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

目录
Contents
•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概述 •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核心概念 •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方法与技术 •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实践应用 •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01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 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深入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冲突和心理防 御机制,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人格发展。
自由联想
• 自由联想是指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鼓励个体自由地表达自 己的思想和情感,不受任何限制或约束。自由联想可以帮 助个体触及潜意识中的内容,从而揭示出深层的心理问题 和冲突。
03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方法与技 术
精神分析治疗师的角色与职责
精神分析治疗师是专业的心理咨 询师,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认证, 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耗时长
02
03
难以评估疗效
精神分析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缺乏客观的疗 效评估标准,使得治疗效果难以 量化评估。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跨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精神分析治疗理论正逐渐与不同文化背景相结合,开展跨文化研究, 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需求。
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促 进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
深入探索阶段
通过自由联想、梦境解析、情感表达等方式 深入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冲突和欲望。
结束阶段
总结治疗成果,评估治疗效果,制定后续计 划。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干预措施
自由联想
梦境解析
情感表达
鼓励患者自由表达自己 的想法和感受,不受限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因果决定论的几种观点】 • • • • 子宫决定论:在胎儿期 客体关系决定论:在0—3岁 性心理决定论:在3—6岁 社会心理危机发展决定论:在0—终生
罗恩· 哈伯德: 认为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源于未 出生前的胎儿期,他倡导“回思术”,让 病人逆转时间“回到童年”,甚至“回到 子宫”,以求明当前行为最早期的决定因 素。
经典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 《梦的解释》 《性欲三论》 《论无意识》 《自我与本我》 《焦虑问题》 《自我和防御机制》 (1895) (1900) (1905) (1915) (1923) (1926) (1936)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哲学背景: 1878年,冯特建立了科学心理学。 • 科学背景:19世纪中叶,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提出了 能量守恒原理 。弗洛伊德的老师布吕克是当时杰出的生
理学家,他认为生命机体也是一个动力系统,同样服从化
学和物理学的规律 。 • 弗洛伊德将这种动力生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发展到研究人类
的精神世界,从而创立了动力心理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也就是精神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
(一)、精神分析治疗的概念
精神分析疗法是使用弗洛伊德心理 动力学的理论与技术,挖掘患者潜意识 中的心理症结,通过揭示心理症结与心 理症状的关系,使患者顿悟,其心理症 状就失去继续存在的意义,心理障碍随 之得到改善的方法。
• 运动系统的发达和智力的发育,使孩子的内驱力逐渐转向 外界,对动物、自然界、运动的好奇大大增加。 • 社会道德感开始发展,超我进一步发展,孩子对事、对物、 对他人和自己的认识通过父母、老师的教育和评价而逐渐 内化,形成了自己的初步人生观,他们常常幻想着长大以 后当飞行员、工程师、军官或经理等。
个体心理发育—青春期(10—20岁)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xx年xx月xx日•精神分析治疗简介•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和技术•精神分析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目•精神分析治疗的效果评估•精神分析治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录01精神分析治疗简介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旨在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潜意识来解决患者内心的冲突和问题。
定义精神分析治疗是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成为现代心理治疗中重要的一种方法。
背景定义和背景1历史发展23弗洛伊德最初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和分析来理解。
早期阶段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后继者发展出了不同的精神分析学派,如自我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
