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蔬菜制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蔬菜制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编制依据
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二、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1、感官指标是根据我公司生产的蔬菜制品特点、产品工艺加工的要求确定,能够符合产品的感官特性要求。

2、理化指标:水分、氯化物、过氧化值、水产夹杂物、线膨胀度、完整率、碎片率、蛋白质、含砂量按产品特征进行制订。

3、污染物限量:铅限量严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

其他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4、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
农药残留应符合 GB 2763 的要求;兽药残留应符合 GB 31650 及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告。

5、致病菌限量:即食类固体调味料按GB 29921规定执行。

6、净含量按JJF1070的规定,允许偏差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要求。

三、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1.检验规则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而定。

2.标签标志:按GB 7718、GB 28050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订版)》及GB/T 191的有关规定执行。

3.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制定。

XX食品有限公司
2022.06.23。

生鲜蔬菜配送规章制度范本

生鲜蔬菜配送规章制度范本

生鲜蔬菜配送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鲜蔬菜配送行为,保障蔬菜品质和食品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生鲜蔬菜配送规章制度适用于从事生鲜蔬菜配送业务的相关企业和个人。

第三条生鲜蔬菜配送业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规范运营、服务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生鲜蔬菜配送业务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行业标准,监督管理生鲜蔬菜配送行为。

第五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和个人应当依法获得相关证照,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合法经营。

第六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和个人应当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不得违背商业道德,不得以欺诈手段获取利益。

第七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和个人应当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生鲜蔬菜配送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品质保障。

第二章经营资质第八条从事生鲜蔬菜配送业务的企业和个人应当依法申请工商营业执照,并具备相关行业资质。

第九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配送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配送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第十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和设备,确保配送过程中蔬菜的新鲜度和质量。

第十一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第十二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与蔬菜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供应的蔬菜符合质量标准。

第十三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声誉。

第三章食品安全管理第十四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加强对蔬菜的检验和监测,确保配送过程中蔬菜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五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蔬菜的品质和食品安全。

第十六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监测蔬菜的来源和质量,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

第十八条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应当加强对蔬菜配送员的健康管理,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卫生。

蔬菜加工配送操作规程

蔬菜加工配送操作规程

蔬菜加工配送操作规程第一章农业投入品的选择、管理、使用制度一、选择:1、选择的投入品必须具备“三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肥料和农药,相关部门规定免登记的品种除外,, 2、必须有合格供方提供~对供应商定期作出评价,3、依据客户要求、本国及进口国的商质检要求~制定蔬菜农药、肥料适用范围~在适用范围内选择农药、肥料品种,4、肥料的选择:为防止土壤板结和盐碱化~提倡基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保障蔬菜生育期的需要。

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增加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比例~适当补充微量元素肥料~相应减少化肥用量~同时~要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蔬菜专用肥。

5、农药的选择: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严格遵循以“物理、生态防治为基础~生物农药打头阵~土制农药当配角~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助威力~剧毒农药不下田”的原则。

二、管理:1、主要是坚持“六个统一”: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领用、统一施用、统一回收包装物、统一使用效果调查。

2、农药使用卡及档案管理制度,三、使用1、肥料的使用要符合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农药使用必须严格按GB4285\GB8321.1-GB8321.4和GB/T8321.5规定执行,2、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使用肥料和农药~严禁超浓度、超剂量、超范围、超频率使用~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及“三致农药”,严禁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和泥肥、磁化肥、硝态氮肥,3、注意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内禁止使用一切农药、化肥,4、注意操作人员的安全,第二章公司的信用档案管理制度1、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清晰、详实的记录各项信用档案的内容,2、档案内容同专人负责记录~并由“守信”活动领导小组的具体负责人签名确认,3、根据原始记录~将档案信息定期、准确的在相关网站上对外公布。

蔬菜标准编制说明

蔬菜标准编制说明

《酱卤蔬菜制品》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本标准是在国家尚无该产品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情况下,为保证产品质量,指导企业生产,根据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现就标准编制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编写格式依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而制定。

