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6年级上册第4单元《只有一个地球》。

二、文本解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__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的表达有何特色呢?(一)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生存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表达手法多种多样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课文用词严谨、表达生动,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1.列数据,说明地球不大──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

准确的数据表明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也暗示我们要关爱地球。

2.举例子,说明形成漫长──“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这说明矿物资源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有节制地开采。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科学家提出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这也是无法实现的事情。

3.打比方,说明地球重要──“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教师和学生的资源交互中产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通过教师提示的问题“作为地球大家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认识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加深关爱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资料:第二课时活动一:认识未来1、揭示课题。

2、未来是我们每个人要去的地方,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未来风景线”,来认识未来社会的特征吧。

未来社会的特征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科技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未来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全球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性日益明显,冲突与融合加强;未来社会是一个高质量的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大大幅度提高和改善;未来社会还是……活动二:设想未来1、师:这是未来社会的特征,那专家眼中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世界窗”来看一看。

阅读《专家对21世纪前10年内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2、师:除了专家,有许多人也在设想着未来社会的生活。

请看老师搜集的资料。

(展示一些文字或影视的关于未来社会生活的资料。

)3、学生展示交流搜集的资料。

4、师:人们设想的未来,各种各样,而我们未来社会的主人,未来社会的蓝图将由我们来描绘。

那你能设想未来社会生活可能的趋势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你设想的未来。

5、学生小组交流设想,准备汇报。

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展现学生脑海中的未来,如:文字介绍、绘画、歌曲、表演等。

(引导学生从未来的科技、未来的物质生活、未来的世界各国之间等方面畅想未来。

)6、全班交流。

活动三:预测未来1、师:看了同学们的展示,似乎未来社会的生活就在眼前,你们的设想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那大家觉得同学们和专家的设想能实现吗?2、全班讨论交流,说说哪些设想可能实现,并说明理由。

3、小结:没有大胆的设想,就没有美好的未来。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8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渺小矿物恩赐慷慨滥用目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作文吧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

2、理解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设计理念: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在活动中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收集和汇报资料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掌握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方法。

4、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能力上升,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5、打破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提高写作水平,致力于环保知识的宣传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充分阅读,理解内容。

1、教师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体会文章内容。

2、深入理解文中关于地球的知识,鼓励学生找出文中佳句,反复朗读感悟。

二、设计活动,激趣自学。

1、活动方案:教师转换角色,以报社主管的身份组织报社创刊暨记者招聘会,学生以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员的身份作报告,整个活动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语言感悟为中心,达到听说读写兼收的效果。

2、活动要求:水利资源部(小组)、林业部(小组)、矿产资源部(小组):(1)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积极参与对我国乃至世界相关资源状况资料的搜集整理;(2)能采用统计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作具体说明课文内容(作报告)。

宇航局(小组):充分感悟课文内容,(1)根据文中描述搜集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状况的资料;(2)根据文中描述设想人类飞往外星球所需费用和时间,作出计算;(3)起到使课文更具说服力的作用。

环境保护局(小组)下设水污染与治理办公室、大气污染与治理办公室、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沙尘暴治理办公室:(1)积极收集各类污染状况;(2)能够画出污染前后的对比图片,结合课文语句具体说明;(3)列举近年来发生的生态灾难如洪灾、酸雨、沙尘暴等资料;(4)使课文更具有说服力。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1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完成生字词预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展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精心设计选择性作业,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延伸到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遥望、晶莹、矿物、恩赐、节制、滥用、威胁、目睹、指望、移民、设想、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地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还把什么也叫做母亲?(老师、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一见这个美丽的星球,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妈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表扬。

)二、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多音字:薄扁3、注意“蔼”、“竭”、“赐”写法。

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认识地球资源的现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

2、能力目标: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乐意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只有一个地球》以简练的语言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告诉学生人类活动范围之小,自然资源的溃乏以及我们无法移居别的星球,这些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

