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图象的探究分析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4 运动学图像 (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t/s 3.线与速度v轴截距表示物体在初始时刻速度不示加速度方向改变的地
方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3. v-t图像中的线
v/m·
s-1
1.v-t图像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k
2.v-t图像曲线中每点切线斜率表示该点
∆v
∆t
0
物体的加速度
t/s
k=∆v/∆t=a
05. 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例题2
(2023秋成都·高一开学考试)(多选)如图所示为直升机由地面垂直
起飞过程的v-t图像,则关于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15s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
B.15~20s时飞机匀减速下降
C.20s时飞机上升的高度最大
D.20s时飞机的加速度不为0
3.曲线斜率k>0,并且越来越小,速度逐渐
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4. v-t图像的面积
v/m·
s-1
v/m·
s-1
X1
X
0
0
t1
X2 t1 t/s
t/s
t轴上方围成的面积x1表示的位移是正方向的,在t轴下方
围成的面积x2表示的位移是负方向的,总的位移x=x1+x2
知20s时飞机上升的高度最大,故C正确;D.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20s时图象斜率不
为零,故飞机的加速度不为0,故D正确。
第三部分
非常规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01. a-t 图像
a
a0
你能描述出①②③对应图像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吗?
②
③
a1
①
图像阴影部分的
运动的描述与图像分析

图像分析的应用
医学领域:用于疾病诊断 和治疗
安防领域:用于人脸识别 和安防监控
交通领域:用于交通流量 分析和自动驾驶
娱乐领域:用于游戏开发 和动画制作
PART 03
运动与图像的结 合
运动目标的检测
背景:运动目标检测在视频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方法:包括光流法、帧差法、背景减除法等 难点:运动目标的分割和跟踪 应用:如行人检测、车辆检测、运动分析等
PART 02 图像分析
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降噪: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图像增强: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等参数,使图像更加清晰 图像分割:将图像分为多个区域,便于后续处理 图像特征提取:提取图像中的关键信息,如边缘、角点等 图像分类:根据图像特征,将图像分为不同的类别 图像识别:识别图像中的物体或场景,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
高性能计算在运动与图像分析中的发展趋势:更高效的算法、更先进的硬件、更 广泛的应用领域
高性能计算在运动与图像分析中的挑战:数据量大、计算复杂、实时性要求高
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与图像分析中的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如运动轨迹预测、运动姿态识别等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分析中的应用:如图像识别、图像分类、图像生成等
运动的描述与图 像分析
汇报人:XX
目 录
01 运 动 的 描 述
02 图 像 分 析
03 运 动 与 图 像 的 结 合
05
技术前沿与发展 趋势
04 应 用 案 例 分 析
PART 01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机械运动(图像问题)(课件13张PPT)

2. 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 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是 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 行的v-t图像,它在第25s时的速度为 _____m/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运动,根据它们的 运动图像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6秒后,乙、丙两车的距离为18m B.丙车运动4s 通过的路程是4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甲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该时刻 __________,如图中B点为物体②和③在该时 刻速度相同。 (8)图线不为物体运动的轨迹。 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在 正半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沿s轴正方向运动的 路程;在负半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沿s轴负方 向运动的路程。若物体运动的图线与t轴所围的 面积既有正半轴,又有负半轴,则总路程为物 体正半轴所围面积减去负半轴所围面积,如图 中物体③在t1时间内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2。
1. 坐标轴的含义 (1)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 __________; (2)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 __________。 2. 物理意义:形象、直观地描述 物体运动的______随_________的 变化。
3.图像的含义 (1)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_ 运动,如图中物体①; (2)倾斜直线和曲线:均表示物体做 ___________运动,如图中物体②、 ③和④。 (3)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为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如图中A点; (4)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为物体运动速度为 零的时刻,如图中C点;
1.3运动的图像分析