二、产品配方如下:原料名称含量(g)855新鲜蔬菜(萝卜、花生、土豆、毛豆、芸豆、莲藕)食用植物油52食用盐60味精10白砂糖 617香辛料(辣椒、花椒、砂仁、香豆蔻、八角、桂皮、良姜、干姜、白芷、甘草)共制成1000三、产品生产工艺:四、本标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限量及制订依据:指标限量制定依据检验方法食盐(以NaCl计),% ≤ 8.0 根据产品特性制定按GB/T 12457规定的方法进行铅(以Pb计),mg/kg ≤ 1.0 GB 2714酱腌菜卫生标准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进行砷(以As计),mg/kg ≤ 0.5 GB 2714酱腌菜卫生标准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进行镉,mg/kg ≤ 0.05 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按GB/T 5009.15规定的方法进行汞(以Hg计),mg/kg ≤ 0.01 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按GB/T 5009.17规定的方法进行铜,mg/kg ≤ 10 根据QS审查细则要求参照GB 15199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制定按GB/T 5009.13规定的方法进行六六六,mg/kg ≤ 0.05 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GB/T 5009.19规定的方法进行滴滴涕,mg/kg ≤ 0.05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 GB/T 5009.19 规定的方法进行甲胺磷 a, mg/kg ≤ 0.05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 GB/T 5009.103 的方法进行敌敌畏,mg/kg ≤ 0.2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 GB/T 5009.20 规定的方法进行杀螟硫磷, mg/kg ≤ 0.5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 GB/T 5009.20 规定的方法进行氯菊酯,mg/kg ≤ 1.0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 GB/T 5009.106 方法进行亚硝酸钠, mg/kg ≤ 20 GB 2714 酱腌菜卫生标准按 GB/T 5009.33 的方法进行菌落总数, cfu/g ≤30000 本品尚无国家标准,同类标准也无制定微生物指标,为了提高产品的特性,参照 GB 2726和产品实测值制定了微生物指标按 GB 4789.2 规定的方法测定大肠菌群, MPN/100g ≤30 GB 2714 酱腌菜卫生标准按 GB/T 4789.3-2003 规定的方法测定致病菌(指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GB 2714 酱腌菜卫生标准按 GB 4789.4、GB/T4789.5、 GB 4789.10规定的方法测定五、与国家标准的比较:本产品尚无国家标准,本标准根据《GB 2714 酱腌菜卫生标准》、《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其中铅、总砷、亚硝酸钠、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同于国家卫生标准,镉、汞、铜等同于 GB 2762 和 GB 15199,六六六、滴滴涕、甲胺磷、敌敌畏、杀螟硫磷、氯菊酯等同于 GB 2763,为提高产品质量,制定了微生物指标,食盐指标根据产品特性制订。

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规范

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规范

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经营服务要求、服务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台州市开展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的组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木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木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9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T 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 11680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NY/T 1655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SB/T 10158新鲜蔬菜包装与标识SB/T 10428初级生鲜食品配送良好操作规范SB/T 10873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管理技术服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标准。

3.1配送组织提供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的单位。

3.2生鲜农产品种植、采摘、养殖、捕捞形成的,未经烹饪等热加工的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等初级生鲜食品。

4基本要求4.1组织要求4.1.1配送组织应有固定经营场所,依法成立,并取得相应的证照。

DB3310/T 39—201834.1.2配送组织应制定并实施生鲜农产品采购、检测、仓储、运输、追溯、召回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4.1.3配送组织应有稳定的货源渠道。

宜建立产品直供销售网络, 实行产销对接或连锁经营。

4.1.4配送组织宜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选货、电子订单(电话订单)、配送上门、电子结算等功能。

4.2形象要求4.2.1各作业区域及场所设施应有明确、清晰标识,符号与标志应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4.2.2配送组织应编制用于规范企业内部符号与标志使用的企业标准,配送车辆、配送人员着装等应采用统一的色彩、广告图案等视觉形象识别标识,配送车辆应标注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内容。

蔬菜加工程序与标准

蔬菜加工程序与标准

蔬菜加工程序与标准蔬菜加工程序与标准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1.加工前的准备各加工人员在加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根据规定穿好工作服,将手清洗并消毒,穿上不易打滑的鞋。

