应想到虚词位置不当例: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该提到“趁现在”前)四、出现多个主语,应想到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作者不继续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五、出现了连词,应想到问题是搭配不当或残缺或语序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六、出现了疑问旬、否定词,应想到肯否不当例: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七、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应想到前后搭配不当例1: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 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

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

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

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一、看否定词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出现形式:1、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

2、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3、多重否定与反问连用造成表意不符。

常见否定副词:不、没有、否则、无、忌常见否定动词:防止、否认、禁止、切忌、杜绝、避免常见反问句式:难道、岂例: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4、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5、他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在假日里积累了许多资料。

6、李老大干活十分卖力气,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说他劳动不积极。

7、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二、看两面词一些句子的病点往往就在两面词上,一个句子如果出现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该句可能犯“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常见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成败、优劣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人才。

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4、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

5、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6、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力的大小。

7、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前半句有两面词“能否”,后半句只涉及到正面“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前后搭配不当,为病句。

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上课版本

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上课版本

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上课版本语病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错误、违背规范或者造成歧义的现象。

当我们听到或者读到一段文字时,能够快速判断其中是否存在语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评价这段文字。

以下是一些快速判断语病的方法,适用于上课时听讲或读文章的情况。

1.感受语义逻辑是否通顺。

判断每个句子的意思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常理。

2.关注时态和语态的一致性。

句子中的动词时态和语态是否一致,是否与上下文相符。

3.观察主谓一致。

检查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是否一致。

4.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观察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使用,是否造成断句不当的问题。

5.判断句子结构是否合理。

注意句子中各部分的排列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6.分辨冗余和重复。

排除多余的表达或者过度重复的用词。

7.确认是否存在语言错误。

特别留意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用词错误。

8.观察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

检查形容词和副词是否符合修饰的名词或动词,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

9.找出句子成分的错误。

注意句子中名词、代词、动词等的使用是否正确。

10.辨别词义的错误。

注意词语的用法是否符合其本意,是否容易产生歧义或误解。

11.确认连接词和连词的正确使用。

判断句子中连接词和连词是否使用正确,是否能够起到衔接和连接的作用。

12.评价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方式。

观察句子中的表达方式是否得体、流畅,用词是否准确、恰当。

13.分析句子的重心和主题。

关注句子中的主要信息和关键点,判断是否有突出或遗漏的问题。

14.确认修辞和表达手法的正确使用。

观察句子中是否有使用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是否得当。

15.排除逻辑错误。

判断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悖论或矛盾。

16.辨别句子的主体和附属结构。

辨别句子中的主体和附属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17.寻找上下文的协调配合。

判断句子和上下文之间是否协调配合,表达的内容是否一致。

18.综合判断语言流利度。

观察句子的整体表达是否流畅、通顺,是否能够有效传达信息。

语文病句如何快速判断?10个方法帮到你

语文病句如何快速判断?10个方法帮到你

语文病句如何快速判断?10个方法帮到你一、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或“许多老师昨天……”例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句中“万一”与“若”重复,属赘余。

(2003年高考题)二、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例2: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

句中的定语“穿裙子的”和中心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女”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方可照应。

例4: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

“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例2: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由于储蓄额的高和低都是增长,所以并不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

四、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简捷快速准确识别病句的妙法

简捷快速准确识别病句的妙法

简捷快速准确识别病句的妙法一、关注句中的介词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

考试时一定的关注这些词语,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

例如:1、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

(颠倒了主客体。

)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

(病因同上,应把“对于”放在句首。

)3、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

(病因同上)4、人英国原本有可能大规模种植一种抗除草剂的油菜,但由于抗议团体的干预,使这项计划最终泡汤。

(“由于”把“使”的主语“抗议团体”纳入的自己的“囊中”。

去掉“由于”或“使”即可。

)5、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经过”这个介词把它自己的主语“剧组全体人员”给漏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二者应颠倒一下位臵。