三.应用运动图象的三点注意 (1) 无论是 x-t 图象还是 v-t 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 动.
(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
系决定.
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 , 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BD)
第三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 1.定义: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叫做位移图像。 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物理意义: 其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3.典型的位移图像:
4.x-t 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意义
(3)飞机静止前4 s内做匀减速运动,可认为是初速 度为零、加速度为6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位移
1 1 s at2 6 42 m 48 m 2 2
2.关于两类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1)刹车类问题:即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 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 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 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
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1.定义: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叫做速度图像。 表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物理意义: 其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 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3.典型的速度图像:
4.v-t 图象中的“点”“线”“斜率” “截距”“面积”的意义
D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4 第2课时 运动图像的应用 课件(19张)

10.如图所示,图线甲、乙分别表示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求: (1)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2)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两物体的运动性质有何不同; (3)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的速度相同。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
(1)甲的初速度大小为 v 甲=0
乙的初速度大小为 v 乙=8 m/s。
速上升。
8.一物体做初速度为 0 的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a-t 图像如图所示。下 列选项的 v-t 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D 在 0~T2 时间内,加速度恒定,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
T 2
~T 时间内,加速度恒定,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T~32T
0-6 a2= 3 m/s2=-2 m/s2。 (2)加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1)3 m/s2 2 m/s2 (2)见解析图
B 速度都是正值,表示方向相同,0~t1 和 t1~t2 两段直线斜率分别为正和负,表
示加速度方向相反,B 正确。
4.(多选)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质点速率不断 增大的时间间隔是( ) A.0~1 s 内 B.1~2 s 内 C.2~3 s 内 D.3~4 s 内
A、C 根据题图可知,0~1 s 内速率增大,1~2 s 内速率减小,2~3 s 内速率增大, 3~4 s 内速率减小,故 A、C 正确,B、D 错误。
2.(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第 1 s 末速度反向 B.第 2 s 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C.第 2 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在第 2 s 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B、C 在前 2 s 内速度都在时间轴的上方,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运动方向一直不
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平均速度 运动图像分析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易错专攻】
易错点:s-t图像和v-t图像
7. (山东德州中考)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
图所示,则( B )
A. 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 两车出发前相距20 m,甲比乙晚出发5 s
C. 在第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
D. 5~10 s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
所以不会被判为超速。
(2)请通过计算分析,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是否会被判为超速(写出必要的文
字说明和计算过程)。
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区间测速”内所用的时间t=10:41-10:31=10
min,
这辆轿车在“区间测速”内的平均速度:v= =
辆轿车会被判为超速。
=180 km/h>120 km/h,所以这
4. 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
间的时间( C )
A. 不应超过10 min
B. 不应超过6 min
C. 不应短于10 min
D. 不应短于6 min
5. 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据
图可知( C )
A. 物体在0~2 s内做变速运动
乙
km/h,合 3.3
m/s(保
(选填“甲”或“乙”)运动员先到
达终点。
名师点睛
①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在数值上等于总
路程除以总时间;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需注意中间停留时间也要计算在总时间内,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
②“速度的平均值”是数学概念,它只是求若干个速度数值上的算术平均数。
高中物理系列讲座--运动图像专题研究(共45张PPT)

确;10 s~15 s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相对于
出发点的位移为30 m,所以A错误;15 s~25 s汽
车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所
以D错误,B正确.
例9、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 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5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 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BC)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
解析 由v-t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 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均正确. 小车的位移为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 x=85×0.1×1 m=8.5 m>8 m,C项正确,图线弯曲 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 动,故D项错误. 答案 D
例12.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
利用x-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2. 图3-4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 参考系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图3-4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0 m
注意截距含义
• 例3、甲、乙、丙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着一条
物体做( C ) A、往复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 活学活用
拓展
v
• 在上题速度图象中,将v—t图象转换为 a—t图象(或F合—t)图象。
a
O
t
注意图像的转换
例5、物体沿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 位置0.5 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0.5 t 处的速度为v2,则v1
力学与运动的图像分析