中期阶段现代精神分析治疗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技术和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本取向心理治疗等。
当代阶段理论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基础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等。
原则精神分析治疗的原则是深入了解和分析患者的潜意识,帮助患者了解和处理内心的冲突和问题,达到治愈的目的。
理论和原则02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和技术1自由联想23自由联想是一种治疗方法,让患者在一个安全和受保护的环境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受任何限制和评价。
自由联想可以揭示患者的无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使分析师能够理解患者的情感和动机。
自由联想还可以促进患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治疗关系。
03通过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师可以了解患者的情感、动机和防御机制,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梦的解析01梦的解析是一种通过分析梦境来揭示无意识冲突和愿望的方法。
02精神分析师会引导患者回忆梦境,然后运用自由联想、象征解释和原型理论等技术来解析梦境。
移情是指患者在治疗关系中将过去与他人的情感体验转移到分析师身上。
反移情是指分析师将个人情感和反应投射到患者身上。
移情和反移情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对于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和促进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移情与反移情阻抗与解释阻抗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无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的抵抗和回避。
心理咨询方法-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宣泄患者能自由表达被压抑的情绪,或对早年经验的再体验。
如果让患者重新在心理上体验过去的挫折,并把潜抑的感情宣泄出来,患者就有了认识它、克服它的可能性。
自省通过分析,让患者了解自己内心冲突、焦虑的根源,于是就有了自省的可能性。
经过自省,把症状的无意识隐意和动机揭露出来,使患者意识到症状的真正隐意而达到领悟,并要求从理智上感情上都能接受。
反复剖析即反复扩通。
由于患者的症状已成为其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因此,即使患者领悟病症的隐意,但在行为中仍会出现反复。
心理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求医者和患者都必须要有耐心,不断分析、理解、更正、体验,才能逐步从根子上改变患者的思维逻辑方式。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在于由治疗者的解释来协助病人能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与了解,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蔽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通过由自知力的获得,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能进而改善自己的心理行为及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的解除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
精神分析的理论特别强调情感与欲望是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如何纠正更改感觉,情绪和情感乃是治疗的焦点。
治疗方法与步骤1,心理活动的探讨2,综合了解心理3,指导解释4,工作修通[1]。
理论背景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
弗洛伊德把它形容成浮在海里而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的动机是潜意识的。
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学说以潜意识的理论为基点,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那个样了”的真正原因,它设法将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中来(如采用自由联想法),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
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是探讨人的心理(主要是潜意识)和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基本原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作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
治疗的实施过程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需要经过两周的评估阶段即实验性分析阶段。
在评估阶段中,治疗者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倾听并探索下列内容:来访者发病的原因;生活史;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最初的记忆;经常出现的和近期的梦;对考察来访者的理解力先前治疗及治疗者的体验;观察来访者如何与治疗者建立关系;尝试性解释。
治疗者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在初次会谈后确定的治疗对象中仍存有不适合做精神分析治疗的来访者,并加深对来访者的了解,同时也是一个让来访者接受治疗者的过程。
第一阶段。
此阶段先就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过程、治疗规则及治疗双方各自的职责进行解释,取得共识。