而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了解如此多的知识是一个难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绝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此,利用网络教学,以超媒体方式组织学习内容,通过灵活的导航机制,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十分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学习顺序,自主地发现,通过合作交流互补的协作学习,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外书籍看得少,因此,对于地球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多,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

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比较肤浅。

通过两年的信息技术教育,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学习伙伴,分组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知识互补,并让学生通过bbs论坛发展自己的意见,进行环保宣传,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宣传,自我教育。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启发学生探究学其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网上分组探究学习→组织讨论交流→网上环保宣言→作品展示,反馈评价→归纳总结,产生建构。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7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7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7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会交流和讨论,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出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感受;产生对地球现状的忧虑感,并自觉提高环保意识,爱护地球。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自由讨论、自觉感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一、分析题目,体会情感。

1 、板书课题。

齐声朗读,体会每一个字的轻重程度。

2 、分析作者拟题目的。

这种拟题方法很少见过,回忆前面所学课文的拟题方法:有以事件命题,以景物命题,以人物语言命题,读后思考:从每个字的轻重程度,你体会到什么?3 、从“只”字想象,作者写作时怀着怎样的情感?( 珍爱)二、情感切入,感知全文。

1 、用自己的方式读全文,告诉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这么珍爱地球?说出一点就行。

2 、讨论,分析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别无去处3 、学生将板书内容连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她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没有她,我们别无去处。

三、理解内容,欣赏评价。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谈体会(自己认可的观点、怀疑的观点、不懂的地方、体会更深的地方),可以先和同学讨论。

2 、将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如果是由某一段或句子得出的体会,就写在句段旁;如果是从全文得出的体会,就写在题目下或全文后面。

3 、按课文结构展开讨论。

1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美丽渺小”部分(第1 、2 自然段)。

其他同学从这一段得出什么体会?分析描写地球“美丽”的词语:纱衣、母亲、摇篮。

(比喻、拟人)分析描写地球“渺小”的词语:五分之一。

(比较)分析“美丽”和“渺小”的关系,从一褒一贬你体会到什么样的心情?(矛盾、无奈)2 )教师范读“资源有限”部分(第3 、4 自然段)。

学生谈体会,教师引导分析如下词句:“慷慨”“枯竭”“不节制”的意思是什么?体会到什么?请学生谈谈从课外了解到的关于矿物资源的知识。

“再生”“随意”“灾难”的意思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生物链的破坏谈谈后果。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经典13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经典13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经典13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2课时。

学程导引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 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二、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1.读生词: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第二段:(5~9自然段)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0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0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资料,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资料,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感情读题,体会情感。

1、板书课题。

齐声朗读,体会每一个字的轻重程度。

2、读后思考:从每个字的轻重程度,你体会到什么?3、从只字想象,作者写作时怀着怎样的情感?珍爱二、情感切入,感知全文。

1、用自我的方式读全文,告诉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这么珍爱地球?说出一点就行。

2、讨论,分析文章主要资料。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别无去处3、学生将板书资料连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她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没有她,我们别无去处。

三、理解资料,欣赏评价。

1、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资料谈体会,能够先和同学讨论。

2、将自我的体会写在书上,如果是由某一段或句子得出的体会,就写在句段旁;如果是从全文得出的体会,就写在题目下或全文后面。

四、按课文结构小组合作展开讨论。

1、学习美丽渺小部分(第1、2自然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一段得出什么体会?(2)、找出描述地球美丽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3)、找出描述地球渺小的句子,体会地球的脆弱。

(4)、分析美丽和渺小的关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情绪?(5)、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情感。

2、学习资源有限部分(第3、4自然段)(1)、对于养育自我的地球母亲,人类又是怎样做的呢?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体会一下。

(2)、请学生谈谈从课外了解到的关于矿物资源的知识。

(3)、想象描绘: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可再生资源变成灾难,若干年后的地球会是什么样?3、学习别无去处部分(第5、6、7自然段)。

