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管理小人有”后门

合集下载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攻打后方,工作做到“家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攻打后方,工作做到“家

案例战场上实施空降部队到敌人后方,可以出其不意,扰乱对手阵脚,实施前后夹击,配合正面战场。

在企业管理中,同样可以”深入敌后“,攻打后方。

阿鸿新调到公司库房任主管,升职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

一个叫阿鹏的员工,好像是专门针对他这个新主管来挑事儿的,几次三番地躲在库房角落里睡大觉。

最可恨的是,每次逮住他,他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嚣张样儿。

一开始,为了跟老员工们搞好关系,免得别人非议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处罚员工为了给自己立威,阿鸿只能强压心中怒气,没跟他计较。

但不曾想,这小子居然毫不领情,依旧是恶习不改。

是可忍,孰不可忍,阿鸿也怒了:给脸不要脸,那就用制度罚死他!逮到一次罚十块,逮到第二次罚二十,以后以此类推。

罚到他无钱可罚,然后自动滚蛋。

结果没想到连罚三回,阿鹏根本不当一回事。

第四次被逮到现形时,他好像是想要故意激怒这位新主管,来了个”先声夺人“:”这个月工资我不要了,随便你怎么办。

“看着阿鹏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样儿,阿鸿并没有暴跳如雷,反倒是笑了:”我猜你最近可能是劳累过度了,所以上班总犯困。

这次就算了,我不罚你。

放你半天假,回去好好睡上一觉,明天就别再影响工作了。

“说完,阿鸿转身离去,留下阿鹏一个人傻愣愣地站在那儿。

回到办公室,阿鸿找来两个老同事,了解阿鹏到底是出了什么故障。

一打听,阿鸿才知道那个看似蛮横无理、一无是处的阿鹏,居然还是业务骨干。

他为人颇为仗义,只是不善言辞,不懂沟通,经常言语得罪人。

本来他是最有可能升主管的,就因为上头对他印象不佳,有好几次升职机会,他都被人给顶了下来。

这次升职他是最有希望的,结果希望又落空,所以更加郁闷。

回家把气撒到老婆身上,弄得老婆一怒之下回了娘家。

了解到这些,阿鸿心中有底了。

第二天,阿鸿让阿鹏和他一个要好的工友,计划组织一次本部门周末家庭聚会,希望家属们都能参加,以便沟通交流。

阿鹏不辱使命,也请来了”回了娘家“的老婆,聚会搞得很成功,大家玩得非常开心。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小心拿”忠诚“当武器的员工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小心拿”忠诚“当武器的员工

案例有条件的”忠诚“,是管理的大忌。

当员工把”忠诚“当武器的时候,管理者要特别小心。

薛经理终于走人了,小雷得知消息后异常兴奋,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这次公司总部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接到举报信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薛经理的事情调查得一清二楚,最后果断下令,让薛经理卷铺盖回家。

举报信是小雷写的,而且是实名举报。

他知道自己所反映的问题,都是客观存在,保证一告一个准。

小雷也早做好了打算和薛经理公开摊牌。

小雷一开始并不想以这样的方式来对付自己的上司,用小雷自己的话来说:”姓薛的太过分了,先来整我。

既然他不义,也就别怪我不仁了。

“因为薛经理的”不义“,小雷开始暗中收集对方各种违法乱纪的材料。

薛经理果然很不干净,身为分公司经理,几乎是一手遮天而且为人嚣张,各种致命问题更是一大筐。

作为分公司内部员工,小雷轻而易举地便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材料。

把材料稍加整理后,小雷便寄往了公司总部最高层。

公司总部收到举报信后,很快就派了一位副总专门前来调查此事。

副总是位很正直的领导,薛经理想拉他下水,结果没有成功。

最后,举报信中所反映的问题,全部一一坐实,薛经理无话可说,只好离开。

打发走薛经理后,公司的副总找来小雷,对小雷说:”你被开除了!“原以为会受到公司的通报嘉奖,没想到自己也被开除,小雷肯定不服:”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已经调查清楚了。