(2)准备好使用的工具,并检查刀具是否有锈迹,如果有,则需先将刀具磨亮至无锈。

(3)检查砧板,砧板若凹凸不平影响正常工作,则应事先报告本部门负责人,请指定的人员前来削平。

2.磨刀(1)磨刀前,先将刀面上的油污擦洗干净,再把磨刀石安放平稳,磨刀石以前部略低、后部略高为宜。

(2)磨刀时,先在粗磨刀石上磨出锋口,再在细磨石上磨快。

(3)磨刀时,两脚分开或一前一后站稳,胸略微前倾,右手持刀,左手按住刀面的前端,刀口向外,手放在磨刀石上,两手要按稳,以防脱手,造成事故。

然后在刀面和磨刀石上淋水,将刀刃紧贴石面,后部略翘起。

(4)磨刀的动作要前推后拉,关键要用力均匀。

磨至石面起砂浆时再淋水继续磨。

刀的两面及前、后、中部都要轮流均匀磨到。

两面磨的次数要基本相等。

(5)磨完后要用清水洗净、擦干,然后将刀刃朝上,放在眼前看一看。

如果刀刃上看不见白色的亮光,表明已磨好。

也可将刀刃轻轻放在手指盖上拉一拉,若有拉不动的感觉,表明已磨好;若刀刃在指盖上滑过,表明刀还没有磨好,需继续磨。

3.磨平墩头(1)新墩头放在盐卤中浸泡24小时以上,以保证墩头更结实耐用。

(2)使用的过程中定时转动墩位,以使砧墩表面各处均匀用到。

(3)发现墩头凹凸不平时,可用铁刨轻轻刨除凸起部分或用刀砍平。

二、初加工1.蔬菜类原料初加工操作规程与质量标准(1)作业要求:①根据不同蔬菜的种类和烹饪时规定的使用标准,对蔬菜进行择、削等处理,如择去干老的叶子、削去皮根须、择除老帮等。

②对于一般蔬菜的择除部分可按规定的净料率进行。

③需要消毒的蔬菜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

(2)质量标准:①无老叶、老根、老皮及叶茎等不能食用部分。

②修削整齐,符合规格要求。

③无泥沙、虫卵,洗涤干净,控干水分。

④合理放置,不受污染。

蔬果配送规章制度表范本

蔬果配送规章制度表范本

蔬果配送规章制度表范本第一条目的与范围为了规范蔬果配送工作,确保蔬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蔬果配送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表。

第二条配送范围本规章制度表适用于所有蔬果配送工作,包括蔬果的采购、运输、存储和配送等环节。

第三条配送责任1. 配送员应具备相关证书,熟悉蔬果的种类、品质和储存要求,保证配送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2. 配送员应按照订单要求进行蔬果的准时配送,不得私自拆包或转移货物。

3. 配送员应保持车辆、容器、工具等设备的清洁卫生,及时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第四条蔬果选择与采购1. 采用有机或环保种植的蔬果,优先选择新鲜、完整、无异味的蔬果。

2. 采购时应检查蔬果的包装、标签,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未过期。

3. 采购后应及时进行分类、储存,确保蔬果的质量和品质。

第五条蔬果存储1. 蔬果需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蔬果应按照种类、成熟度进行分类储存,避免腐烂和变质。

3. 对于易受潮或易烂的蔬果,应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确保储存安全。

第六条蔬果配送流程1. 接受订单后,配送员应核实订单信息,准备好包装、工具和车辆。

2. 配送员应按照配送路线和时限,准时将蔬果送达指定地点,并与客户确认到货。

3. 若有问题或异常情况出现,配送员应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保证客户满意。

第七条蔬果售后服务1. 对于客户的投诉或退货请求,配送员应及时响应,并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处理。

2. 对于配送过程中出现的蔬果破损或损坏情况,应进行记录和赔偿,确保客户权益。

第八条蔬果质量监控1. 配送员应定期检查蔬果的质量和新鲜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对于过期、变质或有异味的蔬果,应及时淘汰并处理,确保不影响正常配送。