)6、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

(“通过”把全句的主语“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纳入自己的“囊中”。

7、当1633年伽利略被迫在判决书上签字以后,又庄重宣布:“地球仍然在转动!”(“当”把全句主语“伽利略”纳入的自己的“囊中”。

)8、当前全国各地的电视频道日益趋向专业化,节目寻求新突破,一场荧屏大战正方兴未艾。

(“方”即“正在”。

)二、关注程度副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

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

最常见的短语是“不适当地……”。

例如:1、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溢美”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

再加上“过分”就造成了语意的重复。

)2、元月1日,14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北极熊”冬泳活动。

(“酷”含有“非常”的意思。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而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找标识来识别。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

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破解语病题的十大妙招

破解语病题的十大妙招

破解语病题的十大妙招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看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

1、不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不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

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末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第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主语相同时,第一分句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

3.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也“鉴”出了血肉亲情。

4.茂酱菜口味独特,深受百姓欢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仍然畅销不衰。

前后分句无因果关系,“所以”多余;这是滥用关联词语。

二、看句子主干紧缩句子主干是解题的第二步。

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子杂揉。

5.用来酿制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够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紧缩后的主干是“白藜芦醇提高含量”谓语和宾语不搭配,“提高”应改为“增加”。

6.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持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紧缩后的主干是“知识经济革命加速社会文明”,缺少宾语,应在“社会文明”后补7.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紧缩后的主干是“应征者是师生”,或“应征者以青年师生为主”,这是句式杂揉。

三、看修饰成份解答语病题的第三步是看修饰成分。

修饰成分方面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

8.鉴于她的优异成绩,毕业后,水妹子留校成了该校最年青的生物教师。

多层定语的一般语序是:/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该句定语“最年轻”和“生物系”应该在前。

9.我们顺利地按照老张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住在莫愁新寓的案件目击者。

行测之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

行测之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

行测之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一、看否定词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出现形式:1、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

2、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3、多重否定与反问连用造成表意不符。

常见否定副词:不、没有、否则、无、忌常见否定动词:防止、否认、禁止、切忌、杜绝、避免常见否定形容词:常见反问句式:难道、岂例: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1993)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1994)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1998)4、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5、他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在假日里积累了许多资料。

6、李老大干活十分卖力气,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说他劳动不积极。

7、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05江苏卷6)二、看两面词一些句子的病点往往就在两面词上,一个句子如果出现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该句可能犯“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常见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成败、优劣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人才(1993)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1995上海卷)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1996)4、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

5、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6、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力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 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
三、看关联词
1、关联词搭配不当 2、关联词位置不当 3、强加关联词 4、分句句序不当
举例
1、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制度。 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 3、不但他喜欢京剧,而且喜欢黄梅戏。 4、他因为对学科有所偏爱,所以对数学
不感兴趣。 5、他不但能读书作文,而且能认字写字。
四、看介词及其短语
1、缺少主语 2、介词使用不当
举例
1、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2、他们在大家的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3、改革对于我们是不陌生的。
五、看并列短语
1、主谓、动宾搭配不当 2、并列成分出现交叉 3、属种关系不合逻辑
一、看否定词
1、多重否定不当 2、多重否定与反问句连用不当
举例
1、为了防止事故不再发生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
睡前不可饮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3、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呢?
二、看两面词
1、两面对一面 2、一面对两面
举例
1、电子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加 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举例
1、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 2、他统一安排了会议的内容、时间及应
注意的问题。 3、有关部门对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
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4、加快了速度和规模 5、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
பைடு நூலகம்
六、看数量短语
1、净数(增加了)和底数(增加到)混 用
2、数量减少用倍数 3、约数表示重复或前后矛盾 4、数量短语产生歧义 5、数量短语位置不当
举例
1、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 少年,纯真无暇,充满幻想。
2、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 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 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3、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 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 业产生巨大影响。
举例
1、时间缩短了一倍。 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近40%以上。 3、今年以来,全厂职工干劲十足,产量
提高到20%。 4、两个报社的记者昨天采访了局长。 5、十一个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团的人员到
该厂检查工作。
七、看代词、助词
1、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2、助词使用不合理、漏用,使句意不明
(常见助词“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