我为公司挖出来一个大蛀虫,你们反而要开除我!你们这样做,以后还有人对公司忠诚吗?“副总笑了:”你的忠诚未免来得太晚了吧?如果薛经理没有按规定处罚过你,如果他没有逼你把私吞的货款给吐出来,你还会举报他吗?你的举报信可都是这些事情发生之后,才寄出的吧?管人要点解析很多企业文化中都提到员工要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有的企业甚至在制度上也设立了一些专门的保障机制。

然而,正如所有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些看似美好的”忠诚“保障设置,却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所有的内部倾轧与争斗,所有的利益纷争或是栽赃陷害,各种各样的内讧,都是在一个高尚的”对企业忠诚“的幌子下进行的。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不和员工争利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不和员工争利

案例作为管理者,目光需要长远一点,而不能为一点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

尤其是下属从自己嘴里“抠”出来的利益,更不能拿制度与规定去硬夺,否则将是得不偿失。

阿伟是公司里面的高级工程师,一次被外派去帮一家兄弟单位解决一项工程难题。

对方单位除了提供相应的报酬外,还将阿伟往返机票的钱预付给了公司。

十天后,阿伟顺利完成任务,准备打道回府,考虑到回程的当天是周末,阿伟便选择了坐火车而不是乘飞机,这样可以节约一笔费用。

阿伟打算拿这笔省下的钱买点东西去孝敬父母。

周一到公司报账,阿伟找出平时存下来的餐饮发票,凑足了一张机票的金额,然后同另一张机票一起贴到了报销单上。

不料,由于财务主管知道阿伟的行程,坚决要求他出示返程机票。

被逼无奈,尴尬无比的阿伟只好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财务主管。

没想到,财务主管不仅不体谅阿伟的辛苦,反倒是一副公事公办的蛮横状,态度极其强硬,并且一再强调必须要按公司财务制度办:经理级别以下员工出差,只报销路费和住宿费,员工的餐饮发票概不能报。

阿伟原本指望财务方面能通融一下,结果看到财务主管如此态度,不禁也是怒火直冒:机票钱对方公司已经付过了,自己不能报的话,那钱也是入公司的账。

这可是自己辛苦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硬座省下来的,凭什么不让报虽然自己的要求并不过分,可对方却拿着着制度帽子压了过来,说得自己好像反倒是贪私利占公司便宜的小人一般。

老实巴交、笨嘴拙舌的阿伟被伶牙俐齿的财务主管一通奚落,又羞又恼,拿着票据就直奔老总办公室。

一路走,阿伟一边生气,一边也打定了主意:如果老总也这样对自己,也是这样来苛刻员工,自己立马走人。

自己凭技术吃饭,还就不信离了这公司就没了活路。

气得满面通红的阿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股脑儿全倒给了老总。

老总听完,二话没讲,接过报销单,在报销人一栏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老板站起身拍了拍阿伟的肩,嘱咐道:“让你受委屈了,这事情你没错,只是财务上有他们的制度,也不是要故意针对你一个人来为难你。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领导打太极,下属没脾气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领导打太极,下属没脾气

管理与太极有很多相通、相融之处,比如:以柔克刚、以缓制急。

人事主管气呼呼地走进后勤主管阿泰的办公室,气愤地说:“太不像话了!你们部门的小昊居然私自将车开出去,差一点误了客户的急货。

说他两句,他还嘴硬,死不认错。

”看着一脸怒气的人事主管,阿泰笑了笑,端上一杯水递到人事主管的手中,心平气和地说道:“你先喝口水,消消气。

既然是我部门的员工,那我这个当主管的也有责任。

这样吧,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处理,你放心,我保证不护短。

”人事主管知道司机小吴是公司出了名的“倔驴”,从来就不服谁。

按制度规定,自己是有权处罚这名员工的,只不过自己懒得跟这样的员工较劲,如果那小子犯浑,到时反弄得自己下不来台。

与其如此,不如就把这个难缠的刺头扔给他的部门主管,让他们本部门自己处理,也算自己给足了他们主管的面子。

卖个人情给他,大家面子上过得去。

正好还可以借机看看这个后勤主管是怎么管理部下的。

人事主管心里打着小算盘,阿泰当然也不傻。

他没有像很多部门头儿那样,坐在办公室里发话:“去!把小吴给我找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亲自去趟运输队。