其次,治疗者在来访者对治疗的目的、过程有所了解后,就应该对自己有所“节制”,尽可能地少讲话,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倾听来访者关于内心世界的描述,并设法了解来访者及其潜隐的潜意识冲突的情形。
但在开始阶段,治疗者只处理来访者所陈述内容的一些表面问题,不深挖更多的潜意识材料。
治疗者应表现出足够的关切和温和,引导来访者把治疗坚持下去。
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
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解释。
随着治疗的进行,来访者开始出现对治疗者的移情。
移情实质是来访者过去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的情感和反应方式在治疗者身上的投射。
治疗者要向来访者解释这一点,使来访者对自己将过去的经历、体验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所认识。
来访者在理解了过去的经历和体验怎样影响和决定着他现在的经历和体验后,就能选择较为灵活的行为方式并做出较为恰当的选择。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道德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
快乐性原则
二.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
生理性焦虑
二.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1.人格冲突 人格结构的不协调,就会导致人格冲突. 2.焦虑的种类 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 、生理性焦虑.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让病人在 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 或床上。病人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 下,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并将所想的谈 出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关键是 要求病人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 管这些想法是无关紧要的胡思乱想,还是 可笑的使人不好意思的念头。这种方法的 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 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
一.弗洛依德的生平
为此,他放弃催眠,用了南锡的谈话法,使病人在 觉醒状态下自由联想。这种技术是让病人放松地躺 在床上任意地自由谈话,不管联想到什么都完全说 出来,目的是使病人把压抑在意识中引起异常行为 的原因清醒地记起来,这是他独创的,也是精神分 析演进中最重要的一步。经过实践,他发现越来越 多的病人常回忆起童年时代的经验,而那些被压抑 的记忆中有许多是和性有关的事,这就使他注意性 与精神病因的关系。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人格的结构模型 人格是由自我、本我、超我组成的。 A、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 的本能。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行事、满足的 是个体生物的需求。(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 本能) B、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分意 识而已。自我遵循现实性原则行事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第二章 精神分析法
杰拉德· 科里用精神分析观点对露丝进行治疗 5.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的要素 对治疗过程的评论: 处理露丝现在和过去试图获得他人认同 的种种方式 回溯其早期生活事件以及相关的情绪感 受上 学会理解自己的梦,自由联想
思考题: 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了露丝的父亲在其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探讨露丝与父亲之间的 冲突对她当前冲突的影响? 2.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出发,在对露丝进 行治疗时,关注的重要焦点是什么? 3.在露丝身上出现了哪些阻抗?怎样做才能 削弱这些阻抗? ……
第二章 精神分析疗法
本章概要: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精神分析疗法专家威廉· 布劳博士对露丝的分 析; 杰拉德· 科里用精神分析观点概述
精神分析疗法的主旨在于解决人们内心的冲突,从 而最终重构一个人的基本人格。 精神分析疗法并不限于问题解决和学习新行为的过 程。 在治疗过程中,个体将更加深入地探究自己的过去, 其自我理解水平也将从中得到提升。精神分析疗法 的主旨在于解决人们内心的冲突,从而最终重构一 个人的基本人格。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常见的技术:收集生活史方面的资料,释梦,自 由联想,对阻抗和移情的分析和解释等。 这些技术旨在帮助提高个体的知觉能力、获得 感性和理性的洞察力,进而开始对自己的人格 进行重构。
精神分析疗法专家威廉· 布劳博士对露丝的分析 1.对露丝的评估: 精神分析疗法的观点与概述 评估露丝是否适合进行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诊断 2.在对露丝进行治疗时的关键问题和主题: 内心冲突与对童年经历的压抑
杰拉德· 科里用精神分析观点对露丝进行治疗 3.治疗目标: 逐渐深入地挖掘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 4.治疗程序 阻抗的处理 主要防御机制:压抑和否认 移情的处理 5.治疗过程:治疗过程的要素、对治疗过程 的评论
精神分析治疗
分析移情与反移情
分析移情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分析师产生的情感反应。 这种情感反应通常源于患者过去的经验和情感冲突。分析移 情可以帮助分析师了解患者对亲密关系和情感表达的困难。
反移情是指分析师对患者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 于分析师的个人经验和情感,也可能源于分析师对患者的观 察和了解。反移情可以帮助分析师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和 需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对抑郁症的个案分析