THANKS。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力量 、关节角度、身体姿势等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训练提供 科学依据。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通过对运动员运动图像的深入分析,发现可能导致运动损 伤的风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和康复计划。Biblioteka 工程领域中的力学与运动图像分析
结构动力学分析
通过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建筑物、桥梁等结构在地震、风载等动力作用下的响应和稳定性 。
力学与运动的图像分析
汇报人:XX 2024-01-24
目 录
• 引言 • 力学基础知识 • 运动学图像分析 • 动力学图像分析 • 力学与运动中的特殊现象图像分析 • 力学与运动图像分析的应用实例
01
引言
力学与运动概述
01
02
03
力学基本概念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的科学,涉及力、质量、 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运动类型
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 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
牛顿运动定律
阐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 之间的关系,是力学的基 础。
图像分析在力学与运动中的应用
图像类型
在力学与运动中,常用的图像有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等。
图像分析步骤
图像在解题中的应用
通过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物体的运动 状态,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力学与运动 问题。
03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 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称为合力。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多 个分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
力的分解
一个力可以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 为两个或更多的分力。分解的依 据是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 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纵截距”xv--tt图图象象表表示示初初位速置度
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 一种运动 6.“特殊点”交点在x-t图象上表示相遇,在v-t图象 上表示速度相等
(1)x-t图象和v-t图象中能反映的空间关系只有一维,因此x-t图象 和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用x-t图象来描述,从图象可知两物体起 始时刻的位置,如果用v-t图象来描述,则从图象中无法得到两物体起 始时刻的位置关系.
答案:C
4.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出发,要在200 s时间内追上前面1 500 m处正
以10 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的自行车,已知这辆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20 m/s,那么汽车匀加速行驶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
解析:设汽车的加速度为 a,
达到速度 vmax=20 m/s
所需时间为 t1,
则:t1=vmaax
(1)在追及、相遇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临界条件,也往往会成为 解题的突破口.
(2)在追及、相遇问题中常有三类物理方程: ①位移关系方程;②时间关系方程;③临界关系方程.
1.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个质点的位移相等 D.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解析: 由图象可知,三者在零时刻都是从x为零的点开始运动,在t0 时刻三者都在x=x0的位置,所以在0~t0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的位移 相等,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A、B、D均错. 答案:C
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 且后者速度一 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 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 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第3节 运动图象的探究分析及应用
一、x- t图象 1.x-t图象的意义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的方向 . 2.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
①
加速过程平均速度 v =vm2ax
②
根据汽车追上自行车时的位移关系有:
v t1+vmax(t-t1)=v 自 t+x
③
已知 t=200 s,x=1 500 m
代入数据解①②③得 a=0.4 m/s2,
即汽车的加速度至少为 0.4 m/s2.
答案:0.4 m/s2
对运动图象的认识
运动学图象主要有 x-t 图象和 v-t 图象,运用运动学图 象解题总结为“六看”:
1.“轴”横纵轴轴为为时x代间表t x-t图象 纵轴为v代表v-t图象
x-t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线”v-t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xv--tt图图象象上上斜斜率率表表示示速加度速度
4.“面积”vx--tt图图象象上上面图积线无和实时际间意轴义围成的面积表 示位移
2.(2012年常州模拟)如图所示,有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由坐标原 点出发沿v轴的方向运动,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 s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 B.t=2 s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 C.t=4 s时,质点回到原点 D.0到1 s与3 s到4 s的加速度相同 解析:根据v-t图象在各阶段为直线,可知质点在各阶段均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在0~1 s内沿正方向的速度不断增加,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在1 s~2 s内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时离原点 最远,A错、B对;在2 s~3 s内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3 s~4 s 内沿v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时回到原点,C对:在0~1 s和3 s~ 4 s内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D正确.故选A. 答案:A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度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图象是x-t图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①错;乙与横坐
标的交点表示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 ②对;甲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甲、 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③对;甲、乙运动的速率用图线的斜率的绝对 值表示,由图可知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④错.故选C.
二、v-t图象 1.v-t图象的意义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的大小 .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位移的大小.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负方向 .
2.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的斜率为零,表示其加速度等于零. (2)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3)x-t图象和v-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例1] 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1)两图象的交点处的意义,面积的意义. (2)两质点的初始位置不一定在同一位置. [自主解答] 根据v-t图的意义可知t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等,B项 正确.再结合动能定理可知D项正确.v-t图中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 的位移的大小, 由图可知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的位移大, C项正 确.由于两质点的初始位置不确定,故不能确定t时刻两质点的位置, 故A选项错误. [答案] 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