在运输队,阿泰看到司机小吴正气鼓鼓地趴在方向盘上生闷气,阿泰打开副驾驶的车门,一声不响坐到副驾驶座上。

阿泰半天没吭声,小吴反倒纳闷了:“你是不是想罚我的款啊?罚多少,你开口说句话。

”阿泰笑了,反问道:“我为什么要罚你呀?”“我知道有人去告状了,不是说我私自用车了吗?”小吴一脸不屑。

阿泰很认真地问:“那有没有这回事?我想听听你的解释。

”经过小吴的一番解释,阿泰闹明白了原本这就是场误会。

小吴的确是开去出去了,但绝对不是私自用车。

结果人事主管听到其他员工说小吴没打招呼就开车出去,也不问个清楚便前来兴师问罪,而且一上来就拿制度说事儿,说要罚小吴的款。

小吴急了眼,也不管不顾了,当场就跟人事主管顶了起来。

在小吴看来,堂堂一人事主管,事情还没弄清楚原委,就道听途说要开自己的罚单,明摆就是以为自己是个领导,仗势欺人。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瓦解企业中的小“帮派”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瓦解企业中的小“帮派”

案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刘总重新部署了公司发展的新发展战略,斥重资引进了一套的新的市品,以期重新抢占市场。

新产品引进之后,市场推广方面则面临急需销售与技术相结合的销售人员。

起初,刘总并不担心这点,因为销售部有他亲自带出来的四个销售高手,号称公司销售“四大金刚”。

刘总自己也很得意,想当初这四个毛头小子刚进公司时,刘总就发现他们都有跑销售的天赋,然后自己亲自加以培养。

结果不出所料,四个人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公司业务的顶梁柱。

刘总对这四人也非常放心,为了避免引起纷争,刘总自己兼任了销售部经理一职。

四个手下都各自有自己的营销小团队。

原本以为这次引进来的新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应该是最不成问题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最不可能出错的环节,结果差点酿成了整个市场布局的致命所在。

原来刘总的这四名心腹爱将,居然借口新产品技术推广有难度而同时“临阵脱逃”。

刘总差一点气得背过气去,在心底痛骂。

从他们私下谈话的暗示,刘总心中清楚这只不过是四个人的借口而已。

其实他们的目的是想趁此次机会开出条件来“剥削”公司。

此时,刘总才意识到,他亲手训导出的得力属下,现在翅膀硬了,居然联合起来玩“逼宫”的把戏。

若此时开除他们,完全得不偿失。

公司正处于转型期,如果将他们全部扫地出门,损失将更加巨大。

开除他们其中的一人或两三人,也无法解决问题。

更何况他们平常关系密切,称兄道弟的。

这次他们联手来提要求,肯定也是有备而来,早就形成了攻守同盟,炒掉其中一个,其余的肯定也会以辞职相要挟。

而且公司一时也无法找出制度来制裁他们。

面对这帮打算造反的中坚力量,刘总只能是暂时隐忍着,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基本上是全部满足了他们所提的条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新产品的上市推广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推广成本却远远超出了预算。

在“四大金刚”眼中,刘总就是爽快,依然对他们信任有加,而且这次他们所提要求,刘总虽然感到有点为难,但还是很爽快大度地同意了,没有半点犹豫。

可事实上,刘总心底却是恨得牙都在痒。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反弹琵琶是管理艺术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反弹琵琶是管理艺术

案例管理不能一味照搬制度,不能全盘学习“厚黑”,有时候得反着来,逆向思维,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近,公司里急需一名设计人员,因为公司准备将下一年的主打产品全印到一本册子上。

产品相当专业,不为大众所了解,如果从外招聘设计人员的话,近千种商品,要将类别、价格一一归类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欣欣是公司里的企划专员,已经是老员工了,对所有产品都了如指掌。

于是总监打算让欣欣脱产一个月去学习排版制作。

掌握此项技能之后,商品手册就完全可以由欣欣独自一人来完成了,而且她还能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熟知,配上较为准确的文字说明。

总体算下来,这比将任务外包给别的公司做,要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还能完成得更好。