(1)、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

(2)、这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色?(3)、学生谈谈体会,引导出结论:地球美丽,但是太渺小,这是宇宙发展的结果,人类无法改变;但是,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灾难却是人类自我造成的,在人类别无去处的时候,我们唯一的选取是:精心保护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恰当读取?眺望、温润、资源、矿物、恩赐、无为、耗竭、误用、威胁、寄希望于、设想、移民、碎裂、亲眼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精确、细致,自学表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懂?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进一步增强珍视资源、维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问答、激趣师:?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很难猜出就是?地球?。

二、高度关注1、师:同学们,前几天?神舟七号?已经实现了的使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

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播出太空行星运转的录象,地球逐渐准确,最后定格)2、师: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学生用一句话赞美地球)3、师:那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走进母亲,好吗?三、聆听1、师:恳请同学们掏出课文,轻声听听,用心体会,看一看哪儿感动了自己,碰响了咱们心底里的那根弦儿。

写作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使我们边念边问问自己:与否高兴了、心急了、心痛了、气愤了或是忧虑了?把刺痛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使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学生认真阅读)2、师:看得出来,许多同学念得都非常资金投入,非常著眼。

读书,其实就是同文字交流,同书中的人物对话。

想一想,念这篇课文,我们就是同谁攀谈呢?(生齐:地球母亲。

)3、师:就是呀,文字后面就是地球母亲的眩晕,就是地球母亲的体温。

我们默默地念,静静地听到,就能够听到地球母亲在跟咱们倾诉呢!我们先韵头文章的1、2自然段,听听地球母亲首先跟我们在说什么。

(学生深入细致写作、?聆听?后交流)a.感悟地球的美丽(1)师:那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大家收腹眼睛,地球母亲正向我们走过,看一看,她长什么样?身材?衣服?眼睛?头发?(教师感情朗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温润晶莹剔透的球体……和蔼可亲。

?(2)师:请班上的一位女同学来朗读写地球外形的句子,大家边听边想象。

(指名读)(3)师:地球母亲如此美丽,你想要对她说什么呀?b.感悟地球的渺小。

鼓励学生把握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就是使用数字表明和打比方的方法去写下地球的可悲。

4、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心聆听,感受到了母亲的心声。

接下来,就让我们仍像刚才那样,默默地读下面的部分,静静地听,听听地球母亲还在跟我们诉说什么。

(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学生韵头、?倾听?,而后交流)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

鼓励学生融合上下文认知?耗竭?一词的意思。

揪重点词?不提无为?体会人类地贪婪。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c.认知?人类生活所须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换成它,行吗?为什么?5、师:多么让人心酸啊!一开始,我们听到了地球母亲的笑声,现在又听到了她的乞求。

你们还听到别的了吗?6、师:你们能够用一个词语说道说道母亲的现状吗?师:同学们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你此刻的心情来说说这段话。

出具Hazaribag填空题:直面()的母亲,我们(),我们()。

(学生先独自进行填写练说,然后相互交流说,最后请学生代表说。

)7、师:看一看现在,想一想过去,我们不禁必须质问,危害母亲的罪魁祸首就是谁?快速读3、4自然段,打听词语。

8、师:说得对!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地球母亲的心声。

她首先告诉我们她曾经的美丽,接着向我们诉说她是那么地爱我们,可是人类却在无情地伤害着她,最后她呼吁我们:保护我吧,我是你们唯一的母亲!这些话语中,最让咱们沉重、心酸的是哪一点?探讨:我们无法迁居至别的星球上去吗?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

再理解重点段落)四、倾诉2、师:此时此刻,我想到了曾经看见过的一幅漫画作品。

(出具漫画作品)齐读题目——?百年后的语文课?。

师:我们也花上5秒钟,静静地想一想。

(静场五秒钟)3、师:我无可奈何又想到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

想要倾听吗?师朗诵:东方欲晓,晨曦初现,我趴在田野里,同小自然倾心攀谈。

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人们鄙视我,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