第九条处罚与奖励1. 配送员违反规章制度表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除奖金等。

2. 对于表现优秀的配送员,将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其继续努力。

第十条附则1. 本规章制度表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公司所有蔬果配送工作。

蔬果配送规章制度模板范文

蔬果配送规章制度模板范文

蔬果配送规章制度模板范文第一条总则1.1 本制度是制定为规范蔬果配送业务,保障客户权益,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的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蔬果配送业务的所有环节和人员。

第二条配送程序2.1 计划配送:根据客户订单及分拣结果,合理安排配送计划,确保按时送达。

2.2 车辆准备:按照订单数量和种类准备相应数量的配送车辆,并保持车辆清洁、整洁。

2.3 装载配送:进行物品和车辆的核对,确保配送物品无误,并安全稳固地装载到车辆中。

2.4 出发配送:按照预定路线和时间出发,保持沟通畅通,确保及时送达。

2.5 送达确认:送达客户处后,与客户确认收货,并签收相应文件。

2.6 返程处理:将未送达的物品或空箱车辆返程处理,确保车货同行。

第三条配送人员管理3.1 人员要求:具备相关驾驶证和操作证,熟悉蔬果品种特点和配送程序。

3.2 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前进行相关培训,熟悉公司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3.3 岗位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做到有序协作,确保配送效率和质量。

3.4 应急处理:遇突发情况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根据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配送安全。

第四条车辆管理4.1 车辆清洁:定期检查、清洗车辆内外,保持车辆整洁,确保配送物品不受污染。

4.2 车况检查:定期检查车辆机械、电气等设备,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4.3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法规,避免超速、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确保车辆和人员安全。

4.4 车辆维护:定期保养车辆,确保车辆良好状态,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第五条环境卫生5.1 配送站点:安排专人负责站点卫生,保持站点整洁干净,提高工作效率。

5.2 物品防护:保持配送物品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存放,避免腐烂变质。

5.3 废物处理:配送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分类处理,做好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第六条质量保障6.1 质检标准:配送物品应符合相关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6.2 包装保护:配送过程中物品包装应完整无破损,避免产品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1]82号)”,国家标准《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的项目编号为:-T-326,主管部门为农业部,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为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食品分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初加工蔬菜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许多消费者认为,初加工蔬菜可以减轻家务劳动强度,节约时间,而且十分卫生。

蔬菜初加工环节作为蔬菜流通过程中的一个子环节,对于蔬菜的进一步保质增价有着重要意义。

蔬菜通过初加工配送上市,提高了外观质量,可以逐步形成品牌,促进了消费的安全,并且经过工厂化的集中加工处理,可以减少城市蔬菜垃圾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能满足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实现产品增值,带动农民致富。

目前,发达国家已实现了蔬菜采后的全冷链操作,不仅减少了蔬菜的采后损失浪费,而且延缓了蔬菜新鲜品质的降低。

预冷技术(如水冷、真空预冷等)、气调包装(如MAP、CA)、杀菌技术、冷藏运输技术等已在生产中得到普及应用。

美国、日本在蔬菜的生理、生化方面研究较多,英国、法国在其包装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大大改善了产品的质量,促进了蔬菜采后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主要蔬菜的贮藏技术方面基本成熟,预冷技术、MAP技术、化学防腐剂在部分发达地区的蔬菜贮运保鲜业中已得到应用,但在蔬菜采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从标准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已有部分蔬菜种类的等级划分标准和贮藏标准,但尚未有一部对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过程中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的国家标准,因此需要针对各关键环节制定一部标准,从整体上提升新鲜蔬菜采后的初加工水
平,进而提高销售环节的蔬菜品质。

三、主要工作过程
2012年初,由项目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共同组成项目研究小组,负责起草、编制《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标准。

成立了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为标准制定提供咨询建议和意见。

研究小组首先就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标准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掌握了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情况。