总监找到欣欣,提出公司打算派她外出脱产学习一个月。

事情来得太突然,欣欣一开始以为是公司打算裁员,于是找了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好让自己最后主动走人,便失望地说:“如果我有哪儿做得不对可以直接告诉我,这样的方法未免……”总监连忙解释:“你想哪儿去了,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公司要出下一年的产品手册,打算派你去学平面设计,学成后为公司所用。

当然,学费由公司出,你外出学习的这个月工资也不会少你的。

”欣欣一听,高兴了,倒不是因为缺几百块钱的学费,而是她对平面设计很感兴趣,只因平时常常加班,自己根本没时间去学。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一个月后,欣欣回到公司去报账,发现财务室根本就没有给她结算工资。

欣欣又是一头雾水,没等到她去找总监,总监倒是主动把她叫去了办公室。

总监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欣欣,里面是她一个月的薪水。

总监一脸诚恳地说:“欣欣啊,事实上公司从来就没有过带薪学习一个月的先例,你当然也不能开这个头。

不然的话,同事之间会讲闲话的。

可你学习最终还是为了公司,所以工资就以这样的方式补给你吧。

但是你可不要对外声张,这事除了你我、还有总经理知道,没有别的人知道了,你自己心底有数就行了。

”总监原本以为欣欣会很感动,至少也不会持反对意见。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对人不对事”谈批评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对人不对事”谈批评

案例王皓又输了,像雅典奥运会和十运会的决赛一样,王皓在已经取得“直通不来梅世乒赛”通行证的情况下,在最后一场决战中,又犯了老毛病,输掉了最关键的比赛,输在了自己手里。

“王皓你就是懦弱、胆怯,你应该好好总结一下,为什么总是在这样的时候不堪一击。

”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在全国人民面前劈头盖脸地怒骂了王皓。

而这一幕被全国人民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

许多看到此画面的人觉得这一幕是如此熟悉,虽然情景不完全一样,但是批评的语气、遭上司和老板猛“K”的场面却是极为相似:“你怎么办事的!不会看清楚了再拿来?”“你有没有脑子?” “跟你说了多少遍,还不知道?” “再干不好就走人”……批评来得如此猛烈、不留情面,尤其是面对着电视直播镜头,在全国人民面前。

而面对突然发火的总教练,16名在场的球员大气不敢出,王皓更是一脸的诚惶诚恐。

这样的批评方式是否有效,被批的王皓会是一种什么心情,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要等到不来梅的赛场上才能见分晓。

管人要点解析“对事不对人”,是对一个问题提出批评和警示时的前缀词,是为了语境需要和表达客观的方式。

不管事情出于任何起源,一切因人而存在。

针对人讲究批评教育的方式和时机,这的确与“事”无关。

批评下属是管理制度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基本上只是一笔带过,因为制度实没办法教管理者如何去批评下属,很多时候为了显示制度的公正、公平,管理者习惯在批评加一句“对事不对人”作为前缀。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指导方式,因为人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因而针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所选择的批评方式和批评时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比如批评王皓这样的骨干,在众目睽睽之下采用如此直接的批评方式不仅可能于事无补,甚至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

办公室何主任怒气冲冲地冲入办公室,“啪”的一声将一份报告摔在秘书小君的桌上,办公室里其他几个人同时都愣住了。

何主任以为这是个罚一儆百的好机会,于是大吼道:“你自己看看,都干这么多年了,居然还写这样空洞无物的报告,送到总经理手中,人家一定会认为我们整个部门都难胜其任,以后脑子里多装点东西,别天天没精打采的!”说完,一甩手就走了,小君被晾在一旁,尴尬异常。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君太正,臣太累

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君太正,臣太累

案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里所说的意思再明折不过了,无须再作解释,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需要灵活与弹性,任何至清、至察都会走向物极必反。

阿瑞是名退伍军人,复员后进了一家公司任行政主管。

当兵多年,阿瑞不自觉地便把军营那套思维带进了日常的工作之中。

在阿瑞看来,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员工的天职也应该是服从上级的安排,而且是不折不扣,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执行上司的工作指令。

阿瑞一直奉行的座右铭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事实上,阿瑞也的确是以身作则,严于自律,严格做到了“其身正”。