总结词
精神分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深入探讨患者的情感和思维模式,帮助患者重建 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详细描述
精神分析治疗师关注患者的情感表达和内心体验,通过 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感受,帮助患者识别消极的思维模式 和情感反应,并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治疗 师还会关注患者的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患者 的生活环境和压力来源,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以 帮助患者重建积极的生活方式。
03
精神分析治疗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心理治疗的发展和完 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精神分析治疗对心理治疗的贡献
精神分析治疗对心理治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 不仅丰富了心理治疗的内涵,拓展了心理治疗的应用范 围,还为心理治疗的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通过对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的深入分析 ,能够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解决内在的心理 矛盾和冲突,从而缓解心理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
移情与反移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对治疗师产生移情,即把对过去重 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需要理解和处理 患者的移情,同时反移情也需要被识别和讨论。
阻抗与解释
精神分析治疗
梦者希望和父亲结合(在桥上),排除母亲。 但这种欲望是被超我禁止的,于是首先出现了 投射——不是我爱父亲,是父亲爱我,所以超 我的化身(敌人)要来追捕父亲。与此同时出 现了和母亲的认同,和母亲一起离开力比多丛 生之地(河上的桥),躲进了寺庙(一处没有 力比多的地方)。如果梦中母女俩下了桥,则 满足了两个愿望;一个是无意识中超我的愿 望——惩罚的愿望,一个是攻击性的满足,自 己和母亲的同归于尽。但梦还要满足本我的愿 望,所以寺庙的后面还有如大山般沉默的父亲。 (梦者原话:爸爸很疼我。……爸爸不爱说 话……)这是一个欲望冲突的梦,一方面是恋 父的冲动,一方面是压抑冲动后的焦虑。
二、基本技术
经典的精神分析的会谈方式一般是 在安静、温暖的房间内,让病人斜躺在 舒适的沙发椅者坐在病人身 后。会谈的时间每次约45~50分钟,每 周会谈5次左右。治疗过程需半年至3年 之久。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 移情(transference) 阻抗(resistance) 或称抗拒 梦的分析(dream analysis)
系
选择标准
病人标准:
患有神经症性障碍 有心理学头脑 能够体察自己的感情 能够运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 有环境支持 良好的医患配对
治疗设置
地点:治疗室 时间:每周/月的约定 每次50分钟 频度 收费 违约 时程:open end short term
精神分析治疗结束的指标
病人感到症状消除 病人理解自己的防御 病人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移情反应 病人能从自我探索,作为解决内心冲突 的方法
(四)各种精神障碍的精神分析观点
潜意识中早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 (如精神刺激、素质因素等)可转化为各种心 身症状(精神疾病如癔病、神经症,躯体疾病 如溃疡病等)。 抑郁症是素来缺乏安全感的个体,遇到挫折, 心理压抑,采取不对抗、不处理的被动态度, 最后退行到抑郁寡欢的境地。另外的原因是因 为这种个体对自己有过分的要求,受严格“超 我”的谴责,从而产生悲观、抑郁心境。攻击 强迫症的个体,是由于自我控制过分,对某些 欲望或冲动一时无法接受,采用转移、隔离、 反向形成等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自己无法控 制的冲动或性欲望等等,而产生强迫症状。
第二章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疗法
他人
– 把问题留给别人,把美好留给自己
– 把他人的一部分当成自我——认同 – 适应性的:世界多么美好/丑恶 – 病理性的:妄想
反向形成
• 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 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 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 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通过强调与压 抑内容不相关或对立的部分,从而回避一 些无法接受或不敢去接受的冲动
Erikson与Freud的区别
年龄
Erikson
Freud
0-1
信任与不信任(trust v.s. mistrust)
口腔期(oral stage)
1-3
活泼主动与羞愧怀疑(autonomy v.s. shame & doubt)
肛门期(anal stage)
3-6
自动自发与退缩愧疚(initiative v.s. guilt)
大的挑战就是控制对自己或他人的攻击 • 本能的来源:利比多(Libido)
– 性后面驱使人追求快感的潜在驱力、能量 – 个人和种族借以生存和发展的心理根源和原动力 – 人一生中一切心理因素的基本动力源泉
2、力必多与泛性论
• 行为的基本动力源自生物本能或性的驱力, 他称为力必多(Libido)
• 性是潜意识的核心
四、焦虑论
• 1、焦虑
– 对危险、威胁和需要特别努力但又无能为力的 苦恼的强烈的预期。在精神分析看来,焦虑是 指一种推动我们去做某事的紧张状态。
源自人格三结构试图控制精神能量的矛盾。他 的机能是对即将发生的危险发出警告。
2、焦虑的分类
• 现实焦虑(Reality anxie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精神分析发展史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 i g m u n d F r e u d,1856-1939)