之后项目研究小组以此为基础利用实地调研、数据收集、专家咨询、头脑风暴等多种方法,开展大量研究,经多次研讨,起草了标准的基本框架,并于2013年8月完成《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操作规范》草案初稿。

2013年8月—2013年10月,项目研究小组组织召开多次专家研讨会,对标准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在此过程中专家提出大量宝贵意见,研究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完善,于2013年11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与依据
1、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

2、本标准在技术方面参考和依据了以下相关标准:NY/T 1529-2007 《鲜切蔬菜加工技术规范》;GB/T 20014.5—2008《良好农业规范第5部分: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NY/T 1987—2011《鲜切蔬菜》;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NY/T 1655《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SB/T 10158 《新鲜蔬菜包装与标识》等。

3、本标准按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

(1)科学性
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采用文案调查法、专家座谈法、现场调查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标准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客观性
因各地从事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的企业水平和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研究小组充分考虑了各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标准内容切合大多数企业生产实际,在保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对企业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和设备做过多要求。

(3)可操作性
标准中所涉及的操作流程清晰,量化指标科学合理,提出的方法、要求易于操作,对于新鲜蔬菜初加工及配送企业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1、“新鲜蔬菜初加工”的术语和定义
由于“新鲜蔬菜初加工”这一术语在现行有效的国标、行标中没有相关定义,且在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编制组认为需要对此术语进行定义,明确新鲜蔬菜初加工所涵盖的流程。

通过查阅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将“新鲜蔬菜初加工”定义为“对采收后的新鲜蔬菜进行修整、清洗、分级、包装的过程。

”通过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新鲜蔬菜初加工”不包含鲜切蔬菜(即食蔬菜)的加工。

编制组认为鲜切蔬菜(即食蔬菜)已超出初级农产品的范畴,需要更加严格的卫生要求。

2、人员要求
在人员要求方面参考了GB 14881—2013的部分内容,但是由于考虑到目前蔬菜初加工的工作环境有室外搭棚加工和工厂车间内加工两种,所以对人员的卫生要求上只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一些较难达到,又对初加工后蔬菜安全卫生影响不大的要求就没做规定。

有条件的企业可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

3、加工场所及设施设备要求
加工场所及设施设备要求,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SB/T 10583—2011的要求,在选址上要求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在布局上要求有完成新鲜蔬菜初加工所必备的四个区域,集货区、加工区、配送区及废弃物处理区。

在要求中特别提出需要有废弃物处理区,主要为了规范生产中对废弃垃圾的处理,从而避免蔬菜残体污染环境。

要求配备基本卫生设施,主要是从卫生安全角度考虑,加工人员在工作工程中需要保持清洁。

4、初加工程序
根据鲜切蔬菜初加工特点及客户需求不同,确定鲜切蔬菜初加工步骤为修整、清洗、分级、包装和检测5个步骤。

其中,清洗用水规定符合GB5749,是为了避免在蔬菜清晰过程中使用污水或者中水。

包装材料、包装方法和包装标识应符合SB/T 10158和NY/T 1655的有关规定,所选用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规范包装标识,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包材对蔬菜造成污染。

5、配送
配送部分参考了SB/T 10583,规定了装卸及配送过程要求,建议运输过程采用冷链运输,保持蔬菜的新鲜度。

6、贮存
根据新鲜蔬菜产品特性及要求,规定了仓库及产品贮存要求。

仓库保持清洁卫生,产品库房内不应贮放有害有毒及其他有碍成品安全的物品。

7、记录
为了形成完整的追溯体系,要求加工和配送过程建立记录,并规定了记录保存时间。

此外,本标准还提供了需要记录的主要内容,可供蔬菜初加工企业参考。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从专家反馈的建议修改内容看,没有重大分歧意见。

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八、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依据本标准开展新鲜蔬菜初加工和配送,可规范企业新鲜蔬菜初加工和配送行为,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引领新鲜蔬菜初加工和配送产业健康发展。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1、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宣传、讲解和技术指导,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宣传,保证本标准的广泛深入推广。

2、引导相关企业按照本标准开展新鲜蔬菜初加工工作,定期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施过程中反馈和发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对标准内容进行修订。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