原以为只要自己带头做好每件事,认真严格执行公司的每一项制度,那么下属员工一定是无话可说,而且在自己的带动下,也一定会去按制度行事,认真完成每件工作。

结果没想到,下属们的确是无话可说,却都一个个选择了离开,要么辞职,要么申请调换部门。

行政部成了公司人员流动最频繁的部门,而阿瑞也常常陷于光杆司令的尴尬境地。

行政部人员的极不稳定,除了让阿瑞深感头疼,也让人事部经理阿文郁闷至极。

所有行政部员工的辞职报告写得都是大同小异,都说是因自己无法适任当下工作,有负公司厚望,所以选择主动辞职。

阿文决定亲自来调查其中的原因,于是阿文找到一个刚到行政部没多久,又打算辞职的文员,询问她的离开原因。

小姑娘一番话,解开了阿文心中的疑惑。

原来,大家辞职共同的原因就一个字:累!这种累不是体力上的累,而是一种心累。

主管阿瑞太严厉了,做事一板一眼,给大家造成的心理负担太重。

关键是阿瑞自己一丝不苟,以苦为乐,而且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这更让大家受不了。

中午时分原本是休息时间,同事之间难免会讲讲无伤大雅的笑话,相互之间寻开心一下,结果阿瑞会皱着眉头出来警告大家:要遵守公司制度,禁止在办公室里大声喧哗。

平常部门员工领块小橡皮擦,阿瑞也要郑重其事让员工签字登记造册。

虽说从制度规定上来讲,他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大家私底下却很不好受,感觉对方好像是在防贼一样防着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阿宇是位新上任不久的中层主管,阿梅是公司出纳,是阿宇的非直属的下属。

阿梅处事非常圆滑,属于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物。

她最擅长做的就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帮财务总监办事,周旋于各个部门之间。

别人做事是对事不对人,她恰恰相反,工作态度是对人不对事,惟恐天下不乱。

可不知什么原因,总监就是吃她这套。

她自己私下也不无得意地说,财务部她是总监一人之下,其他人之上。

会计经常向阿宇报怨,出纳阿梅总爱没事找事,鸡蛋里挑骨头,即使是总裁和会计审批过的单据,她觉得有一点不满意都会拒付。

而且如果与经办人有过节的单子,她就会拒付。

她通常是视心情办事。

有同事在会议上指出阿梅的行为,可她却振振有词,声称自己的做法是维护公司的利益。

高高在上的财务总监,也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阿梅。

事实上,总监并不了解具体业务的操作,只是阿梅时不时向他打小报告,他才略知一点。

因为有了这种关系,在阿宇上任之前,那些部门老员工都没少受这小女人的陷害。

对待阿宇阿梅则是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常常是当着阿宇的面夸阿宇的好,背过身去却向上级嘀咕阿宇的不是。

这个大家眼中典型的“小人”,让部门人员都吃了不少苦头,但大家却又无可奈何。

阿宇下定决心要打击一下这个女人的嚣张气焰,一来替大家出口气,二来也想着借此立威,为以后的工作尽可能来铺平道路。

阿宇没有急于动手,而是事先摸了摸底,了解到阿梅除了和财务总监走得比较近之外,并没有其他特殊背景。

这样一来,阿宇心中有了底。

按制度,公司的报销有流程与时间的限制。

可有几次因为这小女人的心情不爽,总裁签字了的单子阿梅都借故不报。

阿宇看在眼中,记在了心中。

于是,借着向老总与财务总监沟通工作时,阿宇有意无意地把情况“及时”透露给了他们,而且做了一点点适当的“修饰”。

老总们虽然没说话,但阿宇看得出他们的眉头通常皱得很紧。

阿梅的借口通常都是为了公司利益考虑。

阿宇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恰好部门在处理一单业务时,因为事情紧急,业务人员为了不影响到合作,自己就先个人垫付了一笔费用。

生意谈了下来,但在出纳这儿又一次碰到了故意刁难。

钱款迟迟不报,弄得业务员差一点要和阿梅急眼。

为了给总监面子,同时也考虑到毕竟不是自己的直接下属,阿宇采取的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说辞。

阿宇说自己已经多次收到多家合作单位的投诉,抱怨公司总是拖欠费用。

事实上,很多时候公司是按照了正常流程办理,是不应该出现此类问题。

但事情总容易在最后支付关口卡壳,这就不太容易说得过去了。

其次,业务人员从大局出发,为了帮公司创造效益,主动自己掏腰包来打通关节,争取并拿下了客户资源。

而公司在财务报账程序上来卡员工,本来该合理报销的却不给报,这很容易伤到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不利公司的声誉。