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

我怎能不号哭??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见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演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可爱的鸟儿呀!你们在为谁号丧演唱颂歌??一只小鸟走进我,东站在枝头上说道:?人将带着一种他妈的的器具,像是用镰刀挖沟似的把我们歼灭掉。

我们正在诀别,因为大家都不晓得谁可以幸免于难。

我们跑至哪里,死神就飞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演唱颂歌呢??4、诵读毕,满文军《懂你》(片段)的深情歌声响起:?……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来秋去的你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歌声中出具课件:昨天,我们的母亲();今天,我们的母亲()。

而伤害母亲的竟然是(),这才是最让母亲心痛的!(歌声止,学生答题)5、师: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必说了。

面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直面的问题。

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

五、应答(学生思索、文学创作,《爱好地球妈妈》的童声演唱轻轻听到。

而后挑选出数位同学全班交流)师: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在?地球?前板书‘只有一个’)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就在你我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警示人们,大声读——后生齐读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师:把这句话深深地镌刻在心底,字字千钧地——生(大声而有力地)齐读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师:我相信,同学们此时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样吧,把你最想对地球妈妈说的一句话写在课题上,向大家述说你心灵的呼唤?《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思考曾经多次听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有琢磨表达重在语言训练的,有引导探究尝试研究性学习的,也有力在信息资料整理交流的,但每一次似乎都留下了一个共同的遗憾:孩子们的表现过于理智,他们发出的话语只不过是一种公共口号而已。

反反复复钻研教材,?人类的母亲?这几个字眼紧紧地把握住了我。

母爱就是至真至美的情感,人不正是大地之子吗?由此依泉,我设想将学生写作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从而剥夺地球这一客观存在以情感、人格的因素。

课程标准表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样设计,写作的过程亦即为首先变为了?聆听?的过程,再辅之以有关文本与非语文材料(漫画、音乐)等课程资源的开拓加强,势必对学生内心构成强烈的喷发,分解成多样的体验。

顺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再转至?倾诉接收者?,必就是有感而发、有情可以抒的了。

其间,我设想教师教学轻在缔造一种适合的?对话?环境,或是情感诱导,或是方法指点,或是鞭策确实,不懈努力催生?对话?的不断依泉与深入细致。

在这一动态分解成的过程中,文本材料必将赢得多样的个体意义,?对话?也就沦为了一种精神交融、思维相撞、心灵共振的过程。

多次的读写结合,是在学生的思维得以放飞,激情得以飞扬时,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说话、写话,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显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的要求。

同时,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大语文观。

另外从学生外显的不舍情态可以看出,这节课人文教育的效果不但写在学生的脸上,也已深入到他们的心中。

在处置回去课文之后,我使学生自己去写下宣传语,一就是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爱惜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二就是培育学生书面抒发的能力。

其中有的学生的确写下得很极好,但也存有部分学生写下得感情色彩并不那么轻,我想要如果我能够在CX480课文时,鼓励学生多念可能将效果可以更好。

活动1:一:导入新课1、观赏地球全景图,介绍人类唯一存活的家园——地球。

2、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活动2:熟读课文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下了关于地球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在课本中画出来。

3、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活动3:品读感悟1、体悟地球的美丽壮丽、和蔼可亲。

(1)让学生找出表现地球可爱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交流体悟。

(3)教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学生感悟地球的渺小。

(4)打听学生朗诵有关的课文。

2、仔细阅读第3、4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造成的后果。

(1)指导朗诵。

(2)理解“本来”“至少”。

(3)教师出具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使学生体会。

(4)联系生活,我们今后该怎么做。

活动4:体悟只有一个地球(1)自由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2)认知“耗竭”。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洋县八里关中大高树华【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使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存活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的有关科学知识,阐述了人类的存活“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敦促人类必须珍视资源,维护地球。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先介绍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使用Kaysersberg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表明方法有关地球的科学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就是用词细致,抒发生动。

同时,课文多处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彰显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教学本文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关爱自然,关爱地球母亲的情感。

【教材版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晶莹、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浏览、品读,读写结合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