✓《梦的解析》(1900),体系形成
✓《性欲三论》(1905),本能驱力—性本能,人格发展过程✓《自我与本我》(1923),生本能与死本能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荣格—分析心理学
✓新弗洛伊德主义
•安娜.弗洛伊德、海因茨.哈特曼、罗伯特.怀特—自我心理学派
•沙利文、霍尼、弗洛姆—社会文化学派
•克莱因、玛格丽特.玛勒—客体关系学派
•鲍尔比—依恋理论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第二节,基本理论
意识层次理论
(1)意识
(2)前意识
(3)潜意识—口误、笔误、梦、神经症症状
二、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本我、超我
一)本我(I d)
本能和欲望组成
奉行快乐原则,趋乐避苦
潜意识,无理性
(二)超我(S u p e r e g o)
内化了的道德和准则,理想自我
遵从道德原则,监督自我行为
大部分是潜意识
(三)自我(E g o)
调节外界和本我
奉行现实原则
部分意识,部分潜意识
协调本我和超我
三、性本能理论
人类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心理性欲发展的5阶段
1、口唇期:(0-1岁)
活动以口腔为主,经由吮吸、吞咽、咀嚼等活
动,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
婴儿和母亲处于共生状态,母亲识别孩子的需
要并给予满足,使婴儿获得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
感。
适当—向下个阶段顺利过渡
失当—挫折感、紧张、焦虑
2、肛门期:(2-4岁)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而得到快感
的经验。
母子二元关系开始解体
适当—有独立能力的性格,表现为自我决定行动,无过分的羞耻感,心理矛盾较少,容易合作等
失当—肛门性格,整洁、吝啬、固执
3、俄狄浦斯情结期:(4-6岁)
性趋力的敏感区转到性器官
俄狄浦斯情结:亲近双亲中的同性,排斥异性
认同:男孩认同父亲,女孩认同母亲
从二元关系进入三角或多角关系
适当—顺利向前发展
失当—心理失常的根源
4、潜伏期:(6-12岁)
社会化,兴趣扩展
自我状态更加完备
同性阶段
5、生殖期:(12岁-)
渴望自主却又不安
对异性产生兴趣
逆反
性心理发展理论两个重要特点:
1、性欲(尤其是儿童性欲)要求与养育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原因。
2、强调婴幼儿期(即前生殖器阶段)发展情况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节,精神分析的治疗
一、治疗原理
要旨:将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意识化
困难:
1.无意识
2.“两极获益”
阻抗
移情
二、治疗过程
(一)开始阶段
1.明确问题,并确定是否适合分析式治疗
2.说明治疗情形、治疗规则及双方职责
3.了解当事人及其潜隐的无意识冲突的情形
4.做出正确的心理动力学评估和诊断
(1)当事人发病及求诊的原因;
(2)重要的生活史及早期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3)对以前治疗者的体验;
(4)如何与治疗师建立和发展关系;
(5)主要的心理冲突及心理防御机制的形式;
(6)心理发展与人格结构的特点
(二)移情发展阶段
解释
对不明显的表示保持敏感
警惕反移情,利用反移情
(三)修通阶段
揭示无意识冲突
了解症状的真意,获得并加深理解和领悟
反复、漫长、艰苦的过程
(四)移情解决阶段
面临结束,当事人的移情反应可能更突出
解释
终止治疗前对其它未尽事宜的处理
三、治疗策略和技术
(一)收集信息的策略和技术
1.自由联想—达到潜意识的康庄大道
让当事人集中注意于头脑中“流出”的任何念头、意象或思想,不用意识指导思维,不
对出现的东西进行任何评判,即时说出这些
思想。
越是来访者不想说或不好意思说的内
容,越有治疗意义。
2.释梦—通往潜意识的绝佳途径
梦的显相:梦客观的情境和事件。
梦的隐意:隐蔽在显相背后的无意识动机。
梦的工作:隐梦变成显梦(潜意识冲突和愿望通过加工变成连贯的整体)—浓缩、置换、象征作用、再度校正。
释梦:显梦回到隐梦(揭示显梦背后的潜意识冲突)。
梦的工作释梦
(二)影响的策略和技术
1.解释
解释是指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对当事人的
体验和这些体验的起源作出解析,并依据心
理分析不同阶段的目标将这些解析告诉当事
人。
一般来说,解释就是帮助当事人将无意
识的内容意识化。
在进行解释时,治疗者要注意的事项:
⑴选择适当的时机
⑵考虑治疗的时间限制
⑶限制在一次治疗中提供的解释数量
⑷限制每个解释的深度和复杂程度
⑸保持耐心
⑹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2.阻抗分析
阻抗是指来访者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用来干扰或阻碍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
临床表现:
(1)谈论琐事
(2)回避重要问题
(3)迟到、失约
(4)见诸行动
(5)迅速康复
(6)沉默
处理阻抗:
临床技术:
放慢治疗进程
减轻当事人的情绪压力
增加情感支持与接纳
对当事人阻抗的现实接受
同感理解
提供选择,非权威语言的使用
利用身体表达
……
3.移情分析
移情是指当事人把对童年或过去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和反应模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正性移情V s负性移情
对移情重要性的两个假设:
⑴人际关系的困扰是任何当事人问题的重要特点,而无论当事
人的其它症状如何。
⑵最容易得到的人际问题的例子就是在治疗室中治疗者与当
事人之间的互动表现。
处理原则:
(1)镜像作用
(2)中立的态度
(3)节制原则
处理移情:
展示—澄清—解释—修通
四、设置
心理治疗师对心理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安排,是治疗双方都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包括治疗室、时间、收费、对治疗师的要求等。
治疗的一部分
严守设置可促使来访者表现出自己的冲突
是治疗有效的最基本保证
第四节案例及评价
(一)求治原因及一般情况
(二)家庭背景及个人成长史
(三)移情方式
四)矛盾情感和防御方式
矛盾情感:怨恨父亲,但又对这种情感感到内疚
防御方式:反向形成,将对父亲的攻击转向自己
治疗契机—对死亡的探讨
二、评价
(一)贡献
1.开创了潜意识研究领域,提出许多有创造性的概念与理论
2.开创动力心理学研究,建立了现代心理治疗
3.重视童年经验的影响
4.对其它学科的贡献
(二)局限
1.过分强调潜意识而忽视意识
2.科学性?
3.疗效与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