从长远来看,更不利于公司发展。

阿宇的话让阿梅哑火半天,也让财务总监感到无话可讲。

阿宇清楚,一个小小的出纳敢这般嚣张,无非是仗着财务总监的撑腰。

失去了总监的支持,她是没什么底气能叫得凶的。

于是,阿宇加勤了与财务总监的沟通工作。

阿宇毕竟是主管,与上层领导沟通工作的机会自然要比一个普通员工的机会多许多。

通过多次与阿宇的沟通,财务总监忽然有了一种危机感。

忽然觉得自己信任的阿梅,果然很有心计。

这个女人居然想架空自己,有自己不多,无自己不少,只要她存在就可以了。

这还了得,万一老板再看中她,自己的这个位置能不能保住还是一个问题。

没过多久,财务总监宣布做出相应的工作调整,阿梅归入到阿宇部门的编制之中。

县官不如现管,阿宇成了阿梅的直接顶头上司。

管人要点解析职场之中,难免会有小人存在。

而小人最擅长的就是借着制度的大旗,做一些令人痛恨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用一位管理专家的话来讲,巧言令色的小人最擅长以小忠、小信、小慧来凸显自己,抓住机会,就要作秀。

作为一个领导,面对种种不同类型的下属,就要学会有能力用好君子,也有能力用好小人。

用君子做君子的事情,用小人做小人的事情。

而这是制度所无法明文规定的,只得靠制度之外的管理。

任用君子很容易,君子看着顺眼,管理起来也容易;小人就不一样了,看起来不顺眼,管起来也不容易,但有时还是必须用。

用君子是人品,用小人是智慧。

作为管理者,面对的不管是老虎还是老鼠,不要让它们处在自己的视线之外,要运用管理手段把它们驯服了、管住了,让它们接受组织规范并为组织作贡献。

小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好搬弄是非,爱打小报告。

作为管理者,在听到是非之言后,通常有四种表现方式:一是畏畏缩缩不敢管教--怕他报复啊,能在你面前说别人的是非,也能在别人面前议你的长短;二是厉言训斥,或者直接“下放”--来说是非者必是非人,不给点下马威,还不扰乱军心;三是不闻不问--说谁都得罪人,还不如一笑而过,当个好好先生;四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无理要求而亏待另一部分下属--尽管制度里讲得头头是道,要公平对待,可是谁都知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

这四种方式有时候受用,但不尽周详。

爱讲是非之人通常是有口无志,他们游走在同事、领导之间,说三道四是为了拉近自己与周围人的距离。

如果别人没有得罪他,他是不会在背后恶言中伤他人的,顶多就是泄露一点别人的小秘密,或者是添油加醋使之更有味道而已。

于是,有人也说了,要管理是非小人,先得管住他的嘴。

给他安排多一些事情,让他没有功夫讲别人闲话就行了。

事情并没有想的这么简单,是非小人并不一定有才能,否则,他的狂妄早就升级了。

没有才能的人,你给他安排什么工作呢?杂事一堆?别人都闲着,他一个人的事情最多,不是更招他的闲言碎语吗?再说了,这样管理岂不违背了“分工均匀”的管理制度了吗管理是非之人,不能违背制度,也不能顺着制度,那就得从心理上进行管理了。

他为什么会在你面前讲别人是非?其实,是非小人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就足矣我们经常能看到,孙悟空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猪八戒都会立即报告给唐僧,即使没有,恨不得也编上几句和唐僧套套近乎。

在遇到问题时,猪八戒的积极性也相当高,当他的意见被唐僧采纳时,他比招到媳妇还高兴。

是非小人同猪八戒一样,没有野心,只是不甘寂寞,不甘被冷落而已。

既然是非之人有了这种诉求,管理人员就应该好好把握,管住他们的心,比管住他们的嘴更胜一筹。

侯总手下有两个能力相当强的骨干,一个是财务经理,一个是市场经理。

首先,这两个部门就是企业的顶梁柱,不选用优秀的人担当确实也不行,可是,两个人都是强手,要是联合起来,还不抢了侯总的天下于是,侯总就到两个部门里各找了一个爱讲人小话的人,这两人的工作能力一般,所以事情并不多,他们都把心思花在观察别人的行动上了。

