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2位置与方向(二)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精品教案(详案)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二)(1)教学内容:教材P19~20例1及“做一做”,完成教材P23~24“练习五”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2.经历探究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在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的抽象过程中初步渗透坐标法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根据带角度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东偏南、南偏东等含义,初步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场所吗?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思考:怎样才能准确描述那些场所的具体位置呢?2.导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1)]二、探究新知1.播放有关台风造成自然灾害的视频。

师:为了减少台风造成的危害,需要加强台风来临之前的预警。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看到或听到的天气预报。

看,关于台风的预报来了。

2.课件出示教材P19例1的主题图。

(1)教师播报,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可以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交流汇报。

师:A市和台风中心的位置,谁作为观测点比较合适?为什么?【预设】A市。

便于观察,容易说方向。

3.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1)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①师: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预设】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②师:你能说出蓝色线表示的方向吗?(出示课件)【预设】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表示西偏南3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2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并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坐标的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图形变换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对坐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坐标系的认识尚不清晰,对坐标轴的正向和负向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大量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坐标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坐标系图和实物模型。

2.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入本节课,如:“小明的家位于学校北偏东30度方向,距离学校2公里,请同学们帮助小明确定他家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入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向学生介绍坐标系的构成,解释横轴和纵轴的含义。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物体的位置,让学生用坐标表示出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位置与方向(二)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的方法,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3、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小结方法:先确定方向,以区政府为观测点建立方向坐标,用量角器量出区政府的东偏南45°;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400m,距离1600m,在图上也就是4cm。
2.探究练习:
问题情境:老师的家在东大街小学东偏南20°方向3000m处的明珠小区,请大家帮助老师找找家在什么位置好吗?学生自主完成,老师组织订正。
2.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南山公园的具体位置吗?(引导学
生得出:要确定南山公园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学生自主探讨,尝试确定柳湖公园、体育馆、南山公园、广成花园分别在区政府的具体位置。教师深入到各小组内进行适当的指导,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二)活动二: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
1.问题情境:老师知道我们东大街小学在崆峒区政府的东偏南45°方向1600m处,请大家帮助老师在地图中找出我们学校好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教师待学生结束后制定2-3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而总结整理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的相关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2.能力目标: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指路、找物品等方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四个方向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2.难点:如何让学生进行方向的相对判断和准确描述。

三、教学过程1.热身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张地图,分别让学生说出上面点所指的方位,引导学生对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2.新课讲解(25分钟):•以小车在路上行驶为例,在黑板上画出小车的形状,通过出示方向图示,让学生判断小车朝向,左右、前后等概念。

•师生互动,让学生举起左手和右手,教师依次从左右两侧走过,让学生感受方向的变化,并加深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引发学生对上下概念的思考。

3.拓展练习(20分钟):•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赛车专用赛道,根据赛车行驶的方向和特点,把场馆布置好,分享给小组成员,并解释每个布置的道具所代表的方位、位置和方向。

•在校内寻找指定的地点,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询问来找到位置,加深对方位的认识。

•“指路比赛”,学生分组,组员之间指引彼此,切磋方向判断的能力。

4.总结归纳(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方向和位置,准确判断方位。

四、教学评价1.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成果。

2.对拓展练习中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心得,并进行集体评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内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第19页例1及第2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重点难点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具学具例题主题图,教材第20页“做一做”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联系实际。

新学期,我们班又迎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对于学校的位置还不很熟悉,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给他当向导,让他尽快熟悉各专用教室的位置。

集体来到操场,用手势表示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分组练习,辨认方向。

二教学实施1.出示例1。

老师板书: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学生反复读几遍。

老师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老师追问: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小组讨论,说说各小组的想法。

老师接着问:如果只知道台风中心到A市的距离,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

老师:前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准确确定位置的方法,那怎么求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到达A市?学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可以求出。

600÷20=30(时)答:台风大约30小时后到达A市。

2.尝试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说出八个方向。

(3)看一看: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4)投影出示要解答的问题。

①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2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

②书店在小明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200米。

③邮局在小明家西偏南35°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

④游泳馆在小明家西偏北4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6)

第 2 课时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内容教科书 P20~21 例 2 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 P24~25“练习五”中第 5~7 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在图上准确地标出物体位置的重要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距离准确地画在图上。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习题,学生自主完成。

【教学提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习题回顾总结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从而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刚的练习让你们想起了什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利用方向和距离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也可能回答测量角度时要注意点对点、边对边,再量角度;还可能回答在描述方向时一般描述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也就是夹角小)的方位。

2.引入新课。

师:今天的研究内容仍与台风有关,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2)]【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生会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能把握住重、难点。

同时,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明确任务,引出需求。

师:因为在上节课中,同学们准确播报出台风到达 A 市的情况,我们提前做好了防范工作,台风没有给 A 市市民的生活、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

今天关于台风的动态又有了新的情况,根据新的台风预警,同学们想做些什么呢?(课件出示教科书 P20 例 2 的主题图)【学情预设】为了减少台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要确定台风中心相对于 B 市和C 市的具体位置,及时向这两个城市通报情况,让他们做好防范工作。

2.提供相关信息。

师:B 市位于 A 市北偏西 30°方向、距离 A 市200km。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精选10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

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能从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与位置”在实验教材中的编排结构如下:具体内容一下P1 第一单元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用两个条件确定)二上P67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简单的三视图(实物)三下P2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八个方向及描述线路图四下P17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位置及描述线路图五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三视图(规则图形)六上第一单元位置坐标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和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够通过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和距离来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具体编排如下。

例1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3 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4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生活技能。

三、编写特点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且能够利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实际路线。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经纬网的作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对位置与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和路线的方法,学生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认识和利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实际路线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位置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利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实际路线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经纬网的作用和应用。

2.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球仪、经纬网地图、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经纬网地图,彩色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和经纬网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坐标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经纬网地图,向学生介绍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经纬网。

接着,教师利用地球仪演示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理解经纬网的运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实际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使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词语描述物体的大致位置,能够利用数对精确表示平面内一个点或一个区域的位置。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这两个参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

3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情境导入
一、情景导入
1.交流有关台风的消息,感受超强台风的危害。

2、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3.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2【讲授】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

引导学生观察方位图,交流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以哪里为观测点?“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课件动态演示“东偏南30°”,帮助学生理解。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3【练习】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20页“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2、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4【活动】教学例2
1.出示例题2。

交流例2情境图的信息,明确题目要求。

2.尝试画图。

3.组织全班交流。

4.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5【练习】巩固练习
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学生画图。

汇报交流
小结画图的方法。

6【活动】课后拓展
按照方向坐标,自己设定图例,以我校校门口为观测点,在方位图上标出我校会议室、主席台、食堂的具体位置,并做简要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