侯总有事没事就找他们聊天,如此一来,部门里有丝毫动静,侯总都尽收眼底。

几年下来,两个经理都循规蹈矩,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

侯总有点像唐僧,自己在业务能力上不如市场经理,在财务管理上,几乎算是外行,于是,他用了猪八戒,此为一举两得也--既管住了猪八戒,也管住了孙悟空。

唐僧在刚收下孙悟空时还比较好管理,可时间久一点,就不得不用紧箍咒来制约他了。

这时,“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废话一堆,乱讲是非。

自从猪八戒加入以后,唐僧就再也没对孙悟空念过紧箍咒,当然,猪八戒更是用不着师傅用紧箍咒来管理他。

猪八戒的确是非常容易管理的,只要唐僧关注着他,他就满足了。

我们时常看见,当两个徒弟的意见不统一时,唐僧总是采纳猪八戒的意见。

其实,谁都明白,孙悟空是对的,唐僧听取孙悟空的观点会使取经顺利许多。

不过,如此一来,不仅孙悟空会怀疑唐僧的领导水平,八戒和沙僧恐怕也难以再听从唐僧的了。

唐僧管理猪八戒的妙处就在于,他能满足猪八戒的虚荣心,对孙悟空有意见,让猪八戒帮着传达,监督孙悟容,猪八戒总是打头阵,意见不统一,猪八戒的意见为首选。

唐僧不怕猪八戒胡作非为,因为,他太过火了不必等自己动手,孙悟空就能制服他。

如此一来,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得到了有效管理。

侯总就正好利用这一点微妙关系,对敢于向他搬弄是非,道人长短的人加以利用,满足他的小小虚荣心,也更好管理。

明里我们出台种种制度来规范员工的道德、言行,暗里却不必将员工的雕虫小技“赶尽杀绝”。

是非小人的长处是没有野心,容易满足,当得到领导的认可,他会相当忠心,短处则是嘴碎。

所以,管理是非小人只需要鼓励他发扬长处,利用他的短处即能皆大欢喜。

其实,一个成功的领导应该是善于在下属之间制造矛盾,用“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逻辑来讲,他又是这些矛盾的惟一解决者,这样才能使下属离不开自己,从而愈加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八戒这类下属中的“无间道”,不仅能帮你将部门里的小动作一览无余,他还善于帮你搅浑水,何乐而不为呢几何定律告诉我们:三角形是最稳定的。

这条定律除了在婚恋中不受用之外,在管理、战役、建筑中都是真正的“铁三角”,不可撼动。

领导与一正一斜(邪)的下属之间不正好就是“三角关系”吗但是,不要因为他对你俯首帖耳就会对你百依百顺,要知道,他能在你面前讲别人是非,也能在别人面前讲你是非,有时候他们是用你的是非去换别人的信任,这是小人的诈术。

将其当成心腹不仅管不了他们,还会被他拖下水,名誉扫地。

管理他们只需要表面上显示出你信任他,在对你自己进行“体检”以后,才能与之接触。

当谈到你自己的问题时可以让他自己去评价,或是把问题丢给他,让他给点建议之类的。

只要他认为你对他是真诚的,就不会向外渲染你的生活细节,别人听到的都是你愿意向外公布的信息。

明白了这个道理,跟小人打交道的时候就心中有数,至少首先在意识上可以保持一种主动的地位。

古往今来,许多雄才大略的人是非常善于用小人的,而且用小人也是很有分寸的。

如韩信的品格不是太高,得意而忘形,居功而自傲,但刘邦能用之,成就帝王之业;武则天作为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大量使用酷吏加强自己的领导地位,最后又亲手将酷吏全部罢免;曹操在关渡之战时,任由品行不高的许攸对他不敬,因而得以战胜袁绍。

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君子能用,小人自然也可用。

但用小人的时候需要多留点心,否则,小人没用好,反被小人所伤,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用小人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有意用小人来排挤君子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短期来看,效果虽好,从长远来看,必定是得不偿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